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指察举,指经过考察,从地方选拔,再进行策试的选举人才的制度。
B.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
C.唐代官员分为九品,三品以上官员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
D.东宫,是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故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因此也指太子。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①或棹弧舟 ②屈贾谊于长沙 ③项王则夜起 ④襟三江而带五湖
⑤乐琴书以消优 ⑥骊山北构而西折 ⑦目吴会于云间
A. ①③/④⑥/②/⑤⑦ B. ①⑦/②/③⑥/④⑤
C. ①③/②⑦/⑥/④⑤ D. ①⑦/②⑤/③④⑥
3、 假如说20年前的文化发展模式尚处干1.0时代的话,那么今天已经进入2.0时代乃至3.0时代。其间,文化发展建设隶属于人类精神内容生产的根本属性没有改变,依托个人或团队扎根现实并实施文化审美内容的原创逻辑没有改变,但借以开展文化创新的媒介、工具、手段、流程。平台等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变化。因而,简单沿用1.0时代的规划套路来谋划文化发展建设,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明智的做法,理应是顺应以下四个方面的时代变化趋势:
一是文化网络化。当今几乎所有的文化生产实践与文化投入产出,都或多或少地要和互联网发生关系。离开了互联网,很难让文化发展成果传得远、传得广。网络空间已成为当今时代最具受众关注度的文化信源和公众舆论场。实施媒体融合的第一要务就在于,传统纸媒、广电媒体等要对接融入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化传输供给。
二是文化数字化。这可以说是媒体融合的又一个着力点所在。日常的线下文化生产供给和消费服务,一旦实现了互联网呈现及多媒体嵌入,就相当于实现了线下线上融合、新旧媒体融合。此外,优秀文化典籍,文物图像文字的保护性开发,也需借助多种手段实现数字化扫描、翻拍、存储、展示等转化。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它们再现生机活力,进而真正惠及子孙后代。这同样是文化数字化的必由之路。
三是文化虚拟化。这是当今时代最能以高科技手段拓展文化想象力、施展人类创新才干、再现文化时空意象的亮点所在。举凡数字电影技术中的自然灾变电脑特技、古代军团的大规模集解作战特技、科幻影视作品中的未来场景、全息投影等,都仰赖于数字虚拟技术的贡献。
四是文化算法化。算法通常和信号传输速率、计算机算力以及人工智能发达水平密切相关。当前,联网的智能手机用户已占到全民的八九成,微信、抖音等社交娱乐App更是全球盛行,网媒广告粘人式精准投放,社会信息借助新闻算法定点推送,这都得益于互联网传播技术尤其是4G、5G技术的迭代进化。
应当看见,虽然文化在当今时代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但它必然还需遵循自身特定的发展规律。缺失人文的考量和谋划,足以让文化发展建设走偏、跑斜。例如。网络空间在真实创造、生产和展现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像标题党泛滥。谣言四起、网络暴力、洗稿剽窃等泥沙俱下的伪文化、反文化乱象,严重干扰了公众的认知。
不管怎样,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更不是舆论飞地。我们必须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就此而言,即便我们主动顺应上述发展趋势,也需要在谋划“十四五”文化发展建设时“以我为主”地力争社会效益至上,进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摘编自徐清泉《大变局下如何谋划文化发展》,《解放日报》2020年10月2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发展建设隶属于人类精神内容生产的根本属性并不会随着1.0时代的结束而发生改变。
B.不可否认,所有的文化生产实践与文化投入产出,都或多或少地要和互联网发生密切的联系。
C.对优秀文化典籍进行数字化扫描、存储等转化,就能让它们再现生机与活力并惠及子孙后代。。
D.在当今时代,以高科技手段施展人类创新才干、再现文化时空意象的最大亮点是文化虚拟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分析文化发展模式数十年来的变与不变,明确提出谋划文化发展应顺应时代变化趋势的观点。
B.文章在具体阐释时代交化趋势时,主要从网络化等四个方面逐层递进展开论述,思路清晰,论证全面。
C.文章既肯定科技发展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又指出人文缺失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文章多处运用例证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最后一段明确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论证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空间终将成为最具受众关注度的文化信源和公众舆论场。
B.互联网传播技术的迭代进化促使网媒广告粘人式精准投放以及微信、抖音等社交娱乐App全球盛行。
C.文化发展建设既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注意人文谋划,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反文化乱象。
D.网络空间不是舆论飞地,需要受到约束,而利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可以使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并序》中表现军队出师时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的盛大阵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⑵“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⑶《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庄子《逍遥游》中在彻底否定“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昭公四年》中,国人对军赋制度改革不满,郑国执政大夫子产用“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对国家有利而个人生死在所不计的爱国情怀。
(2)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诗人客居京华时闲极无聊、消磨时光的生活状态,在闲适恬静中蕴含着诗人的无限落寞与感慨。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王朝统治者把掠夺而来的珍宝视为普通之物的行为,来揭露其穷奢极欲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自己具有美好的内在品质和优秀才能。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借善飞的鸟和善攀爬的猿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语境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合乎规范的车轮即使在高温环境中也不能改变它的弯曲。
(4)《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设问句式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以在谪居地所闻动物呼号声来表情达意。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造同郡刘焯 造:培养
B.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特:只是
C. 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爵:封爵
D.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 致仕:辞官回家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颖达,八岁就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
B. 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C. 孔颖达奉皇太子命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褒扬他,并拜他为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
D. 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广佛中学前门对着闹市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学生家长请求学校打开学校锁着的后门,方便学生上学。学校后门与绿茵小区后门相连,学校和小区都反对打开后门,认为会加大管理难度并带来不利影响。协调会上,街道张主任提出了一条大家都觉得可行的建议:学校和小区都向对方开放行人专道,凭卡放行,这样,小区居民上街,学校学生上学都安全方便了不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