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监考(jiān) 贬谪(dí) 汗流浃背(jiā) 妄自菲薄(fěi)
B.筵席(yán) 发酵(xiào) 命途多舛(chuǎn) 繁文缛节(rù)
C.角色(jiǎo) 气氛(fēn) 翘首以待(qiào) 纨绔子弟(kù)
D.悲恸(tòng) 重创(chuāng) 潜移默化(qián) 谆谆教诲(zhūn)
2、下面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著名歌唱家谭晶所唱的歌,正如苏轼在《赤壁赋》里所写的那样“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B.今年高考会有哪些变化?我们需要怎样应对?都是广大师生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C.《论语》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一个人能做到这两条,就能重塑新我。
D.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 ,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
②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学文化现象,从学者到民间,不乏追寻者。但是也有些人只想凭借 而揣摩得到儒学真谛,这是很错误的。
③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 ,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
A.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口耳之学 B.口耳之学 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C.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口传心授 D.口传心授 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4、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清楚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衡量
D.河内凶 发水灾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文化消费和媒体环境日趋复杂的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艺术创新、市场认可的多重抵达,成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最大挑战。通过对庆祝建党百年重大主题作品的观察,我们欣喜地发现影视工作者纷纷从革命先辈和中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奋斗历程中挖掘故事素材。呈现出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时代成就、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多题材展示,故事片、文艺片、纪录片、动画片等多门类呈现,历史片,战争片,青春片,谍战片等多类型融合的现实主义特色和史诗品格。
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现我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与人们同呼吸共命运、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是这些创作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从中共一大开始一直讲到抗美援朝,全景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的过程。创作者特别注重还原历史现场,使观众能切身去感受革命历史环境下人物的实际处境和心理状态,从而赋予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充分的逻辑规律。
面对新的历史方位、时代潮流、生活风尚,积极投身火热的新生活,在真实和细微的场景中为百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特别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寻梦追梦过程书写放歌,也是建党百年主题创作题中应有之义。比如电视剧《大江大河2》以几位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展现了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经济领域的改革、社会生活的嬗变、政治领域的变革,刻画了改革实践者们的探索、觉醒和变化的历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重大主题影视剧具有彰显家国情怀和实现个体认同的价值功能,最重要的是要抒发好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热爱之情。此前,《焦裕禄》《攀登者》《中国机长》等优秀作品将高昂宏大的时代精神和炽热细腻的情感抒发有机缝合在镜头语言中,营造真实情境,使人们产生共情,唤醒大众的集体记忆和爱国热情。
遵循这一成功经验,诸多建党百年主题创作影视剧都特别注重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切入,细腻展现个人抉择与国家历史命运间的内在关联。在影像编码的询唤里实现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传统的价值认同与文化归属。例如,《觉醒年代》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边嗑瓜子边商讨革命大计,展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山海情》里,基层干部马得福帮村民修水渠、建学校,经常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四处奔波,以生活化的细节令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影视从业者还借鉴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的成功经验和传播优势,打造单元式、微小型、拼盘化的作品,在短小精悍、新颖生动的形式中实现政治性、时代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结合圆融。例如,百集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采取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形式,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事件,用100个历史故事反映出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在小成本,小制作中体现大情怀、大主题。
建党百年是回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里程碑。新时代影视工作者要遵循用心、用功、用情的原则,奉献更多以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的精品力作,为百年大党引吭高歌。
(摘编自田刚健《银幕荧屏响起红色集结号——建党百年重大主题影视创作集中涌现》)
材料二
红色经典电影影片画面与当代人审美具有一定的距离,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红色经典电影也可能有所淡忘,在这种背景下,改编翻拍红色经典电影成为历史必然。这不仅是影视界传播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路径,也可嬗变为一种社会文化时尚。但由于主客观因素迥然有别,改编中既有一些平淡庸常甚至落入“三俗”歧路的失败案例,也不乏成功范例。
如何才能将红色经典电影改编成好的影视剧呢?当代影视工作者只有守正创新、继承发展,主动顺应当今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从当下观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情趣出发进行艺术考量,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历史和现实、传承和变革、教育和娱乐、怀旧和趋时的关系,才能成功实现红色经典电影的当代传承。
首先,应赋予红色经典电影改编作品以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这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包括影视剧在内的一切文学艺术所应遵奉的重要价值理念。近年来由红色经典电影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在戏剧冲突、细节铺陈、历史认知等方面作出更为细致丰富的艺术表达,不仅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价值观。而且诠释了革命英雄自我意识觉醒的内在动因,使英雄人物的思想行为更加符合历史逻辑和人性逻辑,也使主流价值的阐释更具有说服力。
其次,应拓展银屏银幕荧屏叙事的历史空间。近年来我国的红色经典电影改编影视创作的重要特点,就是延展了叙事的历史空间和维度,重新构建了红色经典电影的历史生活图景。在改编和翻拍红色经典电影时,应运用大历史观思维和多维视角统摄复杂历史,在历史的丰富性得以充分释放和真切演绎,以实证姿态实现对真实历史的深情回望。
再次,注重对英雄人物形象的个性化诠释。我们党的历史对于当下年轻观众来说是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英雄人物加以体现。在当代红色经典改编的影视剧中,创作者对英雄人物形象进行了个性化描摹和真实性描绘,巧妙地在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中融入人性伦理和个人情感,从而使改编影视剧在大众文化的广阔范畴内赢得观众的认同和共鸣。
(摘编自刘金祥《红色经典的当代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以实现社会效应、艺术创新、市场认可的多重抵达为最大挑战。
B.从日常生活视角切入,营造真实情境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更容易令观众产生共情,赢得肯定。
C.红色经典电影拍摄年代久远,人们对此可能有所淡忘,因此要对红色经典电影进行改编翻拍。
D.我们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必须关注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这个当今时代的重要精神标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前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没有还原历史现场,并且人物命运的逻辑规律也很混乱。
B.主旋律影视作品只有在刻画新时代共产党人寻梦追梦过程的细微场景中才能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C.新时代红色经典电影能否被成功改编成影视剧,取决于创作者能否正确处理好主客观因素之间的关系。
D.我们对红色经典电影进行改编时,对英雄人物形象进行有力的个性化诠释是重中之重。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最能支持“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能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观点的一项是( )
A.电影《1921》从国际化视角叙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热血故事,以丰富的生活细节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群像。
B.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面向全社会征集故事,从来稿中甄选出优质选题,形成了全民共创的生动局面。
C.《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采取短小精悍的短视频形式,在小成本、小制作中体现大情怀、大主题。
D.在改编红色经典电影时要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历史和现实、传承和变革、教育和娱乐、怀旧和趋时的关系。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材料一称庆祝建党百年重大主题作品中呈现出现实主义特色和史诗品格。请结合材料一对《大江大河2》的介绍,谈谈你的理解。
7、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3)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6)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8、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 , 。
(2)且放白鹿青崖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
(3)《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学子与其终日空想,不如奋起学习。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传达了相似的观点。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叠词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蜿蜒曲折的山路图。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边塞苦寒、风狂雪早的特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不能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2)李白《行路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借冰雪设喻,生动地突出了对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的感慨。
(3)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相与枕藉乎舟中”——忘记了空间;“ ________________ ”——忘记了时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感慨“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主要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作家对秦朝灭亡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出假设,指出秦如果爱护百姓,则可以永远为君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和云是自然界中的气象,但是古代诗人常常借用风和云来抒发某些特定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 __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4) _________ ,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嘉峪关感赋①(其三)
林则徐
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燕碛②入遥天。
威宣贰负陈尸③后,疆拓匈奴断臂④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
【注】①林则徐在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嘉峪关。嘉峪关为长城西端防守要塞,也是明清以来西北交通要道。②燕碛:代指关外西域之地。③贰负陈尸:贰负是古代神话中大逆不道的神,人面蛇身,因杀了自己的同类,受到黄帝惩罚,变成干尸。④匈奴断臂:汉武帝采用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计划,统一了西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思接古今,直接引出重镇敦煌和已废弃的旧塞阳关,营造了沉郁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B.颔联叙中带议,嘉峪关绝不能与鸿沟相提并论,早在汉武盛世,西域即已列入华夏版图。
C.颈联巧用典故,歌颂了华夏民族文治武功的文明气象和汉武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的业绩。
D.作为客中赠别诗,诗人立马嘉峪雄关,追古思今,浮想联翩,悲怨陡生,艺术感染力强。
【2】本诗题为“出嘉峪关感赋”,诗中表达了哪些“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也。绾生聪惠,年四岁,处群从之中,敏识过人。及长,好学不倦,博通经史,尤工文辞,藻思清赡。早孤家贫,养母以孝闻,甘旨或阕,忧见于色。亲友讽令干禄,举进士。天宝十三年,玄宗御勤政楼,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命有司供食,既幕而罢。取辞藻宏丽外,别试诗赋各一首。制举试诗赋,自此始也。时登科者三人,绾为之首,超授右拾遗。天宝末,安禄山反,肃宗即位于灵武。馆自贼中冒难,披榛求食,以赴行在。时朝廷方急贤,及绾至,众心咸悦,拜起居舍人、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公廨杂料,归阁老者五之四。绾以为品秩同列,给受宜均,悉平分之,甚为时论归美。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会鱼朝恩死,载以朝恩尝判国子监事,尘污太学,宜得名儒,以清其秩,乃奏为国子祭酒,实欲以散地处之。载贪冒日甚,天下清议,亦归于绾,上深知之,以载久在枢衡,未即罢遣。是年三月,载伏诛,上乃拜绾中书侍郎。绾久积公辅之望,及诏出,朝野相贺。绾累表恳让,上属意稍重,绾不敢辞。绾有宿痼疾,居职旬日,中风,优诏令就中书省摄养,每引见延英殿,特许扶入。时厘革旧弊,唯绾是瞻,恩遇莫二。绾累抗疏辞位,频诏敦勉不许。及绾疾亟,上日发中使就第存问,尚书御医,旦夕在侧,上闻其有间,喜见容色。数日而薨,中使在门,驰奏于上,代宗震悼久之,辍朝三日。绾俭薄自乐,未尝留意家产,口不问生计,累任清要,无宅一区,所得俸禄,随月分给亲故。
(选自《旧唐书·杨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B.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C.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D.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古代一种文体,也可指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文中指的是后者。
B.制举,由皇帝亲自下诏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亦称“制科”。
C.公辅,指三公及辅相,均为天子的辅佐大臣。
D.旬日,常指十日。古人将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绾学问广博,考中进土。杨绾爱好学习不知疲倦,博通经史,特别擅长文辞,文思清丽高远。奉养母亲以孝闻名,不顾亲友的反对,考中了进士。
B.杨绾忠心耿耿,受到任用。天宝末年,安禄山反叛,杨绾自叛贼那里冒险逃出。沿途乞讨赶赴皇帝驻扎之地,被任命为起居舍人、知制诰。
C.杨绾备受恩宠,无人能比。杨绾任职中书侍郎才十天,中风,皇上让他到中书省调养,并允许杨绾由人搀扶进宫;当时改革旧弊,全都由杨缩决定,恩宠礼遇无人能比。
D.杨绾不营家产,接济亲故。杨绾生活俭朴,从不留心经营家户,虽然常常担任显贵要职,但是没有一处住宅,所得的俸绿,按月分给亲戚故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载以朝恩尝判国子监事,尘污太学,宜得名儒,以清其秩。
(2)及绾疾亟,上日发中使就第存问,尚书御医,旦夕在侧。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神舟十五号乘组里,56岁的邓清明终于实现了“飞天”梦想。
——摘自媒体新闻
材料二
我们坐了很久的车,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地方叫航天城。你成了这里的第一批航天员。那一年,我六岁,你三十一岁。
有一天,我们一起在家看电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七名宇航员牺牲。我突然意识到,上天要面临的不仅仅是使命和荣誉,还有风险和挑战。那一年,我十一岁,你三十六岁。
我读大学的时候,你给我写信,希望我毕业后也能从事航天事业。那一年,我十八岁,你四十三岁。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你作为神舟十号的备份航天员也在这里。那一年,我二十二岁,你四十七岁。
神舟十一号任务准备阶段,在指挥大厅值班的我,突然看见你出现在大屏幕上。我不能自已,泪水湿了眼眶。我和屏幕上的你合了影。飞船发射前,你又一次与飞天擦肩而过。那一年,我二十五岁,你五十岁。
时代楷模的颁奖台上,我动情地读着写给你的信。中国首批航天员一共14人,你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训练的首批现役航天员。那一年,我二十七岁,你五十二岁。
——摘自邓满琪给父亲邓清明的信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有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