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__①__生动活泼,__②__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__③__讲故事或作报告,__④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⑤__不写稿子,__⑥__应像一篇文章。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
| 虽然
| 而
| 却
| 即使
| 也
|
B
| ∕
| 可是
| ∕
| 而
| 虽然
| 但
|
C
| 尽管
| ∕
| 而
| 却
| 虽然
| 但
|
D
| 虽然
| 却
| 可
| ∕
| 即使
| 也
|
A. A B. B C. C D. D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法律条文,另一端是发展成为诗。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条目来阻绝任何暧昧性,所以现在国际法、公约等通用的语文是法文,因为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 ,所以有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却不会有人说那本六个门类法律法规汇编而成的《六法全书》很美。
A.因为中国语文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B.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
C.因为美常常是不准确的,准确往往不美,所以中国语文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
D.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因为准确往往不美,美常常是不准确的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然,表面的公正不等于公正。_①_,_②_表面功夫都不做足,内在的真诚性_③_是值得怀疑的。_④_,议员在议会中打架,_⑤_只是作秀,但也有可能是全力为选民争取利益; _⑥_假如他们只顾着打呼噜,连表现一下的念头都没有,那就一定是置选民利益于不顾。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然而 | 如果 | 一定 | 那么 | 虽然 | / |
B | 可是 | / | 肯定 | 也许 | 即使 | 那么 |
C | 但是 | 如果 | 大概 | 比如 | 也许 | 而 |
D | / | 一旦 | 似乎 | 也许 | 那么 | 可是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本政府从来没有放弃,也绝不可能放弃侵略扩张的国策,安倍上台后所推行的一系列诸如“侵占钓鱼岛”、“废弃《和平宪法》”以及“否认侵略历史”等政策,都充分显示出日本政府侵略他国成性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B.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这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
C.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整形,女性比例为83%,男性比例约为17%,整个行业的年增速则约在30%以上。
D.中央自从下定反腐决心、决定老虎苍蝇一起打后,各级政府官员作风大有改观,但仍有不少贪腐分子不知收敛,依然我行我素。
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全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疾病)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免去)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选拔)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
C.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D.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审讯)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hatGPT,是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它经过底层逻辑设定和机器学习训练,拥有了几乎人类所有知识的总和,而且具备三项超乎想象的能力:数字内容孪生能力,构建现实世界——虚拟世界映射;数字编辑能力,打通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交互通道;数字创作能力,从数据理解走向数据创作。
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利用机器学习急速学习数据分布,完成分类、预测等任务)相比,ChatGPT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归纳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学习数据产生的模式,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
如果进行一场考试,在某些领域,ChatGPT的“实力”相当于211高校中等偏上的本科生水平。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
实际上人工智能、元宇宙、ChatGPT等都是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匪夷所思的技术被发明出来,人类进入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数字世界协同进化的新时代。如果说无人工厂、无人驾驶实现了程序性智能控制,元宇宙开启了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数字世界,那么ChatGPT构筑了一个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硅基生命体。
无论教育者做出什么反应,教育与Al的深度融合时代已经到来。就教育行为本身而言,以知 识传递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更是被逼入墙角。
一方面ChatGPT几乎能回答所有学生问的问题,而且能因材施教,那我们的教师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既然这些知识可以如此方便地获取,那我们的孩子花那么长时间去学习、去做题究竟有没有意义?我们的孩子最迫切需要学习的是什么?面对ChatGPT挑战,教育者该怎么办?
为此,编者与ChatGPT就教师的作用进行了一次对话。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哪些是你无法取代的?”
“作为一个语言模型,我存在以下局限性,因此无法取代人类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情感交流: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我无法表现出人类的情感,无法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2.人际互动:我无法模拟人类教师的人际互动,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3.灵活应变:我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运作的,无法灵活应对学生的不同需求。4.教学体验:我无法提供人类教师的生动有趣的教学体验。因此,人类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我只能作为他们的补充,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和提供更多资源。”
但是,技术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会产生深刻影响,那么教育的形式、内容和目的也会有重大的调整。ChatGPT出现,应该是教育自身改革的一次重大机会,因为如果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改变,教育是不可能靠屏蔽ChatGPT来维持下去的。
教育改革急需要在以下三方面做重大调整:一是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正确价值判断能力的人,而不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二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有重大调整,其主要的方向是要用ChatGPT等学习工具来协同改进教育教学方式,而不是回避与恐惧。三是超越知识学习,更加关注学习的品质。真正好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求慢而不是求快的,只有慢才能锻造思维深度,才能在与人交往中铸造深度的人际关系;是求难而不是求易的,只有挑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求少而不是求多的,只有少才能有闲暇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形成多样化的大脑;是求拙而不是 求巧的,唯有求拙才能培养一个人的钻研精神和韧性。
一个人真正能够成功,靠的是学习的专注力,能够从兴趣上升到志趣,并成为充满个性特质不一样的人;靠的是责任心和韧性,碰到困难不屈不挠、坚持不懈;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精神,在关键时能够得到团队的支撑和帮助。
这些学习品质,从来和技术无关,当然也和这个突然跑进瓷器店横冲直撞的公牛——ChatGPT毫无关系。
如果一个教育者理解这个道理,那么也就知道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世界里,如何保持教育定力,坚持改革方向,真正为我们的孩子提供适切、有意义的教育。
(《ChatGPT挑战人类教师?教育中的这些东西AI难以替代》《教师博览》2023年2月15日)
材料二
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在近日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1月15日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新的动荡变革期内,全球变暖、逆全球化、经济衰退、地区冲突等复杂因素相互交织,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全球减贫进程严重受挫,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回荡全球。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 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为我们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思考的命题。
令人振奋的是,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构建新的“社会契约”,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红利,更好地彰显教育作为全球公共利益的属性。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提出,数字革命应当惠及所有学习者。不少国家应时而动,纷纷出台数字化发展战略,并将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的有效行动,必将使“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教育“四大 支柱”在数字时代更加厚实有力、顶天立地。
(《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教师博览》2023年2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是一款经过底层逻辑设定和机器学习训练,拥有了人类所有知识总和的聊天机器人工具。
B.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变革期内,教育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
C.虽然ChatGPT构筑了一个有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硅基生命体,但实际上它仍属于新技术的应用。
D.若各国都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举措,ChatGPT对教育将不再是挑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综合运用了假设论证、比较论证等手法,既提出了教育面临的挑战,也给出了教育改革的建议。
B.材料二大处落笔,先指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引出数字教育的话题。
C.材料一说,ChatGPT几乎能回答所有学生问的问题,还能因材施教,这可算作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红利。
D.材料一的标题用了设问,还包含悬念,与材料二直接表明观点的标题相比,能吸引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AI挑战教育的“实力”的一项是( )
A.ChatGPT具备三项超乎想象的能力——数字内容孪生、数字编辑和数字创作能力。
B.分析式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来急速学习数据分布,完成分类、预测等任务。
C.ChatGPT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
D.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数字世界协同进化的新时代
【4】材料二中怀部长在演讲中提到“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请结合材料一简要阐释数字时代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7、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 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3) ______________,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4)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 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 ______________,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______________,自用则小。(《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8)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___。(《论语·八佾》)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饭疏食,饮水,______,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______。(《论语·述而》)
(2)尔卜尔筮,______。以尔车来,______。(《诗经·氓》)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草创未就,______,惜其不成,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2)《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3)中国古代诗文与茶、酒有密切关系。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一句以品茶极写无聊;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10、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3)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相》)
(4)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5)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这与李贺“老鱼跳波瘦蛟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苏轼《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真理正义绝不后悔,这与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改的诗句“____,____”有着跨越历史的相似。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描写了动人的音乐,“____,___”两句,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3)2020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相逢在同一天,普天同庆“中国节”。我们可以来到岳阳,近距离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所描写的洞庭湖月夜美景:“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闻雁
(宋)陆游
过尽梅花把酒稀,熏笼①香冷换春衣。
秦关汉苑②无消息,又在江南送雁归。
【注】①熏笼:焙烘衣服的笼子,罩在香炉上。焙烘衣服时,炉中常加上香料。②秦关汉苑:泛指中原失地。秦关,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汉苑,指西汉上林苑,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当时都已被金人侵占。
【1】下列对两首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诗首二句上句诗人以设问起,下句出以慨叹,渲染出全诗萧瑟凄清的情调。
B.“眇”,渺远。故园本来就渺远,加之秋雨绵绵,诗人思乡的感情就更强烈了。
C.“过尽梅花”即“梅花过尽”;“熏笼香冷”间接表达了天气乍暖还寒的意思。
D.“秦关汉苑”是借代,代指宋朝失去的北方土地;“消息”是失地收复的消息。
【2】两首诗歌都用到“雁”这一意象,请围绕这一意象从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比较不同点。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年数岁,从伯惠开抚其背曰:“必兴吾宗。”琛少而朗悟,有纵横才辩。起家齐太学博士。时王俭当朝,琛年少,未为俭所识,负其才气,欲候俭。时俭宴于乐游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俭坐,俭与语,大悦。俭为丹阳尹,辟为主簿,累迁司徒记室。永明九年,魏始通好,琛再衔命到桑乾,还为通直散骑侍郎。时魏遣李道固来使,齐帝宴之。琛于御筵举酒劝道固,道固不受,曰:“公庭无私礼,不容受劝。”琛徐答曰:“《诗》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座者皆服,道固乃受琛酒。东昏初嗣立,时议以无庙见之典,琛议据《周颂·烈文》《闵予》皆为即位朝庙之典,于是从之。高祖定京邑,引为骠骑谘议,领录事,迁给事黄门侍郎。琛在宣城,有北僧南度,惟赉一葫芦,中有《汉书序传》。僧曰:“三辅旧老相传,以为班固真本。”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 琛寻迁安西长史、南郡太守,母忧去官,又丁父艰。起为信武将军。俄而迁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土民称甚有灵验,遂于郡厅事安施床幕为神座,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皆于厅拜祠,而避居他室。琛至,徙神还庙,处之不疑。又禁杀牛解祀,以脯代肉。琛频莅大郡,不治产业,有阙则取,不以为嫌。高祖在西邸,早与琛狎,每朝宴,接以旧恩,呼为宗老。琛亦奉陈昔恩。琛常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都废,惟书籍不衰。”中大通元年,为晋陵太守,以疾自解,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卒,年五十二。遗令诸子,与妻同坟异藏,祭以蔬菜,葬日止车十乘,事存率素。诏赠本官,加云麾将军,谥曰平子。
(节选自《梁书·萧琛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
B.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
C.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
D.琛固求得之/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琛甚秘之/及是行也/以书饷鄱阳王范/范乃献于东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汉代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设于汉武帝,太学的教师主要是博士。
B.录事,晋代骠骑将军及诸大将军的属官,总录各曹文簿,有弹举军中善恶的职责。
C.太守,指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D.丁父艰,即丁父忧,指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为母守孝称丁母忧、丁内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琛自幼聪颖,敢于展示才华。他年少时便深受堂伯父的赞赏;为了赢得权臣王俭的青睐,他主动穿着虎皮靴、拄着桃枝杖吸引王俭的注意。
B.萧琛机智灵活,能言善辩。在担任司徒记室时,北魏使者李道固拒绝他的劝酒,他引用《诗经》中的语句劝酒,终使李道固接受,同座叹服。
C.萧琛热爱读书,爱惜珍贵书籍。对从北方和尚那儿得到的《汉书序传》,他如获至宝,珍惜收藏,送给萧范。青年至老年,读书的兴趣未曾衰减。
D.萧琛理政有才干,深受皇帝器重。他果断处理吴兴郡守在郡厅开辟神祠的事情,将神位归还项羽庙;皇帝视他为宗老,感念旧恩,厚爱有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琛频莅大郡,不治产业,有阙则取,不以为嫌。
(2)遗令诸子,与妻同坟异藏,祭以蔬菜,葬日止车十乘,事存率素。
1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证书多种多样,毕业证书、资格证书、获奖证书等不一而足,它们或见证经历,或证明资历,或定格荣誉,是生命成长的重要证据,也有人认为,生命中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难以被证明,有时也无需证明。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