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颠扑不破的商业规律和白热化的同质竞争,网红个体 ② 生存,需要加强自律和自洁, ③ 提升自身核心技能。这 ④ 有来自外界的压力, ⑤ 有来自内在的自律。网红具有明星属性,二者同属公众人物。“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众网红在享有众人关注的同时,⑥担负起公众人物的社会职责。文明的进步需要个体不断完善自我净化、自我约束的能力。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对于 | 如果 | 也要 | / | 仍 | 也 |
B | 面对 | 若要 | / | 既 | 亦 | 还须 |
C | 随着 | 只要 | 甚至 | 更 | 也 | / |
D | 对 | / | 还要 | 还 | 更 | 但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局长看过这些群众寄来的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我们不了解有关部门收到信后作何感想?也不知道有关部门能不能尽快解决问题?
B.记者在山东省气象局了解到:鲁西北、鲁中西部将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电天气。我们在此提醒市民出行要注意安全。
C.他们忘记了或不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以为自己总是比别人高明。
D.我们单位图书室既有《红楼梦》《四世同堂》《哈姆雷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书籍,也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始普遍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住建部公布,将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都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其中北京是首个立法城市。
46个重点城市中,80%以上对生活垃圾采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各地执行的基本上都是国家制定的这四大分类标准。为方便市民理解,有些地区采取了不同的称呼和标志,比如上海提出湿垃圾和干垃圾之分,而北京则称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46个重点城市中,有2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太原、杭州等城市还对违规投放垃圾增加了信用惩戒措施,违反生活垃圾分类有关规定,且拒不改正,阻碍执法部门履行职责的,其相关信息将被依法纳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摘编自《46个重点城市加速推进垃圾分类 分类办法如何因地制宜》)
材料二:
(数据来源:住建部数据库)
材料三:
实行垃圾分类,一方面可以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缓解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现象,改善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跟不上、处理难度大等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综合利用垃圾,产生新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促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行动。经过多年努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16个城市已出台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2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立法计划,46个重点城市均公布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的工作协调机制,并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设施体系建设。
当前,中国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信息公开、垃圾分类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仍有待改善。
除了垃圾分类,许多与公众日常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环境治理领域,如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也需要引起政府和公众的重视及共同行动。
(摘编自《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材料四:
垃圾分类不仅对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社会精细化治理的重要抓手。垃圾分类链条很长,涉及物质流动的全过程,包括资源开采、生产、运输、消费、废弃、回收和再利用。同时,关联的要素和机制异常纷繁,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不少的行为主体,利益多元,不易协调。
这种复杂性和系统性对政府的制度和政策制定、管理模式以及公民道德等提出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生活垃圾的制造、收集、运输、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对社会合力的要求比较高。相较于框架和制度,全民参与的落地难度较大。日本和德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公民主动分类是核心一环,且毫无捷径可走,只能在磨合上下功夫。磨合就意味着长时间的调适,需要通过不断的教育来持续营造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
事实上,在不同国家,由于垃圾来源、生活习惯的不同,在垃圾分类和处置上会有不少差异。比如德国侧重生产者责任,生产者责任不仅体现在包装上,还体现在回收上,并由此衍生到运输、处置等多个环节。又如瑞典更注重技术应用,每个社区都有先进的处置系统,虽成本昂贵但很有效。
(摘编自汤伟《推进垃圾分类没有捷径可走》)
【1】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先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不仅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还制定了一些处罚措施,比如违规投放垃圾将会影响个人信用。
B.我国近年来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强化生活垃圾分类与之关系密切,但这并不表示我国近年来垃圾分类工作成效低。
C.我国不同城市对垃圾的类别、标志以及对垃圾采用的管理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能体现我国对垃圾分类、垃圾投放的重视。
D.我国多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这一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的开展,也能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也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归根结底,民众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B.垃圾分类对改善生活环境和促进绿色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但要绿水长流,还要从更多的环境治理领域入手。
C.垃圾分类工作链条很长,涉及的环节较多,涉及的主体也较多,各自利益不尽相同,这导致当前的垃圾分类工作很难开展。
D.因垃圾来源、生活习惯不同,不同国家处理垃圾分类的工作着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这个工作需要长期坚守。
【3】当前政府部门在垃圾分类管理中需要强化哪些方面的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
(3)在《老子》中,充分说明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阿房宫赋》中,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⑵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⑶《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7、①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②________________,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管仲列传》)
③《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李将军列传》)
④杜甫五律《旅夜书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尖远望,也“________”。
(2)古诗词中的“猿猴”意象并非信手而用,大都寄寓了某种情怀。比如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借猿啼营造悲苦凄清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借猿啼表达凄凉之情;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则描写了谢灵运住过的地方猿啼凄清的环境。
(3)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___”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菩萨蛮
唐 温庭筠
水精①帘里颇黎②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③参差剪。双鬓隔香红④,玉钗头上风。
【注释】①水精:水晶。②颇黎:玻璃。③人胜:花胜,古时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品。③香红:代花。
【1】对这首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虽仅举出两件器物,但女子房中其他陈设的精致讲究由此便可想见。更重要的是,房主人情操的高雅美洁,也就可以借此窥见端倪。
B.开篇两句并列写了水精帘、颇黎枕、鸳鸯锦三件器物,却并不给人平板呆滞之感,因为其中着意点染了轻轻浮动于室内的香气和主人公幽远飘缈的梦思。
C.“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紧承"暖香惹梦"而来,锦被上绣鸳鸯也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成双成对的鸳鸯,正写出女主人公的喜悦之情。
D.上阕的妙处全在借景物作烘托,以极其含蓄委婉的笔法暗示女主人公的生活情状和心理活动。前四句写景都紧紧围绕着女主人公的生活落笔。
E.下阕刻划人物借物衬托,写女子的衣着、头饰,写她剪制春胜的活动,并没有一句直接写她的形貌,却使人可以想见她的外形与心灵之美好可爱。
【2】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词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东晋)孙绰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
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矣,焉复觉鹏鷃之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注定。
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修长。
C.耀灵纵辔,急景西迈 西:西边。
D.原诗人之致兴 原:推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知老之将至 谅歌咏之有由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以暮春之始
C.当其欣于所遇 闲步于林野
D.或因寄所托 情因所习而迁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抒写了乐和悲,王文临悲希望有所作为;孙文则用吟咏台阁、寄情山水的方式来化解悲。
B.两文都写景抒情,王文借俯仰天地美景而生乐情,孙文则全身心融入大自然而后感恩天地所赐。
C.两文在结构上有类似之处,分为写景叙事和阐述道理两部分,王文先描写后议论,孙文则反之。
D.两文语言清新而自然,写出了兰亭山水之优美;骈散句结合,顿挫有致、洒脱流畅且音韵和谐。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鲁迅
②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