1、下列加点词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羽衣翩跹(轻快飘动的样子)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恐惧的样子) 予亦悄然而悲(忧伤的样子)
B.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怪罪) 弃城而逆遁(预先)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谋划)
C. 其文漫灭(模糊不清) 则或咎其欲出者(责备) 而无物以相之(助)
D. 使自十月朔(旧历每月初一)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交纳,献纳) 或便宜,多辄行(容易做的事)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可以为信也 何为而在吾侧也
B.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C.翻用自喜 然皆不足用
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它仅在北部的狭长地带与乌克兰大陆相连,东部则与俄罗斯相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早已成为军事家们的共识。
因地理位置独特,所以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自18世纪,俄罗斯在这里一直有海军常驻。克里米亚的南部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是俄黑海舰队的出海口。2010年,俄乌签署条约,同意俄罗斯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的军事驻扎延长至2042年,此前租用的截止日期是2017年。
克里米亚半岛地处欧亚交通的枢纽位置,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港口码头建设,且也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它曾是苏联对外经济贸易和交流的重要海上桥梁。拿中国与乌克兰合作建设的深水港来说,克里米亚深水港建成后将会缩短中国和欧洲之间贸易运输距离近6000公里,年吞吐量将达到1.5亿吨,直接缩短中国到北欧的运输距离近6000公里,将极大地促进中国与亚欧国家的商贸往来。从经济角度来,克里米亚这块战略宝地的发展优势也让其成为欧盟和俄罗斯想要争夺的对象。
正因战略位置重要,早在300多年前,极度渴望出海口的沙皇俄国就发动了克里米亚远征。17世纪,沙俄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争夺克里米亚的战争。历经一个多世纪的争夺,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俄国终于击败土耳其帝国,将克里米亚纳入自己的版图。志得意满的叶卡捷琳娜曾骄傲地将克里米亚比作自己带给俄国的嫁妆。此后的两个多世纪里,沙俄军队和苏联红军为保卫克里米亚与欧洲列强又多次展开殊死之争。
然而,上世纪中期,为获得克里米亚付出高昂代价的俄罗斯却主动将这块宝地送给了自己的斯拉夫兄弟。1954年,为了庆祝“兄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主导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把属于俄罗斯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决议的理由是“鉴于克里米亚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经济和文化关系密切”。前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成为自治共和国,继续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人口近260万的克里米亚有占61%的人系俄罗斯民族,大约160万人,他们多认为自己是俄罗斯人。另外有60万乌克兰人,此外还有一些鞑靼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居民。克里米亚共和国政府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还是使用俄语。
【1】下列关于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克里米亚半岛地处交通枢纽位置,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港口码头建设,拥有许多设施良好的港口,具有经济发展优势。
B.克里米亚南部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海军的重要出海口,俄罗斯黑海舰队常驻于此。
C.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大约160万人,占克里米亚人口的6l%,他们大多对俄罗斯有较强的归属感。
D.克里米亚半岛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称为“黑海门户”。“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俄军击败土耳其,将克里米亚纳入俄国版图,因此她将克里米亚比作自己的嫁妆。
B.300多年来,俄罗斯为始终拥有克里米亚,同土耳其帝国和欧洲列强进行了激烈斗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C.克里米亚同乌克兰地域接近,经济上有共同性,二者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密切程度超过俄罗斯。
D.1654年,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年后,克里米亚半岛被苏联作为“恒久友谊的象征”赠给乌克兰。
【3】下列各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与乌克兰合作建设的克里米亚深水港建成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亚欧国家间的商贸往来。
B.俄乌双方在2010年签署的条约规定,俄罗斯舰队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军事驻扎截止期从2017年延长至2042年。
C.克里米亚半岛南临黑海,东部与俄罗斯相连接,从地图上看,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
D.前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从中独立出来成为自治共和国,后根据前苏联的决议成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写了桃花源中的老幼快乐自足的生活状态。
(2)《庄子·逍遥游》中关于鹏之背的阔大的描写有两处,前一处是“_____________”,后一处是“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高,并写了壁险奇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句子
(1)《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不吸取别人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走向灭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 行工具的诗句“_____”和“_____”令人叹为观止。
6、根据提示补写出对应的名句。
屹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神圣彼岸之上的诸葛亮,名播天下,誉满古今,睥视群雄,超凡人圣,成为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前有杜甫《蜀相》中以凝练笔墨写出其“①____,②____”的不朽功勋,后有陆游以高亢的声调歌颂其“③____,④_____”的举世无双,这是因为在诸葛亮身上几乎集中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固有的全部美德,他正是封建社会理想人格的真正化身。这种理想人格,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匡世济民的价值取向,睿智卓越的处事能力,知难而进的人格力量,高风亮节的道德懿范。因这种美德的集中,使得其肉身如杜甫所言“⑤____,⑥____”(《阁夜》),但其精神却为后世人铸成了一座丰碑。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江水清澈无边,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时风光,难以维持。《老子》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 ”正好说明这个道理。
(3)《锦瑟》中诗人自问自答,追忆往昔,表现怅惘痛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理解性默写。
(1)《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过渡,巧妙地将对阿房宫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具体建筑。
(2)《阿房宫赋》中,描写宫殿、楼阁依地形而建,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____,____”两句写杜甫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其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声的巨大魅力。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莲花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不能靠近赏玩它。
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是( )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曰:“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后期年,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B.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C.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D.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与《苏武传》中的“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的“谢”含义相同。
B.“合券”,指核验契据。古人在竹板刻上文字或图案作为借据,分为两半,债权人 与债务人各拿一半,收债时取来合验。
C.“先驱”有前行开路;先行到达;先锋前导的意思,文中的“先驱”取第一个义项。
D.“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文中“五十乘”的意思是“兵车五十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谖因为贫困投靠孟尝君,被轻视,于是用唱歌的方式去试探孟尝君的态度。
B.冯谖主动申请帮孟尝君收债,结果却是不了了之,孟尝君对此感到不开心。
C.冯谖西游于梁,说服梁王三遣使者以千金百乘聘孟尝君为相,为抬高孟尝君的威信而虚张声势。
D.梁王重金聘请孟尝君,给齐王以危机感,他亲自道歉,并且重新任用孟尝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5】冯谖说“狡兔三窟已就”,文中的“三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临近新年,学校要组织一次以“感知时代律动,做新时代的青年”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从下列热词中任选两三个词语,写一篇演讲稿。
热词:中国梦、普通人、幸福、奋斗、道德模范、雷锋精神、工匠精神、实干、创新、享受、佛系青年、网红。
要求:选好热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准抄袭,不少于86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