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②籍何以至此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沛公安在⑤荆轲有所待,欲与俱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⑦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⑧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⑨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⑩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⑪是寡人之过也⑫竖子不足与谋⑬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⑭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①⑮/②④/③⑥⑧⑭/⑤⑨⑫/⑦⑪/⑩⑬/
B.①⑧⑮/②④/③⑤⑥/⑦⑨⑪⑫/⑭/⑩⑬/
C.①②/③④⑮/⑥⑧⑭/⑦⑨⑪/⑩⑫⑬/
D.①②④⑮/③⑥⑧/⑦⑨⑪/⑤⑫/⑩⑬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枯躁 炫耀 翩翩起舞 雍容华贵
B.诀窍 浑圆 转瞬即逝 活灵活现
C.间碟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恭听
D.弊端 引擎 不可逾越 异曲同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使搬迁群众能更好地融入新生活,过上好日子,汉阴县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治理模式,推出了“建强一个支部,建好三大载体,建设八个中心”的治理模式。
B.最近“玉兔2号”在月背的一个陨石坑内发现凝胶状物质,引起了全球航天界的普遍关注,因为它可能证明月球存在不同于周围物质的新物种。
C.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是发扬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D.央视春晚和央视综合节目对艺人的选择都是三不用,即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低俗媚俗的节目,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殷勤/殷红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
B.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
C.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
D.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家国情怀的核心内涵是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实践途径是修己安人,经邦济世;价值理想是以身报国,建功立业。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情感状态,在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历程中有着深厚的滋生土壤和历史渊源。
②中国迈入商周时代,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确立嫡长子继承权和主事权的父系家长制,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这与古希腊、古罗马同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颇为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在掌握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原始性的集体协作生产逐步被家庭个体生产所代替,通过清算氏族制、瓦解原始公社、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步入文明社会发展旅程。中国在使用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则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乃至增强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通过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踏上文明社会发展道路。由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不是剪断而是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氏族血缘宗法制的产生实乃自然而又必然之事,因为它既孕育于社会历史母体的胎盘之中,又适应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发展的需要。
③殷周以至春秋,所谓邦、国“八百诸侯”等,实际是由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部族国家构成。因此,父子、兄弟、夫妇等不只具有个体家庭成员的“私人”关系,而且要遵守一种“公共”的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以父子关系为心脏和骨骼的父系家长氏族首领,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才干和德行,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建树。他在本家族、本部落及部族中得到认可,赢得地位和权威后,才能进一步联络和团结其他氏族、部落、部族,逐步拓展邦国的疆域以“一统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既造成人们对家庭、家族、宗族及其人伦关系的高度重视,也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情感交织的民族心理,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
④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家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的关系,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最小社会单位、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是家庭细胞赖以生存的肌体,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理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是同一回事。
⑤“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左传》)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
⑥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华部分,家国情怀高扬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关心、维护热爱、奉献担当精神,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家国情怀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滋生土壤和历史渊源,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伦理基础和情感状态。
B.氏族血缘宗法制度结合了血缘纽带和政治权益,是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
C.国与家虽有大小、上下之别,但两者之间是命运相连.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关系。
D.氏族成员中,只要是具有优良才干和商尚德行的男性,均可为父系家长氏族的首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中心论点,再分析家国情怀的源头,最后总结突出家国情怀的意义。
B.第②段通过对比,论证了我国古代进人文明社会发展的道路优于古希腊、古罗马。
C.第⑤段引用《左传》的句子,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家国同构”观念的深入人心。
D.文章较多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如用“脐带”来比喻“联系”,让人印象深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A.从时间上来看,我国古代是先有氏族制,后有氏族血缘宗法制,而后者产生于商周时代,它是社会秩序与发展的自然需求。
B.我国原始性集体协作生产因铁器等生产工具的使用而瓦解,与此相反,古希腊原始性集体协作生产因铁器等生产工具的使用而加强。
C.家国情怀数千年来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很大影响,原因是这种情怀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华部分。
D.父子.夫妇等成员不仅有“私人”关系,而且要遵守“公共”的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这与邦国以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性质分不开。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在社日里迎神赛会、歌舞作乐的情景,与前面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
(2)《庄子·逍遥游》中,通过蜩、学鸠与大鹏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通过朝菌、蟪蛄、树及彭祖的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人承担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品质,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一句来夸赞杭州人口众多,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_____”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
(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
10、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之声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劝告女子不要沉迷爱情,这对后世人生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2)《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泄、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喜欢在诗文中借物说理,以物起兴,托物言志。比如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以两个物象寄寓生命短暂、个体渺小的道理;《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两句以事物都有限制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离骚》 中,“_____,_____”借榫头与榫眼不能相合表明屈原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情。
(2)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的生活宁静悠闲,没有世俗嘈杂。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越王台①
文天祥
登临我向乱离来,落落千年一越台。
春事暗随流水去,潮声空逐幕天回。
烟横古道人行少,月堕荒村鬼哭哀。
莫作楚囚愁绝看,旧家歌舞此衔杯。
[注]①越王台:在今广州市越秀山上。越王,指南越王赵佗。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作者被俘押送北上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台已逾千年,“落落”既写冷落、荒疏的越王台,也映照作者此时的心境。
B.颈联营造了凄凉而壮阔的意境,寓情于景,和“山河破碎风飘絮"异曲同工。
C.虽已沦为“楚囚”,但作者以酌酒自我宽慰,悲伤之中透露出一丝自信的心绪。
D.这首怀古诗并非歌咏胜景,而是吊古伤今,寄寓了作者深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叹。
【2】“春事暗随流水去”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姚平仲小传
(南宋)陆游
①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①。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②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
③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
④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
(注)①枝梧:抗拒。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然关中豪杰皆推之(_________)
(2)顾以为浅(__________)
(3)度采药者莫能至(__________)
(4)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世为西陲大将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B. 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C. 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 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把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
【4】作者在第①段中多次提及童贯的用意何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5】第④段对人物刻画可谓“形神兼备”,请作简要赏析。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梁成伟是一名00后,在汉庭酒店上海虹桥火车站中春路店做前台。上海本轮疫情暴发后,梁成伟所在酒店被征用为隔离酒店,用于接待密接人员和医务人员。梁成伟选择坚守在酒店,“我最小,平时同事格外照顾我,共患难久了,我也不能退缩”。之后,他便与同事一起进入“战斗”状态:做消杀、准备房间、储备物资、准备早餐、给64间隔离客房送餐、做好记录并反馈、回到前台岗位接听服务需求、收拾客房、清理垃圾……一天下来几乎24小时不合眼,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常贴在身上。至今,梁成伟已在一线坚守了一个月。他说:“在一线,我看到最多的就是‘责任’,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我们的同事、志愿者,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消灭疫情。”同梁成伟一样,面对本次“疫情大考”,许多“00后”在抗疫中成为中坚力量,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当。
上述材料能给同为“00后”的你怎样的启示,请围绕“使命与担当”的主题,从下面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写一篇文章。
①给梁成伟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看法,落款为“一名00后”。
②学校举办“使命与担当”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参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