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追亡逐北 ②图穷匕见 ③夜以继日 ④不毛之地 ⑤汗牛充栋
⑥狼吞虎咽 ⑦云集响应 ⑧南征北战 ⑨沉鱼落雁 ⑩不耻下问
A.使动用法:②③⑤
B.名词用作状语:⑥⑦⑧
C.意动用法:③④⑩
D.名词用作动词:①④⑤
2、下列各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皆出于此乎 吾其还也
B.虽然,犹有未树也 其声呜呜然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C. 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D. 关于《品三国》, 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
B.“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C.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气温大幅度下降,滴水成冰,人们在室内火炕上坐了半天,仍然感觉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②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③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④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在杭州西湖震撼上演,从梁祝到天鹅湖,从采茶舞曲到欢乐颂,从越剧到芭蕾,美轮美奂,惊艳世界。
⑤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
⑥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二者尽管归属不同,但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长期存在的厕所问题,我们如何寻找解题之钥?韩国制定《公共卫生间法》,对公厕实施评价认证制度,使当地厕所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风景线。美国则开放餐馆、商场等地厕所,还要求配有残疾人厕位、“同伴帮助厕位”等。
重庆市旅游系统从2015年起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了一批“设计独特、注重实用、倡导环保”的旅游厕所。如黑山景区以鹅卵石装饰旅游厕所墙面,卧龙岗景区则以单向可视玻璃做墙面,游客如厕时可欣赏风景。璧山引导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建设,以捐建单位命名公厕,公厕显示屏还滚动播放企业公益广告。依靠创新,该区走出一条以厕养厕的市场化经营新路,目前该区建好的AAA级厕所,有80%来自企业捐建。
两年多来,重庆市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458座,超过目标任务6.45%,厕所存在的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旅游服务环境有较大改善,旅游形象有极大提升。
(摘编自《重庆“厕所革命”调查:既要面子 更要里子》,2017年12月05日《重庆日报》)
[注]“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最早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习近平总书记近三年来两次就旅游系统推进“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
材料二:
问卷内容 | 选项 | 百分比 | 问卷内容 | 选项 | 百分比 |
1.您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厕所革命”行动的? | 电视、报纸、广播 | 53.85% | 6.当前,您对厕所中最不满意的因素是什么? | 厕所有异味 | 36.0% |
微信等媒体平台 | 23.08% | 地面、墙壁不干净 | 12.0% | ||
政府门户网站 | 15.38% | 水资源浪费 | 0.0% | ||
社区橱窗 | 7.69% | 便池有粪便 | 8.0% | ||
2.您觉得厕所变化最明显的是? | 厕所保洁质量 | 56.0% | 蹲位数过少 | 44.0% | |
厕所数量 | 16.0% | 7.您希望厕所中提供哪些功能? | 免费WIFI | 27.27% | |
厕所硬件设施 | 28.0% | 手机充电桩 | 12.73% | ||
无明显变化 | 0.0% | 残疾人专用设施 | 16.36% | ||
3.您对厕所保洁质量感到? | 满意 | 92.0% | 母婴室 | 25.45% | |
一般 | 8.0% | 烘手机 | 18.18% | ||
不满意 | 0.0% | 8.您觉得应该在哪些区域增加公共厕所的建设数量? | 主次干道 | 32.0% | |
4.您对厕所硬件设施感到? | 满意 | 88.0% | 背街小巷 | 16.0% | |
一般 | 12.0% | 商业街区 | 28.0% | ||
不满意 | 0.0% | 开放景区 | 24.0% | ||
5.您对厕所数量感到? | 满意 | 72.0% | 9.您通过什么方式寻找公共厕所的? | 手机终端、APP地图 | 28.0% |
一般 | 15.0% | 公共厕所指示牌 | 52.0% | ||
不满意 | 13.0% | 询问他人 | 20.0% |
(摘编自《关于苏州市厕所革命实施工作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2017年12月01日《苏州人民网站》)
材料三:
如何进行“厕所革命”?首先要突破简单技术思维的桎梏,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回顾人类发展史,东西方的“如厕”文化有明显分野。西方社会,自古便重视技术的改进,冲水马桶为其代表性的成果。而东方社会,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与“物尽其用”,先人们从西周时就开始探索粪便与土地肥力的关系,战国时已经掌握粪便积肥技术,汉代便有“美粪良田”的说法。直至上世纪中叶,粪肥依旧是中国农民耕种的法宝。但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在大规模施用化肥后,土地与人类、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天然链接断裂,城市居民的粪便成了城市的巨大负担,不得不斥巨资建设庞大的污水处理厂。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污水处理不堪重负,农村土壤日渐贫瘠……进入21世纪,有更多的学者在反思今人的如厕问题,在重新思考“美粪”与“良田”的关系,这也成为“生态厕所”设计的基点。
(摘编自《生态厕所:社会转型中的设计实验》,2017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厕所革命”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厕所革命”是一个业已受到多国关注的世界性话题,其针对的是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厕所问题,目的是从厕所入手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B. “厕所革命”自开展以来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苏州、重庆等旅游城市的公共厕所普及率明显提高,但公共厕所建设仍存在短板。
C. 率先在旅游系统开展“厕所革命”,让人们享有清洁卫生的如厕环境,利于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也提升我国旅游形象,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D. “厕所革命”发展到现今阶段,我们不能再依靠技术创新,而要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探寻新路,实现人与环境的互惠共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美国政府要求餐馆、商场等地对外开放其厕所,能弥补局部地区公共厕所不足的缺陷,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这种做法无法在中国进行推广。
B. “厕所革命”重点是在旅游区等客流量密集、公厕需求量大的区域推进,现在人们更迫切希望在远离繁华街区的街巷、胡同增加公共厕所的数量。
C. 人们通过手机定位寻找公厕的比率还不高,说明我们可以加大厕所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将公厕信息纳入在线旅行地图中,以方便人们如厕。
D. 代表西方文明的冲水马桶耗水量大,由此形成的管网建设和污水治理成本居高不下,我国民调显示,人们对公厕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尤其不满,渴望革新。
E. 从粪便积肥技术,到“美粪良田”的说法,都说明古人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尽其用”思想的影响,注重粪便对提高土地肥力的作用。
【3】上述材料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厕所革命”提供哪些有益的启示?请分条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______ , ______ 。”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也运用了 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李白的《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3)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叙述了蜩和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从而有力地说明了所要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下文朝菌与蟪蛄、冥灵与大椿、彭祖与众人的比喻,形象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苏轼在《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3)《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仗极工且极其雄健,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及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刑罚不中,_______。________,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2)《谐》之言曰:“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节选)》)
(3)子孙视之不甚惜,__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4)恨相见得迟,______。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节选)》)
(5)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杜甫《蜀相》)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表达旷达之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一天中的阴晴变化,简炼而生动。
(2)杜牧在《泊秦准》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爱情至死不渝,现在人们也用这两句表现无私的奉献。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元好问(宋金时期)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浩歌一曲酒千钟。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触景兴感,词人将自己的感情融于历史长河。“黄尘老尽英雄”句,在志士悲慨之中流露出作者的孤寂之感。
B.“远目送归鸿”句,动静结合。动的是归鸿,静的是词人的望眼。归鸿搅起作者满腔的幽怨,给人一幅凄美的画感。
C.“长恨”而又“浩歌”放饮,企求超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式的自我宽解,郁愤欲盖弥彰,更挥之不去,难以摆脱。
D.“未要论穷通”的议论,是作者的感情经过激烈碰撞后得出的人生结论;它涵盖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
【2】从抒情的角度,谈谈本词的写作手法。
14、 孙君小传
[清]秦湘业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修脯入手辄尽,贫如故。
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
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 季:排行最后
B.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 耗:消息
C.予权浙江运使 权:谋划
D.迨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君年少时聪慧过人,仰慕赵艮甫的诗才并仿效他的诗,水平与赵诗不相上下。
B.孙君的堂叔爱惜孙君的才华,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对他的管束也很严格。
C.孙君为作者抄录的《闽游草》中的诗,写景言情中流露出对杜甫、苏轼的轻慢。
D.孙君在离世以后还有人搜集他的诗作并付梓流传,作者认为这是非常幸运的。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
(2)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
【4】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朝名相张九龄说:“太阿之剑,犀角不足齿其锋;高山之松,霜霰不能渝其操。”
宋朝诗人郑思肖在《寒菊》中写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在学校升旗仪式上,你作为学生代表作国旗下发言,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以“人生中的坚守”为主题的发言稿,向全校师生分享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