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嘉义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吾其还也。

    B.其人居远未来;吾令人望其气

    C.君知其难矣;共其乏困

    D.路漫漫其修远兮;臣左手把其袖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和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李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以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想象奇特,情感充沛,常常用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出壮丽奇谲的境界。后世称他为“诗仙”。

    C.杜甫,字子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D.白居易,字乐天,号易安居士,唐代伟大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长篇叙事诗代表是《长恨歌》《<琵琶行>并序》。他的诗文集《白氏长庆集》是按照皇帝年号命名的。

  •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B.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他心头的疑虑全消释了。

    C.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汗牛充栋,应有尽有。

    D.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塘与乌镇无非是环水之中,粉墙黛瓦、小桥石驳,可惜这种书卷气十足的江南古镇,能竖起大旗、成为撑得起门面的大家的,寥若晨星。

    ①南浔以其“簪缨世第,蓬荜名儒,相尚藏书,辉炳邑谋”的风采雄称“天下第一镇”,可谓实至名归。

    ②除了碧水环绕,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这里豪宅巨厦、富甲天下,是出“沈万三”的地方。

    ③相比之下,南浔还有点内涵。

    ④清代三百年中,南浔出学者四百五十人,著作一千二百种,实乃壮观。

    ⑤南浔一为丝,一为书,湖丝与茅台酒在1915年巴拿马同获金奖,世人称南浔“诗丝书之乡”。

    A. ③②⑤④①

    B. ③⑤④①②

    C. ⑤③②①④

    D. ③②⑤①④

  • 5、下列各句文化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九土,即九州,是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记载的夏、商、周时代的地域区划,后成为中国的代称。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B.四海,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D.江表,长江以东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上勉

    作田屯全屯只有十七户人家。从海面刮来的风很猛,家家户户都在扁柏或杉树皮革的房顶上压上一排大石头。整座房屋都是木板做的,没有纸窗或玻璃窗,连窗户也是用棍子支起来开的板窗。濑上次郎作和他老伴儿孤苦伶仃地住在村子的一头,山窝子口儿上。

    次郎作六十七岁,阿兼六十一岁,老境可谓凄凉。老两口子原来有个儿子叫石松,是个勤快的樵夫。昭和十九年春天应征前赴菲律宾,运输船在台湾海峡的海面上被炸沉,包括二等兵湘上石松在内的船上五百名士兵和文职人员,统统葬身鱼腹。转年六月,老两口子接到了杉津村公所发下来的独生子战死的公报,两个月后,日本就战败了。身体健壮、正能干活的独生子,只凭一张征集令就硬给拉去当兵,在开赴前线途中白白地丢了一条命,打从接到公报的那天起,他们一反常态,再也不在村儿里走动了。他们连板窗也不再打开,屋子一片漆黑,次郎作双手抱着脑袋,蹲在角落里说胡话。阿兼在他身旁,耷拉着白发苍苍的头,抽着鼻子,像咸菜缸里的石头一样纹丝不动。

    屯子里的人们同情次郎作。区长填右卫门每逢路过山窝子,就爬上崎岖的小道,来探望成天关着窗户的次郎作,并答应给他们一些补助。领了遗属津贴和生活补助,老两口子也不可能闲呆着啊。因此,停战后夏去秋来,次郎作还是得跟村里的男人一道进山去垒炭窑,准备过冬。可惜失足摔在岩石上,大腿骨折,伤势挺重。他只好打上石膏,躺着养伤。

    儿子死了还不算,次郎作又受了重伤。阿兼简直茫然不知所措。慎右卫门到他们家来看望的时候替阿兼又介绍了一个跑道儿的活。

    阿兼说:“老头子……你安心养伤吧。村儿里要给俺工钱啦。每天除了看护你,俺还能挣饭吃。”

    次郎作那满是皱纹的眼角上噙着泪水,有气无力地说:“让你受累了啊。”

    此后,阿兼就尽力做好一个跑道儿的。

    有次,她去木匠嘉三家,通知繁左老爷爷的死讯,再定一口棺材。“嘉三,你这里啥都有,好齐全哪。”阿兼说着,左看右看。

    嘉三从前是船木匠,手艺也蛮好,不知什么时候却改行成了个勤快的棺材匠;这一带的葬具全由他包下来了。

    “老大娘跑这么远的路……辛苦啦。”

    阿兼听了很高兴,休息了一阵才离开海滨。回去的路人,地弯到杉津村公所去领了死亡证和埋葬许可证。

    死去的繁左老爷爷比次郎作大两岁,打战争期间就病倒了,他患的是哮喘,枯瘦无比,连肋巴骨都突出来了,躺在不透气的堆房里。繁左也很孤单,死后撇下一个老伴儿,她跟阿兼很要好。老婆婆叫阿霉,已经六十四丫,还挺硬朗,干起庄稼活儿来还挺麻利的。老婆婆有三个姑娘都嫁到敦贺去了,繁左死后,她还可以投奔女儿。从阿兼看来,阿霉的晚景是值得羡慕的。

    她忆起十九岁上跟次郎作结婚时节的情景。厨村的后山上,自古以来满是野生的水仙花,姑娘们采来装在筐子里,拿到敦贺和武生去叫卖。次郎作当时给烧瓦师傅帮工,冬季就住在敦贺的师傅家里干活。他看中了卖水仙的阿兼。卖水仙花的姑娘和烧瓦工人谈恋爱,师傅偏巧又是个喜欢给人家做媒的,就把他们撮合了。阿兼嫁到作田屯以来,和次郎作没拌过一次嘴,小日子一向过得和美。她认为,自己一直是爱次郎作的。

    阿兼眼前浮现出已死的石松的面影,她想道:不能让老头子死在俺头里。死也得……一道去死……

    她是来给繁左定做棺材的,为什么脑子里突然浮现了这样不吉祥的念头呢?奇怪的是,她怎样努力也排遣不开说不定次郎作会死在自己前头的想法。身体健康的阿兼,也许是因为对骨折后老是不能痊愈的次郎作的病情不大放心的缘故,忽然会起了这样的念头。

    作田这个屯子的风俗是土葬,棺材一到,轮到“挖坑”的四个村民,在办丧事的人家喝得醉醺醺的,就在坟地的黄土岗子上挖墓穴。照例先挖个放棺材的大坑:第二天从杉津请个和尚来下葬。四个“挖坑”的如今扛着镐头从繁左家出来了。

    钟当当当地响了。这是个春光明媚的傍晚。夕阳余晖下,山脊呈现出一片金黄色,榉树和朵树的枝子都还光秃秃的。

    给繁左送殡后四十天后次郎作也死了。这时榉树枝上刚刚吐出指甲尖大小的绿芽来。次郎作本来就营养不良,又患上了心肌梗塞。天刚蒙蒙亮,阿兼起来解完手之后,喊了他一声,他没吭声,就去摇他。一看,已经咽气了。也可以说是善终。阿兼趴在再也不会说话了的次郎作身上,哭了好半天,后来就两眼噙满泪水站起来了。因为她必须向区长模右卫门报个信儿,还得去“跑道儿”,告诉大家老伴已经死了。

    阿兼大清早翻过新绿初萌、婀娜多姿的山,到杉津去了。她在村公所领了次郎作的死亡证和埋葬许可证。她把脑袋绅到嘉三干活儿的土间,只见嘉三坐在地板上专心致志地在灵牌的底座上雕花纹,那个六七岁的孩子正蹲着看呢。

    阿兼说:“嘉三啊,请您给做……两口棺材。”

    嘉三看到阿兼,禅了掸膝盖上的木屑,陪着笑脸迎出来,目光炯炯地问道:“谁?谁死啦?”

    “俺家老头子,还有……”阿兼蠕动着发颤的嘴唇,没再说下去。

    嘉三以为阿兼老胡涂了,把死人的名字忘记了。于是他说:“好的,俺给送去。”阿兼莞尔一笑,离开了嘉三的家,沿着海滨的道路回到作田屯来。

    当天傍晚他们发现六十二岁的阿兼身穿出嫁时的好衣裳,抱着石松的灵牌,吊死在次郎作的遗体旁边。阿兼的死使村民们为之挥泪。嘉三对填右卫门说,她这是陪老伴儿一道死了。村民们看到嘉三运来了两口棺材,心里也就明白了。

    “老两口儿好了一辈子……敢情老婆婆抱着石松陪她老公死了……为的是好在阴曾地府团圆啊。”村民们说到这里,吸着鼻涕。

    新绿葱郁的五月的山上,有些地方樱花还没凋谢呢。

    (选自《水上勉选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年8月版,文洁若译,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次郎作老两口抱怨石松死得没有意义,就不再在村子里走动,成天就蹲在连板窗也不开的漆黑的屋子里,别提有多么悲伤了。

    B.棺材匠嘉三勤快又能干,他从前是船木匠,手艺好,受人尊敬,但仍然改了行,这一不知起于何时的改行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C.阿兼羡慕繁左老爷爷遗孀阿露的晚景,她一想到自己日后孤零零的,无人投靠,无限凄凉,暗暗决定不能让次郎作死在前头。

    D.六十二岁的阿兼吊死在次郎作的遗体旁边,短期之内接连遭受丧子丧夫墨运打击,即使在美好回忆之中挣扎也难以挽回悲剧。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时间为序,巧妙安排故事情节,融合了“儿子的命运”“次郎作的命运”“阿兼的命运”,展现了战后底层日本人的悲惨境遇。

    B.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阿兼坚韧的形象,她清醒地知道埋谁,却不知道被谁埋,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压垮了阿兼,增添小说的悲剧色彩。

    C.小说运用意识流创作方法,叙述阿兼在为繁左老爷爷定完棺材回家的路上打开回忆之门,阿兼细腻的旁白,极大地扩充了小说内容。

    D.小说不同于有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那样大声疾呼,有如装了满肚子苦水的人,一边哽咽,一边轻声诉说不幸,极力控制着忧伤的情感。

    【3】小说如果删除第2段内容,会有哪些不妥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作者是如何控制故事叙述节奏的?有何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表现出自己虽身处破屋却心系天下的博大情怀。

    (2)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_______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诗经﹒氓》)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广大青年,指出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责任,是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当代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

    (2)成语“顾影自怜”是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的意思,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陈情表》李密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形象地写出了其孤独的情境。

    (3)边塞征战诗是古代诗歌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诗歌题材,在这类题材的诗歌中,常常表现悲壮惋伤的情绪,例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但也有更多格调豪迈、爽朗之作,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星宿不仅用来研究星空,也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大小弦合奏时声响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和空间的对举或融合在律诗的颔联与颈联中较为常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杜甫诗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____________ ”两句,对秦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挥霍无度发出了强烈的诘问和严厉的谴责。

    (2)《劝学》中,荀子用蚯蚓说明用心专一的成效后,又指出:“ ____________ ”是心浮气躁的缘故。

    (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概述琅琊山春夏之景特点的诗句是 ______ , 佳木秀而繁阴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之多之深之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三峡》中写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①,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注]①颙(yóng)望:抬头远望。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总写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潇”“洒”二字生动真切,仿佛使人听到雨的声音,看到雨的动态。

    B.“渐霜风凄紧”三句,由远及近描绘了寒风渐冷渐急、关山江河冷落了余辉映照的高楼的景象,渗透着作者深沉的情感。

    C.“惟有”将“物华休”与“长江水”有机衔接,寄寓了词人对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

    D.“登高临远”本是为了遥看故乡,“不忍”二字领起,则表达想念故乡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乡思的矛盾心理。

    【2】词的下片写到佳人,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伯牙子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宋司城子罕之贵子韦也,入与共食,出与同衣。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左右曰:“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子罕曰:“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德余教也,吾故贵之,且我之亡也,吾臣之削迹拔树以从我者,奚益于吾亡哉?”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B.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C.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D.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毕朝周室”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相同。

    B.“智于汤、武”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C.“伯牙子鼓琴”与“虎鼓瑟兮鸾回车”(《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鼓”字含义相同

    D.“善哉乎鼓琴”与“素善留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齐桓公不仁义、不恭俭、不清洁,所作所为如亡国的平庸国君,但因管种、隰朋而成为五霸之首,由此可见任用辅佐的人非常重要。

    B.伯牙弹琴,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的志向;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由此论述知音的重要性。

    C.面对身边人的质疑,子罕指出因为不能重用子韦,才导致逃亡。现在再次回来,是因为子韦曾教导他,所以子罕重用子韦。

    D.孔子认为,中行氏尊重贤明的人却不能任用,轻视不贤明的人又不能斥退,以致于贤明的人与不贤明的人都对其怨恨仇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

    (2)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

    【5】请简要概括本文所体现的人才观。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以食为天”“俭,德之共也”,敬畏食物、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绵延至今。然而在餐饮业高度发达的今天,食物浪费问题愈发凸出。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每人每餐,浪费率为11.7%。2015年至201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不久前,联合国发表《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警全世界将迎来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报告指出今年将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

    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具体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