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括号内要求变换句式的句子,不符合原句意思的一项是: ( )
A.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为反问句)
难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
B.你怎么能不来参加这里的活动呢?(变为陈述句)
你还是来参加这里的活动吧。
C.除了猎人,有谁体验过一早漫步在丛林中的欢唱呢?(变为陈述句)
除了猎人,谁也没有体验过一早漫步在丛林中的欢唱。
D.这是非常感人的故事。(变为感叹句)
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2、下列括号内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扎西每天都坚持体育锻炼。
(扎西没有一天不坚持体育锻炼。)
B.拜登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支持率大幅下滑。
(拜登支持率下滑,是因为他表现不尽如人意。)
C.没有人不被德吉的美妙歌声而感动的。
(德吉的歌声能感动人吗?)
D.快乐的生活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我们难道不能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快乐生活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
B.在艰苦的年月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打败了敌人的阴谋。
C.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它是一个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行星。
D.不仅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一致的是( )
A.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
B.至微至陋 听臣微志
C.请息交以绝游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其广数千里 识盈虚之有数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此时钱塘江不再平静,它掀起了三米多高的巨浪,飞溅起的无数朵浪花发出 的响声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②严复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撰写发表一系列政论文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引介西方思想文化, ,唤醒国人。
③意大利菜或许没有法国菜那样 ,但它讲究直接利用原料自身的鲜美味道,常用番茄酱、橄榄油、罗勒、番红花等调味,也别有风味。
A.如雷贯耳 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 B.震耳欲聋 振聋发聩 如雷贯耳
C.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 如雷贯耳 D.震耳欲聋 如雷贯耳 振聋发聩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论称誉
培根
称誉是才德底反映。但是它象镜子或其他映影的东西一样。如果它是从俗人来的,那它就多半是虚假而无价值的;并且是随着妄人而不随有德之士的。因为流俗之人是不懂得许多出类拔萃的美德的。最低级的才德能赢得他们底称誉;中等的才德能在他们心里引起惊讶或艳羡;但是对于最上的才德他们就没有识别底能力了。唯有表面上的表现和假冒的才德乃是最受他们欢迎的。
称誉的确好像一条河,能载轻浮中空之物而淹没沉重坚实之物。但是假如有地位和有见识的人同声称誉某人,则有如《圣经》所谓,“美名有如香膏”了。它底香气播满四周而且不易消逝。盖香膏底香气比花卉底香气耐久也。
可以恭维人的假原因太多了,所以一个人怀疑人家底称誉是有理由的。有一种的称誉只是出自谄谀;要是说话的人是一个普通的谄谀者,那么他就会有几种普通的套话,对于谁都可以用的;要是他是一个奸滑的谄谀者,那末他就会摹仿“谄谀者之王”的——那就是一个人底自我;一个人自以为最长于某事,或最富于某种美德,那奸滑的谄谀者就会在这些地方竭力赞成他的;但是假如他是一个大胆的谄谀者,他就会找出一个人自己感觉最缺陷的地方,自己深以为耻的地方,而坚持地说他在这些地方很有长处。
有些称誉是出自善意与尊敬心的,这种的称誉是我们对于帝王或大人物们应有的礼仪,这就是“以称誉为教训”;就是,对某些人说他们是如何如何的时候,实际就是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如何也。有些人受称誉其实是被人恶意中伤,为的是好引起别人对他们底嫉妒心;“最恶的仇敌就是那些恭维你的仇敌”;所以希腊人有句成语:“被人恶意恭维的人鼻子上要长小疮”,就好像我们底成语所谓“说谎的人舌头上要长水泡”一样。中节的称誉,用之得时,而且不俗的,确是能有好处的。
至于一个人自夸自赞,除了在很少见的情形之中,是不能成为合理的;但如果是自己称扬自己底官职或职业,则可以漂亮地并且带点豪气而为之。圣保罗在自夸的时候,常常加上一句“我说句狂话”;但是在说到他底职务的时候,他就说,“我要荣耀我底职分”。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他对论述“称誉”有什么作用?
【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称誉?请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锦瑟》中,李商隐借用庄子和望帝的典故,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怀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锦”是一种修辞手法,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排列,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之类,请你再写两句用“列锦”修辞手法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友人已经远去,但诗人依旧恋恋不舍。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寓意颇为相近。
(2)诸葛亮作为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为后世仁人志士追思。杜甫在《蜀相》里以“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其的无限哀思;而陆游在《书愤》里以“________________”,把其放在历史长河里赞颂其无与伦比。
(3)“眉”有各种样式。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画眉的至高境界,并非衬托眼睛,亦非寻求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模样,而是传情达意。在你所掌握的诗词中,出现“眉”字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表达了选错道路之后的后悔之情,同时透露出想返回原来生活的想法。
(2)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观察视角,并用夸张、映衬手法,突出了蜀道之高,引出下文对黄鹤、猿猱也难以穿越的慨叹。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比喻手法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酬屈突陕①
刘长卿②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③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
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
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注:①屈突陕:人名。②刘长卿:唐代诗人,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流放在外。③乡:通“向”,窗户。
【1】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简要概括诗人“酬屈突陕”的原因。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黄宗羲,字太冲,海内称为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黄竹浦人。明御史黄尊素长子。太夫人姚氏。宗羲垂髫读书,即不锁守章句。年十四,补诸生,随学京邸。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门户臲卼,而宗羲奉养王父以孝闻,夜读书毕,呜呜然哭,顾不令太夫人知也。
思宗即位,宗羲入都讼冤。至则逆阉已磔④,即具疏请诛曹钦程、李实。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夫謀逆,则以亲王髙煦尚不免诛,况皇后之外亲?卒论二人斩,妻子流徙。宗羲又欧应元胸,拔其须,归而祭之黄尊素神主前。时钦程已入逆案,李实疏辨原疏非己出,阴致金三千求宗羲弗质,宗羲立奏之,于对簿时复以锥锥之。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既归,治父葬事毕,肆力于学。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掌院学士叶方蔼,敦促就道,再辞以免。未几,方蔼奉诏监修明史,以礼来聘,又辞之。上曰:“可召至京,朕不授以事。如欲归,当遣官送之。”宗羲虽不赴征车,而史局大议必咨之。公年逾八十,著书不辍。乙亥之秋,寝疾数日而殁。得年八十有六。遂不棺椁而葬。
(注)臲卼(niė wὺ):不安貌。王父:祖父。逆阉:指魏忠贤。④磔:被处于极刑。古代的一种酷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
B、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
C、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
D、显纯自诉为孝定皇后外甥/律有议亲之条/公谓/显纯与奄党构难忠良/尽死其手/当与謀逆同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相当于七岁的年龄阶段,女孩称为髫年,男孩称为韶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还要比垂髫之年小上几岁,“总角、孩提”是幼年的泛称,而“垂髫、始龀”是童年的泛称。
B、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C、博学鸿儒,又称博学鸿词。清承唐宋旧制,于正常科举考试之外,增设制科取士。康熙十八年、乾隆元年曾两度举行。光绪三十四年,虽有重开之议,旋因德宗死,遂告终止。
D、乙亥,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乙亥年的下一年为丙午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羲天赋异禀,勤奋刻苦。童年喜爱读书,尤其大量地阅读了古书籍的注释,这给他晚年著书立说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宗羲不畏强暴,颂冤报仇。父亲黄尊素是著名的东林党人,被阉人魏忠贤迫害致死,这使他从小与阉党有着刻骨仇恨。明思宗即位后处死了魏忠贤,而黄宗羲其间清算阉党的罪行,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勇气。
C、宗羲拒绝受贿,坚持气节。宗羲上疏力求诛杀曹钦程、李实。曹钦程已归案伏法,但李实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并没有参与,偷偷地送给宗羲三千银两,请求他不要在廷中与他对质。
D、宗羲拒绝诏征、勤奋著述。康熙戊午,宗羲被征召为博学鸿儒,他辞而不赴;学士叶方蔼以礼聘请他,他仍辞而不就。晚年,他著书从未停止,提倡新的学风,力主经世致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廷审许显纯、崔应元,宗羲对簿,出所袖锥锥显纯,流血被体。
②狱竟,偕诸家子弟设祭狱门,哭声达禁中。思宗闻之,叹曰:“忠臣孤子,甚恻朕怀。”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那嘈杂的戏院中,演那卑鄙的戏曲。在市场上散步,止见飞扬尘土,横冲直撞的车马;商铺门上贴着无聊的春联,地摊上出售那恶俗的花纸。在这种环境中讨生活,怎么能引起活泼高尚的感情呢?所以我很希望致力文化运动诸君,不要忘了美育。
----蔡元培《蔡元培美育论集》
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
---(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党对广大学生的要求。美育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美育又与其它四育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华中学校学生会拟于近期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就加强美育方面的工作开展讨论。会议邀请你作主旨发言,请你以黄钟同学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参与现场讨论。
要求:就上述材料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考生所在学校及本人姓名;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