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用这颗赤子之心上下求索。 

    ②哪怕他的生活窘迫潦倒,面容苍老干枯,他的精神在备受折磨之后已然错乱。 

    ③读卢梭《漫步思想录》,内心始终处在一种最容易被触动的状态里。 

    ④从苦难和孤寂里寻找生命中点滴的甘美。 

    ⑤他饱尝过人世的辛酸,却依然留着一颗纯真、敏感、脆弱的心。

    A.⑤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⑤③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①④②

  • 2、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3、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有司:专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 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B. 齐衰:一种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和哀悼。

    C. 太傅:东宫官职,负责教育太子,一般作为实权性的官衔赐给重臣肱骨。

    D. 郎中:官职名。始于战国,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 4、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屈原《涉江》) 乘:登、升

    B. 黎明即起,洒扫庭   除:台阶

    C. 见方山子二骑,挟二矢,游西山 (苏轼《方山子传》)   从: 跟随,随从

    D. 北邀国者相见  (文天祥《指南录后续》) 当:执掌、主持

  •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的文人多如牛毛,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  

    A. 名垂青史 凤毛鳞角 黯然失色

    B. 名噪一时 九牛一毛 黯然失色

    C. 名噪一时 凤毛麟角 相形见绌

    D. 名垂青史 九牛一毛 相形见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童神掌

    曹德权

    童神掌,名宗翁,乃小镇一奇人。他年过八旬,竟能端坐如钟,行走步健,并不要扶手杖。每顿上三两白米饭二两粮食酒,作息极有规律。看情形,这是个奔百岁高寿处走的人。

    童神掌不是武林中人,乃小镇一神医,说是神医,他并不精医理,号脉把诊,望闻问切,他却不屑,专治跌打损伤。闪了腰错了颈,歪了脚扭了屁股断了手杆什么的,只要是生伤不曾整断骨头,找到他那儿就是绝对遇到了神医。

    他给人治伤很特别,问明伤处,探手给你摸一摸、捏一捏,有的捏你两爪就好了,有的给你两巴掌就行了,有的踢你一脚就对头了。他说这跌打损伤不算回事,实际上就是骨头骨节错了位,两掌整复原了就行了,这叫接逗,算不得手艺的。

    他说不算手艺,小镇人却把他这一手看得很神,称他童神掌。名号一响,方圆几十里有此类伤情者便都找上门来,甚至还有从几百里外专程前来小镇找他诊治的,童神掌不论何人,伤情轻重,每人一律收费六十元包好,如没有治好,诊费加倍奉还。但小镇人还从来没见过找他退诊费的。

    童神掌每日里诊治一、二十个伤者,收入自然可观,但他生性乐善好施,把钱看得并不紧要,且立下一个怪规矩,每收六十元钱中,提五元给小镇敬老院,提十元补贴志愿军老兵的生活,提二十元给镇小学,提十元给军烈属,乘下的才归自己。每月下来,他都要亲自把这些钱送到镇政府有关部门帮他代发。

    镇子里的人们,对童神掌的德行皆交口赞誉,其威信自然远在镇书记、镇长之上。

    此后小镇出现许多奇事,先是童神掌被选为镇人代会代表,此后届届满票当选,童神掌本是个心性率直的人,现在他是人民代表了,便极认真地参政议政,镇政府对老百姓的提留多了他要提意见,教师工资没按时发他要出面呼吁,干部进了饭馆大吃大喝他要干涉,弄得镇政府的头头脑脑们见到他就紧张。

    镇政府的镇长在童神掌当人民代表后,有三任镇长被他弄丢了官。童神掌提意见从不在背后提,大多是在人代会上说,第一任镇长因下乡经常打的,他说下乡打什么的呢,过去的镇领导骑个洋马儿(自行车)不照样下乡吗?政府财政恼火,你下乡一次花几十元打的的钱,你干脆就别下乡还少开支许多冤枉钱!他在会上发这一嗓,结果人代会代表们都听他的,这个镇长就落选了!此后的两任镇长,一个因进OK厅抱小姐,一个因进茶坊同几个包工头打牌赌大钱,皆被他在人代会上发一嗓给弄下了台。

    童神掌八十五岁这年,决意不再当人大代表了,他向人说:现在我们选了个好镇长,再加上我也老了,选好了人我也就放心了。

    好镇长姓段,是个实在人,原来是个村支书,他上台后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深受乡民的拥戴,也是他同童神掌有缘,这天,他下乡帮村民搞稻鱼共生的科技项目时摔下了田,扭了颈子。

    段镇长偏着个颈子回镇子找到了童神掌。

    童神掌向前瞅了瞅,突地发出口令:立正!段镇长下意识地站好,做了个立正的姿式。

    童神掌点点头:好,好,身正不怕颈子歪哟!童神掌说完一耳光扇向段镇长,响亮的耳光中伴着格喳一声。段镇长扭了扭头:哈哈,硬是一点都不偏了,神掌,神掌!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大赛》第五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运用白描,写小镇奇人玉堂,她虽然不精于号脉把诊,望闻问切,但有奇术,专治跌打损伤。

    B.小说开篇着眼于,先声夺人,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呼之欲出,也为后文的进一步刻画定下了基调。

    C.对童神掌不同于正规医生的特殊疗法,作者用精彩的笔墨,工笔细描,绘声绘势,人物丰姿,赫然在目。

    D.童神掌参政、议政的一嗓同样神奇,与一掌有着相同的力度和成效,它使三任镇长相继丢官。

    E.作者写前三任镇长,一笔带过,而写段镇长却全面展开,点面结合,使文章既简洁洗   练,又不失神韵。

    (2)在文中,童神掌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3)请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

    (4)作品行文不用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用剪辑串联之法,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

    (2)老师在课上讨论“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比思考更重要,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等现象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现象,韩愈最后给予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针对士大夫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6)《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是相通的。

    (7)毛泽东在伫立橘子洲头远望湘江远去,举目秋色虽然壮丽,但想到国家仍饱受灾难,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浩叹。(《沁园春·长沙》)

    (8)《沁园春·长沙》中表现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演奏时,先用“________________”写其校弦试音,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涛汹涌。

    (2)箫声多悲凉,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侧面写出箫声的凄恻悲凉。

    (3)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古人在诗词中,常常借“梦”表达思乡之情,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意从师的荒谬心态。

    (2)古代诗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屡见不鲜,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蛟龙与人的反应侧面写洞箫的艺术感染力。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自己对朝廷政事依然关心的句子是    

    (2)《三峡》中,描写秋季的特点的语句的是:  

    (3)《离骚》中屈原用制作衣服的材料表示自己品行高洁的句子是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用博戏的掷具形容所见到的山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6)《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名句是“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以在顺风中呼喊为喻,形象阐明学习能借助外物提高自己的道理时说,“____”,声音并没有加大,“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停止之后默默无声却比有声更感人的诗句是“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使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至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接破题,点明情境。“自”是“无良伴”的呼应,体现了诗人的孤独。

    B.颔联由室内的孤灯写到室外的雁鸣,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寒灯孤客思乡图。

    C.颈联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

    D.全诗的语言千锤百炼,色调明丽轻快,直接抒发了诗人真切动人的至深情感。

    【2】此诗尾联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一燝,字季晦。万历十六年,一燝与兄一焜举于乡。一焜为考功郎,掌京察。大学士沈一贯欲庇其私人钱梦皋等,属一燝为请。一燝谢不可,由是忤一贯意。寻历祭酒,掌翰林院事。故事,掌院无满岁不迁者,一燝居四年始迁礼部右侍郎。

    万历末年,神宗得疾,一燝偕诸臣召见乾清宫。明日九月朔,帝崩。诸臣入临毕一燝诘群奄皇长子当柩前即位今不在何也群奄东西走不对东宫伴读王安前曰为李选侍①所匿耳一燝大声言:谁敢匿新天子者?安曰:徐之,公等慎勿退。逐趋入白。选侍颌之,复中悔,挽皇长子裾。安直前拥抱疾趋出。一燝见之,急趋前呼万岁,捧皇长子左手,英国公张惟贤捧右手,掖升辇。一燝傍辇疾行,翼升文华殿,先即东宫位,群臣叩头呼万岁。

    事稍定,选侍犹居乾清。一燝曰:乾清不可居,殿下宜暂居慈庆。本朝故事,仁圣,嫡母也,移慈庆;慈圣,生母也,移慈宁。偕同官请即日降旨,伫立宫门以候。选侍不得已,移哕鸾宫。天子复还乾清,事始大定。

    帝既践阼,一燝当国。发内帑,抑近侍,搜遗逸,旧德宿齿布满九列,中外欣欣望治焉。一燝尝言:任天下事者,惟六官。言路张,则六官无实政。善治天下者,俾六官任事,言路得绳其愆,言官陈事,政府得裁其是,则天下治。

    初,选侍将移宫,其内竖盗内府秘藏,过乾清门仆,金宝堕地。帝怒,悉下法司,案治甚急。群奄惧,构蜚语,言帝薄先朝妃嫔,致选侍移宫日投井,以摇惑外廷。御史贾继春遂上安选侍书。帝恶继春安言,将严谴之。一燝乃具疏开帝意。

    定陵工成,忠贤欲以为功。一燝援故事,内臣非司礼掌印及提督陵工不得滥荫,止拟加恩三等。忠贤渐用事,一燝势孤,疏辨求罢。帝已慰留,给事中侯震旸、御史陈九畴复劾之,并刺其结纳王安。一燝四疏乞归,帝复慰留,一燝坚卧不起。疏十二上,乃令乘传归。已而忠贤大炽,矫旨责一燝,削官,追夺诰命,勒令养马。崇祯改元,诏复官,遣官存问。八年卒,赠少师。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二十八》,有删改)

    ①李选侍:宫中妃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臣入临毕/一燝诘群奄/皇长子当柩前/即位今不在/何也/群奄东西走/不对/东宫伴读王安前曰/为李选侍所匿耳

    B.诸臣入临毕/一燝诘群奄/皇长子当柩前即位/今不在/何也/群奄东西/走不对/东宫伴读王安前曰/为李选侍所匿耳

    C.诸臣入临毕/一燝诘群奄/皇长子当柩前/即位今不在/何也/群奄东西/走不对/东宫伴读王安前曰/为李选侍所匿耳

    D.诸臣入临毕/一燝诘群奄/皇长子当柩前即位/今不在/何也/群奄东西走/不对/东宫伴读王安前曰/为李选侍所匿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察,与“大计”都是明代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但前者考察对象是京官,后者是外官。

    B.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因方位得名。因“东”时属春,色属青,故又称“春宫”、“青宫”。

    C.乘传归,指乘坐驿车告老还乡,这是皇上给予退休臣子的一种殊荣。

    D.诰命,既指朝廷颁布的命令,又指明清时帝王、官府赐爵或授官的专用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一燝为人正直,却遭人算计报复。沈一贯想庇护他的私党,让一燝向其哥哥说情,但被一燝拒绝;由于得罪高官,一燝在翰林院任职四年才升职。

    B.刘一燝忠于朝廷,助皇长子登帝位。在神宗去世时,一燝抓住时机,拥立被选侍藏匿的皇长子为太子;安排宫殿时,遵循先朝旧例,最终让天子成功回到了乾清宫。

    C.刘一燝为政贤明,提出中肯意见。他掌管国政期间,恢复旧有风俗,使天下大治;他认为朝廷应该任用六部长官,防止舆论不当,产生不良影响。

    D.刘一燝抑制阉党,不幸势力孤危。侯震旸,陈九畴等疏劾一燝,一燝连上四道奏章,请求辞职回乡;魏忠贤为报私仇,假传圣旨。削其官职,还勒令他养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治天下者,俾六官任事,言路得绳其愆,言官陈事,政府得裁其是,则天下治。

    (2)群奄惧,构蜚语,言帝薄先朝妃嫔,致选侍移宫日投井,以摇惑外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在中国,说一个人厉害,有力量有能力,会说这个人有‘背景’,而我的‘背景’是中国。这个曾经历了无数苦难,遭受了无数灾难的国家,一直矗立在我身后,她除了给我意志之外,一直向我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独特的、价值连城的写作资源。三十多年前,她以她内在的生命冲动,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格局,从此面对世界,并表现出了强烈融入世界的欲望,正是因为如此,她看到了世界,而世界也看到了我——我的文学作品。我愿意一辈子站在这个‘背景’下,一辈子做一个‘有背景的人’。”

    读后,你有何思考和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