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6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②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第6集中,梁思成去见徐志摩,谈话中说道:“昨天在宗孟先生那儿缘悭一面,今日特来拜访。”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疑的?
⑤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0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谈美》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 。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 ,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 ,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A.体悟 流淌 振聋发聩
B.领悟 展现 振聋发聩
C.体悟 展现 醍醐灌顶
D.领悟 流淌 醍醐灌顶
3、阅读下面材料,选出四项推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
心理学家德威克用10年时间对400名五年级小学生进行实验,发现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容易放弃、缺乏自信、不敢冒险。后来她重复实验时把不同社会阶层都纳入了自己的实验,都发现了相同的结果,不论男女,连学龄前的孩子也未能幸免被表扬后带来的负面效应。
A. 研究表明,表扬并不一定都具有积极作用,效果因表扬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有天壤之别。
B. 一份关于表扬的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被表扬聪明的学生变得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和缺乏独立精神。
C. 一项对积极表扬组和无表扬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比研究显示,他们的学习成绩差异不显著。
D. 研究发现,表扬对最聪明的女孩影响最大,她们大部分在一项“失败反应”的测试中崩溃了。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有关专家建议,除经常通风外,定期对空调散热片和滤网进行清洗已是 。
②这些 的事情没有得到解决,你让我怎么能够安心睡觉呢?
③他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希望来场台风,而台风带来的降水能解决漂流缺水的 。
A. 迫在眉睫 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
B. 当务之急 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C. 当务之急 迫在眉睫 当务之急
D. 当务之急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紫禁城既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以举办学术活动的形式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B.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强调要切实养成节约习惯,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
C.文学天赋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不能在文学方面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一个人的文学潜质、后天的环境和他本身的修养。
D.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物流业为扩大就业、提高发展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找失去的家园”成为一种旅游时尚。古村古镇旅游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和古香古色的建筑遗迹等受到游客喜爱。但是旅游开发中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传承与商业化的博弈等,也给景区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古村古镇的可持续发展?乌镇对此作了有效的探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乌镇模式”。
乌镇的具体做法可归纳为“迁、拆、修、补、饰”五个字。“迁”,搬迁历史街区内必须迁移的工厂、大型商场、部分现代民居;“拆”,拆除不协调建筑;“修”,用旧材料和传统工艺修缮破损的老街、旧屋、河岸、桥梁等;“补”,恢复或补建部分旧建筑,填补空白,连缀成整体;“饰”,各类电线、管道全部地埋铺设,空调等现代设施全部遮掩。这“五字法”较好地恢复和保持了古镇的原真风貌,是乌镇的创意之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乌镇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景区专门开设30余个展馆、工场和作坊,如高公生糟坊、叙昌酱园、乌香堂等,游客置身于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制作流程,仿佛自己已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年代。水上社戏、高杆船、花鼓戏、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展演众多,书场戏台等分布于景区的不同节点,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拳船表演、堂会表演、打更体验等,通过演艺、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民间传统生活方式,让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鲜活地展现出来。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寿俗、婚俗等,既是传统文化的凝练,也为人们开启了体验古镇生活的路径。
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保留复制,古村古镇文化旅游区一方面要传承经典,另一方面还要融合现代元素,对文化资源进行提升。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文化实景演出,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以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创造了全新的演出形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材料二
浙江省是中国民宿业发展的先行者,截至2017年年底,该省民宿达16233家,参与就业创业农民近10万人。“国家级生态县”丽水市云和县民宿业日渐崛起,散发着“磁吸魅力”。从2013年政府主推,到近两年村民主动要求,云和县以 ① 、 ② 、 ③ 为“本”,兴起民宿产业。
以闲置农房为底色,2013年,云和县开始鼓励乡村发展民宿业;至2016年,云和县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使闲置农房有了“换颜”的条件。人们善用空闲农房,将山水之间充满田园野趣的“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还原为天然憩息之所。在云和,带有当地特色的民宿大量出现,如雨后春笋(过江之鲫)。据调查,中国农村约有四分之一的住房处于闲置状态,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使老房子有依托,湖光山色更有活力。
伴随民宿热浪,民宿粗放式管理、同质化等问题也不断出现。在“千店一面”的背景下,2018年7月,云和正式发布《云和云居•六头民宿要求与评价》团体标准,这是全国首例民宿团体标准。该标准对民宿的基本要求、等级划分、品牌使用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六头”指门头、灶头、床头、木头、石头、田头。“六头民宿”与其他民宿最大的不同在于植入了地方文化,形成了系统、规范的民宿体系。在海拔300米的赤石村,18幢风格迥异的独栋木屋——“云栖木屋”依山而建,与之浑然一体(浑然天成)。其建设灵感源于云和本地的木玩文化。此外,抗战文化、船帮文化等诸多本土文化也与木玩文化交相辉映。
坐拥山光水色、“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云和县的生态画卷,而这画卷只是“浙江绿谷”丽水市的缩影:莲都区复活古村落兴起民宿业;青田县以华侨特色推动民宿业;景宁县以畲族风情带动民宿业……多年来,丽水市立足生态禀赋,以本土特色为根基,“争奇斗艳”地发展民宿产业。据统计,目前该市已有农家乐民宿4000余家,从业人员4.7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31%。
(取材于项菁的文章)
材料三
尽管地处长三角城市群中心腹地,拥有760多年历史的南浔古镇历史风貌仍得以完整保护。其保护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目前仍有约7300户、20000名原住民枕水而居,实现了传统文化生态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共生,其积淀的传统文化也历久弥新,滋养后人。
千年古桥、百年民居,以一镇之规模,坐拥超过2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这是南浔古镇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懿德堂、尊德堂、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众多大气宅第和典雅园林有序分布,当年名门大族的气势犹可窥见一斑。古镇北部富有江南特色的沿河民居建筑群“百间楼”依河岸分布,骑楼的进深、界墙的设置、石库门的规模、门额的装饰以及河埠的样式等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又互通一脉。骑楼建在路面上方作居室,下方地面留出供路人行走,体现的正是当地人“让了一尺地,借得一方天”的大度气质。
对古镇的保护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80年代开始,各方主动保护意识逐渐增强。2011年,南浔区成立古镇管理委员会,并于2016年启动古镇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当地还展开区域整体水系与生态修复,还原古镇水城相依、街巷曲折的江南水乡特色。通过建筑保护与开放,古镇名人崇文重商、信义向善、开放包容、敢闯进取的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早晨,浔溪中学的教室里传来阵阵读书声,学生朗诵的正是《礼记》中的《大学》片段。学校深入挖掘南浔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开设拓展性课程,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得以更好地亲近历史,传承古人思想精髓。
静水流深(上善若水),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在南浔正无声传递,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南林花园,家风长廊前经常有社区居民驻足观看。“孝老爱亲”“邻里和睦”“诚信做人”等平实的话语在长廊内集中展示,这些都是小区内居民的家风家训。
国务院参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古镇保护不应背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的初衷,要让被中华文明滋养的每一个现代人,都能建立起与历史、国家、他人之间紧密的文化联系,拥有建立在深厚历史根基之上的文化底气。
暮色四合,小镇逐渐结束了一天的喧闹,重归静谧。骑楼下,连绵亮起的灯笼延伸向远方,在灯影的流转中,偶有行人悠然踱过,低声细说着水乡古镇的变迁……适度开发的南浔古镇保留了原汁原味,江南“大家闺秀”的优雅风姿犹在眼前,人文积淀触手可及(近在咫尺)。
因为保护与发展得力,南浔古镇近年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等荣誉,并成为国内首个整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镇。
(取材于何玲玲、魏一骏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古村古镇成为旅游热点的原因的一项是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旅游地有文化底蕴
C. 建筑风格古色古香 D. 古村镇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是
A. 高公生糟坊、叙昌酱园 B. 高杆船、花鼓戏、皮影戏
C. 拳船表演、堂会表演 D. 茅盾笔下的家乡风情
【3】根据材料二内容,为第1段横线①②③处分别填入恰当词语。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木玩文化在云和县民宿业的发展中一枝独秀。
B. 丽水民宿业蓬勃发展印证了云和的“磁吸魅力”。
C. 合理利用闲置农房就是将湖光山色转化为资本。
D. 系统、规范的民宿要符合“六头民宿”的标准。
【5】下列四个加点词语,在材料二、材料三中可以用其后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处是
A. 雨后春笋(过江之鲫) B. 浑然一体(浑然天成)
C. 静水流深(上善若水) D. 触手可及(近在咫尺)
【6】材料三中南浔古镇的保护重视“以人为本”。下列语句分为四组,其中做法均与此相近的一组是
①始建于明代的北京皇家粮仓如今成为一座文化会所,承办多种商务活动。
②介休张壁古堡深入挖掘军事文化、星象文化、可汗崇拜文化、宗教文化。
③地处汉魏故城遗址的河南洛阳平乐村发展起农民牡丹画产业,闻名全国。
④云南团山村将部分民居第一进院落对外开放,第二进院落保留居住功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述振兴乡村的可行途径。
7、按要求填空。
(1)香雾云鬟湿,__________。(杜甫《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__,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
(3)儒道两家都曾以行路的比喻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描写“___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出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3)《逍遥游》中用“泠然善也”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的状态,而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用“_____,____”两句来写与之来往的客人都是儒雅博学之辈。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 ,___ ”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又如“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回味往昔,梦醒时无限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典故描写出了一幅凄美的月下妙境。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__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曹操军队的军容之盛。
(3)李商隐在《锦瑟》中曲折地表达自己惆怅苦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②方回:贺铸的字。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
B. “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
C. 下阕前三句阔大而凄清的景象与上阕中“叠鼓清笳”的欢快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D.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是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江南的人谁会念及我呢?词人有一腔愁怨,故以贺铸自比。
E. 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羡慕友人前程、哀叹自己命运复杂感情。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以父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及第,授知伊阙、任丘县。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日:“安得漏禁中语?”既入谢,仁宗曰:“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判名重,不可不避也。”乃改兼枢密使。迁给事中。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固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
B.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
C.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
D.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一甲即授管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予官职。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称号,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C.举,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又叫“察举”,是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D.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帝王、王后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佛道徒死曰涅槃、圆寂,未成年人死曰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举正严守规则,批评属吏。王举正再次担任知制诰,同时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有属吏提前一天骑快马来通报消息,王举正批评属吏泄露宫中消息。
B.王举正公正严明,一视同仁。吕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认为不合适,建议政任枢密使;御史台举荐李徽之,王举正没有因为他是友人的女婿而通过。
C.王举正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王举正指责张尧佐才能平庸。攀附权贵,身居要职,使贤良土大夫无法得到激励;张尧佐复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在家七次上疏。
D.王举正格守职责,为文雅厚。王举正力谏狄青不可担任执政而未果,请求免除自己谏官职务;入宫侍读时借前代治乱事例委婉劝读;文如其人典雅纯厚,著作颇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2)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5】皇帝为什么赏赐王举正白银三百,并升任其官职?请简要分析。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学家和组织。
2019年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向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永坦院士、钱七虎院士颁发奖状和奖金。
自2018年度开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由原来的500万人民币提高到800万,并由原获奖者个人仅能支配百分之十改为全部奖金由个人支配。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