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乌鲁木齐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了包括预防性疫苗、滋补药品、保健药品等在内的八类不得进入《药品目录》的药品。

    B.有些“吃播”为了获取点击量,一味呈现畸形的饮食方式,不仅给粉丝们做出了错误的饮食消费示范,也对自己的身体造成损害,这样的“吃播”就变味儿了。

    C.据首都教育消息,进入8月份,北京已有33家博物馆有序开放,但因疫情防控需要,目前开放的博物馆仍需要实名预约参观、分时段控制流量等措施。

    D.记者获悉,为配合济莱高铁建设,考古工作人员在对济南梁王遗址进行勘探发掘时,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古城遗址,是济南城区至今发现最早的古城遗址。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

    B.《春秋公羊》是《春秋三传》之一,《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榖梁三家。

    C.典籍,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是历史上重要的文献名录之总称,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代表性典籍。《资治通鉴》是史学典籍,《水经注》是地学典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 3、“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李先生,令爱这次获儿童全国大奖,多亏你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你。

    B. 王浩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C. 在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后,大家相约一起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活动。

    D. 这次办理出国手续,多亏了你帮忙。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在家恭候。

     

  • 5、加点词的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游目骋怀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③此所以学者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①举酒客②苏秦、杜赫之为之谋③衡少善文④序三秋

    C.①并吞八荒心②请以秦咸阳为赵王寿③夜驰沛公军 ④仰观宇宙

    D.①秦以区区之地,万乘之势②以天下之士 ③而千里④其一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蹲野猪

    七里老塞

    他有个习惯,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个钟头。什么也不干,只是蹲着,死死地盯着路口。

    书记经过路口,抱起双手问,钉锤,又来蹲野猪啊?①钉锤面无表情,不看书记也不回话,只瞟一眼那棵老椿树苑。某日,钉锤又蹲在这里。突然,从山里窜出一头野猪,嘭的一声,野猪撞椿树苑上,死了。钉锤捡了野猪回去。女人问,哪来的野猪?

    捡的。他干巴巴地回道。

    烧水,烫猪,刮毛,剖肚,清肠,开骨,砍腿,剁头,分肉。一头七八十斤的野猪,他只留了半边猪头、五斤肉,其他的挑镇上卖了。回来时,他给女人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部收音机。他说,给你听听外面的世界。

    女人说,崽啊,你不去外头打工,天天帮我种田,何苦呢?我又没得工钱给你!

    每当这时,钉锤就盯着女人看半天,不说话。有时说,种田,有饭呷,知足哩。书记听了就会接话,婶娘,你有福啊,丢了个亲崽,捡个不要钱的崽,前世肯定是个好人。女人瞪眼回一句,嗯,我这世是坏人!

    说钉锤是捡来的崽,也不准确。其实是他自己寻来的。那是1995年冬的一个傍晚,当时,钉锤手里拄一根棒棒,打狗用的,背着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一把杀猪刀和一条长长的白布。他穿着单薄,冻得浑身打哆嗦,嘴唇都乌青了。他立在门口,一边朝屋里张望一边问,是万刚家吗?女人听见声响就摸出来,是是,你是哪个?

    我找万刚,他在屋里吗?钉锤哆嗦着问。

    找刚子啊,这个天杀的一年到头四处游荡,一回来还要打劫我这个半瞎子娘。我卖辣子卖花生的钱都被他摸走了。

    钉锤没接话,继续张望,浑身颤得更厉害了。小刚娘又问,你是他同事吧,快进屋,外头冻死人哩。

    钉锤打量着半瞎子,缓缓地把包拉进怀里抱紧,拳头也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②他面无表情地咬紧下嘴唇,似乎怕嘴里的话杀出来。他的心跳跟寒风中的枯草一样。良久,他才说,嗯,他讲他过一阵子就回来过年,叫我过来看看你。

    这一看就是三年。这三年来,小刚从没回过家。有人就讲,肯定是被人贩子骗走了。也有人讲,讲不好是去做传销了。还有人讲,手脚不干净的烂人,被人打死了也难讲。女人也不生气,有时她还跟着骂,天杀的,死在外头更好!

    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了,小刚娘和他都差点儿葬身火海。他觉得这场火灾是他带来的,他必须负责。他就留了下来。耕田种地是日常事务。得闲了,他就踩土砖,挖地基,打石头,给小刚娘重新修了两间屋。上梁那天,又出了事,小刚娘被一根橡砸中了腰。他原想等修好屋就回去,毕竟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再恨,也要回去。但这事一出,他又走不脱了。他得负责到底。

    耕田种地,搞建筑,蹲村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人晓得他为什么去村口蹲着。书记的玩笑开了之后,就有了理由:蹲野猪。

    女人时不时地说,崽,你回去吧。钉锤就说,等小刚回来,我就回去。

    女人就摇头,似乎知道小刚再也回不来了。女人心想,公安都找不到,你能等到?钉锤还有一个祖传的手艺:杀猪。这个手艺不挣钱,只挣肉。杀一头猪,二斤肉。当天还有好酒好菜招待。他把肉都交给半瞎子,偶尔回家也带一点儿给娘。

    但,事情就出在这门手艺上。说起这事,钉锤就恨他爹。事并不大。那人就偷了一个西瓜。被他爹抓了个现行,骂了几句。偷瓜贼上来就拳打脚踢。老头儿咽不下这口气,就回屋里摸出杀猪刀。偷瓜贼也不跑,他想狠出名,打算让对方见点儿血,这样以后在十里八乡混就没哪个敢惹了。当时偷瓜贼就夺下刀,一顿乱舞,结果误杀了老头儿的孙女,也就是钉锤唯一的女儿。

    女人跟钉锤讲,崽啊,你还是回去吧,再讨个婆娘。钉锤不吭声。

    他不是不想讨,是讨不到。当年,要不是有门手艺在身,他根本讨不到婆娘。但到最后,婆娘还是跑了。如今在外打工的女人都见过世面,个个眼光都高得很,他一个钉锤高,生得又像个田螺样儿,哪个能看上他?

    女人给钉锤做媒。来一个黄一个。钉锤就讲,你就莫操心哩,我不想害人。

    第六年,钉锤攒了些钱,就带半瞎子去城里治眼睛。钱花得不少,女人的眼睛还是没治好。女人就讲,崽啊,算哩,瞎了更好,天杀的要是回来,我不想看到他。周围的人看钉锤对半瞎子这么好,就开始猜测,钉锤肯定是半瞎子的私生子。

    书记动员村里人把荒田荒地重新翻开,种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荒,政府有补助。钉锤把荒地包下来种猪血李,荒田种水稻。他说,打工打不得一世,还是要耕田种地,这是祖祖辈辈的事业。书记佩服钉锤能干,帮他挂了一个猪血李生产基地的牌子。有了这个牌子,申请专项款就更容易了。挂牌那天,书记偷偷问他,半瞎子真是你娘吗?钉锤面如死灰,也不看书记也不答话。书记又问,你到底跟刚子是什么关系?③钉锤咬咬牙说,要命的关系。

    书记并不晓得,钉锤是去找万刚报仇的。他要万刚偿他女儿的命。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杀猪你敢,杀人你敢吗?

    第十一年,半瞎子病逝。闭眼前,她拉着钉锤说,崽啊,刚子有天收他,你千万莫犯错啊。出山那天,万刚仍未现身。

    钉锤回到自己家,他爹鼻子哼哼:仇没报成,替别人当孝子,真能干啊!④钉锤面无表情,也不回话,拿了户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

    (选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精选》)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钉锤初到万刚家时几次哆嗦颤抖,既是因为天气寒冷,也是因为他准备为女儿报仇,内心感到恐惧。

    B.钉锤对刚子称呼的变化,不仅体现了钉锤对刚子母亲的同情,也暗示着钉锤复仇心理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C.钉锤最初执意报仇,最后却替仇人当了孝子,这种极致的反差源于钉锤内心的善良不忍,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D.文章以“蹲野猪”为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体现他想用“守株待兔”的方式孝敬女人。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钉锤面无表情也不说话,不仅仅是村长的猜测不正确,更主要是他不愿意也不能说出蹲守的真实目的。

    B.句子②中对钉锤的描写体现了他复杂的内心:钉锤害怕无法压制心中的仇恨,将真相向刚子娘和盘托出。

    C.句子③描写钉锤的表情和语言,说明他虽然在刚子的村庄建立了生产基地,但仍没有放弃报仇的想法。

    D.句子④钉锤对爹的责备面无表情也不回话,表明他此时已做了扎根刚子村庄的决定,对他爹的说法给予无声的反抗。

    【3】人物内心矛盾有助于刻画丰富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钉锤的内心矛盾。

    【4】本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作者善于讲述故事,文本是如何叙述钉锤故事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危烏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两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苏轼《赤壁赋》)

    (2)《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4)青山隔送行,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论语》)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晴雯抱屈而死,死前喊了一夜的“娘”,读来令人唏嘘,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选取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两种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3)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以消极办法反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杜甫《登高》中意味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3)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从屈原的诗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出现“木叶”这一意象,它在后人的诗歌创作中就不断出现并得到发展。如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中,表达回首故国、感慨物是人非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年是未来与希望,肩负着国家振兴的重任,因此要有远大的抱负、坚毅的品质,正如《论语·泰伯》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踮脚和爬山所得的两种视野相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2)曹植曾发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的感慨,感叹岁月就像天地一样没有终点,而人的寿命之短就像早上的朝露。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铁关西馆

    岑参

    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

    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

    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

    (1)联系全诗,概括诗人“心常怯”的原因。

    (2)赏析颔联“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的艺术效果。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干字直卿,福州闵县人。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遂以其子妻干。

    宁宗即位,熹命干奉表,补将仕郎。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熹病革,以深衣及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

    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

    所至重庠序,先教养。其在汉阳,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祐

    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妪曰:“老妇之来,为一郡生灵谢耳,太守之赐非所冀也。”不受而去。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后同僚忌之,干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编礼著书,日不暇给,夜与之讲论经理,亹亹不倦,借邻寺以处之,朝夕往来,质疑请益如熹时。既没后数年,以门人请谥,又特赠朝奉郎,谥文肃。

    (选自《宋史·黄干传》)

    (注)①深衣:指古代诸侯、士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这种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名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B.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C.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D. 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庠序”,指学校。《孟子·梁惠王上》中“谨庠序之教”的“庠序”,相当于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建议,在京都长安设立的太学。

    B. “乞祠”,指大臣因故自请充任祠禄官。也称“请祠”。“祠”,指祠禄官。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或罢职者,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

    C. “观”,指宫廷或宗庙门前两旁的高大建筑,也指道教的庙宇。宫内、宫外皆可设道观。宋代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请者,会被朝廷安排在宫外的道观里享受其俸禄。

    D. “上元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间有人们携亲伴友“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又称“灯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干在学术上师承朱说,致思刻苦。黄干禀告母亲后,当天就出发去找朱熹。等待朱熹归来的两个月期间,他没脱过衣服。见到朱熹后,晚上抓紧时间学习。

    B. 黄干为官期间颇有政绩,政声极佳。黄干任新淦县知县时,官吏百姓都非常高兴。在此任上恰逢天旱,黄干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

    C. 黄干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四方之士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的祠庙。

    D. 黄干一生讲经学义理,著书立说。黄干回乡里,巴蜀、江、湖之士都来向他求教,他孜孜不倦,借邻寺为弟子住地,质疑请教之风像朱熹在世时一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

    (2)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万物之长)。”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为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命运而前赴后继。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年诞生了。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为此哈九中语文组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不敢为天下先”;反方的观点是“敢为天下先”。请你选择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