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安庆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福建南安的颜氏家族在宋代立下了永远为唐代诗人韩偓守墓的誓言。颜氏家族一言九鼎,让此承诺一代一代延续,守护这一片千年历史遗存。

    ②近日,天津公安公交分局的便衣警察在执行反扒任务时,成功抓获两名公交扒手,现场监控视频完整记录下了扣人心弦的抓捕过程。

    ③藏品因存世量稀少,历来是藏家的心头之好,又因其收藏价值高,赝品颇多,而收藏者最关注的藏品真伪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扑朔迷离

    ④用功譬如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

    ⑤一部网络小说动辄上千万字,文字水平鱼龙混杂,价值表达未经深思,此类问题普遍存在,即便所谓“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

    ⑥研讨会中,专家对电视剧《思美人》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在指出部分瑕疵之外,更盛赞这是一部雅俗共赏、富有价值的优秀作品。

    A.③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⑤

  • 2、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值此大喜之日,我代表我和我的家人,恭祝两位新人两小无猜,幸福美满。

    B.因近期更换手机,不再使用以前的电话号码,发给您我的新号,请您惠存。

    C.您嘱咐之事,我虽牢记在心,但因忙于琐务,未能鼎力相助,希望您理解。

    D.初次参加这样高端的论坛,非常荣幸,但我才疏学浅,希望您能抛砖引玉。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3分)( 

    任务重、工期紧、条件艰苦是水电建设的显著特性,对此,征战江河数十载,在水电站建设中屡建战功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的员工早己

    依据职称的评定标准,教师们将注意力从正常的教学中转移了出来,时间久了,自然会对这套标准带来的戕害   。当他们从这套标准中不断受益,就更难自觉做出反思和批判。  

    看着自然保护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竹签和啤酒瓶,再看看环卫工人疲惫的身影,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禁止烧烤的标牌在不断增加,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   ,自觉自律真就这么困难吗?  

    A.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B.习以为常  习焉不察  熟视无睹

    C.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习以为常 D.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习焉不察  

     

  • 4、选出前后分句语序调整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句(   )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B.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D.艳若桃李,冷若冰霜

  •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20年前,她独闯深圳,身无长物全凭借过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创下这份家业。

    ②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借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茶馆》等经典剧目。

    ③唐人写绝句,五言才二十字,七言爷给二十八字,但是无不惨淡经营,反复推敲。

    ④暑假期间,新华书店精心策划了“享受阅读,享受生活”的大型阅读活动,部分书籍打折销售,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⑤进入高三阶段,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特别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千万不要过分的妄自菲薄,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成绩。

    ⑥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A. ④⑤⑥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窗外的春光

    庐隐

    ①几天不曾见太阳的影子,沉闷包围了她的心。今早从梦中醒来,睁开眼,一线耀眼的阳光已映射在红色的壁上,她连忙披衣起来,走到窗前,把洒着花影的素幔拉开。前几天种的素心兰,已经开了几朵,淡绿色的瓣儿,衬了一颗朱红色的花心,风致真特别。同时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喷鼻醒脑,平板的周遭,立刻涌起波动,春神的薄翼,似乎已扇动了全世界凝滞的灵魂。

    ②说不出是喜悦,还是惆怅,但是一颗心灵涨得满满的,她深切地意识到,窗外已充满了春光。二十年前的一个梦影,从那深埋的心底复活了:一个仅仅十来岁的孩子,为了脾气的古怪,不被家人们的了解,于是把她送到一所囚牢似的教会学校去寄宿。那学校的校长是美国人,──一个五十岁的老处女,对于孩子们管得异常严厉,整月整年不许孩子走出那所筑建庄严的楼房外去。四围的环境又是异样的枯燥,院子是一片沙土地,没有树也没有花,所以也永远听不见鸟儿的歌曲。

    ③那个孤零的孩子,处在这种阴森冷漠的环境里,更是倔强,没有朋友,在她那小小的心灵中,虽然还不曾认识什么是世界;也不会给这个世界一个估价,不过她总觉得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是有些乏味;她追求另一个世界。在一个春风吹得最起劲的时候,她的心也燃烧着更热烈的希冀。在下课后,她独自跑到地窖里去,那是一个更森严可怕的地方,四围是石板作的墙,房顶也是冷冰冰的大石板,走进去便有一股冷气袭上来,可是在她的心里总觉得比那死气沉沉的校舍,多少有些神秘性吧。最能引诱她的当然还是那几扇矮小的窗子,因为窗子外就是一座花园。这一天她忽然看见窗前一丛蝴蝶兰和金钟罩,已经盛开了,这算给了她一个大诱惑,自从发现了这窗外的春光后,在她生命上,也开了一朵光明的花,她每天一只猫儿般,只要有工夫,便蜷伏在那地窖的窗子上,默然的幻想着窗外神秘的世界。

    ④那里一切都是美丽的,和谐的,自由的吧!她欣羡着那外面的神秘世界,于是那小小的灵魂,每每跟着春风,一同飞翔了。她觉得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在那盛开着美丽的花丛中翱翔着,有时她觉得自己是一只小鸟,直扑天空,伏在柔软的白云间甜睡着。她整日支着颐不动不响地尽量陶醉,直到夕阳逃到山背后,大地垂下黑幕时,她才怏怏地离开那灵魂的休憩地,回到陌生的校舍里去。

    ⑤她每日每日照例地到地窖里来,──一直过完了整个的春天。忽然她看见蝴蝶兰残了,金钟罩也倒了头,只剩下一丛深碧的叶子,苍茂的在薰风里撼动着,那时她竟莫明其妙地流下眼泪来。在她的童年里,便只能在梦境里寻求安慰和快乐,一直到她否认现实世界的一切,她终成了一个疏狂孤介的人。在她三十年的岁月里,只有这些片段的梦境,维系着她的生命。

    ⑥阳光渐渐的已移到那素心兰上,这目前的窗外春光,撩拨起她童年的眷恋,她深深地叹息了:“唉,多缺陷的现实的世界呵!在这春神努力创造美丽的刹那间,你也想遮饰起你的丑恶吗?人类假使连这些梦影般的安慰也没有,我真不知道人们怎能延续他们的生命哟!”

    但愿这窗外的春光,永驻人间吧!她这样虔诚地默祝着,素心兰像是解意般地向她点着头。

    (选自《人间世》杂志1934年第l期,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②段中“囚牢”的含义。

    2请简要赏析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3文章多次写到素心兰,有何用意?

    4请探究最后一段划线句的深刻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歌常用侧面描写表现事物特点,李白《蜀道难》中以人的动作、神态来表现蜀道高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屋前屋后绿树成荫、桃李芬芳的美好景色。

    (3)历代文人骚客喜用“秋风”入诗词,并生发出诸如“怀远人、思故土、忧身世、恨别离”等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皇览揆余于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8)度尽劫波兄弟在,______________。(鲁迅《题三义塔》)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深为人们所称赞。宰相张说曾命人将此诗中的某一联写成条幅挂到朝堂上,让其他官员引之作为居官行事的标准。此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出了南朝刘义隆北伐时渴望建立功勋,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与之形成对比,写出惨败的结果,告诫南宋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诗人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同时也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鲲鹏展翅高飞时的磅礴气势。

    (2)韩愈在《师说》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父母在学习方面对子女和自己的不同态度。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灭亡之因时说,若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那么“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宫中之事咨询郭攸之等人之后再施行,必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师说》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之后,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指出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态度,必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罗隐

    细玉罗纹下碧霄,杜门颜巷落偏饶。

    巢居只恐高柯折,旅客愁闻去路遥。

    撅冻野蔬和粉重,扫庭松叶带酥烧。

    寒窗呵笔寻诗句,一片飞来纸上销。

    【注】①颜巷: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②巢居:谓上古或边远之民于树上筑巢而居。犹隐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紧扣诗题,用“细玉罗纹”作比,写出了雪花的晶莹剔透,形象生动。

    B.颔联写风雪中居住环境的艰苦,并用“旅客愁闻”侧面突出风雪之大。

    C.诗人本想寒窗赏雪来寻诗作句,却不曾想被落纸不见的雪花打扰而诗意难觅。

    D.本诗以“雪”为纽带将咏物和诗人自身的感触巧妙联系起来,意蕴丰富。

    【2】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孝武即位,设马邑之权,欲诱匈奴,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以临翰海,虏名王、贵人以百数。自是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奈何距以辞,开将来之隙?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未然,即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壹有隙之后,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战,以遏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赐雄帛五十匹,黄金十斤。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B.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C.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D.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B.五帝:上古时代中国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为后人所歌颂。

    C.封狼居胥:封,祭地,指在狼居胥山祭地,后用来比喻建立显赫功绩。

    D.都护:官名,意为“总监”,汉宣帝时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以从黄龙、竟宁年间起,匈奴单于每到中原朝见,中原就会发生大变故为由来阻止匈奴行朝见天子之礼一事,遭到了扬雄上书驳斥。

    B.扬雄以秦始皇不敢窥伺西河,只好修筑长城作为边界来防范匈奴的事例,劝说皇帝不能因不接受匈奴单于朝见与匈奴之间产生嫌隙猜忌。

    C.为了防备康居、乌孙越过白龙堆沙漠而进犯我国西部边境,汉代皇帝开拓了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三十六个城邦国家。

    D.扬雄上书使皇帝醒悟过来了,于是皇帝立即召回了匈奴使者,答应了匈奴单于来长安朝见之事,并赏赐给扬雄五十匹布帛、十斤黄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单于之面乎!

    (2)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

    【5】扬雄奏章中“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对某个群体的固有印象,有时会影响我们对这个群体中个体的评价。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