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为了回馈客户的长期惠顾,我店重磅推出名牌智能手机促销活动,欢迎广大新老顾客进店咨询。(广告语)
B. 某中学生给编辑写信:“编辑,您好!奉上涂鸦之作一篇,敬请拜读,还望您不吝赐教,多提意见。”(书信)
C. 本人昨日不慎于食堂丢失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
D.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邀请函)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定位长远,围绕整条供应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促进企业文化不断融入“绿色”。
①不断培养员工的协作精神与“绿色”意识
②有机整合企业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③这既要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④也需要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对供应链能长期回馈社会的作用有了解
⑤统领整条供应链的绿色发展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④①②⑤
D.③④②⑤①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 ,除了唤醒他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A. 鱼龙混杂振振有词釜底抽薪 B. 鱼龙混杂侃侃而谈扬汤止沸
C. 鱼目混珠振振有词扬汤止沸 D. 鱼目混珠侃侃而谈釜底抽薪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空间 离间 间不容发
B.解说 分解 解甲归田
C.应届 答应 得心应手
D.差别 出差 差强人意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他已经决定金盆洗手,不再做房地产生意,重操旧业搞养殖。
②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③冬天来了,寒风呼啸,看着小草在秋风中瑟缩地发抖,不禁让人内心感到触目伤怀。
④这种典型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长此以往,势必愈演愈烈,尾大不掉。
⑤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⑥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同时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必然左右逢源,一挥而就。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手
庄因
①在异乡做梦,几乎梦梦是真。而梦境每如倪云林的山水,平、漠、淡、远,殊少浪漫绮丽的了,也许就是总提挂着,那无法忘却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情怀所使然的罢。“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这首菩萨蛮,确乎把我梦境皴染出来了。梦境虽属平漠淡远,却是画意诗情,将梦乡装点得不忍醒来。梦境也常有满天如飘絮的诗句,忽而排成人字雁阵,在肃杀、庄穆、澄澈又复高远的秋空里,冉冉南徂。也多次从梦中踢被跃起,不及揽衣追腾空际,那雁阵却已去远。孤自失落,残阳中,让一声幽怨的雁鸣惊醒。
②去年秋匆匆返台一行,回来后,景物在梦中便很是依稀了,而人物的比重则日复一日增加起来。近来,人物中的师长、故友、亲友和亲戚们,也都相继渐隐,独留下母亲一人形象,硕大磐固,巍伟如泰山,将梦境实然充沛了。
③那夜,我梦见母亲。母亲立于原野。碧海青空中,有一只风筝如鲸,载浮载沉。母亲手中紧握住那线绕子,线绕子缠绕的是她白发丝丝啊。顷刻,大风起兮,炊烟散逝,落日没地,古道隐迹,远山坠入苍茫,而江声也淹过了母亲的话语……母亲的形象渐退了,我的视线焦定在她那一双手,那一双巨手,竟盖住了我泪眼所能见到的一切。那手,使我走入这世界之门;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使我的世界无需太阳的光和热。
④母亲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强烈印象中,是对我施以惩罚的手。母亲的惩罚甚于打,她有揪拧的独门绝招——揪拧同时进行。揪或拧,许是中国母亲对男孩子们惯用的戒法,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驱使下,总会情急而出此的。
⑤我的母亲也正如天底下数亿个母亲一样,对我是“爱之深,责之切”的。特别是小时候,国有难,民遭劫,背井离乡,使得母亲对她孩子们律之更严,爱之愈切,责之越苛。母亲之对我,虽未若岳母之对武穆,但是,在大敌当前的大动乱时代,大勇大义之训,使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对子女的情与爱,可向上彰鉴千秋日月。在贵州安顺,有一年,家中来了远客,母亲多备了数样菜。我因图贪嘴,较往常多盛了半碗饭,可是,扒了两口,却说什么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缩地睇着母亲。她的脸色平静而肃然,朝我说:“吃完,不许剩下。”我摇头示意。母亲的脸色转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说:“那么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摆好。”在大人终席前,我不时偷望着母亲,她的脸色一直不展,也少言笑。到了夜里,客人辞去,母亲控制不了久压的情绪,一把拽我过去,没头脸地按我在床上,反了两臂,上下全身揪拧,而且不住说:“为什么明明吃不下了还盛?有得饱吃多么不易,你知道街上还有要饭的孩子吗?”揪拧止后,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坐在床沿气结饮泣。从此以后,我的饭碗内没再剩过饭。
⑥当然,母亲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帖细腻的一面。那时,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裤袜都由母亲来洗。寒冻日子,母亲在檐下廊前洗衣,她总是涨红了脸,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地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纸窗内窥望,每洗之前,母亲总将无名指上那枚结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挂妥在廊下时,她的手指已泡冻得红肿了。待我们长大后,才知道母亲在婚后头数年里,曾过着颇富裕的少奶奶生活,可是,母亲那双纤纤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礼,历经风霜,竟脱胎换骨,变得厚实而刚强,足以应付任何苦难了。
⑦也同样是那双结满厚硬的茧的手,在微弱昏黄的油盏灯下,毫不放松地,督导着我们兄弟的课业。粗糙易破的草纸书,一本本,一页页,在她指间似日历般翻过去。我在小学三年级那年,终因功课太差而留级了。我记得把成绩单交给母亲时,没有勇气看她的脸,低下头看见母亲拿着那张“历史实录”的手,颤抖得比我自己得更加厉害。可是,出乎意外地,那双军御轻轻覆压在我景上,我听见母亲和平地说:“没关系,明年多用点功就好了。”我记不得究竟站着多久,但我永远记得那双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⑧然则,就在那样的岁月中,母亲仍不乏经常兴致高涨的时候。每到此际,她会主动地取出自北平带出来的那管玉屏箭和一支笛子,吹奏一曲。母亲常处的曲子有“刺虎”“林冲夜奔”“游园惊梦”和“春江花月夜”。那双手,如此轻盈跳跃在每个音阶上,却又是那般秀美而富才情的了。
⑨去夏返台时,注意到母亲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纹,也微有颤抖,那枚结婚戒指竟显得稍许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亲和我,我去厨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给她。当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时,第一次那样贴近看清了那双手,我却不敢轻易去触抚。霎时间那双手变得硕大无比,大得使我为将于三日后离台远航八千里路云和月找到了恒定的力量。
⑩母亲的手,从未涂过蔻丹,也未加过任何化妆品的润饰。唯其如此,那是一双至大完美的手。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以核心意象“手”为线索,将几个事件串引勾连,叙事曲折有致,采用了逐次逼近的笔法。
B.文章中将母亲的手比作“不周之山顶处的烛火”,形象具体地表达了作者不需要太阳的光与热。
C.全文虚实结合,将母亲置于中国文化的背景中,凸显了母亲是载负着中国文化的一个个体。
D.文章犹如剥竹笋般层层显现了母亲的高大形象,叙述、描写与抒情各显其力,但缺乏议论。
【2】“母亲与任何一位大后方逃难的中国母亲一样”,有“对子女的情与爱”,这种情与爱体现在哪里?请结合作品加以说明。
【3】除了“对子女的情与爱”,文中母亲与《祝福》中的“祥林嫂”相比,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春夏之景。
(3)《阿房宫赋》中警示后人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描写六国统治者的祖父辈艰难创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们的子孙对得来的土地却不太珍惜。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3)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项脊轩里面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________》)
(2)《劝学》中表达虽天资驽钝,但若坚持不懈,也会学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屈原在《离骚》中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其中“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君主弃恶向善、改弦更张的规劝之意。
(2)《琵琶行》第一、二自然段,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来渲染环境气氛或衬托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句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南朝宋武帝、宋文帝兴兵北伐的不同结果。
12、名篇名句默写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故垒西边, ”,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 ”,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意的句子是“ ,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秋江风光向为文人所钟;如王勃《滕王阁序》“ , ”;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①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②。
思君若汶水③,浩荡寄南征。
[注]①唐玄宗天宝四年秋,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曾一度旅居沙丘城,杜甫前往长安。李白写下此诗寄赠。沙丘,一般认为是指唐代充州治城,又名瑕丘,为唐代鲁西南重要治所。②鲁、齐,均指山东一带。鲁酒,古有鲁国酒薄之说。空,徒,白白地。③汶水,鲁地河流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在这里指杜甫走了以后,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写出了闲居乏味的生活状态。
B.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日夜夜发出瑟瑟之声。
C.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
D.鲁国酒薄,所以诗人开怀畅饮而不醉;“齐歌”徒有其情,因为诗人无意去欣赏。
【2】有评论认为,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及霍氏诛,上躬亲政。是时,掖庭一宫婢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该宫婢辞引使者丙吉知状。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其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赃,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於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曾吏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爱!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吉病笃。上自临问吉:“谁可以自代者。”吉顿首曰:“西河太守杜延年明于法度;晓国家故事;廷尉于定国执宪详平;太仆陈万年悖厚备于行止。此三人能皆在臣右,唯上察之。”上以吉言皆是而许焉。后三人居高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人。吉薨,谥曰定侯。子显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官至卫尉太仆。
(选自《汉书·丙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B.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C.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D.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用来指官职调动。升职叫迁升、迁除;降职叫迁谪、迁斥。文中指平调。
B.三公:古代官名,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九拜之一。后通用作下对上的敬礼。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丙吉为人宽厚,不事张扬。他有恩于曾孙,却闭口不谈;后掖庭一宫婢的民间丈夫上书,陈述丙吉功劳,此事才被皇帝所知,并给予重赏。
B.丙吉熟习律令,勤奋好学。他出身于治理监狱案件的小官吏,研修律令,曾经担任鲁国的狱史,自学了《诗》《礼》等典籍,通晓其大意。
C.丙吉为官守礼,有知人之明。他做官崇尚宽容。从他开始公府不追究查办小吏;当他病重时,皇帝询问替代人选,他举荐了三人,都很称职。
D.丙吉深受重用,并福延子孙。他官至宰相,死后谥号定侯,受到高度评价;他的儿子丙显继承爵位,后因罪被削爵为关内侯,官至卫尉太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掾史有罪赃,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2)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人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
【5】吏酒醉失礼犯上,为何丙吉没有允许西曹吏赶走他?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东部战区9月21日消息,9月14日至20日全军部队开展首届军营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东部战区陆军海防某旅在活动中专门开展警示教育,以战士陈某某违规使用手机造成失泄密问题为例,警示官兵“管好手机、不闯红灯、不越红线”。根据上级通报及该旅保密委员会调查核实,该旅某连上等兵陈某某通过APP软件私自购买二手手机,多次在训练执勤期间使用未经审批的“机外机”,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多次向家人和朋友谈论军事秘密、发送涉军照片,并在手游平台暴露军人身份,造成失泄密问题。
该旅领导宣读了关于对陈某某违纪问题的处理情况通报,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经过该旅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陈某某降衔处分,提前退出现役,陈某某在全旅军人大会上作出深刻检查,给予其所在连队军政主官行政警告处分,所在班班长调离岗位并留用察看3个月。
对于这则消息,高中生小刚认为,战士陈某某只不过是单独购买了另一部手机,而且多数是与亲朋聊天,没什么大问题。部队对战士陈某某等人的处理过于严苛。还有同学认为,错误在于战士陈某某,其所在连队的军政官和班长不应该受到处分。
对此,班主任建议召开班会。请你在班会上做一次演讲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