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淮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前一段时间,电视剧《楚乔传》热播,许多观众不禁想问:魏贵妃到底是何等身份,竟可以在皇上面前说话一言九鼎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集团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鱼龙混杂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④⑤⑥

     

  • 2、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门虽设常关 ②征一国者

    B. ①精思傅会,十年成 ②使其从者衣褐

    C. ①久,单于使陵至海上 ②二虫又何知

    D. ①谨拜表闻 ②宁许负秦曲

  • 3、在集体婚礼上,最合适夸赞两位新娘子的一句话是(  

    A.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花羞月之貌。

    B.一个是观音转世,一个是仙女下凡。

    C.一个是天下第一,一个是举世无双。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怡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_①__ 离不开酒.__ ②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清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唐代文人之醉酒,_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_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清气恣横。___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A B.B C.C D.D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

    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

    C.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饭千金等现象有所回潮,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也有所抬头,这不但加重了群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胡安发现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你还得洗洗脸,奶奶讨厌看见你这样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父亲回答说。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自己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他又停下来,想等绳索稳住以后再从容地滑下来,但是突然,砰!绳索猛地往下顿,胡安大叫一声,手抓得死死的,等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吊在绳索上,但是好像降了一米;又是砰的一声,绳索又一次下滑,但是他还不想松开手,他已经吓得不会动了。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他弓起身子,但是他无法站起来,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绳索还在不停地下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那时下午茶的时间早过去了。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回到那个地方,但是雨下了一整夜,整个大草原都淹了,家人不让他出门,父母还在为他生气,他那关于悬空的绳索的谎言让他们更加恼火。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

    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选自《译林》,有删改)

    【1】下面对这篇小说内容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通过描写胡安顺着绳索向天空攀登的过程,展现一个少年充满好奇的童心和执着探索的欲望。

    B.小说中的绳索极具象征意义,天空悬绳显然是虚构的,但在胡安的眼里,这条通天的绳索具有无比真实的力量。

    C.发现绳索后,胡安先考虑了几秒钟,再一点点地靠近,说明他的谨慎胆怯,最后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表现出他克制不住的好奇心理。

    D.小说的结尾,胡安已经成了老人,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使读者深刻地感觉到童心被现实扼杀的悲凉。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安这个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让人过目难忘,这与作者成功运用了细节、语言、心理和动作描写等人物创作手法不无关系。

    B.姑姑和老师对胡安的评价以及爸爸对胡安的不以为然,是将成人与孩童对想象力的态度进行对比,凸显主题。

    C.胡安七十年后寻找绳索的情节,加大了小说的时空跨度,拉开读者与作品的审美距离,这一效果在胡安和“我”的对比中充分表现出来。

    D.小说最后两段叙述由之前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转为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这样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3】小说还叙述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是一篇颇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请简要说明本小说“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的特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点出了李凭弹奏箜篌的时间和地点。

    (3)“江”与“月”在古诗词中经常相遇,而“江月”也成了古诗词中特定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小儿蹬被”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的穷困潦倒。

    (2)不同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景象,苏轼《赤壁赋》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了赤壁一带的自然风貌。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大鹏一飞冲天,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它飞向南冥。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京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引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

  •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⑴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可以用来表明那些清廉不贪的官员的内心思想。

    ⑵《小石潭记》中,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又写出了作者悲伤抑郁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关雎》中写追求心上人未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思念她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两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

    (2)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是白居易听到浔阳当地音乐时的感受;而“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他当夜听到琵琶声时的感受。

    (3)《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他所谓的“师”并非“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指那些能够传授人生道理和解答人生困惑的人。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以桑叶起兴,突出了女子年轻貌美,与后文的既黄且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烘托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3)“酒”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其他运用“酒”的意象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回忆起滕王阁当年的繁华,如今却是物换星移,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诗人不禁感慨万千。全诗清新、晓畅,托物寄意,借景言情。

    B.颔联中“飞”“卷”化静为动,赋予静景以动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灵动感。一俯一仰,一高一低,错落有致,紧承首联。

    C.“槛外长江  自流”一句与“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滕王高阁临江渚”,神完气足。

    D.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以景结情,引得读者回肠荡气。物换星移,时光飞逝,滕王早已离去,只有栏杆外的江水依然滚滚向东流去。

    2“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传说王勃写到最后一句有意在  处留了一个字不写,将序文呈上就走了。在座的人看了,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有人认为是个“空”字,有人认为是个“枉”字,也有人猜测是“云”字。王勃为什么用个“空”字?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论语·为政》)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老子·七十四章》)

    1“格”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孔子认为______,其效果远胜于“政”“刑”。

    2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分析孔子和老子观点的异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孔子诞辰2568年,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仁者爱人”的人文精神、“和合天下”的崇高理想、“见贤思齐”的道德主张,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而且成为全人类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果你有机会与孔子进行一次促膝长谈,你会与他谈论什么话题?

    请展开合理想象,用你和孔子(主客问答)两人对话的形式,或者以给孔子写一封信的形式,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