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泸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选项中,与“如土委地”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技经肯綮之未尝 B.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C.吾闻汉王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D.汉骑追者数千人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始为篱,已为墙,凡变矣 ②一鼓作气,而衰

    B.①可使有勇,知方也 ②橐驼非能使木寿孳也

    C.①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其礼乐,以俟君子

    D.①久之,能足音辨人 ②古人秉烛夜游,良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攀登者(电影文学剧本)节选

    阿来

       珠峰   白天

    春天来到。

    蓑羽鹤向北飞行,在回返青藏高原的路线上。

    前方,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巍然耸立,横亘在天际线。

    蓑羽鹤平展开翅膀不断盘旋。它们在等待风,等待上升气流。

    蓑羽鹤阵随着热气流盘旋上升。

    鹰隼攻击,体弱的蓑羽鹤被击落,雪地上血迹斑斑。

    鹤阵依然井然有序地上升。

    紊乱的气流袭来,把几只体弱的鹤压下去,跌落雪坡,它们对着上升的鹤群哀哀鸣叫。

    鹤群依然上升,顽强地上升。它们终于飞越了珠穆朗玛峰,发出欢快的鸣叫声,顺风滑翔,飞向苍茫无际、一马平川的青藏高原。

       珠峰峰顶   

    一九六○年五月。

    凌晨四点。狂风稍息,光线昏暗。

    三个人沿着山脊向上摸索前行。

    前面两个人被结组绳上最后那个人牵绊住了。

    队尾那人弯着腰粗重地喘息。

    最前面的王五洲摘下氧气面罩,问身后的多杰贡布:“怎么不走了?”

    多杰贡布挥了挥手中的冰镐:“曲松林在休息。他脚冻伤了。”

    多杰贡布拉拉结组绳,弯腰喘息的曲松林嗓音嘶哑:“我找不到脚了。还有多远啊?”

    王五洲:“再坚持一下,从第二台阶上来都四个多小时了,应该快到了。”

    曲松林:“我要准备摄影机了。”

    曲松林从背包里拿出摄影机,再重新把背包背上。

    王五洲抖抖结组绳,重新迈开了步子。多杰贡布紧紧跟随。他的眼睛因为雪盲,看不清路。他必须让自己听得见王五洲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呼吸。

    曲松林重新迈开步子时,趄趔一下,身体倒地,他惊呼一声,顺着冰坡迅速下滑。

    王五洲听到这声惊呼,下意识地把冰镐猛一下插进身前的冰雪中,并将整个身体扑了上去。

    曲松林继续下滑,绷直的结组绳猛然一顿,王五洲手下的冰镐险些被拔了出来。

    多杰贡布也被绳子拉倒。他倒下时,奋力扑在了王五洲身上,两个人的体重,才使松动的冰镐又插回了地面。

    曲松林一只手紧抓着摄影机,头冲下挂在悬崖边缘。

    上面传来喊声:“抓紧绳子,不要松手!”

    曲松林嘶哑着嗓子:“把摄影机拉上去,不要管我了!”

    “不行,老曲,坚持住!”

    “我不行了。你们两个一定要上去啊!”

    但结组绳紧紧地绷着,曲松林一手紧抓摄影机,另一只手试图解开拴在腰间的结组绳,却怎么也解不开。何况,要是绳结解开,摄影机也会同他一起坠落深谷。

    “曲松林!曲松林!”上面又传来了喊声。

    曲松林的声音都带上了哭腔:“想死都不行啊!你们拉吧。”

    但是,无论上面怎么用力,绳子都纹丝不动。

    王五洲让多杰贡布把稳冰锥,自己顺着绳索,在冰坡上摸索而下。原来,是保护绳深深地嵌入一道岩缝中,紧紧卡住了。王五洲试图把绳索从岩缝中拉起来,但没有丝毫作用。

    曲松林绝望地闭上眼睛。

    一条绳子从上面悬垂下来,在曲松林面前摇摆。

    曲松林试图把摄影机绑上,一只手不行,但悬坠在半空中的他又无法腾出两只手来。

    王五洲:“老曲,抓住绳子!”

    曲松林:“摄影机怎么办?”

    王五洲:“人重要还是机器重要?!”

    曲松林用尽力气用脚在陡峭的冰面上踢出一个支点,支撑着身体尽力向上。终于接近了王五洲。他把摄影机推到王五洲手边,王五洲不接。王五洲把绳子递到他手上。

    曲松林:“队长说过,摄影机就是性命……我们要用摄影机证明中国人登上了峰顶。”

    王五洲:“没有人,怎么登上峰顶?老曲,十几个人冲顶,死的死、伤的伤,眼下就剩我们三个人了,不上去,对不起他们啊!”

    曲松林:“为这机器,已经牺牲一个同志了!”

    王五洲:“多一个人,就多一分登顶的希望。我是代理队长,我命令你扔掉机器!”

    曲松林松手,腾出手来抓住绳索,摄影机滑落坠下了深谷,发出巨大的回响。

    当他脱离危险时,三个人都倒在了山脊上,什么话都没有,只有粗重无比的喘息。

    王五洲翻身起来,又手持着冰镐继续前进了。

    好一阵艰难的攀登,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的他们只是在机械地挪动脚步。

    终于,上坡的路从脚下消失了。

    多杰贡布和曲松林也都爬上了峰顶。那就是一块两米见方的冰雪地面。

    “真的上来了?”

    “真的上来了!”

    “我们登顶成功了?”

    “我们登顶成功了!”

    三个人拥抱到一起。

    虽然没有人会看见,但他们仍然展开了五星红旗。风中,旗帜猎猎振动,三个人齐声呼喊:“万岁!祖国万岁!”

    王五洲想起来:“队长他们还在下面。”

    多杰贡布举起信号枪,一颗、两颗、三颗。三颗红色信号弹升起,燃烧,下坠,熄灭。

    多杰贡布用冰镐把冰雪刨开,下面是岩石。王五洲摸索到一道岩石裂缝。他用冰镐把岩缝再扩大一点儿,然后把五星红旗卷起来,塞进岩缝。王五洲又把耗尽了电池的头灯取下来,也塞进岩缝。三人合力用碎石和冰块把那个岩缝封起。

    王五洲:“记住这个地方。这些东西可以证明我们登顶成功。”

    天边出现了早霞。霞光艳红,如旗帜一般,如血一般,渐渐把东边的天空铺满。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电影剧本,节选部分一方面有着明晰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有着鲜明的镜头感,同时还流露着悲壮的诗意色彩。

    B.作品截取的虽然只是三个人登顶的过程,却能让读者了解到同伴远不止他们三人,其他人的掉队反衬了三人的英勇。

    C.解救曲松林的过程一波三折,其中对“人重要还是机器重要”的选择,展现出了特殊条件下的牺牲精神与人性之美。

    D.登顶片段的结尾写霞光“渐渐把东边的天空铺满”,借早霞展现出了人物内心的喜悦,蕴含着昂扬的英雄主义情怀。

    【2】节选的第一部分写蓑羽鹤飞越珠穆朗玛峰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王五洲作为代理队长,在登顶过程中,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泻水置平地,

    (4)天之苍苍,

    (5)出师未捷身先死,

    (6)楼船夜雪瓜洲渡

    (7)   ,泉涓涓而始流

    (8)袅袅兮秋风

     

  • 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开篇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

    (3)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

    (5)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6)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 ”,采用互文修辞手法描写作者与友人下马上船,举杯饯行却没有音乐的烦闷心情。

    (7)《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比喻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摐金伐鼓下榆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衣远戍辛勤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杀气三时作阵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

    (7)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弄妆梳洗迟。

    (9)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潮汐现象是指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运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开篇“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景象就与这种现象有关。

    (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了《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格言,继而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之理。

    (3)陆游在《书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追忆过去辉煌的战斗岁月,并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李清照《醉花阴》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逍遥游》中,作者用行船对水的依赖性来类比大风载鹏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①

    杜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 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②, 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 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③欲知何处在, 苦吟林下拂诗尘。

    【注】①张祜:唐代诗人,家世显赫,初居姑苏,后至长安,辟诸侯府,被元稹排挤,遂至淮南,隐居以终。 ②黦(yuè):污迹。  ③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第一句连用两个比喻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来南亭所看到的美好风光。

    B. 第三句写桃花满山遍野开放,就像红锦一样美丽灿烂,没有污迹。

    C. 第五句写会唱歌的百舌鸟站在高枝上婉转歌唱,赞扬像百舌一样口才好的人

    D. “独步长堤不见人”,这“人”可指任何人,也可指诗人的朋友张祜。

    E. “独送春”运用拟人手法,以梨花送春,照应题目中的“残春”二字。

    2从全诗看,表现了诗人对张祜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愈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链接材料】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十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为不敢望而   及:

    (2)固不施于事   待:

    (3)文章丽矣,言语矣   工:

    (4)不慕古圣贤之不朽   莫: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虽死而不朽,愈远而弥存也。

    3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概括欧阳修评价颜回“不朽而存”的原因。

    4欧阳修写《送徐无党南归序》一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媒体报道,毕业于上海交大的李宏烨,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毕业后却改行做了相声创作者和表演者。李宏烨在采访中表示,对于相声,自己既有热情,也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时脑热之举。这一反差萌,吸引了近9000个网友为其点赞。有网友评价他是相声界学历最强,学术界相声最棒。也有不少人认为,博士应在所学领域开展学术的研究,进行学术创造;博士转行是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是学术界的损失。

    对以上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观点?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