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B.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C.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供孩子上学和赡养老人全靠这生意了。
D.他做事总是贪图省力,不按要求去做,结果背道而驰,重新开工,反而费力。
2、下面四个选项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 )
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小明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
D.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小王是大学生,所以小王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1月28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三亚。整个海试过程全面验证了包括钛合金载人球舱、浮力材料等在内的18个大类、52个单项共82个考核科目。
对于深入海下万米的感受,声学系统主任设计师刘烨瑶表示“很激动,但不紧张”。“到达万米深度的时刻,我们3个人没有鼓掌欢呼,平和的心态来源于对‘奋斗者’号技术状态的自信,突破万米不仅仅是4位数到5位数的突破,还证明我们有能力挑战深渊,中国具备对全球最深的海洋进行探索和科考的能力。”
(摘编自《“奋丰者”号载誉归来》,《中国科学报》2020年11月30日)
材料二:
海底1万米的世界,只有跨越核心技术的门槛,才能得其门而入,“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并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设计难度可想而知。设计人员针对超高压复杂环境,采用多系统融合集成设计,使“奋斗者”号潜浮速度、舱内空间使用等指标大幅提升,同时通过载人舱实时监测和评估策略,实现潜水器优良的机动性能和安全性能。
实现“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并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这一目标,与采用的多系统融合集成设计和抗极端高压的载人舱球壳的建造分不开。
在万米深海,水压超过110兆帕,约合1千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这种极端压力条件下,按照载人舱的目标尺寸和厚度要求,需要找到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接的钛合金。科研团队历时数年,通过攻克高强度、高韧性钛合金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建造难题。
潜水器去到万米深渊,还要完成岩石、生物抓取,以及沉积物取样等精准科考作业。这需要灵活的机械手、电动观测云台、贴海底自动匹配地形巡航、悬停定位、液压机械手持重能力超过60公斤等智能化控制系统。针对深渊复杂环境,“奋斗者”号实现了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学观测、高精准作业取样等功能。
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探索一号”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实现了潜水器从万米海底至海面的文字、语音及图像的实时传输。
载人潜水器“下得去”,还得“回得来”,关键是固体浮力材料。这种材料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压,制备技术难度大。经过持续攻关和多番论证,一种高强空心玻璃微球脱颖而出,兼顾了材料的密度与强度,实现了浮力材料的重大突破。
(摘编自《海底1万米,你好!》,《新华网》2020年11月29日)
材料三:
中国的潜水器坐底深度达到10909米。这几乎是一个人能够到达的地球最深处。
据报道,“奋斗者”号10月10日启动本轮科考任务,总共13次下潜地球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其中8次下潜深度突破1万米。11月10日,这艘载人潜水器创下自己的下潜纪录,下潜深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根据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仍是韦斯科沃,这位私募股权投资人在今年6月26日乘坐“限制因子”号潜水器下潜至10934米的位置。“奋斗者”号的最大下潜深度超过了电影导演卡梅伦2012年独自下潜时达到的10908米,但是低于“里雅斯特”号潜水器在1960年1月23日达到的10916米。
据报道,“奋斗者”号潜水器及其潜航员的母船是“探索一号”科考船,他们“克服了台风、大雨、高温等重重困难”。
(摘自美国趣味科学网站《中国潜水器抵达地球最深处》,《参考消息》2020年12月3日)
材料四:
“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摘自习近平《致“奋斗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的贺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学系统主任设计师刘烨瑶对于深入海下万米所表示的“很激动,但不紧张”的感受取决于平和的心态及对“奋斗者”号技术状态的自信。
B.“奋斗者”号下潜到万米深海,并携带3名潜航员长时间稳定作业,与多系统融合集成的设计和抗极端高压的钛合金载人球舱分不开。
C.固体浮力材料是“奋斗号”载人潜水器既“下得去”又“回得来”的最重要技术攻关项目,它必须具备密度低、抗极端高压的特点。
D.“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习近平主席致信以示祝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三五”期间,国家把“奋斗者”号作为“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的重点专项进行攻关研制,科研团队历时数年,终于大功告成。
B.“奋斗者”号开展万米海试的科考任务是包括钛合金载人球舱和岩石、生物抓取等在内的18个大类、52个单项共82个考核科目。
C.“奋斗者”号深入海下万米并进行科学考察,这对探索最深海洋的未知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海洋科技的创新树立了典范。
D.外国媒体对我国“奋斗者”号万米深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潜水器无论是下潜深度还是完成科考任务都走在世界前列。
【3】“奋斗者”号团队能圆满完成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在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赤壁赋》中,苏轼和客饮酒至乐,纵情高歌,其中描写摇桨于月光浮动的水面的美景胜境的两句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表明自己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报答晋武帝恩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李白的《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难以入耳。
(3)《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后,他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对后世统治者提出了警告。
(3)杜甫《阁夜》中写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生活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人们历史的教训,“秦人不暇哀之,而后人哀之;___ ,__。”语重心长,耐人寻味。
(2)《蜀相》从济世扶危与忠君爱国两个角度赞颂诸葛亮的句子是:____ ,______。
(3)《湘夫人》中湘君采摘香草赠送湘夫人的诗句是:______ , ______。
(4)鲍照的《拟行路难》中表达貌似愤怒不可控制却又压抑无声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的场面,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
(2)《蜀道难》中用衬托手法暗示行人入蜀艰难同时虚写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 ,______”
(3)杜甫《登高》中集中6个诗歌意象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
(5)《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______,____。
(6)《琵琶行》中用鸟鸣声和流水声来形容琵琶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7)《劝学》中用一系列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8)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___________;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温造,字简舆,姿表瑰杰,性嗜书,少盛气。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 欣然日:“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日:“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造还,建封以闻,诏驰入奏。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日:“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劫,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长庆初,为太原幽镇宣谕使。还,迁殿中侍御史。田弘正遇害,以起居舍人复宣慰镇州行营。顷之,谏议大夫李景俭得过宰相,造坐与饮,出为朗州刺史。开后乡渠百里,溉田二千顷,民获其利,号“右史渠”。迁左司郎中,寻进御史中丞。
造性刚急,人或忤己,虽贵势,亦以气出其上。道遇左补阙李虞,恚不避,捕从者笞辱。左拾遗舒元褒等建言:“造弃蔑典礼,无所畏,辱天子侍臣。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广,道路。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支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造擅自尊大,忽僭拟之嫌,请得论罪。”帝乃诏:台官、供奉官共,听先后行,相值则揖。造弹击无所回畏,发南曾伪官九十人,主吏皆论死。迁尚书右丞,封祁县子。
大和四年,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造果决斩首凡八百余人。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取百级祭绛,余悉投之汉江。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B.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C.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D.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居舍人,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所发命令与国家大事的官。
B.长庆,唐穆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新唐书》,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D.节度使,唐代开始在地方上设立的统领军队的长官,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造仪表俊伟,才能突出。寿州刺史张建封听说他的名声,用文书钱财聘请他;曾奉命成功劝说刘济效忠朝廷,因此得到皇帝的欣赏。
B.温造重视农业,深受爱戴。任朗州刺史时开通后乡渠上百里,灌溉农田二千顷,百姓因此受益,号称“右史渠”。
C.温造性情刚烈,敢忤权贵。对触怒了他的人,即使是权贵,也要在气势上胜过他,因此被权贵怨恨,终被贬官。
D.温造做事果敢,平定叛乱。兴元军叛乱,杀死节度使李绛,温造受命平叛,果断地杀掉八百多人,对发布杀害李绛命令的人处以极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封虽咨谋,而不敢摩以职事,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2)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位于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76岁。他的离世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他在深切感悟生活后说出的一句句名言也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①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②记得仰望星空,而不是看着脚下。
③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④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⑤活着就有希望。
⑥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都只能全力以赴。
读了上面霍金的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