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我用线把大小不同的珠子串起来。(大小不同的珠子被我用线串起来。)
B.母亲的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的身体。(母亲的心时刻牵挂着我的身体。)
C.春节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春节的夜晚,同家人围炉而坐,是极大的乐事。)
D.黑黝黝的石碓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黑黝黝的石碓时常被人们的错觉引起。)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B.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C.诺贝尔奖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标准是文学作品的质量,对于作者的政治立场,他们并不关心。
D.不同的航空公司对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额度有不同要求,有些航空公司规定,经济舱旅客每人可以免费托运两件重23公斤的行李。
3、下列按括号内要求变换了句式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外面真冷,请你把窗户关上!
A. 她说话简直像小夜曲那样悦耳动听。(变为反问句)说话难道不像小夜曲那样悦耳动听吗?
B. 这篇文章原来具有深刻的内涵。(变为感叹句)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啊!
C. 你可得抓紧时间啊!(变为双重否定句)你可不能不抓紧时间啊!
D. 外面真冷,你能不能把窗户关上?(变为祈使句)
4、下列各句中“于”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藏之于庙 B. 设九宾于廷
C. 转徙于江湖间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微软收购雅虎这场角逐,可谓两败俱伤,而让他们强大的对手谷歌渔翁得利。
B. 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 竭泽而渔的地步。
C. 一些老师担心,如果学生满足于网上搜索素材,很容易使写作流于复制和拼贴,这并非杞人忧天。
D. 上山路上,我们常打开等高线图察看,有的同学还用军事望远镜煞有介事地东张西望,引来不少人围观。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围城
朱雅娟
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长乐宫中,刘邦和衣而卧,倾听着雨滴击打瓦楞窗棂的声音。
吕雉坐在病榻旁,默不作声。刚才,刘邦骂走了治病的大夫,但还是给了他五十金的赏赐。作为枕边人,吕雉将刘邦面对死亡的恐惧、愤怒、无助和伤心,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赵王如意求见……”内侍官禀报。
“传!”刘邦翻了个身,慢慢坐起。
赵王如意是刘邦与戚夫人生的爱子,虽是庶出,但却深受刘邦疼爱。
十二岁的少年虽风尘仆仆,却意气风发,整间屋子都似乎明亮起来。
等少年行完礼,刘邦张开怀抱,把小雀儿一般的爱子揽入怀中,嘘寒问暖。
“未经传召私自进京,当以谋反罪论。”这句话在吕雉嗓子里滚动了数十遍,终被窗外的一道闪电劈没。
如意依偎在刘邦怀中,缓缓诵读:“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吕雉冷冷一笑,十多年前她和刘邦的一众亲属被项羽俘虏后,在敌军中受辱两年之久。楚汉议和后,也是一个阴雨天,她终于见到了刘邦,那时的心情,正如诗中这位得了相思病的妻子一样,突然间夫妻团圆,惊喜交加之余,身心皆被治愈。
四目凝望,还没来得及拥抱,却看到了刘邦身边明眸善睐、光彩照人的年轻女人。戚夫人抱着牙牙学语的如意,一声“姐姐”将吕雉的心击得粉碎。
回想起来,那场雨,少了闪电,缺了惊雷。
“如意,其实你父皇作诗也很不错。”吕雉笑着,笑容却不抵眼底。
“是《大风歌》吗?”如意站起身来,朗声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吕后呵呵笑上几声,走过去将双手放在少年的肩膀上,双目平视,道:“近日你父皇给你母亲唱了一首《鸿鹄歌》,你没有听说过吗?”
刘邦沉下面来,借故让如意离开。
“废立太子的事早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生事端!”刘邦厉声说上几句,已是气喘吁吁。
吕雉淡淡地笑。对呀,这件事已经解决了,刘邦终究是放弃了废除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打算。但其间,吕雉所做的努力,其艰辛已非常人所能忍受。
所以,在那天,刘邦看到有“商山四皓”之称的四位隐士时,大吃一惊,这些老人都是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名士,现如今却追随刘盈左右,足见刘盈已羽翼丰满。无奈之余,刘邦对哭泣的戚夫人说;“看来以后吕后真要成为你的主人了。”然后戚夫人跳舞,刘邦唱歌,唱了一曲楚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听到此事的吕雉狂笑几声,手捂胸口缓缓矮下身子。说到底,刘邦视他母子为外人。
“陛下,我让人给你做了水围城,想吃吗?”吕雉浅笑几声。
良久,刘邦叹口气,说:“其实,我想吃你亲手做的。”
吕雉咧了咧嘴,轻声道:“诺。”
水围城,其实就是浇了汤汁的杂面搅团。当初韩信不得志,连饭都吃不上。有一位河边漂洗衣物的大婶给他饭吃,一连十几天,吃得最多的就是这水围城。
一碗热乎乎的小米面水围城摆到了桌上,金黄灿烂的是城,周边围着的浆水是河,当真一副水围城的即视感。刘邦手拿筷子,一圈一圈夹着吃,慢慢的,城变小了,变没了。慢慢的,水变少了,被喝干了。
“那天,你杀韩信,也是给他吃了碗水围城?”刘邦突然问。
吕雉的目光飘向远方,飘向长乐宫的钟室方向,去年在那里,她诱杀了韩信。
“韩信死前,只想吃一碗水围城。当年他因水围城才没被饿死,又因受水围城启示才用十面埋伏之计击败项羽……”吕雉说。
“知道韩信为什么没起兵谋反吗? 他亲口说,想让天下老百姓都可以安逸地吃上水围城。”吕雉又说。
沉默良久,刘邦说:“当初我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除收揽人心外,也是想早日结束战乱。”
雨声渐小,吕雉与刘邦在病榻前商议了以后几十年的朝臣接替等事宜。
“陛下请安心,刘盈登基后,我定助他沿袭‘与民休息’之政令,行‘无为而治’之国策,保全我大汉万里江山。”吕雉慢慢合上了刘邦的眼睛。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的环境描写,营造出刘邦将死之时的特定氛围,也预示着一场宫廷斗争即将到来。
B.文中用吕雉不同的“笑”,如“冷冷”“不抵眼底”“淡淡”等,暗示了人物内心的细微变化。
C.文中没有详细交代吕雉为了不让太子被废所做的努力,而刘邦见到商山四皓时的惊讶,给读者创造出想象空间。
D.小说以“水围城”为线索,串联起如意见父、吕雉被俘、废立太子和诱杀韩信等情节,凸显了小说的主旨。
【2】小说多次引用古诗,在情感表达和行文结构方面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有评论说朱雅娟“让笔端人在时间的纵轴线上真实与虚幻并置”,请结合小说内容淡谈你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通过六种典型的夔州秋天景物,勾勒出一幅肃杀、凄凉的秋景图。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表示忧虑辛劳和安闲享乐导致的结果完全不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来抒发情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泰山作比,说明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猛禽不与凡鸟同群来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蟹虽然有“六跪”和“二螯”,但是“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把周瑜作为“千古风流人物”的典型形象来刻画,“_______________”一句是以装扮显现人物的儒雅风度;“_______________”一句是表达词人的旷达之情。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这一事件的效果。
(2)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很自然地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3)《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类比治民,如用种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4)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观点相似。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_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论语》)
(2)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杜甫《蜀相》)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两句,描写当年刘裕率领大军北伐,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情景。
(2)李密《陈情表》在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先尽孝道,后报国恩,接着用“___”的比喻,水到渠成地提出陈情的目的“____”。
(3)芙蓉,又名荷花、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钟爱,有时用以描绘夏日风光,有时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有时用以比喻纯洁爱情或美好理想……比如:“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哀 郢①(其一)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②,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释: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 ②灵均:屈原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气象依旧。
C.颈联想象当年郢都宫殿野草滋蔓,雁群时时飞起;被盗掘的荒坟野冢,成了狐兔藏身之所。
D.此诗以叙述起笔,以抒情落笔,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景物的描写中抒发炽烈的情怀。
【2】本诗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C.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D.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3】陆游的诗《哀郢》和《书愤》都运用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有何不同?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①,侯生曰:“公子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②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有删改)
文本二: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节选自明代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有删改)
【注】①侯生,即侯嬴,战国时期魏国人。家贫,年老时始为大梁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自执辔御车,迎为上客。②如姬,魏王妃子,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三年欲求报其父仇都没有实现,最终信陵君使客斩其仇头,实现了她的夙愿。
【1】文本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魏王恐A使人B止C晋鄙D留军E壁F邺G持两端H以观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车盖,与“倾盖如故”的“盖”、《孔雀东南飞》“枝枝相覆盖”中的“盖”不同。
B.约,置办,与“博观约取”和《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中的“约”意思不同。
C.矫,假托,“矫魏王令”,意思是假托魏王命令,类似用法还有“矫诏”“矫旨”“矫制”。
D.乘,趁着,与《登泰山记》“自京师乘风雪”、《氓》“乘彼垝垣”中的“乘”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如以肉投虎,但“与赵俱死”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综观两个文本,信陵君能在秦国严正警告的背景下挺身救赵,归根结底是平原君“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文本二开篇“未足以”三字,用得颇具匠心,它说明作者对信陵君救赵既不是全面肯定,也并非全面否定,而是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D.文本二对信陵君窃符救赵的行为进行指责,并给他提出了具体建议,认为他应该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救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独不怜公子姊邪?
(2)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5】文本二诛“信陵君之心”,认为信陵君“知有婚姻”,却忽略了其他,请细读文本二并简要分析信陵君忽略了什么。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传统家庭亲子关系存在一种“教化权力”。当下,这种被称为“爸爸式权力”常表现为家长以自我认知为中心,规划孩子的生活方式,孩子作为被教化者,几乎没有选择权。
材料二:
近日,《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刷屏全网,幼年不幸眼部残疾、长大后又确诊为躁郁症的“天才”翻译家金晓宇,以文字抗争命运的故事,让人动容。对于翻译这一职业,金晓宇说这并不是自己的主动选择,本想读历史系的他,因好找工作而由母亲决定读英语系。“在我人生道路的几次关键处,妈妈像扳道工一样替我扳正轨道。”
明华中学最近将开展“家庭教育我来谈”座谈活动,你作为学生代表,请以“理解父母教化权力,尊重孩子兴趣选择”为主题,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