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插入下面的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物入侵者”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①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②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③他们警告说,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④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选项中运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需要个朋友,好有个地方去播放他的陈谷子烂芝麻。
B.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C.亲朋好友话桑梓,浓情蜜意在元宵。
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下列宣传标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变观念学习,观念改变行动,行动改变命运。
B.喜迎十九大、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C.学习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进程。
D.热烈祝贺凤阳质监服务窗口再获“红旗窗口”殊荣称号。
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屈平属草稿未定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C.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野芳发而幽香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从不屈服于权威的压力,从不徇私情,坚持做到刚正不阿,秉公执法。
B. 无论是书法,还是诗歌,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因素,书法不是简单地写字,作诗也不是随便地堆砌词语。
C. 只要是孩子们认真读了教材上的古诗文,将这些优美的文字记在心中,随着自身的成长,终究是会有感受的。
D. 慰安妇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中国人心头的一道伤口,应当坚决制止对她们进行戏谑和消费的事件不再发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之一。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把转瞬即逝的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为记录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这些乐谱应当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
千百年来音乐家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乐谱这一用平面图形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体系。古今中外,贯穿乐谱中的基本元素是数字。五线谱依据五条横线的高低,表示声音高低。简谱以数字排序,表示声音高低。西方唱名法(do re mi fa so la si )来自一首赞美诗每个诗句的第一个音节,这是外国乐谱的情况。中国人用汉字表达音高,历史上把乐谱符号,称为“谱字”。工尺谱字是否也是数字呢?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一眼便知的数字有:一、四、五、六,其他符号也同质同构,源于数字。
在20世纪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尺谱使用甚广,中国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工尺谱。清乾隆六年(1741),由清庄王允禄编纂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收录4466首曲谱,是记录戏曲音乐最丰富的资料集。清代“贮香主人”于1821年辑录的《小慧集》,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民间器乐的主要记录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江南丝竹等,都是采用工尺谱记录。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和父辈祖传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不但宫廷、寺院传抄,市井、乡村也传抄,而且民间抄本比宫廷藏本保存得更好,流传得更广。
20世纪,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线谱与简谱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甚至连其名称也已退出大部分人的记忆。21世纪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从20世纪初现代学堂明令禁用工尺谱,到今天专业音乐院校学生跟着民间乐师咿咿呀呀地韵唱工尺谱,历史已经大翻转了!“西安鼓乐”“福建南音”等古老乐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则说明人们对工尺谱的态度已发生了逆转。
没有谱本,无以为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声音也就不易传播。乐谱是话语权之所在,代表了书写,代表了传统,代表了师承。于曲目,它是保存乐曲的传媒;于乐器,则是按谱用字的依据;于乐师,则是代代相承的脉络;于乐社,则是凝聚维系组织的象征。正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所言,出版《中国工尺谱集成》,不仅对营造全社会注重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具有积极作用,还将对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张振涛《工尺谱:让传统音乐有“谱”可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乐谱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中国人发挥聪明才智,尝试多种方法,创造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乐谱。
B. 乐谱是用平面图形来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体系,数字是乐谱中的基本元素。工尺谱同简谱一样,也贯穿了素质这一基本元素.
C. 在古代,工尺谱流传甚广,民间抄本比宫廷城门保存得更好,如《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就记录了最丰富的戏曲音乐资料。
D. 乐谱是话语权之所在,如果没有工尺谱,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一些古老乐种也就不易传播了。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介绍了工尺谱的“前世今生”,并以此呼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文章指出了工尺谱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甚广,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大量例证。
C. 文章第二段通过中西方乐谱的比较,详细论证了中西方乐谱符号构成和来源的异同。
D. 文章最后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工尺谱对于传统音乐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间乐师辗转续抄、代代相传的工尺谱,能为音乐学家了解民间器乐提供重要的历史信息。
B. 20世纪西方乐谱在我国大面积传播,工尺谱被驱逐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可见某些传统文化曾受到的冲击和影响。
C. 21世纪,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工尺谱,不但不再被视为“落后”,反而被视为古老文化的象征和文化的品牌。
D. 如果没有工尺谱,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一些古老乐种也就不易传播了。
7、按要求填空。
(1)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__。(《大学之道》)
(3)自见者不明,____________,自伐者无功,____________。(《老子》四章)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从智慧、仁义、勇敢三个角度阐述君子之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所作为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如果超过了必要的限度,过于偏执,反而会失败,因而老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四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通过乘坐车马到达千里、凭借舟船横渡江河等比喻,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两句勾联现实与过去,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两句,刘禹锡通过地点之遥、时间之长抒发被贬谪的悲愤。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歌之妙在言有尽而意味无穷,使用“江月”意象来含蓄抒发情思就有此之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邱泽奇在《中国人的习惯》一书中说中国人有“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阐明了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就会灭亡的道理,强调了“忧患”之于国家的另一种意义。
(2)歌曲《山路十八弯》中描写了山路的曲折难行,李白的《蜀道难》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不听同乡劝阻,坚持要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是因为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中四季不同风光特点,其中描绘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济世情怀、博大胸怀、牺牲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山谒外大父墓①
陈师道
土山宛转屈苍龙,下有槃槃②盖世翁。
万木刺天元自直,丛篁侵道更须东。
百年富贵今谁见,一代功名托至公。
少日拊头期类我③,暮年垂泪向西风。
【注】①东山:雍丘(今河南杞县)东山。外大父:外祖父。这里指北宋仁宗朝名相庞籍。西夏攻宋时,他屡任边帅,用部将狄青等击退西夏兵。任枢密使时,并省官属,裁汰冗兵,减少财政支出。拜同平章事后,力主重用狄青,讨平依智高叛乱。②槃槃:大貌。多指才能出众。③类我:与“我”(此指作者外祖父)类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用比喻手法描写外祖坟墓地势之雄伟,然后高度赞美外祖父的盖世之功。
B.颔联描写墓旁森然的林木与丛竹,其主要用意是比况、衬托外祖正直的品节。
C.第五句感慨今昔,写外祖终身的富贵及今有谁能见?言下颇有世态炎凉之感。
D.第六句是对外祖的评价,认为他获得绝代功名,是凭仗他主持正义,秉以公心。
【2】本诗尾联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未几,琨率突骑五千济河攻乔,乔劫琨父蕃,以槛车载之,据考城以距虓,众不敌而溃。乔复收散卒,屯于平氏,河间王颙进乔镇东将军、假节,以其长子祐为东郡太守,又遣刘弘、刘准、彭城王释等率兵援乔。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刘琨分兵自荥阳率兵迎越,遇祐,众溃见杀。乔众遂散,与五百骑奔平氏。帝还洛阳,大赦,越复表乔为太傅军谘祭酒。越薨,复以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B.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C.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D.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璧/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未几,琨率突骑五千济河攻乔,乔劫琨父蕃,以槛车载之,据考城以距虓,众不敌而溃。
15、根据以下两句话,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真实是所有人的口号,却是极个别人的目标。
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