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辽源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七月七日长生殿,(  )

    A.夜深无人私语时 B.相逢何必曾相识

    C.夜半无人私语时 D.相见时难别亦难

  •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已逼近华南,预计明天中午将在海南文昌到陵水一带沿海登陆。

    B.“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根,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C.我也不知道他喜不喜欢这块手表。

    D.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 3、历史课上老师说:公元1894年中日爆发了一场战争,按中国农历干支纪年法(即用天干,如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如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纪年,六十年一循环),那年正是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课间同学们就干支纪年聊了起来。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甲:1996年我们出生了,是农历丙子年。

    B同学乙: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农历戊子年。

    C同学丙:2014年我们将毕业,是农历丁丑年。

    D同学丁:2016年法国欧洲杯,是农历丙申年。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围棋培训的火爆,似乎与过去全民学奥数并驾齐驱甚至赶超的态势,无论中心城区还是市郊,几乎每一个商圈都入驻了几家青少年围棋培训机构。

    B.戏剧艺术的发展,既需要有立足时代的新创作,更离不开对经典作品的不断演绎和诠释。当代艺术家的思考、开掘、深耕和创造,其意义在于回应时代的需求和观众的期待。

    C.语言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一知识宝库促进了人类发展,见证了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D.金融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将在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加速金融业开放力度,更好地吸引聚集各类金融机构。

  •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不超过200微米进行人工再造,而对几毫米厚完整皮肤系统还不能进行再造, 。为此,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血管。

    A.因为涉及血管组织,没有血管的养分供应,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没法存活

    B.如果涉及血管组织,只要血管能够供应养分,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能存活

    C.因为涉及血管组织,而血管组织涉及的医疗技术问题,人类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

    D.但如果人类解决了血管供应养分问题,人造皮肤的其他重大技术也就会迎刃而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河流文化生命在于它的超越性。你可以通过河流的故事触摸一段历史,一个族群;你也可以通过历史的故事复活一条河流,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你甚至可以通过知识、经验和想象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它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这时,河流文化生命就由超越性而获得了一种稳定的虚拟性,是各民族发生、成长和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在地球景观中,没有什么比河流更神奇、微妙和难以穷尽的了。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有声有色、奔腾不息的河流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产生了独特的河流美学,掀开了地球自然和生物史诗中瑰丽、壮美和绵长的诗意篇章。从中国的《诗经》《黄河大合唱》、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到美国的《老人河》,河流成为文学和文艺创作的源泉。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音乐和诗歌。不能想象没有河流滋润的人类情感和文学作品,就像不能想象没有文学和音乐伴随的河流一样。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作为历史文化的空间载体,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作为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河流不仅仅是经济资源、战略资源,还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亟待保护的珍贵的自然遗产。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的可持续性,还必然意味着河流以及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节选自《河流的文化生命》一书)

    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 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C. 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D. 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B. 河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 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D. 河流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和自然情怀,滋润着人类的情感,成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流作为人类想象力的起点和极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在人文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B. 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C. 河流不仅焕发了所有大地景观的活力,而且还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

    D. 我们可以通过河流触摸历史,把河流和历史抽象成一种符号,赋予河流更加丰富和充满变数的内涵。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2)许多艺术作品讲究适当留白以表现更丰富的意蕴,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有这样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了箫声的悲恻感人,写出了音乐的感染力。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2)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3)《逍遥游》中用“泠然善也”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东坡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湖面上自如漂流的感受。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    

    (3)《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与《鱼我所欲也》中的名句“_________”内涵相似。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文中点明自己穿着破旧衣袍,身处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中而毫无羡慕之意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

    (3)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________”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问的形式说明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都会有疑惑,从而强调了从师的必要性。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来表现蜀道开辟之艰难和来历之神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梨花喻飞雪,以春景喻冬景,描绘出短短一夜间大雪忽至,形成寒冷瑰丽的壮观景象。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指出会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深受触动的琵琶女第三次演奏时,曲子更为悲恻动人,以至听者无不唏嘘的场景。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云”是古典诗文的常见意象,多姿多彩的云,营造了诗意的天空。古人赋予“云”不同的内涵,有时云被染上各种颜色,如《登泰山记》中的“___”,《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有时云具有不同的姿态,如《李凭箜篌引》“___”中云是静态的,《春江花月夜》“___”中云是动态的;有时云又被赋予了比喻义,如《阿房宫赋》用“___”来形容宫女的秀发,《过秦论》用“___”来比喻陈涉起义的形势。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风入松

    陆游

    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

    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说与,这回真个闲人。

    【注】①凤楼:指宫内的楼阁,借指朝廷。②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指书信。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回忆蜀中十年生活,选取饮酒、吹笛、题诗等活动,再现了自在的生活。

    B.“万金选胜莺花海”一句运用夸张手法,以春日赏景的洒脱表现词人的狂放。

    C.“吹笛鱼龙尽出”凸显了音乐的魅力,其写法与“舞幽壑之潜蛟”有相似之处。

    D.词人已是满头白发,回想早年的壮语,不禁生发出久居官场为浮名所累的懊悔。

    【2】本词结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都有一“闲”字,二者的意味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久中墓志铭

    曾巩

    君姓张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庆历三年来自曲江,入太学。当是时,天子方诏学官岁献士二人,学者以数百千人,独献君,会学散,不。于是时,予盖未尝识君也。后二年,过予之所居临川,始识之。

    君为人深沉有大度,喜气节,重交游,一时所与游者甚众。而君所尤称者,广汉张贲;以为年少可进以学者,莆阳陈惇。盖君之学多贲发之,而于惇以师友自处也。凡君之与人交,喜穷尽其得失,其义足以正之,而其直未尝苟止也。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与之言,必随其材智所到,不病以所不为。故君之友皆惮其严,而喜其相与之尽。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其语曰:“士生于今,势不足以持世,而游于其间,当如此也。”于临川,出其文章,因与予言古今治乱是非之理,至于为心持身得失之际,于其义,余不能益也。后二年死于兴国军,某月某日也。

    明年,其弟来江南,以力之不能,将独负君之骨以归。是时陈惇方以进士得出身,君之弟曰:“吾忍不全归吾友邪,明年吾得补为吏,力能以君之丧归。”其弟乃止。

    君年若干。祖某,考某。君幼孤,养兄嫂,尝曰:“嫂之于吾犹母也,妇能以姑之礼事吾嫂者,可以为吾妇矣。”然卒亦无也。君固难交,然不易其好。而陈惇者,与君交尤深也。予尝视惇与君之相从,忧穷龃龉,无不共之,其中心岂有利然也。世之交友道废久矣,其有之,或非此也。然则君之事,其有取于世教非邪?惇以某年某月某日归君之丧葬地,而予铭。其辞曰:

    呜呼久中,不如其志。孔孟以然,何独于子?生不大,天固为之。其长在人,于此观之。

    (选自《元丰类稿》)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学散,不   报:批复

    B. 余不能益也   损:损害

    C. 君之弟曰   约:阻止

    D. 予铭   属:嘱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一时所与游者甚众   然则诸侯地有限

    B. 不病以所不为   皆出于此乎

    C. 君幼孤,养兄嫂   虎兕出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

    (2)妇能以姑之礼事吾嫂者,可以为吾妇矣。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4文中哪些内容从侧面表现了张久中交友有道?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班级召开研讨会,就“历史”与“未来”关系展开讨论。学生甲认为,历史不能告诉未来,还是让未来告诉历史。学生乙则认为,未来源于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研讨一起,大家议论纷纷,话题又由“历史与未来”延伸到“现在”。

    研讨会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讨论还在继续……

    你若是班级研讨会成员之一,对此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