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青,…而青蓝   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

    B. 燕王欲结君   业精勤,荒于嬉

    C. 君幸赵王   不拘时,学于余

    D. 其身也,则耻师焉  人为可讥

  • 2、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先秦哲学家荀子的美学论文《乐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的“充实之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谓之美。

    A.“全”与“粹”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的美。

    B.“虚”和“实”的出现,是艺术美形成的根本前提。

    C.“全”是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粹”就是更典型地加以表现。

    D.“全”而不“粹”,“粹”而不“全”,都有其局限性。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巴金晚年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文章虽平.,但能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敢于履行历史责任的胸怀

    近年来中国大型皮草展销会组委会招徕客户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拉郎配到现在不得不在众 多国内外的申请的客户中忍.。

    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那些来自乡村的选手个个都是锦.,演唱的歌声优美动听

    示的才艺令人惊叹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新中国的航天事业是白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现在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今天的中国是个开放的社会青年人应该放开手脚勇敢地去闯世界不要因为世俗的约束就迟疑犹豫.。

    A. ①②③   B. ③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⑤⑥

     

  •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实百倍   B. 思厥先祖父

    C. 然后得一夕安寝   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5、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错两个的一组是( 

    A(bèn)命 一叶piān  (zhēn)别  (shēng)酒力

    B(pēi)芽  yí指气使   (nì    (zhuī)心泣血

    C(shú jù后恭   (dǎng)次  (fēng)芒毕露

    D(jìng)椎  zāng否人物  (zhā  (háng)高歌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本身,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使得它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这正是中华天下体系得以形成的关键所在。一旦礼乐文明体系本身被解构,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被打破,它们便失去了和平共处和交流会通的思想文化平台,“诸神的和谐”也就被“诸神的战争”所代替,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文明变迁所特别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

    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经过长期激进的反传统而被摧毁,丧失了社会存在的根基;另一方面,儒家本身的思想形态也经历了重要的义理转向,以重建道德形而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新时代,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进而重建儒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重建复兴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的礼乐制度源自殷商的祭祀礼仪,据文献记载,经过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由周公建构完成。

    B.儒家学派创始于孔子,反思了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

    C.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表现为礼丧失仁的基础,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丧失化民成俗的功用。

    D.中华天下体系形成于巨大的文化内存空间足以涵融各种外来文化的礼乐文明的信仰结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近代以来儒家发生的两方面变化为现实前提,论证了中华文明的基础性作用。

    B.这篇文章主要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C.第三段重点论述的是孔子对“仁”和“礼”关系的认识:互为前提,互摄和相互成就。

    D.主体部分采用递进式结构,分析了礼乐文明与儒家学说、各种外来文化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孔子,礼乐文明的精神才大白于天下,所以,学习孔子思想,就能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

    B.文化之间的“和谐”变成“战争”,与涵融它们的礼乐文明体系这一母体被解构、被打破有关。

    C.因为儒学思辨能力的提高和传统儒学向哲学的转变,所以儒学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基础越来越远。

    D.新时代,如果儒学能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伦规范,重建与生活的联系,礼乐文明就会重建复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引用《齐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鹏向南溟迁徙时的壮观景象。

    (2)郦道元在《三峡》中描写两岸山峰连绵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正午和夜半才能看得见太阳和月亮。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收拾好乐器,并准备自述身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都未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因为宋荣子“_______”,而列子“_________”。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生活情趣的“交往之雅”来表明“陋室不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指出蟹“_________”,是因为心思浮躁,以此告诫世人学习务必专心。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____”。

    (4)《项脊轩志》中,归有光除了对项脊轩进行修缮外,“________”,这些绿植为“旧时栏楯”增添了不少风致。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3)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7)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

    (8)见贤思齐焉,   (《论语》)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议论“思”与“学”的关系时,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而孔子在《〈论语〉十则》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用语简洁凝练,仅仅“_____________ ”一句就交代了地点、时间、人物和事件;“______________”一句就点明了季节特征,渲染了事件发生时的落寞氛围。

    (3)苏轼《赤壁赋》中先用“_________ ”来描写在辽阔江,上行船就好像驾风而行,再用“_________ ”来描绘飘飘然的自己似乎已经成为仙人。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忆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宋]陈与义

    鱼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口口口。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注)①北宋末、南宋初杰出诗人。此词作于南渡之后。②鱼龙舞:水上的龙舟和水中的鱼儿随波逐舞,这里喻指南宋初年湖湘一带贵仲正等的作乱。

    1上阕划线句运用了______手法,下阕“移舟来听”后应填入“口”中________三字。

    2结合词句简析本词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康,北兰陵承人也。勇果骁悍。宋大明中,随太祖为军容。从世祖在赣县。泰始初,世祖起义,为郡所絷,众皆散。康装担,一头贮穆后,一头贮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自负置山中。与门客萧欣祖等四十余人相结,破郡狱出世祖,郡追兵急,康等死战破之。随世祖起义,摧坚陷阵,膂力绝人。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见擢为世祖冠军府参军,除殿中将军。桂阳事起,康弃县还都就太祖,会事平,除员外郎

    元徽五年七月六日夜,少帝微行至领军府,帝左右人曰:“一府人皆眠,何不缘墙入。”帝曰:“我今夕欲一处作适,待明日夜。”康与太祖所养健儿卢荒、向黑于门间听得其语。明夕,王敬则将帝首至,扣门,康谓是变,与荒、黑晓下,拔白刃欲出。仍随入宫。太祖镇东府,除康武陵王中兵、宁朔将军,常卫左右。

    太祖诛黄回,回时将为南兖州,部曲数千,欲收,恐为乱。召入东府,停外斋,使康将数十人数回罪,然后杀之。回初与屯骑校尉王宜与同石头之谋,太祖隐其事,犹以重兵付回而配以腹心。宜与拳捷,善舞刀楯,回尝使十余人以水交洒,不能著。既虑宜与反已,乃先撤其军将,宜与不与,回发怒不从处分,擅斩之。诸将因此白太祖,以回握强兵,必遂反覆。康请独往刺之,太祖曰:“卿等何疑甚,彼无能为也。”及回被召上车,爱妾见赤光冠其头至足,苦捉留,回不肯止。时人为之语曰:“欲侜张,问桓康。”

    太祖谓康曰:“卿随我日久,未得方伯,亦当未解我意,政欲与卿先共灭虏耳。”虏动,遣康行,假节。寻进冠军将军。三年春,于淮阳与虏战,大破之,进兵攻陷虏樊谐城。太祖喜,敕康迎淮北义民,不克。明年,以康为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冀二州刺史,冠军如故。世祖即位,转骁骑将军,复前军郡。其年,卒。诏曰:“康昔预南勋,义兼常怀,倍深恻怆。凶事所须,厚加料理。”年五十七。

    (节选自《南齐书·桓康传》)

    (注)①少帝:指南朝宋后废帝刘昱。②侜张:欺骗;欺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B.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C.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D.所经村邑/态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员外郎,官名,原指设于正额以外之郎官;晋以后称指员外散骑侍郎,属皇帝近侍官。

    B.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引申为军队的组织或行列;后也作军队或士兵之代称。

    C.方伯,古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为一方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明清时用称布政使。

    D.假节,假以符节,指古代大臣临时持节出巡;任务完成之后,符节可留存以作纪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康忠心事主,骁勇剽悍。世祖仗义起兵,被郡府关押,部属四散,唯有桓康肩挑皇后和太子等避于山中;后追随世祖冲锋陷阵。

    B.桓康为主分忧,清除黄回。为消除黄回手握重兵的谋反隐患,桓康曾主动请命前去刺杀;在黄回被诛杀前,桓康又带人历数其罪。

    C.桓康辅佐太祖,共灭敌虏。桓康常年跟随太祖出生入死,颇得器重,受太祖派遣大败敌虏大军,攻破樊谐城,迎回淮北起义民众。

    D.桓康勋劳卓著,深得赏识。桓康一生征战无数,立下汗马功劳;桓康去世,刚即位不久的世祖非常悲痛,下诏厚办丧事以示恩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门客萧欣祖等四十余人相结,破郡狱出世祖,郡追兵急,康等死战破之。

    (2)王敬则将帝首至,扣门,康谓是变,与荒、黑晓下,拔白刃欲出。

    【5】太祖为诛杀黄回,在召其入东府前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请以“袁隆平爷爷,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情感真挚,有形象,有文采。15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