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选项对所给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技经肯綮之未尝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戍卒叫,函谷举
④彼且恶乎待哉 ⑤复以小艇游庙中 ⑥与遇宋将军家
⑦然今卒困于此 ⑧非战之罪也
A.①②④/③⑦/⑤⑥/⑧
B.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C.①②④/③⑦/⑥/⑤⑧
D.①④/②/③⑦/⑤⑥/⑧
2、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缴(jiǎo)获 惨怛(dá) 怵(shù)惕 斧钺(yuè)汤镬
B.襁(qiǎng)褓 藩(fān)篱 节旄(máo) 瓮牖(yǒu)绳枢
C.仇雠(chóu) 皭(jiào)然 鞭笞(tái) 龟(jūn)手之药
D.罹(lí)难 淬(suì)炼 濯淖(nào) 度长絜(xié)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最终溯源石梁而登天台山,全长约200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2200余人中,先后有近300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70余年,著《寒山集》,依托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山小镇”跃然纸上。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摘自《“诗与远方”犹在 随唐诗游天台》,《光明日报》2019年2月17日)
材料二:
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
特色小镇分类很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受到欢迎。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大古镇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这个时期对古城古镇以观光为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旅小镇的需求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享受的。
(摘编自《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及开发模式分析》)
材料三: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压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之路。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四: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浙江天台县建设“云端·唐诗小镇”“寒山小镇”等特色小镇是将唐诗“物化”的重要过程,同时也凸显了“诗路文化”的特点。
B. 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看,我国国家级特色小镇功能类型多样,发展态势良好,而且比例分配均匀。
C.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D. 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浙江天台县在唐诗上做文章,其特色小镇的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等活动都融入了唐诗元素。
B. 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到文旅特色小镇旅游,由最初对古城古镇的观光游升级为休闲度假游。
C. 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找准“产业生态位”就可以构建特色小镇“小而精”“特而强”的产业生态系统。
D. 四则材料虽侧重点不同,但都围绕建设文化特色小镇这一中心,分别谈到它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发展意义,并介绍了国外成功的经验。
【3】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特色小镇?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 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 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7)杜甫在《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的千古绝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写宋荣子看淡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被称为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贬谪之地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琵琶女高妙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2)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蜀道难》中运用虚写映衬表现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秦论》中,贾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8、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论语》)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雅》怨诽而不乱。
(7)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①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②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③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称“平原客”。④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⑤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客游”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即客居异乡的游子,通过标题可以看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可能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日暖南山石”使用虚写的手法表现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内心的情怀,“日暖”属于想象的内容,诗人想象家乡温暖的太阳照耀在南山的石头上。
C.首联,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永远是值得依恋的。
D.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朝统治者,表达自己不能被朝廷重用的失意落寞;下句诗人以“平原客”自称,抒发壮志难酬的慨叹。
【2】唐代诗人崔涂的《春夕》中有:“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诗中的“书”指家信,李诗尾联中的“裂帛”也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两者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第六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第六十四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六章)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死也坚强 B. 民之从事
C.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D.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2】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安易持
A. 其微易散 B. 其孰能讥之乎
C.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吾其还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摘编自《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科技日报》2001年2月22日)
材料二 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运载专机缓缓穿过水门,这是迎接英烈的崇高礼遇。5位90岁上下的志愿军老战士见证了今天的仪式。“异国他乡七十载,如今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早早等候的市民肃立行注目礼,有人默默拭泪。一位老人手拿照片说:“照片上没有我的父亲,他没看到这张照片就牺牲了。”一位市民深情地说:“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奋发图强!”
自2014年以来,累计已有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摘编自《英雄归故里浩气存天地》,《人民日报>》2020年7月28日)
阅读新闻是青年们了解历史、关注社会、扩大胸襟的一种途径。以上两则新闻内涵丰富,请据此写一篇评论文章,向校报“走在大道上”栏目投稿。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