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的划分不一样,文章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应用文等,文学作品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C.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清明时节人们有上坟和踏青等习俗。
D. 美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欧·亨利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2、从造字法看,“伐”字属于《说文解字》所说“六书”中的( )字。
A.象形
B.会意
C.楷书
D.形声
3、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的是( )
A.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子帘。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雨丝细如愁。
4、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是( )
A.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8月,全球参加北京国际合作高峰大会的国家达成共识:各国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共商合作大计,为解决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而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充分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这既是推进陕北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陕北旅游产业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D.“假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而假货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违法犯罪成本过低所致。加大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这一决定无疑深得人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自成(节选)
姚雪垠
李自成率领着中军营和标营将士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后队。翻过两道土岗,他看见漫山遍野尽是官兵的旗帜和人马。
那些正在退下来的人们一看见闯王来到,立刻返身投入战斗,与追杀而来的左世雄迎面相撞。
左光先的侄儿、参将左世雄,面如涂赭,绰号红面虎,在左营里是一位有名的虎将,平日左光先常夸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倚为军中长城。他追杀农民军正在十分得手,忽见闯王来到,便在马上狂呼大骂,声如虎吼,须发戟张,目眦尽裂,横刀跃马,来战自成,满以为立功封侯,就在顷刻之间。不料李自成既不叫喊,也不说话,马疾手快,犹如闪电,但见寒光一晃,左世雄还没有来得及招架,己被刺落马下,自成杀散左世雄手下人众,直取左光先的中军。
看见李自成带着骑兵冲杀过来,左光先立刻带着他的最精锐的标营相迎,在两座小土山中间的平川上展开了极其惨烈的血战。左光先在过去没有同李自成本人直接交过手。在战斗大约进行一刻钟以后,他不得不在心中佩服李自成果然名不虚传,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好汉。像李自成这样勇敢、沉着、机警、剑法熟练的敌将,他还是初次遇见。他同李自成有时碰到一起,单独交锋,形成将对将、兵对兵的厮杀局面;有时,因某一方的偏将和亲兵一拥上前,变成了混战局面。
尽管在进行着惨烈战斗,李自成还继续保持着相当冷静的头脑,一刻也没有忘掉整个战局,他明白时间拖长对他是很不利的,如果同左光先纠缠得过久,正面阵地就有被曹变蛟突破的危险。当他同左光先厮杀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候,他忽然把主剑一挥,使他的骑兵向后撤退,他自己也拨马而走,只觉得马蹄飞一般地奔腾,地上的草呀石呀接连着闪过,丝丝缕缕的战袍下摆向后飘飞成一支一支戈矛。
左光先正觉得自己没法取胜,心中有点慌张,忽见李自成的人马后退,心中猛一高兴:“到底你招架不住!”随即率领着人马追杀过来。追不远,忽见自成勒转马头,取弓在手,他心知中计,本能地把上身往鞍子上猛一伏,同时小声叫道:“不好!”刚说出这两个字,只听当的一声,一箭射中他的盔尖,盔缨飞出一丈开外。他大吃一惊,赶忙勒住马头。正在这当儿,又听见嗖的一声,他身边的旗手应声落马,大旗倒在他的身上。他正在不胜惊骇,李自成率领着人马杀了回来。
如果是一般将官,在这样情形下很容易失去了迎战力量,回马而逃,即使不回马而逃,只要他惊慌失措,也会影响自己的部队,立刻瓦解。但是左光先尽管不胜惊骇,看见闯王回兵杀来,仍能大呼大叫地进行迎战,表现得非常勇敢。他手下的将士们看见主帅如此,也都有了胆量,战斗得十分顽强。不过左光先已经不希望取得胜利,只希望且战且退,使他的将士牺牲不大,最后退到一个地势较好的地方,拼死守住,不要溃败。他在退却时竭力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不断地进行反扑。
不能够一下子把敌人杀得大败,这使李自成感到焦急和恼火。正在这时,在他的左边不远,隔着一座生满小松树的丘陵,突然腾起来一片黄色灰尘,同时听见左光先的步兵在高处大声叫着:“贼兵又增援啦!贼兵又增援啦!”这支援兵冲进了左营的步兵中间,驰突砍杀,使步兵首先发生混乱,随即影响了骑兵,牵动全线。李自成趁着敌人的骑兵队形开始动摇,冲进了官兵阵内,他的骑兵虽然已经死伤了三四百人,但是一旦胜利到来,这一支人马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
官兵方面有组织和有秩序的退却终止了,跟着是一片混乱,争着逃命,互相践踏。左光先连斩了几个士兵,仍然制止不住全线崩溃的可怕局面,只好不再管手下将士们的性命如何,也无暇考虑名将威信、皇帝问罪等等问题,带着几十名亲兵落荒而逃。
高夫人①立马在小山头上,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左翼战线上官兵的旗帜混乱起来,有的倒下,有的奔逃,随即又看见闯王的大旗在向前追赶。虽然距离很远,她看不清旗上的“闯”字,但是那白缨子和银枪尖却在太阳下闪着白光,原来太阳是惨淡无光的,似乎山山岗岗、枯草寒林,到处都染着凄凉的黄色,如今突然全变了,太阳是娇艳的,而大地呈现着鲜明的色彩。她的心突然从半山中落下来,不自觉地喃喃说:
“谢天谢地,又打胜了!”激动和喜悦的热泪充满了她的眼眶,在大眼角滚动着,差点儿奔流出来。
刘宗敏亲自率领三百骑兵前来增援,等他奔到老营时,听说左翼已经大胜,便让队伍停住,策马奔上小山,亲自观看。他看见左翼的战斗确实已经结束,空荡荡的看不见人马和旗帜活动;正面战场被较高的丘陵遮住,什么也看不见,但听见呐喊声和鼓声仍在继续。他向高夫人问:
“这边战场上是怎么回事儿?”
“刚才开始的那一阵,杀得可紧哩,后来就松了。”高夫人笑了一下,又说:“闯王把贺金龙派到玉峰那里去,也许这一个计策使着了。”
刘宗敏心中明白,不觉笑了一下,苍黑的饱经战火风霜的脸成了一朵菊花。他又向正面战场上听了听,说:
“曹变蛟也在后退了。闯王已经从左边杀过去,我再同田副爷②从右边杀过去,把他美美地收拾一顿。”
“好吧,机不可失。我在这里等着,看你马到成功。”
宗敏走后,高桂英仍然同男女亲兵们立马山头,向着战场瞭望。大约能看到一片狼藉,处处腾起的烟雾,西边的天空被渐渐飞起的晚霞染得红彤彤。她的带着征尘色的脸颊上绽开来一朵微笑。她望望骑马回到她身边的小来亨,叹口气说:
“唉,孩子,打仗不光要斗勇,也得斗智啊!”
(节选自《李自成》第九章,有删改)
①高夫人:闯王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②田副爷:起义军将领田见秀的绰号。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人物生动,笔尖常含感情。作者对李自成与左光先激烈交锋的精细描写,突出了战争的惨烈,蕴含着饱满分明的爱憎感情。
B.作者善于调度笔墨,细致描写激烈的战争场面。文中重点写了李自成与左世雄和左光先的两次直接交锋,刻画了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的义军领袖形象。
C.左光先最后已经无暇考虑名将威信、皇帝问罪等等问题,只能落荒而逃,暗示了左光先在激战中尚有“后顾之忧”,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D.小说运笔周密,在描写战事之余,忙里偷闲,还做了景物描写。小说结尾对晚霞的描写,既象征了战事的进程,也衬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2】起义军的将士们是小说着意塑造的重心。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起义军的将士形象的。
【3】姚雪垠说“写历史小说……不应该靠随意想象构成题材”,但他又说“在塑造他(李自成)的英雄形象时,……虚构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好使他的形象丰满而典型化”。你认为作家的话矛盾吗?请以本文为例做以简析。
7、(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6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2)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 ”
(4)《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5)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出对应情境的诗句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以比喻手法表达作者思归田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侧面描写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刘裕北伐的气势,也借此表达自己想要收复失地的愿望。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交代自己创作《史记》三个目的,除了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鹃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该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经常出现,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3)《石钟山记》里苏轼对在夜泊绝壁之下而听到的“增咙如钟鼓不绝”和“簌坎镗日之声”,认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2)《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行军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
(3)《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__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13、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各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以下对诗歌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新峻朗
B.含蓄蕴藉
C.雄浑激昂
D.哀怨凄婉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D.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3】诗歌的尾联传递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做简要评价。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上(唐宣宗)令白敏中为万寿公主选佳婿,敏中荐郑颢。时颢已昏卢氏,甚衔之,由是数毁敏中于上。敏中将赴镇,言于上曰:“郑颢不乐尚主,怨臣入骨髓。臣在政府,无如臣何;今臣出外,颢必中伤,臣死无日矣!”上曰:“朕知之久矣,卿何言之晚邪!”命左右于禁中取小柽函,以授敏中曰:“此皆郑郎谐卿之书也。朕若信之,岂任卿以至今日!”敏中归,置柽函于佛前,焚香事之。
敏中军于宁州,壬子,定远城使史元破党项九千馀帐于三交谷,敏中奏党项平。辛未,诏:“平夏党项,已就安贴。南山党项,闻出山者迫于饥寒,犹行钞掠,平夏不容,穷无所归。宜委李福存谕,于银、夏境内授以闲田。如能革心向化,则抚如赤子,从前为恶,一切不问。或有抑屈,听于本镇投牒自诉。若再犯疆场,或复入山林,不受教令,则诛讨无赦。”
(公元八五二年)三月,敕先赐右卫大将军郑光鄠县及云阳庄并免税役。中书门下奏,以为:“税役之法天下皆同陛下屡发德音欲使中外画一今独免郑光,似稍乖前意。事虽至细,系体则多。”敕曰:“朕以郑光元舅之尊贵,欲优异令免征税,初不细思。况亲戚之间,人所难议,卿等苟非爱我,岂进嘉言!庶事能尽如斯,天下何忧不理!有始有卒,当共守之,并依所奏。”
(公元八五五年)二月,以醴泉令李君奭为怀州刺史。初,上校猎渭上,有父老以十数,聚于佛祠。上问之,对曰:“醴泉百姓也。县令李君奭有异政,考满当罢,诣府乞留,故此祈佛,冀谐所愿耳。”及怀州刺史阙,上手笔除君奭,宰相莫之测。君奭入谢,上以此奖厉,众始知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税A役B之C法D天E下F皆G同H陛I下J屡K发L德M音N欲O使P中Q外R画S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指处境窘迫、阻塞不通,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意思相同。
B.乖,指违背、不顺,与成语“时乖命蹇”中的“乖”字意思相同。
C.卒,指完结、终了,与《陈情表》中“保卒余年”的“卒”字意思不同。
D.谢,指道谢,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字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敏中外任前担心郑颢在唐宣宗面前中伤自己,唐宣宗于是拿出郑颢中伤白敏中的书信,还表达了对他的信任,白敏中对此很感激。
B.在处理党项问题上,唐宣宗下令:南山党项部族如能听从教化,则加以优抚;如有冤屈,准许他们向中央政府申诉;如再侵扰边界,则进行诛讨。
C.唐宣宗下敕令一并免除原先赐给右卫大将军郑光的鄠县以及云阳庄园的税役,中书省门下省上奏表示反对,唐宣宗认为这正是臣下热爱自己的表现。
D.唐宣宗在渭上游猎的时候了解到醴泉县令李君奭的为官表现,其后怀州刺史空缺,唐宣宗亲手写诏书任命李君奭,宰相们对李君奭的升迁难以理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颢已昏卢氏,甚衔之,由是数毁敏中于上。
(2)县令李君奭有异政,考满当罢,诣府乞留,故此祈佛,冀谐所愿耳。
【5】《旧唐书·宣宗本纪》中评议“当时以大中(唐宣宗年号)之政有贞观之风焉”,唐宣宗之政为何获此评价?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在广大青年学子中引起热烈反响,让他们对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为此,学校准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下图是本次活动的宣传画:
这幅宣传画图文并茂、意蕴丰富,不仅能给人精神上的鼓舞,而且引人深思。请你结合宣传画的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