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06年国家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财政保障政策和支持政策,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B. 德国医学专家说,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社会迫切需要让病人接受因人施治、副作用小的疗法对于年老并长期接受治疗的病人尤其重要。

    C. 到目前为止,包括安理会在内的联合国机构的有关决议或文件已不止一次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的内容,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D. 如今,打通老百姓日常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以其覆盖面广、使用便捷、品类繁多等诸多优势,深得人们的喜爱。

  • 2、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达了对建立一个统一强大、仁德爱民的政权的向往。

    B.“朝菌不知晦朔”中,“晦”为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朔”为阴历每月第一天,与此相关的还有“望”,为每月的十四,“既望”就是十五。

    C.《堂吉诃德》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塞万提斯。他在战争中失去左臂,后遭海盗袭击被掳去服苦役,好不容易得为小吏却屡屡因而获罪,然而正是苦难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呈现了一对主仆令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的冒险经历:主人乡绅堂吉诃德充满理想与正义感,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仆从桑丘憨厚单纯,多次受挫依然对主人忠心耿耿。

    D.晚唐五代,文人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温庭筠、柳永等人为首的花间词人的作品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

  •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班级有一个调皮鬼,平时老师在还算老实,但只要老师一离开,他准把教室里搞得乌烟瘴气的。

    B.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

    C.少林寺僧人,个个武艺高强。他们一般从小就穷兵黩武,有的经过长达几十年才出师。

    D.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使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老师讲课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近阶段,毒生姜、镉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鲜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清香楼主 聂鑫森

    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隶书大字。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家书写、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妙。于是忍不住进店去,或买东西,或饱口福。

    清香楼的总经理是甄仁,具体的事由他的夫人操持。甄仁主要奔走于书画界联络感情,尤其对那些名家大腕访之甚勤。凡有头有脸的人来此设宴,他必自始至终地款待,绝不出半点儿差错。

    那一次,年近古稀的雷默在这里宴请外地的几位友人,幸亏甄仁在场,要不就会闹得不愉快。

    雷默为湘潭书画院退休画家,是全国少有的书画界全才,诗、书、画、印都让人称赞。诗擅长古风,起承转合,气势宽博;书法诸体皆能,尤以隶书得彩;治印师法汉宫印,又多有自悟,一刀既下,神采奕奕;画风狂野,大写意花鸟色墨淋漓,画松最让人称道,铁干铜枝,龙鳞粗拙,针叶鲜茂。虽每平方尺万元以上,他却不肯轻易出手。

    雷默设宴,只点菜,不要酒,他自带了两瓶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

    按礼数,甄仁先在大门外迎客,再引之入雅间,然后亲自沏茶,并记下客人所点的菜名,退下,去厨房细细交代。酒过三巡后,甄仁自备一杯酒,到雅间来敬雷默及客人。雷默很高兴,向客人介绍甄仁:他与书画界长年交往,亦是名人矣!甄仁谦和地笑着说:我只是附名人骥尾,惭愧,惭愧。请雷老和各位先生尽兴,有事只管吩咐。"

    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店堂里传来争吵声。跑堂的小伙子急匆匆告诉甄仁:雷默和客

    人把酒豪饮一尽,指名要买陈列柜里的两瓶茅台三十年陈酿,但甄夫人执意不肯。甄仁心里骂了一声蠢婆娘’’,忙去了店堂,把夫人拔到一边,拿出酒来,说:雷老,贱内不懂事,请您海涵。这样的好酒,雷老不喝谁喝?我送给您,算是赔罪。

    雷默仰天大笑:酒不能让你送,酒饭钱用不了我的一尺画哩。你的话让我快意,雅间靠墙立着画案,你很有心啊。快把大册页、色、墨、笔等物摆上去,我和朋友边喝酒边轮流为你作画,算是答谢!

    甄仁常备的大册页本,一折一面等于一张四尺斗方。书画家在酒酣耳热时,或遣兴或应甄仁之请泼墨挥毫。这些作品,为甄仁变了不少现钱回来。

    这一次,雷默及友人又画了十张。遗憾的是,雷默没有画松,画的是一篮荔枝,题识是大利年年

    甄仁的母亲快满八十了,住在乡下的青松镇。甄仁的父亲过世早,母亲这一生吃过不少苦,现在生活好了,他要隆重地为母亲贺寿。他备了一个大册页本,题签为百松多寿图,自写了序,概说老母生平及儿孙的感恩之心,然后登门求请本地名画家各画一幅。

    夫人问:怎么不请雷老画松?

    先让别人画,中间留出连着的两面再请雷老画,他不画就不好意思了。

    在一个春雨潇潇的午后,甄仁先打电话预约,然后打的去了雷默的家。

    两人坐在宽大的画室里,喝茶、聊天,甄仁动情地说明来意,再打开册页本,请雷默观赏一幅幅松画。

    还留了两面,想请先生赐画,不知行否?

    大家都画了,我不画有违常情。早些日子,有个房地产老板,说要为一个领导之母贺寿,愿出十万元购一张松画,我一口回绝了。这两人口碑都不好,我没有兴趣画。

    雷老,您的画无价,我不能说用钱买画,我是求画,请成全我这份孝心。

    雷默拎起毛笔蘸上墨,画几株南方的马尾松,再画峭峻的石头。松干、松枝、松针,凸出土的松根,多棱多纹的石块,下笔沉稳快捷,浓淡兼施;再以赭色染干染枝,以绿汁涂松针,生意盎然。

    甄仁说:先生画松得南宋李唐之气韵,但他画的是北地之松,而你画南方马尾松,是多年写生所获,透出一个字,了不得,了不得!

    雷默说:你没有说外行话,我很高兴。

    画完了,雷默题识:松谷云根图。癸已春应邀,雷默一挥。

    过了些日子,有人告诉雷默,在那位领导干部之母的寿宴大厅里,他看见了那幅《松谷云根图》,画的上边临时夹着一张大红纸条,上写寿者的姓名和贺寿者房地产老板的姓名。

    雷默马上明白了:他在册页上画的画,被甄仁挖截下来,卖给了那个房地产老板。什么东西!雷默狠狠地骂一句。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甄仁把自己的店铺起名为清香楼,有自我标榜高洁、高雅之意,但其言行粗鄙,作者以清香楼主称之,有讽刺之意。

    B.甄仁主要负责店铺的对外联络,妻子则负责各种具体事务,两人各司其职,使清香楼生意兴隆,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

    C.雷默是德艺双馨的老画家,他精通多门艺术,所画松树每平方尺能卖万元以上,却不肯轻易出手,求画人口碑不好,即使出高价他也不答应。

    D.小说写雷默宴请友人差点闹得不愉快之后,没有接着叙述此事,却转而介绍雷默的才艺为人,看似闲笔,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

     

    E.小说借雷默之口写房地产老板想要高价购买松画一事,不仅凸显了雷默耿直的性格,也为后文甄仁将《松谷云根图》转卖给房地产老板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中的甄仁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3】小说结尾出人意料,这样安排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追述了曹军攻破荆州、沿江而下的景象,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英雄的志得意满。

    (2)《蜀道难》中,李白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劝人警惕战乱的发生,警惕蜀中“猛虎、长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凶残性。

    (3)《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早年技高貌美,盛极一时,现在却飘零沦落,今昔对比之下,借梦表现她这种悲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小船在广阔的江面上任意漂荡的情景。

    (3)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在蜀山上高触星辰,人们面对蜀道感慨叹息。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_______________”,借月引发思乡之情、别离之绪。

    (3)杜甫在《登高》中道出自己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情态的的句子是“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两句是“__________”。

    (3)《论语》中曾子认为“士”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并解释其原因的句子是“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最后用“____________”委婉地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2)莲花因“出淤泥而不染”的美而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中以虚笔写到莲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揽镜自照,文人墨客也把“镜”写入诗中,借以表现丰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阙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学爱好,而“_________”,则说明李蟠的儒学素养。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阳后菊花二首

    范成大

    其一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其二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注)①垂车:又称悬车,指悬挂车子,不再当官上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首句写重阳节后菊花无人观赏,借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指出吟咏对象。

    B.第一首诗中,“湿露华”是说菊花带着湿露,鲜嫩可爱;“金靥”用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

    C.第二首诗中,首联写“登高”过后菊花尚新,但“酒徒”与“诗客”都已不再来赏菊花了。

    D.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后菊花无人欣赏的无限悲叹。

    2这两首诗均创作于作者致仕家居石湖时,请分别从表达方式、语言风格、思想感情三方面赏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子也。鲤也死,有棺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取材于《论语·先进》)

    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③家之有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夫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

    (取材于《礼记·檀弓上》)

    注:①颜路:颜回之父,字路,家贫。②徒行:指无车而行。《礼记·王制》:君子者老不徒行。③称:符合。

    (二)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治丧也,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爱民若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忧然为间曰:命之矣。

    (取材于《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墨者:信奉墨家学说的人。夷之:姓夷名之。②颡:额头。泚:出汗。③蘽梩:盛土的箕和挖土的锹。

    (三)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殊玑,万物为賷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此,何偏也。

    (取材于《庄子·列御寇》)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家之有                                亡:同“无”,没有

    B.古之人爱民若赤子                  保:爱护,保护

    C.由亲始                                   施:施行

    D.夺彼                                   与: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亦各言子也            偏也

    B.有棺无椁               不视

    C.吾从大夫之后        薄为其道也

    D.墨治丧也               恐乌鸢食夫子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颜路请求把孔子的车子做成颜渊的外椁

    B.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

    难道夷子以为不薄葬就不可贵了吗

    C.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

    那汗,不是流给别人看的,而是心中的悔恨在面目上的流露

    D.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齐备吗?为什么加上这些东西

    【4】下列对夷之和孟子辩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夷之倡导薄葬,却厚葬自己的父母,并没有真正做到爱无差等,夷之的言行是自相矛盾。

    B.夷之引用“若保赤子”是为了证明儒家和墨家在爱有无差等上认识不同,但自己厚葬父母没有错。

    C.孟子认为爱是有差等的,就像爱兄长之子和爱邻人之子的区别一样,夷之是无视亲人与他人的区别。

    D.孟子借曾有人不埋葬父母,见父母遗体被毁而心生愧疚最终也会埋葬的故事,说明厚葬父母有道理。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孔子、庄子的言论,简述其中反映出的主张或思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第一个发现石墨烯的科研大牛,第一个自驾横跨中国的女司机,第一个在一分钟内吃完十个汉堡的壮汉……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这样的第一人津津乐道;但也有人对这样的关注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