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克苏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②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欧的态度日趋强硬,外界认为其对叙利亚政权的颠覆斗争势在必行,只是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引而不发

    ③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

    ④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千秋

    ⑤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⑥作为中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师昌绪先生多次领导攻关会战,运筹帷幄,斩关夺隘,在我国航空发动机材料的研究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了卓越功勋。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春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堞,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①朱弁:曾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时期。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的迢递是指高远貌,强调了关河的遥远。惨惨指阴森寒冷的样子。

    B. 诗中首联便用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等景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渲染了塞北之地阴冷荒凉的氛围,极写其凄惨之意,也奠定了诗歌低沉的情感基调。

    C. 颔联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其句所表达的情感基调和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倒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

    D. 本首诗尾联处,作者借景抒情,以向塞北凛冽刺骨的冬风设问作结,自问自答,既表达了对冬风扼杀生机的不满,又表达了内心对生机盎然的春天早日来到的热切期盼。

     

  •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作者很喜欢把一些鸡毛蒜皮的故事弄得很煽情,但是内容却又空洞无奇,即使内有其物,又故意夸大一些细节,令人不堪卒读

    ②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③传统年俗日渐式微,作坊式经营难敌规模化发展,灯笼生意一年不如一年,买灯笼的人少了许多,也让扎灯笼的老李这个年过得意兴阑珊。

    ④小佳佳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甘之如饴地吃着奶,一双小手不停地乱动,小脚还不时地蹬几下,那样子真是乖巧可爱。

    ⑤宋江正是刀笔吏出身,在那种环境下,为了安身保命,他必须左右逢源。在为人处世上,宋江小心翼翼,谨慎为上,从来不给对方难堪。

    ⑥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A.我凭舷远眺,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排比)

    B.苍苍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夸张)

    C.落在路旁的一些红色的花瓣,向我透露着这个园子里的风光。(拟人)

    D.我听到绿叶丛中紫罗兰的嗫嚅,芳草里铃兰的耳语,流泉边迎春花的低笑。(对偶)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为一种方法论,中庸之道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洛诰》的“时中”等。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义。

    中道本身是极高极难的标准。孔子有言:“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

    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叩其两端就是指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仔细体会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所倡导的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被误解为折中主义,事实上,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和折中主义完全不同,叩其两端的方式,更加接近于现代逻辑中的试错法。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的理想主义的方法论呢?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同时,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摘编自王泽民《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和郑玄对中庸的解释,在“中”的含义上没有差别,在“庸”的含义上有一定分歧,郑玄的解释更符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中庸”的本义。

    B.如何做到最优解,孔子谦逊地表达了自己的不足,但他的智慧在于能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研究把握,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

    C.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遵循中庸之道是获得成功的秘诀,而儒家又以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这应该成为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缘由。

    D.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骨髓,正确认识并合理运用中庸之道,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研究倡导中庸之道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日前,酝酿了十余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上映,首日票房即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有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也有最近票房大卖的电影《捉妖记》。

    上古神话是指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这些先民口耳相传的故事经过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主要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

    上古神话如何在今天的电影改编中重生?

    首先,主创者需找到上古神话与当代相呼应的精神内核,创造出既符合神话精神又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形象。这就需要创作者做好充足的功课,深入了解上古神话的文化内涵,借鉴当前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自己的二度创作打下扎实的基础,避免由于自身知识的缺陷而导致创作时一叶障目、捡了芝麻丢西瓜。《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镌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纹章:鲲鹏、大椿、凤凰、祝融、貔貅、嫘祖等神话形象汇聚一堂,其姿态动作抓住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其法术神力抓住了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影片的人物矛盾设置意在凸显家族伦理、敬畏生死、天道有常等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并最终在人(片中的神即人)与大自然的博弈中获得新的价值平衡。遗憾的是,创作者想塑造的形象过多,每一个都没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模糊和弱化了角色的艺术力量。电影《捉妖记》对上古神话的化用则较为浅层次,其人物塑造虽取法《山海经》中的异人异兽,但角色的行动则带着好莱坞电影的喜剧色彩,没有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其次,上古神话往往并不具备完整的叙事结构,而讲好一个故事并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则是影视改编的核心。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比如《捉妖记》对妖与人类、妖族内部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得不够充分,《大鱼海棠》对主角椿、湫和鲲之间的情感线索铺展不足,人物动机不合理,故事主题也不够凝练,比如灵魂交易的情节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主角为理想不断反抗乃至自我牺牲的崇高感。英国的魔幻电影《指环王》情节虽有拖沓之处,但做到了叙事上的合情合理,并始终紧扣人性对抗恶欲,最终实现自我救赎的主题,这种创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改编自上古神话的大银幕作品,离不开一个具有代入感的奇观世界。伴随电影特效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实现虚构形象的写实已不是问题,然而容易被忽视的,是从细节着手,凸显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确保影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上古神话承载了华夏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故地。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丰富与提升。

    (摘编自林炜圣《上古神话如何重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十余年的准备工作之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几天以前上映,首日的票房即大有斩获,冲破7000万元人民币。

    B.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创作国产影视作品,电视剧《远古的传说》《女娲传说之灵珠》、电影《捉妖记》比《大鱼海棠》更早。

    C.中国夏朝以前直至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经先民口耳相传、先秦两汉作家的记录和再创作,得以保存。

    D.上古神话多保存在《诗经》《楚辞》《庄子》等传世典籍中,经今天的电影、电视剧的改编才得以重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鱼海棠》的形象设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众多的神话形象表现出中国道家文化的气质及东方美学中的自然灵韵。

    B《大鱼海棠》的人物矛盾的设置凸显了某些传统伦理价值与个体自由、个性解放等现代价值观的碰撞。

    C.《大鱼海棠》塑造的多个形象均未能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捉妖记》也未能传递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

    D.《大鱼海棠》的线索、人物、主题、情节及《捉妖记》的矛盾冲突表现方面尚有不足,而《指环王》的叙事、扣题值得学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票房和《捉妖记》大卖看,从上古神话中取材或改编其故事进行电影创作.同样可以吸引现代观众。

    B.以上古神话为艺术创作源泉,电影创作者要做足功课,创造与神话精神相符并与时代审美相契的艺术形象。

    C.改编上古神话题材的电影作品,核心是讲好一个故事,对人性有深刻的挖掘与表现,以细节凸显传统文化美学价值,让作品风格统一。

    D.让上古神话在当代电影中重生,既可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与提升当代大众文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落出楼阁间通道临空飞跃的姿态。

    (2)屈原《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气势磅礴、瑰丽浪漫,其中“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红白相映,画面鲜明生动。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关雎》十分注重用细节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相思之缠绵,使形象跃然纸上。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运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忧”提出更加具体的阐述,即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应该有所“忧”。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追述了蜀国开国的情形,写其建国历史的悠久。

    (2)苏洵的《六国论》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动作描写展现了六国的先祖们筚路蓝缕创建国家的艰辛。

    (3)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历代的君王建立国家容易,让国家一直被治理好却很难。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_________ ,幽咽泉流冰下难”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谓点睛之笔。

    ②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这一句,写出了素称千古绝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句,表达出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④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连用了“_________,明灭可见。_________,不可知其源”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自省的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3)《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其中的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人公邹忌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 ”的美男子。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毕业前夕,临别赠言,老师郑重地写下《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同学们要内外兼修、不断提升自我。

    (2)“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所以文艺创作者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如苏轼《赤壁赋》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源泉。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朝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  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①令尹:老子西游到函谷关,关令尹喜留他著《道德经》五千言,后随老子而去,不知所终。②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既写出望仙台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景色,又抒写出诗人登上望仙台后舒畅的情思。

    B. 颔联所写景象开阔:三晋一带,山岭都蜿蜒北去;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方兴来。

    C. 颈联引用典故,以人世的变幻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视功名利禄为过眼云烟的感情。

    D. 全诗寓情于景,以景衬情转承流畅自然,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明白晓畅且又悠悠不尽。

    2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洪亮吉,字稚存,江苏阳湖人。少孤贫,力学,孝事寡母。乾隆五十五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性豪迈,喜论当世事。督贵州学政,地僻无书籍,购经、史、通典、文选置各府书院,黔士始治经史。任满还京,入直上书房。嘉庆三年,亮吉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陈情归

    大学士硃珪书起之,供职,与修高宗实录,第一次稿本成,意有不乐。将告归,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略曰:“今天子求治之心急矣,天下望治之心孔迫矣,而机局未转者,推原其故,盖有数端。亮吉以为励精图治,当一法祖宗初政之勤,而尚未尽法也;用人行政,当一改权臣当国之时,而尚未尽改也。风俗则日趋卑下,赏罚则仍不严明,言路则似通而未通,吏治则欲肃而未肃。今一则处事太缓,权私蒙蔽,事事不得其平者,不知凡几矣。千百中无有一二能上达者;即能上达,未必即能见之施行也。一则集思广益之法未备。盖恐一人之聪明有限,必博收众采,庶无失事。请自今凡召见大小臣工,必询问人材,询问利弊。所言可采,则存档册以记之;倘所举非人,所言失实,则治其失言之罪。”

    书达成亲王,以上闻,上怒其语戆,落职下廷臣会鞫,面谕勿加刑,亮吉感泣引罪。拟大辟,免死遣戍伊犁。明年,京师旱,上祷雨未应,命清狱囚,释久戍。诏曰:“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下情复壅,为害甚钜。亮吉所论,实足启沃朕心,故铭诸座右,时常观览,勤政远佞,警省朕躬。今特宣示亮吉原书,使内外诸臣,知朕非拒谏饰非之主,实为可与言之君。诸臣遇可与言之君而不与言,负朕求治苦心。”即传谕释亮吉回籍。亮吉至戍甫百日而赦还。后十年,卒於家。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四十四》,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B.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C.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D. 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即有∕亦论官吏常事于君∕德民隐休戚相关之实∕绝无言者∕岂非因亮吉获罪∕钳口不复敢言∕朕不闻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甲”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获得殿试的第一等。

    B. “书院”是古时官府所设的存放书籍供人阅读的场所。

    C. “遣戍”的意思就是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等地戍守。

    D. “祷雨”的意思就是向上天神明祈求降雨解除旱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洪亮吉小时候就喜欢读书,用功学习。他在殿试时考取了第二名进士,以后在担任贵州学政时又购买大量书籍给贵州各府书院。

    B. 洪亮吉性情豪迈,喜欢议论时事。他在上书房供职参与编修高宗实录时,曾写了几千字的文章,但却因此触怒了其他官员而被迫辞职。

    C. 洪亮吉忠于朝廷,敢于直言。他在即将辞官归家之时还给军机王大臣上书言事,对如何治理天下向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D. 嘉庆皇帝虽不善于听取反面意见,但还能反省自己。他因为洪亮吉语言戆直而发怒,但过后也能认识到自己处理洪亮吉的过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亮吉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陈情归。

    (2)盖恐一人之聪明有限,必博收众采,庶无失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某市外科医生小方凌晨猝死在值班室内,年仅31岁。小方在外科工作时,始终坚守岗位,不管白天黑夜,一遇到科室、患者需要,他总是冲在第一线。在他去世后不久,当地政府做出了《关于在全区医疗系统开展向小方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但有网友问:“学什么?学习如何更好地猝死在岗位上吗?”还有网友说:“对卫计委这样的决定和号召,既感到悲哀,又感到恐惧。”国家卫计委回应:相信当地政府的本意是号召医务人员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称希望医务人员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