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  ①  不具有文化的含义。 ②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 ④  ,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 ⑤  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A

     

    /

     

    因为

     

    所以

     

    但是

     

    便

     

    并且

     

    B

     

    虽然

     

    然而

     

    甚至

     

    /

     

    因此

     

    进而

     

    C

     

    固然

     

    /

     

    于是

     

    虽然

     

    一是

     

     

    D

     

    本来

     

    但是

     

    并且

     

    于是

     

     

    /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各句的译文符合翻译要求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占领了郑国,又想往西边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B.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低头细察万物的繁多,所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足可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令人快乐。

    C.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文:你做人家的臣下,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主上,离弃双亲,投降匈奴(异族) 做了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译文:贾谊遭受委屈,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梁鸿逃窜到海边,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

  • 3、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太子言,臣愿得之(拜会,前往)/旦暮(在早晚间)渡易水/坐须臾,沛公起(往)厕

    B.有以报太子(有用来……的办法)/不能之于怀(明白)/既(祭路神,引申为饯别和送行),取道

    C.沛公则(置办)车骑,脱身独骑/怨不任我意,(逆料、想到将来)以煎我怀/乃引其匕首(掷击)秦王

    D.持千金之资(礼品)物/秦王复击轲,(受)八创/若不(侵损,削减)秦,将焉取之

  •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jiǔ)   车(yùn)   马脚(lòu) 尽其妙(qǔ)

    B. 梗(jié)   精(suǐ)   子手(kuài)   水摸鱼(hún)

    C. 缩(yā) 狡(xié)   脾气(nìng)   不知耻(tián)

    D. 菜(zhái) 连(lěi)   紧咒(gū)   咎由自取(jiù)

  •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而对女排精神的解读、传播与弘扬也日渐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经过半个多月的鏖战,里约奥运会最终尘埃落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共70枚奖牌。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基金活期定额投资具有相似临时储蓄的特性,能集腋成裘,平摊投资利息,降低局部风险。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③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城乡居民安全感统计表

    单位:%

     

    2013年

    安全感

    2017年

    安全感

    2013年

    不安全感

    2017年

    不安全感

    人身安全

    82.8

    87.6

    13.5

    11.0

    个人和家庭财产安全

    80.2

    86.6

    18.8

    12.5

    医疗安全

    72.4

    75.5

    23.4

    21.0

    食品安全

    66.4

    44.6

    31.2

    53.0

    交通安全

    64.7

    66.4

    33.4

    28.9

    个人信息、隐私安全

    78.5

    62.9

    15.0

    31.5

    总体的社会安全状况

    80.2

    17.9

     

    (来源于《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报告》)

    材料二:

    我朋友刘刚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叮铃铃——早晨闹钟响起。他眼一睁,立马抓过手机,打开“得到”,“倾听60秒罗振宇的教导”。刷牙与吃早饭时,打开“喜马拉雅”,“完成30分钟的  音频学习”。然后,他出门上班。地铁上,再点开“知乎Live”,“听了三个知名答主的经验分享”。中午吃饭与午休的时间,他又点开“在行”,“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开“得到”。吃完饭,上床打开“直播”,“听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刘刚带着满满的充实感,终于无比欣慰地进入了梦乡。

    刘刚这两年很焦虑。我问刘刚:“你干嘛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啊?”刘刚一下说了三个原因:“时代变化太快,担心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别人懂的东西自己不懂,怕落后于他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害怕自己被社会淘汰。”刘刚的三个担心极具普遍性。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样患上了知识焦虑症。一天不求知,心里就不安。但是要学些什么呢?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刘刚说,“我不知道怎么筛选有用的知识”。这也是一个时间短缺的时代,刘刚说,“我不想把大量时间耗费在选择上”。这更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刘刚说,“我希望短时间就能掌握某项技能”。

    (摘选自拾遗著《抱歉,“知识付费”真治不了你的焦虑》)

    材料三:

    焦虑是一种活跃而矛盾的情绪,它可以分解为两个因素:一个是情绪层面的不安全感,这种人类正常的最具情感特质的因素,正是构成焦虑必不可少的特异因素,它是自卫本能的独有动力;还有一个是思维层面的不确定感,这是一种更偏认知的因素。通常说来,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两相协调,遥相呼应。

    那么,恐惧和焦虑又有什么区别?如果你走在大城市里某个以危险出名的街区,你或许会随时保持警惕:一丁点儿的动静都会惊得你一跳,你会不时地回头张望,不敢跟路过的人对视,等等。你的这些反应是“焦虑反应”,因为你对危险有所预料。但如果几个手拿棒球棍的陌生人朝着你跑过来,一边还把你指给他们的同伙,这种焦虑反应就会转变为“恐惧反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危险就在眼前。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就像是一种内部的未知危险发出的信号,我们的意识感觉到了这种危险;而恐惧则相反,令我们感到恐惧的是一种外部的确知危险。焦虑体现的来自内部的求救信号发送给我们的“自我”,目的是让这个“自我”调动所有的内部资源来重建摇摇欲坠的秩序。如果意识没能完成这个重建的任务,混乱就会继续,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持续的过度兴奋,也就是“不确定将来时的齿轮”。焦虑由此而形成,直到这个危险得到确认和控制。

    (摘编自(法)阿兰·布拉克尼耶著,欧瑜译《你好,焦虑分子!》)

    材料四:

    在人类的开初,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它是与我们的意图和渴望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引导着想法和行为,通常会令我们做出自我保护的举动,并让我们幸免于令人不快的后果。 例如它让我们的种族在数千年的岁月中,通过战斗或逃跑的方式,躲过了猛兽的追击而得以存活下来。从另一个积极的方面来看,焦虑还是一种妙不可言的能量源泉,它跟所有情绪一样,在人格中为很多的功能所用,它就像是促使人做出反应和采取行动的酵素。比如我们常常可以在极度焦虑的人身上看到一种难以得到满足的好奇心,包括对他们自身的好奇。

    焦虑启动的防御功能具有有益的意图,前提是,它们将个体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一个仍未解决的问题上,并带动个体尽最大可能对这种威胁进行自我评估和应对。而如果焦虑变得持久而强烈,那么焦虑本身就会成为问题。出于缓解那一刻不适的急迫需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地重新恢复平静。而在心理无法更好地面对引发焦虑的情形时,心理就会在自身运转中做出让步,以防止系统的全盘崩溃。这种让步可能成为抑郁症中的退缩,也可能是正视压力,或是通过强迫、恐惧症等症状的形成,通过性格发展的扭曲,对压力进行弥补。

    (来源同材料三)

    1下列对材料中有关“焦虑”和“恐惧”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焦虑由情绪层面的不安全感和思维层面的不确定感组成,是一种活跃而矛盾的情绪。

    B.焦虑是人类的一种意图和渴望,它引导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使我们避免不快的后果。

    C.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恐惧产生的原因是某种外部的确知危险,焦虑则如同内部的未知危险发出的信号。

    D.恐惧和焦虑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如果长期沉溺在强烈的焦虑情绪中,就会带来心理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较材料一统计表中2013年和2017年的数据,可知这两年中城乡居民均在人生安全方面最不可能产生焦虑。

    B.在这个知识焦虑的时代,有一部分人既想在短时间内掌握某项技能,又没有时间和能力去筛选有用的知识,因此,他们选择“知识付费”的方式来缓解焦虑。

    C.焦虑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因为一种持续的过度兴奋导致自我意识没能调动所有的内部资源来重建混乱的秩序、感知内部的未知危险。

    D.焦虑可以是某些人能量的源泉,也可能导致某些人形成强迫、恐惧症等症状,扭曲其性格发展,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焦虑启动的防御功能的有益意图。

    3根据材料一,试分析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在哪两个方面最容易产生焦虑,并结合上述材料给他们一些缓解焦虑的合理化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直接点明列子虽能驾风行走,但仍然有所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风”和“明月”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意丰富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中同时运用这两个意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龚自珍以落花为喻来表明心志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这与李贺“老鱼跳波瘦蛟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4)杜牧《阿房宫赋》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2)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生, 。 (王勃《滕王阁序》)

    3)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4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将进酒》)

     

  • 10、补写出名句。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后,韩愈直接点明自己态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经·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离骚》中,屈原批评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寄寓了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沉感慨。

    (11)看到大鹏鸟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笑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描写音乐效果,又描写秋夜静寂月色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游山西村》中诗人告诉我们困境中蕴含希望,山水不断重复,怀疑无路可走时,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作者和客人泛舟自由飘荡在渺无边际的江面,陶醉于良辰美景之中的情景。

    (3)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阿房宫纷繁富丽的走廊和屋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道奇异的生辰,暗示他不同凡响。

    (2)古诗对音乐的描写经常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人写浔阳的音乐是“_________________”,而今夜听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却“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诗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餐具,如“筷子”这一餐具在古诗中就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哀江头(1)

    杜   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释:(1)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冠以“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中回荡着抚时感事的哀痛之情。

    B.全诗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之情,以及深沉的国破家亡之痛。

    C.从“霓旌下南苑”的欢愉到“血污游魂”的悲惨结局中寓有深刻的教训之义。

    D.从结构上看,全诗是先从追溯对昔日的回忆写起,之后再从回忆转到现实。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柳新蒲为谁绿”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B.“苑中万物生颜色”写御驾游苑使花木生辉,直接描绘了帝、妃游苑的欢乐情景。

    C.“明眸皓齿”一词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

    D.“人生”两句以无情反衬有情,意谓江水江花无情,而人生有情、泪沾胸臆。

    3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杜甫的《哀江头》和《登高》这两首诗思想感情上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嘉祐集》)

    (二)

    秦之德义,无足比数,而卒并天下,乃前古所未有,故求其说而不得者,或本以地形,或归诸天助,又或以物所成孰之方宜收功实,而不知秦之得意盖因乎世变。是何也?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以谋诈驭谋诈,则秦之权变,非六国所能敌。其成功非幸此所谓世变之异也世变异则治法随之故汉之兴多沿秦法。

    (节选自《方望溪全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3处)

    其成功非幸此所谓世变之异也世变异则治法随之故汉之兴多沿秦法。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决定

    B.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

    C.可谓智力孤危                  智力:智谋力量

    D.秦之德义,无足比数             比数:相提并论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段中用先人开辟土地的艰难和后人割让土地的轻易作对比,侧面证明了不能贿赂秦国的道理。

    B.文中对三国割让行为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他们依靠贿赂苟且偷生的做法强烈的蔑视,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割地的不可取。

    C.杜牧在第二段中层层推进,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结果,剖析其破灭的原因,有利地证明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分论点。

    D.方望溪认为秦的成功并非侥幸,而是顺应了世道的变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以谋诈遇德义,则民之归仁,沛然谁能御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代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这种压力有的来自社会、有的来自家庭,还有的来自自身。

    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