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喀什地区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焉”的理解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有鱼,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C.有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D.复驾言兮

  •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指前往做官。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知事下乡

    [法]阿尔丰斯·都德

    知事先生出巡去了。驭者导前,仆从随后,一辆知事衙门的四轮轻车,威风凛凛地,一径奔向那共阿非。因为这一天,是个重要的纪念日,所以知事先生,打扮得分外庄严。你看他身披绣花的礼服,头顶折叠的小冠,裤子两旁,贴着银色的徽带,连着一把嵌螺细柄的指挥刀。在他的膝上,正摊着一本皮面印花的大护书。知事先生端坐四轮车内,面上堆着些愁容,只管向那皮面印花的大护书出神;他一路想,几时他到了那共阿非,见了那里的百姓们,总免不了要有一番漂亮而动听的演说:“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知事先生,把这两句话,周而复始地,足足念了二十余次,可是总生不出下文。

    四轮车内的空气,热不可当!道上的灰尘,在正午的阳光下,兴奋奔腾地跳舞。道旁的树林,一齐遮着白灰,只听得整千整万的蝉声,遥遥地在那里问答。

    知事先生,正在纳闷的当儿,忽然瞥见了一丛小的槠树林,在山坡的脚下,招展着树枝,好像正笑嘻嘻地欢迎他。

    知事先生,居然中了诱惑了。他一面吩咐仆人们停车;一面从四轮车里,跳了下来,径自走进那片小的槠树林里。

    树林里,有成群的鸟儿,在头上唱歌;有无数的清泉,在草地上流淌;还有紫堇花,在旁边发香……他们瞧见知事先生,和他一条这样体面的裤子,一本皮面的印花的护书,登时大起恐慌。那鸟儿,一齐停止了歌唱;那泉儿,也不敢再作声了;那紫堇花们,更是急得低着头,向地下乱躲……这些小东西们,自从出世以来,从没有见过一个县知事,在这光景里,大家都私下地互通猜度:这样体面的裤子的主人,究竟是一位什么人物?

    知事先生,对于如此寂静而清凉的树林,头脑清醒不少。他撩起了衣裳,摘下了帽子,在一块草地上,端端正正地坐下,把皮面印花的护书,张开了放在膝上,又向那护书里面,抽出一张四六开的大纸。

    “这竟是一位美术家呀!”那秀眼鸟先开口说。

    “否,否,”接着说的是一只莺鸟,“这哪里会是美术家,你没看见他裤子上的徽带吗?照我来看,十之八九,还是一位贵族哩。”

    “也不是美术家,也不是贵族,”一只老黄莺抢着来打断他们俩的辩论,它曾经在那知事衙门的花园里,足足唱了一个春天的歌。“只有我知道,这是一个县知事呀。”

    这时那些细微的语声,不知不觉地渐渐地放纵起来了。

    “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这原来是一个县知事!”

    一会儿,紫堇花发问:“他可含有什么恶意?”

    “一点儿也没有。”那老黄莺儿接着答复。

    于是那些鸟儿们,重新一个个地,去恢复它们的唱歌;那些泉儿们,照常在草地上,汩汩地流;那些紫堇花们,也依旧放着胆去发它们的香气……在这喧哗而又清凉的林子间,知事先生,又起了念头,要继续去筹备他的演说了。

    不料还没起头,身旁突然传来了笑声。知事先生侧头看时,只见一只黄绿色的啄木鸟,歇在他的帽子顶上,嬉皮赖脸地,正向着他笑。知事先生,把肩胛一耸,露出不屑睬它的意思,哪知道那啄木鸟很不知趣,索性大声地唱将起来。

    知事先生,气嘘嘘地涨红了脸,一面随意做个手势赶开那顽皮的畜生;一面加上些气力,回头来重新干他的本行:“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但是事有不巧,那啄木鸟方面的交涉,才刚结束,一丛小弱的紫堇花们,觑着知事先生思绪缭乱的当儿,也一起翘起了它们软绒绒的枝儿,和着一种甜而且柔的语气,沙沙地唱起歌来。于是一唱百和,那些泉儿们,登时就在他的脚下,潺潺地奏起一种文雅的音乐;那些秀眼鸟儿,也在他头顶的树枝上,使尽毕生的本领,唱出一阕优美的调子;其余树林周围、上下左右一切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效仿着,全体一致地来阻止知事先生演说的起草。

    知事先生,他未始没有意思,想摆脱这些妖媚的蛊惑,可是他办不到了。他只得低下头来,继续去筹划他的演说:“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

    此刻,知事先生正舒舒服服偃仰在草地上,鼻孔里熏醉了香味,耳朵里充满了歌声,他衣服上华美的装饰被暂时解去,他正打算把已成的演说,艾艾……艾艾地,从头再述两三回:

    “诸位先生,诸位同事们……”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知事出巡,打扮庄严隆重,结尾写知事舒服偃仰,解去华美装饰,前后对比,说明知事已摆脱了繁琐礼仪的束缚。

    B.人和生物之间不可能直接对话,知事跟林中动植物的交流,主要是借助拟人手法来完成的,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C.文章借老黄莺亲身经历来点明知事先生的身份,既丰富了人物形象,说明他无恶意,又凸显了小说主题,可谓匠心巧运。

    D.对槠树林间生物的描绘,小说除借助多种修辞手法,还调动了人的各种感官,写得生动优美、形象鲜活、生机盎然。

    【2】与一般小说相较,《知事下乡》独具特色,虽微波屡兴,但总体上平和推进,呈现出一种散文化诗意化的美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特色的理解。

    【3】庄子的《齐物论》中有“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说,《知事下乡》虽是外国小说,但其间也包蕴了中国古代的这种哲学思想,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遥望长安遗迹心中怅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在举例论证了人才必须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后,提出个体可以从自我的错误中获得进步,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借他物抒写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进而生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告诉晋武帝,自己的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为其侍奉汤药,不曾离开。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当朋友因痛悔过去无法自拔,而忽略了当下和未来时,我们可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两句相劝解。

    (2)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人们问郭橐驼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说树木长寿且茂盛不是他的功劳,而是因为“____________”。

    (3)李白《夜宿山寺》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山寺高耸云霄,他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

    (2)《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认为自己已做到与众人分享衣食,可以迎战齐国,曹刿对此说法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借明月和寒水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

    (2)《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

    (1)乘彼境垣,以望复关。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髙》)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寄左省杜拾遗

    (唐)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①杜拾遗:杜甫。杜曾任左拾遗(谏官名)②曹:官署。③紫微:紫微星,喻指皇帝居处,此指宣政殿。

    1本诗描绘了怎样的官场生活,请简要概括。

    2从表现手法角度简析颈联、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少学律令,喜为吏。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霸为人明察内敏,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上严酷以为能,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宣帝即位,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后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时,上垂意于治,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 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毫厘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称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逐之,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泰甚者耳。”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为相五岁,甘露三年 ,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B.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C.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D. 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桀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帝,是西汉第十位皇帝刘洵的庙号,谥号是中宗。在西汉,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

    B.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廷尉的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是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C. 邮亭,即驿亭。驿亭之名稍晚,起于唐朝时。古时驿传有亭,故称。是古代供旅途歇息住宿的处所。

    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用于皇帝高等级妃嫔和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霸熟稔法律条文,为官清正廉洁。在任内勤于观察,待人接物温良谦让,处事议政合乎法度,顺应人心,因而深得太守信任和百姓们爱戴。

    B. 黄霸善于调用下属,暗中明察秋毫。百姓之事,无论巨细,都详加调查并妥善处置,为了解民情,黄霸还微服私访,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

    C. 黄霸为政教化为先,然后才用刑罚。黄霸任颍川太守时,遴选优秀属官,分散到属县宣传恩泽诏书,达到家喻户晓的目的。境内犯罪率降低。

    D. 黄霸重视吏治,注重官吏的持续性。尽量避免无谓的人员更替,他认为频繁更换长吏,公私耗费很多, 只会增加百姓负担,使吏治更加混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为条教,班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

    2)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何伤?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创造出许许多多英雄壮举的是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去、关键时刻冲得上去,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面对凶猛的疫情,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事实再次证明,平凡人也能成为真英雄。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材料,写作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