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王之蔽甚矣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辞决而行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_______是新词语产生的源泉,新词语又是______新时代、新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现在常说的“黄金周”一词来自日本,这与我国2000年以后对法定节假日的_____有关。
A.变化 反映 调整
B.变化 反应 调整
C.改动 反映 调解
D.改动 反应 调解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件传统服装都是文化的载体,都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欣赏现代京剧《沙家浜》,阿庆嫂身上那件蓝花布袄很受关注。蓝花布袄看似简单,却是在长期历史积累后才得到定型。
首先,款式形成。汉服通常强调宽松自然,仙侠题材的影视剧就常借它表现飘逸出尘的仙气。历史上官贵女性虽曾流行穿紧短的上衣,但紧短的服装仍以劳动者穿着为主。阿庆嫂是劳动女性,她的服装要符合社会身份。
袄,是有里子的上衣。阿庆嫂小袄的每种元素都是在出现一段时间后,最终被定型到这一款式当中。比如,右衽是从周朝开始的主流形制,盘扣最早见于宋代文物,汉民族服装使用立领最早见于明代皇后的画像。阿庆嫂的这件小袄,与早期汉服在款式上有较大区别,但领口和开襟的圆弧,以及肩部的圆润,仍能体现中华女性温润柔和的典型气质。
第二,颜色地位。女性服装有多种颜色,与其他色彩相比,蓝色与劳动者身份更为贴近。周朝时,中国出现了五种正色构成的体系,即黑白红黄青等五种颜色为正色,地位高;而其他颜色为间色,地位低。同为正色的五色地位也有差别,其中夏尚黑、商尚白、周尚红,黄色又自隋朝开始成为至尊色。只有青色,即便在作为官服色的唐朝,也只是八九品的地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正色的青地位偏低,作为间色的蓝色当然不可能超过。古代染蓝技术发达,成本较低,也是蓝色被普通民众广泛采用的原因。另外,蓝色带给人冷静、雅致、内敛的感觉与儒家谦逊低调的倡导相吻合。阿庆嫂“胆大心细,遇事不慌”的冷静被一身蓝色衬托得十分突出。
第三,花纹类型。劳动女性的服装上的花纹多为草木花鸟等细小图案。在蓝色传递出含蓄低调的基础上,花草等造型则显现了中华女性细腻丰富的内心。阿庆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出话来滴水不漏”等特征,与细腻精巧的花纹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呼应。
第四,印染工艺。古代花纹制作,一般有绘、绣、织、印染四种工艺,难度依次递增。绘、绣两种工艺操作难度较低,但无法规模化,当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机织和印染成为主流。隋唐时期,印染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出现了夹缬、绞缬、蜡缬等典型工艺。
所谓夹缬,就是在两块平板上对称镂刻出花纹,然后相对夹紧织物,部分位置无法着色,最终蓝白互相衬托形成花纹。其中,大部分夹缬印染出的是蓝底白花,被后人称为防染法。如果说夹缬还有可能印染出白底蓝花,并非全部使用防染方式,那么另外两种———绞缬和蜡缬,则没有例外了。所谓绞缬,是用线绳对织物做局部捆扎,染料便无法深入捆扎部分而留下空白。绞缬会产生晕色效果,但需要高超的捆扎技术,花纹的表现力也很受限。所谓蜡缬,是用蜡直接在布匹上绘制图案,布料着色晾干后去蜡可得到花纹。这种方式花纹自由,并且由于蜡迹可能出现纹裂而产生独特的效果,但绘制重复花纹的难度较大。这三种工艺采用的防染方式,花靠非花反衬而呈现。可见老子所说“有无相生”的道理,在印染艺术上完全可化为实际操作。
一般来说,以上三种典型工艺更适合单色花纹的印染,但隋唐时期已经可以运用这些工艺印染出彩色花纹。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隋大业中,炀帝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日本正仓院收藏了一件唐朝文物———绀地花树双鸟纹夹缬絁,可以让现代人见识到那个年代的精彩。但彩色夹缬的造价太高,民间只有单色花布流行。
蓝花布袄当然不只是阿庆嫂一人的着装,现在还有一些场所用来做职业女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穿的蓝花布袄,是一件有里子的紧短上衣,其款式和图案都与角色贴合。
B.蓝布花袄与早期的汉服在款式上有较大区别,其右衽、盘扣、立领分别出现于周朝、宋朝和明代。
C.在古代,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为正色,其他颜色为间色;正色中,黄色为至尊色,青色地位最低。
D.隋唐时期,印染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出现了全部使用防染方式的夹缬、绞缬、蜡缬等典型工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多次提及阿庆嫂及其着装,是为了更好地论述蓝花布袄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
B.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古代正色、间色的地位差别,证明了蓝色与劳动者身份更贴近。
C.文章引述《中华古今注》,介绍日本收藏的文物,有力印证了隋唐印染技术的高超。
D.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蓝花布袄里蕴含的历史文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蓝花布袄不同于宽松的汉服,它是紧短有里子的上衣,领口和开襟有圆弧,用单色花布裁剪而成。
B.青色虽属于正色,但在我国古代地位偏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可以佐证。
C.从隋唐开始,机织和印染成为花纹制作的主要工艺,印染技术高,能在布匹上诠释老子的“有无相生”。
D.符合劳动者身份,染蓝技术发达,成本低,有冷静、雅致之感,这些都是普通民众穿蓝色衣服的原因。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 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意味。
(3)《论语·里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5、根据语境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现其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提出秦国若爱护百姓,结果就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用比喻的手法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杜甫既伤悼诸葛亮,又自伤身世,体现咏古与抒怀有机结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的《书愤》中,在今昔对比中强烈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诗人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8、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陈情表》中用乌鸦反哺的典故写人要尽孝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项脊轩志》中,描写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门墙增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到编纂这部史书的取材范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名句默写。
(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皆忘,并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3)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5)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6)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2】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代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贛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遣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③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给之。
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玉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竭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注] 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②刘瑾:明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xiòng):刺探,侦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B.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文中的“弱冠”指将要成年。
B.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三甲各若干名。
C.兵部,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不畏强权,正直敢言。他曾因上奏章救藏铣等人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擅长军事。上杭一战中,他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制敌获胜。
C.王守仁精于计谋。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王守仁审时度势,使用反间计迷惑了朱宸濠。
D.王守仁博学勤思,最终悟得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的道理,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2)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5】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50年前,面对美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一位名叫玛丽·尤肯达的修女曾专门写了一封信给美国国家航天局的领导:“在现在地球上还存在大量的儿童因为饥饿、疾病等,时刻会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花费巨额资金用于遥不可及的火星探测?”
材料二:2020年7月23日,火星探测器搭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升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着陆,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在国人一片自豪声中,有的人再次抛出了老问题: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去年刚刚实现全面脱贫,经济并不十分发达,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花很多钱进行火星探测,意义到底在哪里?
如何理解和回答“玛丽·尤肯达修女”“有的人”的疑问?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