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国学①一个学科,②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料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已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③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④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⑤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⑥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A

    不仅是

    而且是

    假如

    /

    使

    反而

    B

    不是

    而是

    因此

    如果

    /

    而是

    C

    既是

    又是

    /

    反而

    以致

    却是

    D

    如果是

    就是

    然而

    因此

    并且

    /

     

     

    A.A B.B C.C D.D

  •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肝胆相照,奋斗于临床一线;传道授业,俯身甘为人梯。这或许便是郑树森院士从医几十年的一个缩影。在他紧握的手术刀下,更多生命奇迹必将诞生。

    ②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放的“易中天品三国”一直备受关注。易老说得好:大雅在某种意义上一定是大俗,大俗才能大雅,雅俗共赏才是好作品的最高境界。

    ③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场面,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④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账。

    ⑤微信、二维码、云报纸以及便捷性手持移动终端大众传播功能的拓展,集中指向移动互联时代,将新时代下两会中的“随时、随地、随意”的精髓表现得惟妙惟肖

    ⑥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②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炊烟芬芳

    高杉

    看到方志敏到村里来调查,王箩筐高兴有了向救命恩人展示成绩的机会。几天前,乡里传达了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让苏区的每一位老表都吃上过年的年糕”的指示,老百姓那个高兴啊。每人十斤稻谷,对于上顿不接下顿的日子,虽说是杯水车薪,但毕竟给要过年的父老乡亲带来一点希望,让大家看到共产党的政府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对老百姓的好。乡苏的同志告诉大家,这是方主席领着队伍攻下了县城,缴获敌人的稻谷。为夺取这些粮食,牺牲了好几个战士。乡村干部都心肝宝贝似的管护着这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稻谷,生怕有一点闪失和差错。这些天,王箩筐安排双岗看守,直到最后一户人家把稻谷领走,他才睡了个安稳觉。

    “大家工作不错,我代表省政府感谢大家!”看到方志敏动身要走,王箩筐说:“方主席,你不要慌着走,我还没汇报工作呢。今天大年三十,我家还有点烧酒,得跟你这救命恩人喝一壶!”其实,他心里很矛盾。他真的希望方志敏到他家吃饭,可又怕婆娘忍不住说出那件事儿。

    志敏拱拱手,“‘一把手’,谢谢啦,过了年我再喝你的酒。咱们的检查还没完呢!咱们到村后山上看看!”一听方志敏不去他家,他脸上表露出失望,内心却又有一点儿小庆幸。方志敏要到村后山上去,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王箩筐求助似的看看李长贵,李长贵也是一脸懵懂,只是向他示意一下,做了个头前带路的暗示。他只好带领一行人向后山走。

    站在后山上,整个樟树湾子展现在众人眼前。正是做午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着青中带灰的炊烟,整个小山村笼罩在淡淡雾霭中,好一幅淡雅的乡居图!方志敏望着袅袅炊烟,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到方志敏高兴,大家也受到感染,纷纷说笑起来。忽然,方志敏指着一家茅草屋顶,问王箩筐:“‘一把手’,那个没冒烟的烟囱,是谁家的?”王箩筐仔细数了数街巷和屋顶,说:“好像是李三老汉家。”方志敏看了王箩筐一眼,说:“咱们去看看!”

    推开一片柴门,走进一座茅屋。一张破木床上,一个白胡子老汉喘息着躺在那里,听到有人进来说话,睁眼看了看又闭上眼睛。屋里冷锅凉灶,很长时间没动烟火的样子。王箩筐走到窗前,对老汉说:“李家二叔,省里的方主席来看你了,看你吃没吃上年糕,怎么还没生火做饭啊!”方志敏的大名,在当地家喻户晓。一听这,老汉挣扎着坐起来,紧紧拉住方志敏的手,连咳嗽带喘地说:“谢谢方……主席你……发的稻谷,我……给你……磕头啊!”方志敏忙阻止,说:“老人家,使不得,使不得,要谢就谢共产党,谢苏区政府吧。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让您老人家受苦了!”在老人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方志敏了解到,考虑到老人年老体弱,王箩筐安排人把分的稻谷给他送到家,老人也摁了手印。干部都认为完成了任务,没想到他这几天犯了气喘病,别说做年糕,连碗水都烧开不了了。

    李长贵见状忙对方志敏说:“我们的工作不深入,请主席批评。”看到王箩筐这些村干部忙忙活活地烧水做饭,方志敏说:“每个村都要查查,看看还有没有类似情况,一定要保证每个老百姓都过好这个年。”李长贵说:“我马上回乡里通知各村,落实你的指示!”看到李长贵匆匆离去的背影,方志敏对大家说:“你们忙,我走了!”王箩筐拉着方志敏的手,恳切地说:“到饭点儿了,好赖吃点儿再走!”方志敏说:“我到山前刘家沟去,说好了到那儿吃饭,顺便开个会,都等着呢!”方志敏转身对床上的李三老汉说道:“老人家,放心,村干部会给你治好病,也会让你吃上年糕的!”李三老汉向方志敏点了点头,招了招手。方志敏一一和大家握手告别,最后,握到王箩筐,对他说:“‘一把手’同志,再细心一些!” 王箩筐紧紧握住方志敏的手,使劲晃了晃,仿佛在用这种有力的动作表达他下定的决心。其实,他心里还有个秘密:这次分稻谷亏了秤,他没让保管、会计吭声,自家承担了十七斤半的损耗,气得婆娘到今天还不理他。

    前山阳坡上,方志敏坐在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下,他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掏出两个菜团子,这就是他大年三十的午饭。粗大的树身挡住了寒冷的北风,但樟树湾子的炊烟还是随风飘了过来,方志敏贪婪地翕动着鼻孔,嗅出了母亲做饭时的那熟悉的炊烟的香味,心里温暖了许多。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两处写王箩筐的秘密,前面不说破,是为了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后面揭开谜底,让读者恍然大悟。

    B.李长贵不但自我批评,还请方志敏批评,并马上回乡里通知各村落实指示,体现了基层干部真诚为民的工作态度。

    C.小说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来表现主旨,中间李三老汉的故事是使用了插叙的手法,目的是让小说一波三折。

    D.写方志敏“贪婪地翕动着鼻孔,嗅出了母亲做饭时的那熟悉的炊烟的香味”,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高大立体。

    【2】请概括王箩筐的心理变化过程。

    【3】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要牢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翠竹青莲之中勤劳的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的也是人生短暂、自然永恒。

    (4)鲍照在《拟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5)管子治国非常注重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他强调:“____________。”这一思想与孔子的“庶矣、富之、教之”的理念如出一辙。

    (6)《燕歌行》中“_________”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尖锐地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批判了身居要职的将军们的腐败作风。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自己的过去做了反思,对将来也进行了安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名篇名句默写。

    (1)李白《将进酒》中,表现出藐视富贵利禄只愿沉醉酒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士遭受排挤的社会现实。

  • 8、补写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兄弟不知,咥其笑矣。____________。(《诗经・氓》)

    (4)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王实甫《长亭送别》)

    (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____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是对此进行分析

    2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的“醉”是“酒醉”,你怎样理解这一“醉”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继宣,开封浚仪人。尝命往陕州捕虎,杀二十余,生致二虎、一豹以献。契丹寇静戎军,从崔彦进过拒马河接战,自,大败之。雍熙三年,曹彬北征,继宣从先锋李继隆至方城,力战三日,大军继至,遂克固州。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斩其酋贺恩相公,继宣亦中流矢。大军还雄州取刍粮,遇契丹新城,疾战至暮。明日复战,继隆为敌所邀,继宣以所部拔之。召入,以功超授崇仪使。淳化三年,徙知保州。筑关城,浚外濠,葺营舍千五百区。造船二百艘,入鸡距泉以运粮,人咸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至道三年,契丹寇定州,至怀德桥,继宣领兵三千掩袭之。契丹保丰隆山砦,继宣伐木治常山桥,契丹闻之,大惧,拔砦遁走。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及召潜属吏,诏继宣与高琼同主军事,逐敌越拒马河。受诏按视缘边城砦,权知威虏军,敌骑至城下,屡出兵设伏,斩获甚众。咸平四年,领康州刺史。敌至,继宣即召赤虏之师,敌走上羊山。继宣逐之,环山麓至其阴。继宣马连中矢毙,凡三易骑,大克捷。诏书称奖。景德初,契丹乘秋来攻,继宣独主镇州全师。及与契丹和,命为高阳关钤辖。继宣罕识字,上以河间郡事繁,虑狱讼有枉,命高继勋代之,止为钤辖。大中祥符初,召还,加四方馆使。以疾,授西京水南都巡检使,每夕罕巡警,为留司所举,特诏增巡检一员,专主夜巡。六年,疾甚,求至京师寻医,,年六十四。 

    (选自《宋史·李继宣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B. 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C. 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D. 进壁涿州/东又与敌斗/乘胜攻/北门克之/日领轻骑/度涿河觇敌势/又将五千骑援米信/因率劲骑追至新城北/大败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雍熙”,是帝王年号,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的“庆历”类似,中国古代除皇帝年号纪年法外,还有干支纪年法等。

    B. 地支可用于计时,午时指白天十一点到一点,申时指下午五点到七点。

    C. “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D. “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继宣英勇顽强,受到赏识。大军返回雄州取粮草,在新城遭遇契丹人,血战到黄昏。第二天再战,李继隆被敌军拦截,李继宣率领部队救下他。后来跟随李继隆作战,斩杀敌酋,身中流矢,因战功被任崇仪使。

    B. 李继宣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至道三年,契丹进犯定州,到了怀德桥,李继宣领兵三千突然袭击他们。契丹退守到丰隆山砦,李继宣伐木修理常山桥,契丹人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拔营逃跑。

    C. 李继宣作战勇猛,临危不惧。敌人来到,李继宣马上召集赤虏的军队,敌人逃上羊山。李继宣紧紧追赶敌人,沿山脚直到山北。李继宣骑的马连续被敌人射杀,前后换了多次马匹,取得胜利。

    D. 李继宣识字很少,学识不高。皇上因为河间郡事务繁多,怕他断案有误,就命高继勋接替他,只让他担任钤辖的职务。他担任西京水南都巡检使时,因每晚派遣的巡检太少,被留司举报,皇帝为此增加一名巡检,专管夜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造船二百艘,入鸡距泉以运粮,人咸便之。课军中劲弩,为入阵之备。

    (2)继宣锐于追袭,傅潜为部署,继宣诣潜请行,颇为所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