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是庄周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庖丁解牛》就出自于《庄子·养生主》。
B.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C.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是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D. 《阿房宫赋》“体物写志”,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
材料一
在上海陆家嘴一栋写字楼一层的快餐厅,白领胡晓璐用自助点餐机完成点餐,选择支付方式时,屏幕上除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付款等选项外,还有一个“刷脸”选项。“只用对着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看一眼,然后再输入绑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感觉挺新鲜的。”胡晓璐说。
不只是连锁餐厅,上海市民郭先生在一家服装店购物付款时也发现,收银台除了此前经常能见到的扫码枪,还有一台类似于iPad的设备,通过摄像头扫描面部信息,郭先生也快速完成支付。
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去年底,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产品“蜻蜒”。今年3月,微信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刷脸支付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除了大超市、连锁餐厅,不少中小商户都收到了来自支付宝和微信两家的“诚意邀请”。上海闵行区一家餐馆负责人朱先生对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支付宝、微信两家推广刷脸支付的工作人员已多次上门推销。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甚至已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材料二
尽管平台力推,消费者和商家也展现出足够的好奇心,但采访中发现,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检验。
“扫码支付很麻烦吗?”在上海静安区一家便利店,面对记者提出的刷脸支付的问题,刚刚买了一杯咖啡并扫码完成支付的徐先生如此反问。徐先生说,他购买了该便利店的会员资格,付款时一方面需要扫描App积分,另一方面,一些优惠券也需要扫码才能使用,所以他并不会选择刷脸方式进行支付。
在上海虹口的一家连锁咖啡店,记者看到,收银台上的刷脸支付设备黑着屏幕,无法正常使用。“坏了两天了,还没有人来修。”收银员说,和二维码扫码收款相比,刷脸收款设备故障率高。该收银员还表示,高峰期,刷脸支付慢、效率低。“有刷脸支付的时间,三笔扫码支付都完成了。”
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密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在互联网领域,并以此作为交易支付的认证,风险是有的。”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表示,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终端服务器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则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材料三
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也在加快顶层设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就个人信息保护来说,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尽管目前已有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谈剑峰表示,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它适合的应用场景,不能一味滥用科技。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不能仅仅凭借面部信息等生物特征进行单一验证,而应结合着传统密码等方式,进行多重认证。
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企业应该对采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也需要企业明确和规范用户信息使用的目的和范围,避免消费者信息被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
(摘编自新华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将会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B.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C.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扫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D.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不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但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专家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B.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专家建议最好能将人的生物特征与传统密码等方式相结合,进行多重认证。
C.业内人士认为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
D.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要给予创新以鼓励。
【3】结合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的原因。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5、名篇名句默写。
(1)《氓》篇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写作者向古圣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扣弦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新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篇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想象和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言之意,含蓄地表达了相思之情。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农民热情待客,丰年酿酒,与朋友共庆的欢乐情景。
7、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任重道远”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三纲”出发,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该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3)《老子》中,认为应在问题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应对,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子路、曾皙、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己管理一个国家,即便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情况,也能在三年里让百姓人人勇敢。
(3)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表示客不常来,还有古人不轻易邀请客人的意思,更见主客交情深厚。
(4)《燕歌行》中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自己徒然回首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2)同是歌咏诸葛亮,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颂他的丰功伟绩;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则表现他的精神品格。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对楚王善意的劝告,同时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
(4)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详情难知,而今天三星堆遗址的开发,渐渐揭开了古蜀国文明的面纱。
(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__________”;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则“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水磨亭子
欧阳修
多病山斋厌郁蒸,经时久不到东城。
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莺。
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
史君自有林泉趣,不用丝篁乱水声。
【1】诗的颔联“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阴百啭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2】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也。父懋,光禄大夫、南乡僖侯。莹选尚宋临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太子舍人、抚军功曹、散骑侍郎、司徒左西属。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久之,为前军谘议参军、中书侍郎、大司马从事中郎,未拜,丁母忧。服阕,为给事黄门郎,出为宣城太守,迁为骠骑长史。复为黄门侍郎、司马、太子中庶子,仍迁侍中,父忧去职。服阕,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又为冠军将军、东阳太守。居郡有惠政,迁吴兴太守。明帝勤忧庶政,莹频处二郡,皆有能名。甚见褒美。永元初,政由群小,莹守职而不能有所是非。莹从弟亮既当朝,于莹素虽不善,时欲引与同事。迁尚书左仆射,未拜,会护军崔慧景自京口奉江夏王入伐,莹假节,率众拒慧景于湖头。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慧景败,还居领军府。义师至,复假节,都督宫城诸军事。建康平,高祖为相国,引莹为左长史,加冠军将军,奉法驾迎和帝于江陵。帝至南州,进位于别宫。高祖践阼,迁侍中、抚军将军,封建城县公,巴千户。视事三年,迁光禄大夫,领左卫将军。莹性清慎,居官恭恪,高祖深重之。天监十五年,迁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侍中如故。莹将拜,印工铸其印,六铸而龟六毁,既成,颈空不实,补而用之。居职六日,暴疾卒。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
B.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
C.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
D.顷之/出为义兴太守/代谢超宗/超宗去郡/与莹交恶/既还/间莹于懋/懋言之于朝廷/以莹供养/不足坐失郡废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尚,指被选中与公主匹配或为公主择偶。在封建时代,男子娶公主为妻称为“尚主”。
B.领,指兼任较低级的职务。古代表示提拔官职的词语有“陟”“升”“擢”“黜”“右迁”等。
C.冠军将军,古代军士职官名称,始置于东汉建安年间,三国时魏、吴两国沿置,西晋时有开府领兵之权。
D.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天子的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之繁简各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莹的父亲担任高官,他也娶了公主,官职不断升迁,但也曾错被父亲告发,丢职被朝廷弃置不用。
B.王莹在侍中任上,父亲去世,他按要求去职,守丧期满才复职,兼任射声校尉、冠军将军、东阳太守。
C.王莹任东阳太守时,在郡里施行仁政,后来也能胜任吴兴太守,因此被明帝嘉奖。
D.小人统管政事时,王莹忠于职守,不去褒贬评论。高祖即位后,他因为官慎重恭谨得到高祖器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莹从弟亮既当朝,于莹素虽不善,时欲引与同事。
(2)夜为慧景所袭,众散,莹赴水,乘榜入乐游,因得还台城。
【5】王莹很受明帝、高祖的器重,这与他的品性有密切关系。请简要概括。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密在《陈情表》中写到“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确,人生中有无数个时刻需要我们作出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有时候,前进会使我们豁然开朗;有时候,后退会使我们海阔天空……
你是如何理解“进与退”的?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准确把握话题关系,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