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次辩论赛中,来自各大学的辩手们都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得到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②倚官谋利是当时社会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快速致富的终南捷径;官商结合,政治权利和市场资源联姻,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③8月12日,天津港海瑞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附近大量房屋倒塌,不少住户毁家纾难,陷入困境。
④为了理想,我们面对压力迎难而上,而老师和家长们具体而微的关怀,更使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⑤许多流行词汇的来历背景并不好,但是,在媒体的反复操作下,一些不明就里的年轻人已经习惯把这些词挂在嘴边。
我父亲曾在茶余饭后评价过:“你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做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选字过于生僻拗口了!”
A. ②⑤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②④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了天真,生命也就失去了生动,剪掉了羽翼。当一个人的灵魂因饥饿而 ,并因不节食而变得臃肿,他就真的 了,生命亦变得可疑。就像煮熟的扇贝,你已听不到涛声,嗅不出海的 了。
A. 褪去 囫囵吞枣 虚弱 气息 B. 退去 狼吞虎咽 虚弱 味道
C. 褪去 狼吞虎咽 衰弱 气息 D. 退去 囫囵吞枣 衰弱 味道
3、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吾生之行休 行:将要 B. 景翳翳以将入 景:阴影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辜负 D. 如惠语以让单于 让:禀告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获得了助学金,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教育局的文件,信息闭塞的徐玉玉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②晋商重信守约,一言九鼎,有诺必践,形成了义利并重的商业价值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这篇文章记叙了一次篮球比赛的经过,场面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借助精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④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再次想起8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⑤他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⑥这股变脸风从实体店铺到网上卖家都在刮,不少信誓旦旦以“日本原产”作卖点的商家给产品换了“籍贯”,有的甚至说法前后矛盾。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⑥
5、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B.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C. 蔡先生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使我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之教,这就是言传身教。
D. 其实,他越矫揉造作,人们就越看出他在弄虚作假。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演说家
[俄]契诃夫
早上,八等文官基里尔˙伊凡诺维奇˙瓦维洛诺夫下葬。在送殡行列离开教堂前往墓地的时候,死者的同事,一位姓波普拉夫斯基的人,去找他的朋友格里戈里˙彼得罗维奇˙扎波伊金。这个扎波伊金,具有一种罕见的才能,他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
“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说快穿上衣报,跟我走。我们有个同事死了,这会儿正打发他去另一个世界,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这人是秘书——某种意义上说,是办公厅的台柱子。给这么一个大人物举行葬礼,没人致辞是不行的。”
“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费。走吧,亲爱的!到了那边的墓地,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到时我们就千恩万谢啦。”扎波伊金欣然同意。
“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猾,但愿他升天,这种人可少见。”
“得了,骂死人可不妥啊。”
“那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为死者做了安魂祈祷,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开口了:
“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号哭,岂不是一场噩梦?唉,这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我们还看到他是如此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一样活泼而纯洁,这个人不久前还在我们眼前辛勤工作,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的蜜送进国家福利这一总的蜂房里。如今却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不可弥补的损失啊!现在有谁能为我们取代他呢?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却是绝无仅有的!他直到灵魂深处都忠于他神圣的职责,他不吝惜自己的精力,通宵达旦地工作,他无私,不收受贿赂。他疾恶如仇,那些想方设法损害公共利益的人,那些利用种种诱人的生活福利来拉扰他,让他背弃自己职责的人,统统遭到他的鄙视!由于他忠于职守,一心行善,他不知道生活的乐趣,甚至拒绝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深受感动的脸,它对我们总是挂着善意的微笑,就在此刻我也能听到他那柔和的、亲切友好的声音。愿你的骸骨安宁,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
扎波伊金继续说下去,可是听众却开始交头接耳。首先,大家弄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死者明明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呀。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辈子都同他的合法妻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单身汉。最后,他留着红褐色的大胡子,为什么演说家说他的脸向来刮得干干净净的。
“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演说家眼睛望着墓穴,热情洋溢地继续说道,“你总是愁眉苦脸,神色严厉,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你有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
不久,听众开始发现,演说家本人发生了某种奇怪的变化。他定睛瞧着一个地方,不安地扭动身子,自己也耸起肩膀来了。突然他打住了,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转身对着波普拉夫斯基。
“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状地说。
“谁活着?”
“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
“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基里尔˙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你这怪人,都搞乱了!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是我们的前任秘书,他两年前就调到第二科当科长了。”
“咳,鬼才搞得清你们的事!”
“你怎么停住了?接着讲,不讲可不妙!”
扎波伊金又重新对着墓穴,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墓碑旁果真站着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一个脸面到得干干净净的年老文官。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
“不好呀,年轻人!”行完葬礼跟扎波伊金一道返回时,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理怨道,“您的这些话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先生!天哪,您都说了些什么话?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只能是侮辱人格,先生!”
一八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普拉夫斯基没有反驳扎波伊金私下对死者表达的看法和评价,这既暗示死者与其前任具有共同特点,又为后文扎波伊金的失误埋下伏笔。
B.小说详细描写扎波伊金在葬礼上即席所致的悼词,主要目的在于与题目“演说家”相照应,突出其所具有的杰出的语言才能。
C.在作者笔下,听众只对扎波伊金所致悼词的对象是谁暗自怀疑,却没有怀疑悼词中对死者品格不切实 际的称颂,这样写饱含着作者的深意。
D.契诃夫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篇小说讽刺的对象几乎是文中涉及的所有人物,包括听众,而不只是“演说家”扎波伊金。
【2】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大师,请分析这篇小说对当时的现实作了哪些批判。
【3】小说极具喜剧效果,这种效果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出山峰陡峭幽邃的两句是:“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早晨、黄昏景象的句子是:“___,___。”
(3)庄子《逍遥游》中说宋荣子明辨内外,荣辱之境,因此他才会“_____,______。”
(4)庄子《逍遥游》中“______”一句解说了只能用芥草作为船的背景。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的“ , ”两句,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9、补写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高》中,杜甫以“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眼前所见之景,六种意象自然成对,视觉、听觉融为一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六国论》中苏洵用“________,_______”两句,在比较中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要步其后辙,体现了文章借古讽今的主旨。
(3)姜夔的《扬州慢》中“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虚和实两个角度写了扬州十里长街昔日的繁华景况和今日的凄凉情形,表达了词人深沉的黍离之悲。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分别写了桑树叶子未落之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叶落之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不同的景象,暗示了女主人公的遭遇。
(2)韩愈在《马说》中指出,如果缺少伯乐,千里马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以行千里而著称。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阿房宫的建筑参差错落,让人难辨方向。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他认为《离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两组对比,对其创作主旨和表达的意义进行赞美。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3)音乐能给人以听觉上美的感受,但要用语言美来呈现并不容易,唐朝诗人们常用比喻的手法来描摹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比喻来表现音乐的佳句。
1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乌夜啼
陆游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千秋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注)①金鸭:金鸭形的香炉②打马: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
(1)下面对宋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金鸭余香”是指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且点明了身份,贵妇人。此句之意境近于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看似幽雅,实则透露了孤独无聊。
B.“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这两句写了女主人美丽的头发染了香气很浓的“兰膏”,午后睡在床上,玉钗下坠时滑润无声。女主人公虽衣着雍容华贵,但遮掩不了她的孤独无聊情绪。
C.“打马”之戏,女词人李清照精于此道,她的《打马图经序》中说到“打马爰兴,樗蒲遂废。”也就是说“打马”这种棋艺游戏在深闺中逐渐盛行,而投色子的游戏已衰退。而此词中的“阑珊打马”指妇女们游戏的兴趣正浓,以此反衬诗人的孤独寂寞。
D.“潇湘梦”暗用了岑参《春梦》诗:“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写在梦中远涉异地,去找寻心上人。陆词借此表达了自己思慕远方游子之情感。
E.词的后两句应用了倒装,陆词把惊梦放在莺啼之前写,为的是使两者的关系,似即似离,又不写出怨意,显得比较婉转含蓄,情调避免了悲凉。
(2)这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艳而不悲,但艳中又透着丝丝“怨”意,请赏析词人是如何写的“艳”,艳中又有什么样的“怨”意呢?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印。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日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B.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C.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D.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
B.匈奴,汉朝时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很大威胁。
C.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
D.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
B.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上奏,朝廷不从中干预。
C.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东胡,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做法不妥,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
D.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国丞相,后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寻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5】冯唐认为,即使文帝得到廉颇、李牧那样的名将也不会重用他们。请结合文章简述其理由。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2008年《开学第一课》开播,已经陪伴全国中小学生走过了10个新学年,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也如期与全国中小学生相见。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是很多学校老师在开学时必推荐的节目,并会附有开学第一课作业——写“观后感”。不光在看节目后老师会布置“观后感”,甚至在阅读一本书、参加一个活动后,都有可能布置“观后感”的作业。
要求:对于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