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内江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D.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一卷浪花拍到我们的脚下,发出柔和的音响,好像在为我们惋惜。

  • 2、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三讲”之后,广大干部的思想觉悟大幅度提高,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指日可待

    B. 他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望着丰收在即的庄稼,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C. 姑娘们亭亭玉立,引来了无数羡慕的目光。

    D. 锣鼓一响,灯光变暗,剧场里万籁俱寂,剧幕拉开,演出开始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无关岁月

    蒋勋

    (1)时间其实是一条永不停止的长河,无法从中分割出一个截然的段落。我们把时间划分成日、月、年,是从自然借来某一种现象,以地球、月球、太阳或季节的循环来假设时间的段落。时间,也便俨然有了起点和终点,有了行进和栖止,有了盛旺和凋零,可以供人感怀伤逝。

    (2)“抽刀断水水更流”,在岁月的关口,明知道这关口什么也守不住,却因为这虚设的关口,仿佛也可以驻足流连片刻,可以掩了门关,任他外面急景凋年,我自与岁月无关!

    (3)今日的过年是与我童年相差很大了。

    (4)在父母的观念中,过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1951年,我们到台湾,不仅保留了故乡过年的仪节规矩,也同时增加了不少本地新的习俗,我孩童时代的过年便显得异常热闹忙碌。

    (5)母亲对于北方过年的讲究十分坚持。一进腊月,各种腌腊风干的食物,便一一吊晒在墙头竹竿上。用土坛封存发酵的豆腐乳、泡菜、糯米酒酿,一缸一瓮静静置于屋檐角落。我时时要走近去,把耳朵俯贴在坛面上,仿佛可以听到那平静厚实的稳重大缸下酝酿着美丽动人的声音。

    (6)在忙碌与兴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可解的禁忌。孩子们一再被提醒着不准说不吉祥的话。在腊月间打破器物母亲也十分忌讳,如果不慎失手打碎了盘碗,必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这些小时候不十分懂,大了以后又有点厌烦的琐细行为,现今回想起来是有不同滋味的。

    (7)远离故土的父母,在异地暂时安顿好简陋的居处,稍稍歇息了久经战乱的恐惧不安,稍稍减低了一点离散、饥饿、流亡的阴影,他们对于过年的慎重,他们许多看来迷信的禁忌,他们对食物刻意丰盛的储备,今天看来,似乎都隐含着不可言说的辛酸与悲哀。

    (8)孩童时的过年,对我便有着这深重的意义,而特别不能忘怀的自然是过年的高潮——除夕之夜了。除夕当天,母亲要蒸好几百个馒头。数量多到过年以后一两个月,我们便重复吃着一再蒸过的除夕的馒头。而据母亲说,我们离开故乡的时候,便是家乡的邻里们汇聚了上百个馒头与白煮鸡蛋,送我们一家上路的。

    (9)馒头蒸好,打开笼盖的一刻,母亲特别紧张,她的慎重的表情也往往使顽皮的我们安静下来,仿佛知道这一刻寄托着她的感谢、怀念,她对幸福圆满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祝愿。

    (10)在母亲忙着准备年夜饭的时候,父亲便裁了红纸,研了墨,用十分工整的字体在上面写一行小字:“历代本门祖宗神位”。

    (11)父亲把这字条高高贴在白墙上,下面用新买的脚踏缝衣机做桌案,铺了红布,置放了几盘果点,两台蜡烛,因为没有香炉便用旧香烟罐装了米,上面覆了红纸,端端正正插了三炷香。香烟缭绕,我们都依序跪在小竹凳上:向这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宗族的祖先神祠叩了头。虽然简陋到不能再简陋,但在我的记忆中,却如同华贵庄严的神庥①俎豆②,有我对生命的慎重,有我对此身所有一切的敬与爱,使我此后永远懂得珍惜,也懂得感谢。

    (12)我喜欢除夕。年事增长,再到除夕,仿佛又回到了那领压岁钱的欢欣。我至今仍喜欢“压岁钱”这三个字,那样粗鄙直接,却说尽了对岁月的惶恐、珍重,和一点点的快乐。而这些,封存在簇新的红纸袋中,递传到孩童子侄们的手上,那抽象无情的时间也仿佛有

    可以寄托的身份,有许多期许,有许多愿望。

    (有删改)

    (注)①神庥(xiū):神灵护佑。②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第(1)段中作者认为,时间本是不可分割的,但人为地把它分出段落,时间便富有了人的情感。

    B. 文章第(3)段承上启下,是过渡段,从描绘今日的过年,自然过渡到对童年时过年情景的回忆。

    C. 母亲在腊月间若不慎打碎了盘碗,必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这样写意在说明母亲迷信。

    D. 除夕时母亲要蒸几百个馒头,这不仅寄托了母亲对简单生活的感谢和祝愿,也暗含思乡之情。

    E. 本文以“无关岁月”为题,却又处处表达对时光的感怀伤逝,对年关岁月的感悟,耐人寻味。

    2文章第(11)段中划线部分,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祭祖的情形,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回答。

    3文章第(12)段写道“我喜欢除夕”,请结合(4)~(12)段内容,说说“我喜欢除夕”的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因为没有好酒好菜招待朋友而心怀歉意。

    (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用曹植的典故,呼应上文“饮者留名”,表现了诗人的忧愤不平。

    (3)《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要想保全树木的天性,种树人就要做到“_____________”。这两句比喻对于培养人才也有启发意义。

    (4)《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暗指陈涉、吴广起义和刘邦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有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对自我炫耀的人给予理性的警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也不能实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将进酒》中,李白由自己的不得志联想到历史上古圣先贤不被理解的普通现象,愤激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在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面名句的空缺处。

    (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是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黄昏时边塞风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

    (3)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也已是惘然,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蜀道难》中描写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饮酒(其五) 》一诗中表现诗人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旷达心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要牢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高亭掩,江山此夜寒。

    (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首句点明送别地,次句宕开一笔,从巴南一下子掷向塞北,三句点明送别的具体地点和分手时间,尾句从正面着笔,表明有人因离群而啜泣。

    B.第二首诗,前两句将夜色刻画得细致入微。秋意渐浓,江畔上空湿雾如烟,笼罩亭阶,月飞南端,时光飞逝,离人难舍;末二句写离人去后情景。

    C.通观两首诗,前一首诗是为后一首诗作铺垫,精彩全在后四句;诗人在后四句中从心理活动的描写发展到对客观事物的描摹,笔法精妙。

    D.两诗都点到“月”,而且点明是秋夜,加之王勃一度远游四川,诗中又有地点“巴南水”,可以断定这是中秋前后作者客居四川时写的送别诗。

    (2)第二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手法?黄叔灿在《唐诗笺注》里称赞王勃第二首诗末句有一字使用精妙:“诗人之情,俱从此字托出。”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徐尚之序

    张惠言

    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戊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1),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迄不得相见。然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则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尚之在河南,五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

    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而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选自《茗柯文补编》)

    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余不得相见 迄:竟

    B.起居纤悉无不周办 纤悉:细致而详尽

    C.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 尊甫: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知县事 摄:代理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   门虽设常关(《归去来兮辞》)

    B.尚之诸生旅居   但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C.故自汉贾、董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D.而尚之发溓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善也(《逍遥游》)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者皆为慷慨   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

    B.取其儒雅醇粹而已   剔除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

    C.而尚之独见许   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

    D.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   用您侍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徐尚之为官河南颇有声望,后以忧去职。守孝结束后,先为官吏部,再到河南为官,作者写此文祝贺。

    B.徐尚之以诗和古文闻名天下,却并未因之仕途显达,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古代读书人追求仕进之艰。

    C.在这篇赠序中,作者回顾了与徐尚之的交往过程,也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尚之曲折的人生经历。

    D.这篇序言夹叙夹议作者既叙述、评价了徐尚之的为人和作文也借此文表达了自己的为文之道。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②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

    6董超然在文中起哪些作用?结合全文予以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423日,由我国自主研发、世界领先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交会速度的世界纪录。

    56日,墨子号创造了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世界纪录。

    515日,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在珠峰上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

    5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工船国信1在青岛交付运营。

    ……

    2022年上半年,我国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激动人心的成绩,激发了更多的爱国青年不懈奋进,立志在助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贡献青春,建立功勋。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青春,奋进”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