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腊日,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B.上巳节,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在这一天到水边祛除不祥。
C.经略使,指在边境重要区域设置的主管边务的长官,唐宋诸朝多有设置。
D.祭酒,主管祭祀的行政长官,如天文、国忌、庙宇及僧尼的管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C.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穿云裂石般的爆炸声,随着浓烟滚滚,火光映天。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表里山河”,藏在水下的更多。
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①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②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③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④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分顽皮。
⑤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 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⑥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⑦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的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 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⑧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⑨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1】根据①自然段的内容,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的原因是:
A.古人说的话
B.袁子才的一句名诗
C.至理名言
D.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
【2】第⑥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第⑦自然段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对花花草草的描写?
A.绿油油的 B.小小的
C.香喷喷的 D.湿漉漉的
【4】与第⑦自然段对蜗牛的描述不相符的一项是:
A.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 B.背着半透明躯壳
C.担心没有房子住 D.善良而悠闲地爬行
【5】第⑦自然段,为什么“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
【6】本文描写了几个唱儿歌的场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第⑨自然段“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
【8】下列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 B.散文 C.传记 D.童话
【9】给本文拟一个题目。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愤》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清远市高二学生篮球友谊赛中,你校篮球队连连败北,此时你被任命为队长,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赤壁雄奇壮阔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自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6)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2)《过秦论》中,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2)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过秦论》中最直接反应秦始皇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________”。
(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________,________”的凄凉与悲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阐述了何为“小年”。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的《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郭季鹰
李白
河东郭有道[注],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风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注]郭有道:又名郭泰,山西介休人,东汉末大学生首领,位居“八顾”(指能以德行引导人的八个名士)之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抛开所赠之人,却引入了同姓历史名人郭有道,写法颇为奇特。
B.颈联兼用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以与庸才争禄为耻、乐与高人为伴的志向。
C.尾联紧承上文,将高逸的追求寓于生动的形象,可谓豪气冲天,高耸入云。
D.该诗风格雄奇飘逸,笔法灵活,富有激情,与一般的应酬之作迥乎不同。
【2】诗的颔联将“我”与“君”对举来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①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注:①狃,niǔ,因袭,拘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B.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C.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D.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古代用来指称方位,特指水的南面,山的北面,文中“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指张家住在汴河南岸。
B.先人,祖先,有时特指亡父,如“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从“伯父”推知文中指称张硕亡父。
C.冠盖,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文中“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一句,借指往来的各种官员。
D.跬步,迈一次腿的距离,文中“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意即张氏园与出仕的朝堂距离很近。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 肩舆:乘坐轿子
B.处者安于故而难出 处者:担任官职的人
C.燕游之乐,不求而足 燕游:娱乐,游乐
D.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 循吏:循礼守法的官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交待了园亭的地理位置,描写了园亭的景物,整散结合,长短错落,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B.文章第二段介绍了园亭的修建者,园中百物令人满意,花费力气多,经营时间长,为下文说理作铺垫。
C.文章第三段颂扬了张氏先人修造园亭、替后代考虑的用心,认为一个人不必追求功名利禄,应当退隐山林。
D.文章最后一段叙写了自己彭城为官的感受,表达了买田退隐、与张氏子孙往来、畅游张氏园林的想法。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书必择而读,人必择而交,言必择而听,路必择而蹈。——张履祥
②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林逋
③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④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困惑或困难,该如何去解决或面对呢?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立身处世之道。请从上面所给四则材料中任选一则,准确理解其思想内涵,结合现实,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班会上交流发言。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文体不限,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及相关信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