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成都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君亡赵走燕   使其从者衣褐 精思傅会,十年成 遂研核阴阳

    B.悟已往不谏   空自苦亡人地 均二策 胡为乎遑遑欲何

    C.强壮出   徒吾两人在也 验之事   愿十五城请易璧

    D.以讽谏   我降 不如而厚遇之 宾客至蔺柑如门谢罪

  • 2、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王公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如《琵琶行》中“元和十年;干支纪年,如《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年号干支兼用纪年,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B.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自由,不受格律束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名之为“近体”。这种诗的主要特点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C.捣衣是古代妇女缝制衣服的一道工序,用具除了棒槌外,还需一个放置衣服的砧板,即“捣衣砧”。古时每当天气寒冷季,妇女便为亲人制作寒衣,所以阵阵的捣衣声中寄托了女子的情思,因而,“捣衣”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思念的意象。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就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诗句。

    D.在中国古代,姓、名、字、号是分开的。姓由血缘决定,后来通常以父姓为姓;名和字是幼时由父母长辈所取。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故又叫表字;如白居易,字乐天。号一般是自命以显示某种志趣,故号丰富个性。如欧阳修号醉翁,杜甫号少陵野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小枫的“微言大义”

    王鹏

    早就听说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中国学者是:李泽厚、甘阳、刘小枫。

    何谓影响力?在我看来,就是指划时代的作用。李泽厚以他的康德评述吹动了思想解放的号角。他笔下的康德以“人”这个概念为推动力,牢牢把握了时代的命脉,也推动了时代精神的前进。经由康德,大陆学界得以绕开挥之不去的黑格尔-马克思传统,随之打开无限生机。自此,哲学终于开始突破唯物/唯心的争论了。后学们接过李泽厚的大棒,开始从新康德主义中寻求突破口。甘阳,这个奔走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学人,抓住了卡西尔的《人论》,开始试图突破李氏的康德解释:从“理性批判”过度到“文化批判”。紧接着,与新康德主义具有密切关系的马克斯·韦伯得以进入中国,研究他的学者也都直接参与了社会科学的重建工作。此后,中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时期,西方现代经济学以及自由主义一时成为显学,甘阳以他才华横溢的文笔,开始为自由主义摇旗呐喊。然而,真正成为80年代文化热的高潮是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翻译,这本书让文化热终于进入了一个深沉期,它开始背上了学术的重担。海德格尔作为一代“诗化哲学”的大哲,也终于终结了由新康德主义、弗洛伊德、尼采和存在主义所带来的思想多重奏。而这个“诗化哲学”的提出者正是刘小枫,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经由扩写,便成了《诗化哲学》一书。自此,刘小枫便开始逐渐迈向中国学界的领袖宝座。一直以来,他总是大踏步走在时代前沿,万千拥趸随着他的路径,亦步亦趋。即使是李泽厚、刘再复、陈嘉映等均不能赢得他那样广泛的关注度。

    然而,刘小枫是谁?不就是川外走出去的那个重庆汉子吗?不就是那个和甘阳一起搞“文化:中国与世界”,要囊括天下英雄的主编吗?不就是那个凭单手之力便足以撑起中国人自己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的社会学家吗?不就是那个向文艺青年介绍波兰裔法国大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散文大师吗?

    刘小枫真的具有这些身份吗?多数熟知刘小枫的人,恐怕会把《拯救与逍遥》算作其早期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刘小枫比较了中西文化的两种精神:“拯救”和“逍遥”,年轻的刘小枫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并主张必须中断传统流弊,积极完成文化重建。此后,由基督神学,刘将视野又延展到了现代性理论,再由对现代性的恐惧进而开始猛烈地批判现代性,这时候他把手伸向了尼采,这个据说是终极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人。

    2000年,刘小枫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尼采的演讲,立刻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讨论尼采的狂潮。其长达三万字的雄文《尼采的微言大义》,也被纳入《尼采在中国》一书。此书收录了自20世纪开始,中国学者对尼采的各种解读。这篇长文刊于全书最后,其气势、其文采、其理论深度、其解读力度均胜过此前所有收录论文,包括王国维等名家名文也不是他的对手。刘小枫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他的与众不同,并再次抓住了学界的注意力。

    一系列讲座和这篇文章的发表也正式标志着刘小枫从浪漫主义—基督神学-现代性理论中脱身出来,开始进一步的转向。这个转向就是他对列奥·施特劳斯的继承,而施特劳斯又是古典政治哲学的当代鼓吹者和身体力行者。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篇写尼采的文章标志了刘小枫的古典转向。

    在这篇文章中,刘小枫试图重新勾勒一副世人所从不认识的尼采脸庞。我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04年,对于尼采,只隐隐约约觉得他是个文章绮丽的狂人哲学家:他鄙视基督教,鄙视大众的畜群道德,公然鼓吹“血统论”,号称要重估一切价值,并宣扬权力意志。在多年研习的过程中,读来能令我热血沸腾的西方哲学家只有尼采与福柯,一则是因为他们的个性极其反叛,二则是因为二者都是知行合一的哲人,绝非当今的学院派可比。而当我读到刘小枫的这篇文章时,我又获得了全新的阅读与思考体验,可曾想,刘氏笔下的尼采,原来如此远离流俗,原来如此高深莫测,原来被我们误读多年。当时读来,真个是极大的冲击与震撼。

    相关链接:

    刘小枫(1956—),男,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本科、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等十余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甘阳抓住卡西尔的《人论》,从理性批判过渡到“文化批判”,试图突破李泽厚的康德解释,但并没有终结由新康德主义、弗洛伊德、尼采和存在主义所带来的思想多重奏。

    B.刘小枫翻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掀起了80年代文化热的高潮,作为“诗化哲学”的提出者,他又凭借《诗化哲学》,开始逐渐向中国学界的领袖宝座。

    C.刘小枫对传统文化流弊进行了猛烈抨击,并主张必须中断传统流弊,积极完成文化重建,此后,刘猛烈批评现代性,这时又把目光转向尼采,这个据说是终极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人。

    D.三万字的雄文《尼采的微言大义》,让刘小枫一下子就显示出来了他的与众不同,而它也正式标志着刘小枫从浪漫主义—基督神学—现代性理论中脱身出来的,开始进一步的转向。

    E.尼采鄙视基督教,鄙视大众的畜群道德,公然鼓吹“血统论”,号称要重估一切价值,并宣扬权力意志等这些对尼采的“认识”,是作者在读了刘小枫的《尼采的微言大义》后形成的。

    2作为学术性质的传记,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3刘小枫的学术经历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结合内容,简要回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写出畏途这一段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登高》中,作者从视听结合、由高到低角度,描写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写出夔州秋天的典型景物特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 _________________”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_________________”,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5)《笑傲江湖》第七回描写合奏琴箫:“突然间,铮的一声急响,琴声立止,箫声也即住了。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明月当空,树影在地。”《琵琶行》中与之运用相同手法表现演奏技巧高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6)《鱼我所欲也》里对“生”和“义”不能两全时所做的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

    (7)《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一哲理可以用《饮酒》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密在《陈情表》的开头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_。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夏曰:“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_____________,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_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7)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_____________________,勇者不惧。”

    (8)子曰:“人而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①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

    ② 《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③ 《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④ 《陈情表》中作者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极写女孩顽皮活泼的形象,

    (2)《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雅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之间空间转换,采用对面着笔手法,倍增其情感。

    (4)“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诗人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来概括。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老子》中,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事物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子》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学之道》中,齐家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修身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

    (11)《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1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②西京:指洛阳。③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统治中原千年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使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2】本诗的尾联在艺术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钦,字敬之,顺天通州人。正德六年进士,由行人授御史,巡视居庸诸关。十二年七月,帝(明武宗)听江彬言,将出关宣府。钦上疏谏曰: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臣度陛下非漫游,盖欲亲征北寇也。不知北寇猖獗,但可遣将徂征,岂宜亲劳万乘?且匹夫犹不自轻,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蹈不测之险。陛下不虞祸变,欲纵辔长驱,观兵绝塞,臣窃危已已,朝臣切谏皆不纳。复疏,疏入,不报。

    八月朔,帝微行至昌平,传报出关甚急。钦命指挥孙玺闭关,纳门钥藏之。分守中官刘嵩欲诣昌平朝谒,钦止之曰:车驾将出关,是我与君今日死生之会也。关不开,车驾不得出,违天子命,当死。关开,车驾得出,天下事不可知。万一有变,我与君亦死。宁坐不开关死,死且不朽。钦因负敕印手剑坐关门下曰:敢言开关者,斩。夜草疏曰: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今寂然一不闻,辄云‘车驾即日过关’,此必有假陛下名出边勾贼者。臣请捕其人,明正典刑,不然万死不奉诏。奏未达,使者复来。钦拔剑叱之曰:此诈也。使者惧而返,为帝言张御史几杀臣。帝大怒,顾朱宁:为我趣捕杀御史。会梁储、蒋冕等追至沙河,请帝归京师。帝徘徊未决,而钦疏亦至,廷臣又多谏者,帝不得巳乃自昌平还,意快快未已。

    又二十余日,钦巡白羊口。帝微服自德胜门出,夜宿民舍,遂疾驰出关,数问御史安在。钦闲,追之,已不及。欲再疏谏,而帝使中官谷大用守关,禁毋得出一人。钦感愤,西望痛哭。于是京师盛传张御史闭关三疏云。明年,帝从宣府还。至关,笑曰:前御史阻我,我今已归矣。然亦不之罪也。世宗嗣位,出为汉中知府,累官太仆卿。

    (节选自《明史·张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延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B.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C.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共行也/六军翼卫/百宫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D.臣闻天子将有亲征之事/必先期下诏廷臣集议/其行也/六军翼卫/百官扈从而后/有车马之音/羽旄之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在明代是执掌监察的官员,奉命外出巡视关防的御史称为巡关御史。

    B.幸,古代一般指封建帝王到某地去,或者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文中指前者。

    C.敕印,指教符、印信,是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等的凭证。

    D.微服,古代专指封建帝王为避人注目和隐匿身份,改换服装出行或私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钦担任重要职务。他进士出身,曾任御史,负责巡视长城居庸关一带的防务,官至太仆卿。

    B.张钦力阻皇帝出关。他违抗君命,命人关闭关门,藏起钥匙,亲自持剑坐在城关下禁止打开关门。

    C.张钦始终坚守职责。因为他不肯妥协,皇帝出关门时多次询问“御史安在”,足见皇帝对他的恼怒。

    D.张钦为官忠心可鉴。他的三次忠谏在京城广泛流传,皇帝从宣府回来没有治罪他,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忠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

    (2)陛下不虞祸变,欲纵辔长驱,观兵绝塞,臣窃危已。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3月26日,下午3点43分,上海虹桥至汉口D3026/7次动车在到达南京南站进入21号站台时,一年轻男子突然从对面的22号站台跳下,横越两个轨道,抢在D3026/7次列车前,试图翻上21号站台,他只撑到胸前的时候,便没能够再翻上,被进站的动车挤在了约10厘米的站台与列车间,列车立即停车。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电话通知120急救中心、公安和消防部门到现场救援,救援过程中,120医生宣布该男子死亡。

    2017年1月29日(正月初二),下午2点半左右,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湖北打工男子张某为逃票翻越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中间的铁丝网,最后再翻过围墙上倾斜70度的铁栅栏,跳进了虎园。随后,他遭到一只雄性东北虎撕咬。被游客发现后,园区展开救援。最后,老虎被击毙,他被紧急送医不治身亡。

    上述两起翻越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