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契合的一项是( )。
A.某校举办传统文化节,大家一致认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
B.高三成人仪式上,代表发言说:“‘少年心事当拿云’,让我们郑重许下自己的青春誓言。”
C.某校举办演讲比赛,参赛代表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一个锻炼口才的好机会。”
D.校运会接力赛,主持人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希望大家相互配合,赛出好成绩。”
2、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奥秘——神秘 旅行——远足 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B.崩塌——倒塌 诧异——惊异 侃侃而谈——理屈词穷
C.乏味——无聊 拽住——放开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
D.郑重——轻率 刹那——瞬间 俯首帖耳——唯命是从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屈平属草稿未定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C.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野芳发而幽香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
4、对下列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
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顶针)
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D.林冲在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西风前行。(比喻)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褒义的一项是( )
A.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B.这事你不听我的,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是来结怨的吧!
C.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带。
D.母亲想用她那勤劳的双手给儿子带来欢乐,留下温馨,那却是可能的。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卫星导航技术是指利用一组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在军事、民用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俄罗斯、欧洲相继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定位导航系统。
“GPS”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和应用的新一代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由美国国防部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服务。军码定位精度10米,仅供美军及盟友使用;民码定位精度20米左右,平时向全球开放,战时能实施局部关闭。随着接收机的不断改进,GPS测量已趋于“傻瓜化”。在观测中测量员只需安置仪器,连接电缆线,量取天线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结束测量时,仅需关闭电源,收好接收机,便完成了野外数据采集任务。如果在一个测站上需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还可以通过数据通讯方式,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全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另外,接收机体积也越来越小,重量也越来越轻,极大地降低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目前,该系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应用和产业化上处于国际垄断地位。各国可以使用GPS的硬件,成本中都包含GPS专利费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格洛纳斯”是俄罗斯的定位导航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由俄罗斯军方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导航定位服务,民码精度50米左右,军码精度与GPS相当。
欧洲“伽利略”系统是为了摆脱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于1999年合作启动的项目,是欧盟15个国家参与建设的民用商业系统。系统可以提供三种类型服务:面向市场的免费服务,定位精度12-15米;商业服务,定位精度5-10米;公众服务,定位精度4-6米。其中后两种服务是受控和收费服务。伽利略系统空间段由30颗卫星组成,卫星上装有导航和搜救载荷,可以满足航空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与人身安全紧密相关的应用要求。
三种导航系统都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但又各有千秋。它们的互补和相互制约有利于用户进行选择,也使导航系统能够快速健康发展。
(取材于《GPS发展史》)
材料二
我国一直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制订了自主研制建设“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即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试验任务(即“北斗一号”);第二步是到2012年,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即“北斗二号”);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一号”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服务的一种全天候、区域性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具有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的特点。尤其是短报文通信服务,完全是中国的原创功能。它能在没有移动、电信服务商的地区,通过卫星传出短消息。许多中国渔船凭借这种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安全保障。2008年汶川地震中,性能稳定的“北斗一号”一度成为灾区唯一的对外联络手段。
虽然就整体性能来说,“北斗一号”和美国GPS相比,在覆盖范围、定位精度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但是“北斗一号”系统的成功研制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解决了我国没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问题。
以“北斗一号”为基础,我国从2007年开始正式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二号”)。经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3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开始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保驾护航,服务全球用户。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北斗定位测量技术更是大显身手,在太空帮助阅兵指挥运筹帷幄,确保阅兵仪式顺利进行。到2020年,“北斗”将完成35颗卫星覆盖任务,在全球定位服务领域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其服务水平将不低于GPS。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说明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三十多年的技术储备,展望未来,中国航天人对在新一轮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引领世界、服务全球充满信心。
(取材于《中国版GPS发展历程揭秘》)
材料三
“北斗+”是北斗应用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增强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和创新提供广阔的智能平台。通俗来说,“北斗+”就是 。
“北斗+”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智能交通、精准农业、智慧旅游、民生关爱、智能驾考等都是“北斗+”的杰作。
例如,精准农业(即“北斗+农业”)就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理念下的综合系统,由北斗卫星导航、农田信息采集、遥感监测、智能化农机具、网络化管理等系统组成,对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目标起了极大的作用。
又如,现阶段社会老龄化严重,老人的安全位置信息、紧急救护与救援等综合服务需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急需得到解决。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便出现了监护真空,儿童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是突出的人群密集活动区,传统的一对多的学校管理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安全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以至社会的高度重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当老人或儿童外出时,携带追踪型的终端,通过位置服务平台的多通信链路(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至家人的终端设备中,使家人能够实时掌握老人儿童的位置;遇到突发状况,老人儿童可以通过终端上的报警设置发送报警信息,向位置服务中心寻求帮助,中心即时通知其亲属,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救援措施。
卫星导航领域的每一个进步过程,都是导航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过程。目前,“北斗”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融合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趋势,这种进步将持续推动社会发展,深刻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价值。
(取材于“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对“傻瓜化”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安装方法简便 B.自动化程度高
C.数据处理迅速 D.体积小重量轻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伽利略”系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提供民用服务 B.定位精度高
C.有部分收费要求 D.安全性强
【3】根据“材料二”中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表现不属于“北斗”之功的是
A.军乐队演奏连贯精准,不错一音 B.各国嘉宾车辆准时抵达指定位置
C.装备方队等速,时间误差极小 D.空中梯队交叉飞行米秒不差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同于其它导航系统的服务功能是
A.定位 B.导航 C.短报文通信 D.授时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全球四种卫星导航系统的解说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GPS”系统免费向全球提供军民两种服务,技术最先进。
B.因民码精度低,“格洛纳斯”系统主要为军方提供服务。
C.“伽利略”系统只提供给参与建设的15个国家使用。
D.“北斗”系统可以使用户知道并且报告自己的位置。
【6】下列对三则材料中成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有千秋 千秋:长处
B.大显身手 身手:本领
C.运筹帷幄 筹:计策
D.耳熟能详 详:清楚
【7】根据“材料三”,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解释“北斗+”的含义。
【8】我国建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哪些重大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雏凤清于老凤声”,年轻者未必弱于年长者,何以如此?韩愈在《师说》中告诉了我们原因:“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写曹操在攻破荆州后面对大江斟酒畅饮,并“_____”, 表现了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英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以“_____” 彰显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吃穿用度皆远不如“同舍生”,但他“略无慕艳意”,其关键是“______,_____”,也表明精神力量强于物质力量。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古代诗歌中可以了解古代的服饰文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______”一句描写的是当时女子的时尚打扮,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一句提到的服装是低等官员的官服。
(2)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与之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3)文人学者为了表明志向、寄托情怀,常从名篇佳句中选字取意,命名书屋。如柳亚子有一书房曰“磨剑室”,即取意于贾岛的诗句“十年磨一剑”。钱大听的“十驾斋”则取意于“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中不乏摹写声音的至文,其想象之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2)黄庭坚《登快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营造了阔远澄清的意境,流露出黄庭坚了却公事后登阁远眺、暂得放松的喜悦之情。
(3)在古代诗歌中“明月”有着丰富内蕴,熔铸了诗人的人格和情趣,体现了民俗文化审美特征,在文学史上形成了独特的咏月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与衣着光鲜的同学们相比,自己虽穿着破旧,却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____”和“______”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的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景表现了陋室的环境清幽。
(2)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自己的学生李蟠,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缘由。
(3)杜鹃,又名子规,相传是古蜀王杜字之魂所化,其啼鸣声哀婉凄切。杜鹃、子规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问的形式说明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都会有疑惑,从而强调了从师的必要性。
(2)郦道元《三峡》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第三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恻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所问者西风,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均是虚写景物,点明时间。这两句是对仗。
B.“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C.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
D.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愁”?请简要赏析。
【3】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拓跋仪,秦明王翰之子。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太祖幸贺兰部,侍从出入。从破诸部,有谋战功。太祖将图慕容垂,遣仪观衅。垂问仪太祖不自来之意。仪曰:“先人以来,世据北土,东与燕世为兄弟。仪之奉命,理谓非失。”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仪曰:“燕若不修文德,欲以兵威自强,此乃本朝将帅之事,非仪所知也。”及还,报曰:“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太祖以为然。太祖征卫辰,仪出别道,获卫辰尸。太祖大喜,徙封东平公。命督屯田于河北,自五原至棝杨塞外,分农稼,大得人心。慕容宝之寇五原,仪摄据朔方,要其还路。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世祖之初育也,太祖喜,夜召仪入。太祖曰:“卿闻夜唤,乃不怪惧乎?”仪曰:“臣推诚以事陛下,陛下明察,臣辄自安。忽奉夜诏,怪有之,惧实无也。”太祖告以世祖生,仪起拜而歌舞,遂对饮申旦。先是,上谷侯岌、代郡许谦等有名于时,闻仪待士,先就仪。仪并礼之,共谈当世之务,成败要害,造次备举。谦等叹服,相谓曰:“平原公有大才不世之略,吾等当附其尾。”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伏武士伺太祖,欲为逆。崇子遂留伏士中,闻召,恐发,逾墙告状,太祖秘而恕之。天赐六年,天文多变,占者云“当有逆臣伏尸流血”。太祖恶之,颇杀公卿,欲以厌当天灾。仪内不自安,单骑遁走。太祖使人追执之,遂赐死,葬以庶人礼。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B.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C.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D.及并州平/仪功多/迁尚书令/太祖将还代都/置中山行台/诏仪守尚书令/以镇之远近怀附/寻征仪以丞相入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常见于开国皇帝,因创立基业,功劳甚大,故继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和“移”“调”“转”意思相近。文中用在拓跋仪立功后,应有升职的意思。
C.陛下,对帝王的尊称。陛下本义是台阶,其两侧是古时帝王卫士的戒备之地,后演变为对帝王的尊称。
D.庶人,周代称国人中的下层为庶人。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一直延续到今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拓跋仪有勇有谋,深受太祖赏识。他容貌俊美,身材魁伟,武艺高强,超出常人,有谋略,多次跟随太祖出征,屡立战功。
B.拓跋仪睿智果敢,维护国家利益。他出使后燕,面对君主的问难,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洞察敌国国情,制定可图之计。
C.拓跋仪善待士人,拥有雄才大略。他尊重善待来拜访他的名士,并一起谈论当代事务,见解高明,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依附他。
D.拓跋仪恃宠而骄,谋反出逃被赐死。他富有才气和声望,深受太祖重视,然而依仗有功而密谋反叛,后因恐惧出逃被抓后赐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垂壮其对,因戏曰:“吾威加四海,卿主不自见吾,云何非失?”
(2)今则未可图,垂年已暮,衅将内起,是可计之。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树立起巍峨丰碑。历史不断向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班级召开以“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合与八十多年前的长征壮举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联系现实,写一篇班会演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