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针对酒类价格云山雾罩的现状,酒仙网将联合其他企业,共同推出酒类零售指导价格,以规范市场行为,让百姓放心消费。
②经过NBA历练的姚明回国后沉稳了许多,一直惜墨如金,极少给球迷签名,正因为如此,他的签名显得非常珍贵。
③您秉持尊师季羡林先生遗训,寻章摘句而笔耕不辍,广稽博搜而集腋成裘,历时三载大作终于付梓,真乃可喜可贺。
④为慈善无惧山高水长,民生银行成都分行5年间捐出善款370万元,帮助西南财大数百名优秀毕业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
⑤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开播后,不断刷新国产电视剧收视纪录,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⑥近日,中美双方就贸易纠纷再行磋商,美方强硬地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试图威逼中方签订城下之盟,显然是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汽车市场正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尤其是美国汽车市场,更是哀鸿遍野。
B. 离家多年的我回来时发现,母亲背驼了,在看着儿女时,脸上多了一种期期艾艾甚至是巴结的神情。
C. 美国军队深陷中东,国内的恐怖分子又粉墨登场,在这时,没人会冲动想要削减国防开支的地步。
D. 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经历苦难的他终获成功。
E. 父母虽然给他请了一对一的家教,但家中依然“高朋”满座,吵吵闹闹,一傅众咻,能有什么效果?
3、对文章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4、男孩要向暗恋已久的女孩表白,你会建议他用下面那句诗?( )
A.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B.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C.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D.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和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带一路涉及的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教派的伊斯兰国家,而是多民族多教派的国家,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看,沿线各个国家虽有自身的文明传统,但是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国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它需要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支撑,这里的包容性和普遍性指政治和文化多极化并莩重历史和传统,一带一路文明圈不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一带一路文明圈只有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オ会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才不会发生文明的冲突,从而保证一带一路的安全畅通。
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文化的建设,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文明圆内,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圏内的无限资源,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未来由中国这样一个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应该是文化交融共生的,即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
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避免引发新的文明冲突。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伊斯兰文明带、中国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形态,避免重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伊斯兰世界文明冲突的覆辙。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跟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图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的或共性的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遗一带一路文明圈。
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接地气,不能只依教科书和体所给的角度来看世界,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一带一路时,需要一个谦卑的态度,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历史上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近代被西方回家殖民或半殖民,这些国家对外来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不是来征服的、不是来殖民的,而是伟大的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节选自李希光《建设一带一路上的文化强国》,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文明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此文明圈需要一个政治文化上多极化的尊重历史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支撑。
B. 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而引发新的文明冲突,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形态。
C. 中国用平等包容的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團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D. 未来一带一路文明圈由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中国主导,文化交融共生应表现为既保持文化差异,也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既然古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有自身的文明传统,那么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就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
B. 一带一路文明圈既不从单一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又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强调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
C. 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时,政策制定者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上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时要有一个谦卑的态度
D. 一带一路上很多国家对外来民族经济文化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发生争端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国家为多民族的多教派的国家。
B. 一带一路文明里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的国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C. 中国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就可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
D.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道难》中,李白以浪漫主义手法着力描写了蜀道之上险峻瑰丽的山川,其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流湍急、瀑布飞泻的气势。
(2)《种树郭橐驼传》中,有的种植者“______,______”,作者柳宗元对这种用近乎破坏的方式来检验树木生存状态的做法,予以批评。
(3)荷花,也称芙蓉、莲花,历来为文人所青睐,或用以描绘优美风光,或用以象征高洁品格,或用以比喻美好理想,比如“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3)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____________”。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6)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论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动物很难逾越蜀道,衬托出蜀道的高险。
(2)《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出了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的原因。
(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高适的《燕歌行》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凄凉与悲壮,而王维的《使至塞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奇壮阔。
11、石头城
(1)《石头城》中直接描写昔日都城繁华不再,渲染出了悲凉的氛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石头城》中以“明月”为意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之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诸将五首①(其三)
杜甫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②重。
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③?
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注】①《诸将五首》是杜甫在大历元年(766)秋作于夔州的政论体组诗。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边患未根除,诗人痛感朝廷将帅平庸无能,故作诗以讽。②《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驷《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③尧封:传说尧时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首联先叙写洛阳毁于兵火的史实,再以“休道”讽刺了诸将夸口潼关可以二抵百,揭示了他们不能御敌取胜的根本原因。
B.诗人在颈联一针见血地指出,朝中大臣兼任了地方节度使的重任,不屯田积粮,致使军粮不能自给。
C.诗人在尾联把王相国和其他将领进行对比,他让边军从事农耕,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也包含对朝廷用人多有不当的批评。
D.诗人以议论为诗,引经据典,不但没有破坏诗歌结构的凝练,反而使内容丰富,感情抒发更为强烈。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⑤而言,蠕⑥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⑦,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⑧。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⑨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⑩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有删改)
[注]①数:术,即方法、途径。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要,纲领。④箸:通“著”,显明。⑤端:通“喘”。⑥蠕:微动。⑦傲:浮躁。⑧囋:形容言语琐碎。⑨向:同“响”,回声。⑩方:仿效。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即《尚书》,先秦“六经”之一。先秦“六经”还包括《诗》《礼》《乐》《易》《春秋》,《乐》后来失传,只剩下五经。
B.“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多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性的含义。
C.小人,通常指人格卑鄙或见识短浅的人,与“君子”相对。古时也可作为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
D.学者,文中指通过学习而觉悟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提出观点,荀子认为,学习的路径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上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荀子认为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人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学习的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众多的道理。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亲近良师益友,亲近良师益友也是“善假于物”的一种体现,这样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广博的知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决胜高考,不负韶华,是每一个高三学子共同的梦想!但在距离高考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有些同学却略有困惑:有人认为,科学规化,精准复习,以实力备考最重要;有人认为,树立自信,无惧挫败,沉下心来从客应考最重要;有人认为,合理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多进行体育运动,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充沛的精力迎接高考最重要……
作为一名高三学子,在此冲刺阶段,为了更好备战高考,你认为哪一点最重要?请综合材料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