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漳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两项是(   )

    A. 国家源远流长,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新时期国学经世致用的方法。

    B. 获得乡村教师特别贡献奖的李根发感慨:乡村教师对教学如此专注,是因为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所在。

    C. 唐诗魅力无穷,唐诗爱好者应该好好读一读《唐诗三百首》,这本书选编唐诗名篇,读之可收尝鼎一脔之效。

    D. 春香在月初获得了省英语竞赛冠军,前几天她母亲被评为医德标兵,对于她们家长来说,这个月可谓多事之秋

    E. 地处河北偏远山区的小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即使一个人怀瑾握瑜走在偏僻的小巷里,也会有老乡大声招呼喝茶。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劝学》的作者是荀子,荀子战国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针对孟子的“性恶论”提出了“性善论”。

    B. 《离骚》的作者是屈原,他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楚辞诗体,同时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C.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的“羽扇纶巾”指的是“汉末至魏晋时期名士衣服上的装饰”。

    D.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两朝的八位散文家,明朝出现第一部收录其散文的选本,清朝“唐宋八大家”之名正式确立。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看到别人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他蠢蠢欲动,为了达到目的,他费尽心机、耍尽手腕,终是   ,一无所获。

    预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谁,如同   一般,因为可能出现的候选人有数百个,但没什么线索显示谁会获选。

    学习国学、传承经典也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强制中小学生集体跪拜孔子,只会适得其反,无异于  

    A.缘木求鱼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

    B.缘木求鱼 海底捞月   大海捞针

    C.海底捞月   大海捞针 缘木求鱼

    D.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 缘木求鱼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这是我最近写的文章,请您斧正。

    B.由于路况不佳,我赶到约定地点时,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C.如果遇到难题,我一定会主动向您垂询。

    D.我一直把你送给我的毕业礼物当作珍贵的“文物”惠存着。

  • 5、某机构连续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9:00—20:00这一小时的事故车祸量比其他任一小时高出多个百分点,由该统计得出结论:这一个小时是司机注意力最为低下的时间段。

    如果以下叙述属实,可以对这一结论形成反驳的有(     )。(不定项选择)

    A.该小时的司机和其它小时的司机不是同一批人。

    B.关于交通事故发生率的研究,需要七年以上的观察。

    C.该小时路上行进的车辆数量较其他小时平均多出数倍。

    D.该小时被观察到的事故率增加是因为小事故数量的增加。

    E.该机构无相关从业经验,该统计数据不是由权威机构做出的。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笔做了二十年的买卖

    贺显锋

    宇丈长衫第一次在县城看到的景德镇出产的玲珑青花尤瓶,还附有鉴定标志,证明是明成化年代的珍品。这是二十年以前的享了。二十年前的宇文长衫和女朋友张志曼毕业后均被分配到县城工作,一个在科技局,一个在丈化馆。工作两年后,有了一点儿积营,于是他们决定结婚。

    宇文长衫很喜欢张志曼,想要送给地一份特别的结婚礼物,跑遍了整个县城也没找到。一天,他和张志曼路过一家古董商店时,张志曼一眼就喜欢上了摆在橱富里的那个青花瓷瓶。

    宇文长衫看到张志曼那么喜欢,就问古董店的经理:“这个瓷瓶多少钱?”

    经理五六十岁的年纪,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头发有点儿花白,见眼前的这位小伙子 诚心要,就伸出一只手晃了晃。

    “五百?責是責了点,要我一年的积首,不过我还是要了。”宇文长衫咬了咬牙说。老经理却笑了,一脸的慈祥,他说:“小伙子,你说的价儿后面再加一个零。”

    “什么?五千?”宇文长相惊讶地叫道。

    “太贵了,我们走吧!”张志曼小声说。

    “小姑娘,我卖得不贵,在青花瓷器中,也算是古老的了,这可是我店的镇店之宝啊!”老经理说。

    宇文长衫知道自己是没有能力买这个瓷瓶了,可他又心有不甘,就时老经理说:“老人家,我叫宇文长衫,我女朋友特别喜欢这个青花瓷瓶,这个瓶子能给我们留着吗?等我们攒够了桟马上就来买。如果有人要的话,也请您告诉我一声。”

    老经理答应了。

    他们很快結了婚,很快又有了孩子,忙碌的工作和繁琐的家务让宇丈长衫没有时间喘气,可一旦静下来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便飘过那个玲珑青花瓷瓶。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买回来送给妻子。

    接下来的五年,宇文长衫省吃俭用,不抽烟,不喝酒,除了看书没有别的爱好,终于攒够了五千块钱。

    宇文长衫揣着这五千块钱兴奋地来到古董店,那个青花充瓶还在。店里还是那位老经理,不过现在美发巳经全白了。

    “老人家,那个光瓶我要了。”宇文长衫说看就把钱递给老经理。老经理抬头打量了一下,认出了宇文长衫,可他一看宇丈长衫递过来的钱,就笑了,仍然一脸的慈祥。他说:“小伙子,啊不,现在你也不小了,叫你小老弟吧,小老弟,现在它的价儿和你的年龄一样也涨了呀!”

    “那它现在值多少钱?”宇文长衫着急地问。

    “去年有个人来买,出五万,可是我没有卖。”

    “那么贵?”

    “是呀,看你我有缘,我就给你留着,等你攒够了钱再来买吧。”

    宇文长衫只好失望地走了。

    宇文长衫又节衣缩食了好几年。这几年他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也终于攒够了五万块钱,但妻子的一场重病又让这个家庭一贫如洗。

    接下来的日子,宇文长衫奔波于医院和单位之间,看到妻子的病一天天加重,送她青花瓷瓶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每当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他就不由自主来到古董店橱窗前。

    一天,当他又盯着瓷瓶发呆的时候,老经理叫住了他。

    “老人家,现在我没钱买那个瓷瓶了。”宇文长衫苦笑着说。

    “小老弟,我正想告诉你呢,这个东西是假的,你还愿意买吗?”

    “假的?怎么会呢?”宇文长衫惊诧道。

    “其实,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这东西是假的。前些日子,我的老恩师对我说,这东西最好再鉴定一次。于是,我就拿到省城,请专家重新鉴定,没想到真是假的,最多值500块钱。”老经理仿佛有些过意不去地说。

    宇文长衫一听说这是假的,顿时觉得瓷瓶躇然失色。但是,一想起这二十年来的执着,这二十年来的辛苦,想着这是打算送给妻子的礼物,哪怕是赝品,他还是决定要买。

    “老人家,真的谢谢您,哪怕它是赝品,我也会好好珍藏的。”宇文长衫认真地说。

    “可是……”一旁老经理的儿子好像有话要说。

    老经理却瞪了他一眼,连忙收下宇文长衫递过来的钱。

    宇文长衫走后,老经理的儿子抱怨道:“明明是真品,您为什么非要当成赝品卖给 他?”

    老经理看了看他儿子,悠悠地说:“买卖有价,真情无价呀!”

    说完,老人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笑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张志曼一眼就看中青花瓷瓶的情节,为后文写宇文长衫二十年的心愿作铺垫,也成就了老经理所说的“有缘”。

    B.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使这个关于夫妻间的爱情和陌生人间充满温情的故事客观而真实地展现岀来,具有浓浓的抒情意味。

    C.小说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宇文长衫咬了咬牙说”,表现了他明知有困难也要买青花瓷瓶的决心。

    D.小说故事结尾处老经理儿子的抱怨,这一情节的设置,既符合商人的经营之道,又侧面衬托了老经理这一人物的高大形象。

    2“青花瓷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3小说设置了这样一个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颔联为整体远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势恢宏的视觉形象和高低错落的听觉形象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秋景图。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刘裕北伐的赫赫武功;可虎父偏有犬子,刘义隆在面对北方敌人时却落得“赢得仓皇北顾”的下场。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组对仗工巧的语句突出了秦始皇肆意浪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生活极度奢侈。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离骚》叙述世俗善于投机取巧,违背原则而任意改变措施的现实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述而》中说君子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得到富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曰师曰弟子云者,_______________”一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相师的表现。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船肪和秋月,烘托出琵琶曲终而意未尽的艺术效果。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壮词以寄之》中通过描写”“,表现战场壮观景象的两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对比、拟人的手法,侧面烘托出了天姥山高大巍峨。

    (2)《论语·为政》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同样认为不能靠严刑峻法威慑百姓,否则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良结果。

    (3)鸿雁是一种秋季南迁候鸟,常常引起羁旅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典型的农村生活情景,成为后世山水田园诗歌的典范。

    (2)习近平主席强调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时曾指出,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劝学》一文中,以行路设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常借酒来抒发情怀,如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一句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饮酒作诗,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一句来写感慨人生而洒酒祭月。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龙”是中国汉族的民族图腾,而“龙”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经常出现,请列举出两个借“龙”传情达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古体诗,完成下面小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四千里”写流落异地之遥远,“五六年”写“胡骑长驱”时间之长。

    B.“草木变衰”暗示季节轮替,寄寓的除了悲秋外,还有时光催人老的感慨

    C.颈联上句写出诗人夜不能寐,深刻表现出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苦与涩。

    D.前六句色调异常灰暗,尾联则给其添加一抹难得的亮色,彰显了沉郁之美。

    【2】该诗大致作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请根据这首诗的内容,谈谈你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之情发生背景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治。时颁课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更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哀毁得疾几殆。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藏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通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摄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溶州别驾、黔州安置。庭坚泊然,不以迁询介意。蜀士墓从之游,进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书,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B.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D.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检讨,古代官名,掌修国史。宋时有史馆检讨,明时始属翰林院,与编修同谓之史官。

    B.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C.徙,与文中“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中的“贬”意思相同,都指被贬谪到地方做官。

    D.行、草、楷,中国书法三种字体,与篆、隶等同属于中国书法中各具特色的主要书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庭坚机警聪明,才华出众。他幼年时读书数遍就能背诵,家中之书无不通晓;苏轼对他的诗文赞赏有加,曾举荐他代替自己做侍从官。

    B.黄庭坚性格直率,淡泊名利。面对《实录》内容是否真实的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被贬涪州、黔州时,他没把被贬之事放在心上。

    C.黄庭坚性情笃孝,悉心侍母。母亲病了一年,他白天黑夜都细心看护、照料睡觉时衣服都不脱;母亲去世后,他哀伤成疾几乎丧命。

    D.黄庭坚仕途多舛,结局悲惨。他因编写《实录》遭人嫉妒而被贬;因与赵挺之有隔阂,遭人指摘而被削职为民并受拘禁,至死也未得赦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2)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5】黄庭坚在“学问文章”方面有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形势严峻。在抗洪一线,有许多年轻的身影:湖北咸宁的杨添豪高考完第二天就取消所有放松计划,主动请缨到长江干堤防汛,他与父亲约定最少坚持7天,但上堤6天后,杨添豪主动将这个约定改为无期限。他说:“家乡要有人守,年轻一代要去担当责任。”19岁的火箭军某部导弹发射号手花猛参加抗洪救灾,天气闷热再加上严重脱水,中暑晕倒,被安排休息。但第二天他就申请返回参加抗洪战斗,他说:“不想因为这点小问题,就不上一线!”在江苏的大二学生徐欣,看到家乡发生严重洪灾时,主动联系村委会,要求到一线参加抗洪抢险工作,铲土、填装、搬运沙袋、巡堤……徐欣说:“爸爸参与过1998年的抗洪,那时我还没有出生。如今,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中。”

    同为“00后”的你,读了上述材料有怎样的感受?请你写一篇演讲稿,为这些抗洪救灾中涌现的青年人发声,也为“00后”的自己发声。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