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都是反义词的一项( )
A.追求-----放弃 虚伪-----真实 缩短-----曼延
B.幸福-----痛苦 温暖-----寒冷 抽象-----具体
C.谅解-----埋怨 高大-----匀称 苦闷-----喜悦
D.高雅-----朴素 伟大-----渺小 俯视-----仰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西医完美结合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中西医的争论一直深陷孰优孰劣的怪圈,常常容易犯顾此失彼的错误。
②十八大前,反腐制度的实际效果与现阶段不可同日而语,可见,该项制度作用如何,不取决于制度本身有多神奇,而是取决于巡视派出机关的反腐决心。
③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的骇人听闻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④“阿尔法围棋”确实赢了,但这不是一个平等的比赛,因为“阿尔法围棋”肯定研究过李世石的棋谱,对李世石知己知彼。
⑤读书要有心,有心者能在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方法,持之以恒,学识就会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⑥魏则西走了,但医疗骗子并不会主动淡出江湖。如何不让下一个“魏则西”重蹈覆辙,是政府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一直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格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②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巢穴。
③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④曾几何时,女性只能是交换马匹和玉米的财产,哪里有自己的人权和自由?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几年前,大家还对互联网音乐嗤之以鼻,认为“网络歌曲”就是口水歌的代名词。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音乐产业的重要阵地。
A. ②⑤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④
4、下面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 昨日去朋友家做客,不巧朋友外出。听说我们去拜访,执意赶回家招待。今日又见,依然道歉:“昨日匆忙,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B. 再见崔老师,他已是名闻天下的大画家。我激动地说:“老师,您二十年前的作品,还惠存在我家,我时常拿出来欣赏一下。”
C. 早就听闻诸位先贤的大名,今日有幸聆听高论,真的是获益匪浅。
D. 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悚然 发轫 挖墙角 绵里藏针
B.膨胀 脉搏 舶来品 蛛丝蚂迹
C.蛰伏 冒然 捅娄子 声名鹊起
D.瓦楞 撤销 掉书袋 要言不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棠依旧最西府
宋一川
据说海棠本是舶来品,根据唐朝李德裕的《平泉花木记》所言,大凡名字带海字的花木,都是自海外而来的。但无论来自何方,到了中土汉唐自然免不了“中国化”嫁接改造,可见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懂得“转基因”技术了。明代《群芳谱》言:海棠有四品,一般认为是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西府海棠。据说西晋时期,西府一带有人将海棠与梨树嫁接,发现不仅大美,而且香艳,西府海棠就此闪亮登场,实现了从美人向绝代佳人“惊险的一跳”。后来,人们的嫁接栽培越来越多,海棠品种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以致在植物学分类中,因为海棠品种极其庞杂,只好暂以“西府海棠”一名以蔽之。
海棠之美之艳,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之惊叹。相传唐明皇曾将沉睡的杨贵妃比作海棠。据说唐明皇登香亭召贵妃,但贵妃直到卯时仍大醉未醒,唐明皇遂发出“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的感慨,留下了“海棠春睡”的典故,这也许就是“花贵妃”的由来。
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写过海棠,尤以文化鼎盛著称的宋代为甚,最牵肠挂肚的莫过于从西府开始仕途生涯的苏东坡。西府海棠之美艳,让东坡居士为之倾倒,即便离开凤翔,仍对西府海棠念念不忘。被贬黄州时,看到窗外的海棠,触景生情,写下了“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名句。按照宋代僧人惠洪的说法,正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海棠故事,启发了东坡居士的海棠诗。
南宋不少气吞山河的大诗人也对海棠赞不绝口。陆游夸西府海棠“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范成大的“迟日温凤护海棠,十分颜色醉春妆”,描写了西府海棠让人如痴如醉之大美。让人耳热能详的还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堪称海棠词的不朽名篇。
近现代的人们对海棠的兴趣依旧浓厚,尤以西府海棠为甚。梁实秋在《群芳小记》中用最长的篇幅赞美西府海棠:“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特别是“海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西仍是深红,俯仰错落,浓淡有致。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给人整个的印象是娇小艳丽”,把西府海棠独特的美艳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出来。
即便在花花草草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也没能挡住人们对海棠的热爱。不少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对海棠情有独钟,据说宋庆龄就十分喜爱西府海棠,周总理对海棠花的钟爱更是广为人知。相传周总理生前特别喜欢中南海西花厅的那棵海棠树,邓颖超睹花思人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一文就是佐证。西花厅的海棠正是西府海棠。
总括起来,历朝历代对西府海棠的赞美无外乎几个方面,一是花香,二是色艳,三是型美,四是神气。西府海棠是诸品海棠中唯一散发淡淡香味的,不仅香艳,颜色还随时间变幻不定。西府海棠花瓣形状小巧,点点红艳,在满目春光中甚是耀眼,许多人看了都会满心喜欢、流连忘返,难怪海棠花又被称为相思花、断肠花。西府海棠的树形,常常被比作亭亭玉立的少女,但我觉得用茅盾《白杨礼赞》中的话来形容也十分恰切,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参天耸立,在西北的寒风中保持着力争上游的精气神,恰如深深渗透在中华民族血脉与骨子之中的老秦人性格。在崇尚清流风骨的西晋一代,西府海棠之所以在众多海棠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上品,除了既香且艳,恐怕与此也不无关系。
近年来,国外的海棠慢慢走进我们的视线。过去西府海棠被称为小果海棠,见了欧洲海棠,才发现西府海棠其实只是大果中的小果,真正的小果海棠非欧洲海棠莫属,叶子小,果子也小,简直是小巧玲珑。
前两天,北京的天突然降温了,萧瑟秋风今又是,红红黄黄的海棠果子纷纷在风中飘摇。举目寻找了半天,没有发现一丝棠开两三度的迹象,只好若有所失地往回走。“快看,这不是海棠开花了!”随着同事一声呼喊看去,发现路边的一棵西府海棠开满了一树的花儿,在午后的骄阳中显得分外的亮丽。
白杨树一般地挺拔耸立,不会是别的,正是西府海棠,在深秋再次开放了,也许是二度,也许是三度。不管花开几度,开出的不是一枝两枝花儿,而是满满的一树海棠压秋风。
这就是西府海棠,总是不忘初心、不改初衷,不论早来还是迟到,依旧艳香美神、正直刚毅,散发出满满的正能量,在雍容华彩之中洋溢着积极上进、意气风发,渗透出中华文化历经千年磨炼而成的独特气质与成熟之美。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海棠的由来及种类,有助于读者建立对西府海棠的知性认识,同时也为下文写对西府海棠的感悟做铺垫。
B.文章引用了“海棠春睡”的典故,将杨贵妃比作海棠,不仅侧面烘托出海棠之美,而且增加了趣味性,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C.西府海棠最早是西晋时期西府一带的人将海棠与梨树嫁接而成的,逐渐受到了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
D.作者将西府海棠树类比为白杨树,不仅因为海棠花既香且艳,更因为其树形具有伟岸、正直、质朴、严肃的特点,保持着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2】下列关于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时间顺序以苏东坡、陆游及近代的梁实秋之例论述历史上文人墨客写过海棠。
B.在《群芳小记》中,梁实秋主要从色、形、情等角度对海棠进行了描写,为我们描绘了西府海棠独特的美。
C.文章运用相当篇幅介绍了文人墨客对海棠的钟爱,这是为下文叙写“我”在萧瑟秋风中探寻海棠花开一事蓄势。
D.周总理对海棠花钟爱有加,花如其人,因为海棠花具有正直刚毅的独特气质与成熟之美。
【3】结合文本,谈谈在当今社会,西府海棠又被赋予了怎样的时代内涵。
【4】文章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叙写海棠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如果不具备“________,________”的内外条件,国家就会灭亡。
(2)《离骚》中运用比喻手法,以外在服饰彰显自己重修美好德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介绍刘裕当年所居之处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这与他“________”的北伐的气势恰好相反。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谢朓诗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金陵山水静态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含蓄地表现思妇想要向漂泊在外的丈夫传递信息却不能实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适《燕歌行并序》中表现士兵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并非为了个人取得功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典是诗歌中常用到的写作手法,通过它可以更含蓄、更艺术地表达诗人想表达的内容,如: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一句表达出了诗人困惑、迷惘的情感,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一句表现出了李凭弹奏的音乐哀婉悲切,让人心生愁绪。
(5)《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描写蜀道的开凿过程(写五丁开山后蜀道出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毕业前夕,临别赠言,老师郑重写下《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同学们要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自我。
9、名篇名句默写。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借飞鸟体现明媚春光;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10、名句名篇默写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男子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1、(1)韩愈在《马说》中指出不理解人才,不能正确对待人才的句子是: , , 。
(2)杜甫《登高》一诗被誉为七律之冠。其中在壮阔之景中蕴含对无限时空感慨的诗句是: ,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①
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州近②,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①刘长卿曾因刚而犯上,囚禁狱中,后遇赦,贬为潘州南巴(广东茂名)尉,旋即移睦州(浙江淳安)司马。此诗作于他将往睦州,在江州告别薛六、柳八两位朋友之时
②沧州:滨海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优诏”,看似称美皇恩浩荡,实际是用春秋笔法,以微言寄讽意,包含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激不平。
B.“醉歌”,是文人浇愁遣愤的一种方式。前面冠以“空知”二字,则更是将苦情暗暗向深层推进了一步。
C.颈联写出作者情感变化,他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作,但顾影观照自己满头白发,又跌落到无奈的感伤中。
D.尾联关合“别”的主题,主要写出薛柳二人告诫诗人要小心江上风波的殷殷叮嘱,足见其情谊真挚。
【2】诗歌颔联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其他三联不同,请赏析这种写法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上的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昭素谓曰:“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且语人曰:“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侍上御崇政殿亲试进士,上悯其颜貌癯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五月,召为翰林学士。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于以私,上益知其才。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宋史·李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B.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C.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D.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的“司”是掌管、职掌的意思。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有司”可以指官员也可以指官府机构。
B.翰林学士,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唐后期,往往可以升任宰相。
C.豪右指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居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相对应的“闾左”一般指普通百姓。
D.起复,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叫起复。明清后也指父母丧期满后重新出来做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穆才能出众,精通经义。他从小就能写文章,从师学习《易》及《庄》《老》这些经典,穷究其义,所得都是精微之理。
B.李穆善于断案,精敏果敢。任洋州通判时剖断积存的诉讼,没有遗留的案件;知开封府时,剖判精敏,奸猾之徒没有被宽恕的。
C.李穆德行高尚,孝悌淡泊。小时路上拾遗必送还失主;与母、弟住一处,虽贫而乐;被夺情复官,他多次上表请求守满丧期。
D.李穆普于辞令,堪当重任。朝廷召李煜,派李穆前往下诏。李穆言辞得体,软中带硬,迫使李煜答应人朝,受到皇上称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
(2)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
15、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阅读《红楼梦》或《呐喊》时,小说中的哪个场面最令你难忘,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楚。
②“环境可以造就人。”从《边城》或《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个人物,以该人物为例,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③《老人与海》或《红岩》中,哪个人物是你心目中“最美的人”。请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赞美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