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改8年抗战为14年抗战还原了历史原貌,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
B. 今年86岁的屠呦呦是自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首位女性获得此殊荣,也是首位非院士获此殊荣的专家,也就是说,27位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科学家中,除屠呦呦外,其余26位均是院士。
C.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毫无疑问已经是近十年的“剧王”,我们追剧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
D. 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发展的一大障碍,为此,市政府科学调配资金,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董永北路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减轻东城区的堵车问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特殊句式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一组是( )
A.在止于至善
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治之于未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名人代言医疗产品将从此退出电视荧屏。
B.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
C.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要尽力降低日常生活所耗用的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D.在东亚四强赛上,中国足球队以3:0的比分战胜韩国队,打破了32年来中国队逢韩必败的怪圈,重新点燃了国人对足球的希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今的电视剧创作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作水准的匮乏,只是“抗日雷人剧”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是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
B.美国领导人一意孤行,对华征收巨额关税,不仅违背中美两国元首共识,违背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原则,还将对世界经济、国际秩序带来破坏性后果。
C.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但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距中央和人民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D.各大媒体在纷纷报道了香港暴乱分子的种种丑行之后,这些暴乱分子并没有敛迹,一次次暴力事件,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清其真实面目。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安稳
B.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C.于是辞相印不拜 拜:授予官职
D.左右欲兵之 兵:用兵器杀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节选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二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节选自《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含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节选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工作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而不是单凭热情工作,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B.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C.毛泽东同志用“有的放矢”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应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出发,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2】根据材料二、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其化学特性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元素周期表才被证实为真理。
B.当勒维烈根据太阳系学说推算出太阳系一个未知行星的存在及其位置,而加勒在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成为公认的真理。
C.人在观察现象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主体性是重要的,但它不一定是正确的。
D.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可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改造世界是对世界进行正确认识的基本条件。
【3】材料一中画线的内容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7、名篇名句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和他的《西江月》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永遇乐》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的晶亮的闪闪明星来比喻宫女纷纷打开的妆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8、按要求填空。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3)《师说》的语言简洁生动,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传神地勾画出“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罗幕轻寒,________________。明月不谙离别苦,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阿房宫赋》)
(5)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_________,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5)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8)子曰:“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列举秦国糟蹋从六国掠夺的各种宝物,反映出秦国君主的穷奢极欲。
(2)苏轼《赤壁赋》中,作者认为,月有圆有缺,但它始终还是月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唐宋古诗词中常借鸿雁传书寄托思念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琵琶行》中的“_________”一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一句就表达思念之情。
(2)“择吉”是中国人做大事前通常要做的一项古老传统习俗,以期趋利避害。《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能印证这一习俗早已有之。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①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②能化俗,焉知李广③未封侯?
路经滟滪④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注: ①李剑州,时任剑州刺史,有才能而未被重用。②文翁,西汉蜀郡守,以政绩卓异闻。③李广,西汉名将,战功卓著却未能封侯。④滟滪,即滟滪滩,长江三峡著名险滩。
【1】对本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使君”指李剑州,他在剑州做了三年刺史。
B. 引用李广喻指李剑州未被重用。
C. “路经”两句交代作者将赴荆南所经之地。
D. 末句说作者到了荆南回望蜀中,怀念故人。
【2】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写李剑州的政绩与政治待遇 。
B. 后四句写自己意想中“将赴荆南”的情景。
C. “滟滪”、“一钓舟”、“沧浪”等词语,展示了一幅扁舟出峡图,表现了诗人不避风险的豪迈气概。
D. 全诗由李剑州写到自己,再由自己的离别之情折回到李剑州,脉络贯通,起结转合自如。
【3】就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御迩英阁,顾临读《宝训》,至汉武籍南山提封为上林苑,仁宗曰:“山泽之利,当与众共之,何用此为?”丁度言:“臣事陛下二十年,每奉德音,未始不本于忧勤,此盖祖宗家法耳。”吕大防因推广以进曰:“三代以后,唯本朝百三十年,中外无事,盖由家法最善。臣请举其略:自古人主事母后,朝见有时,如汉武帝五日一朝长乐宫。祖宗以来,事母后皆朝夕见,此事亲之法也。前代大长公主用臣妾之礼,本朝必先致恭,仁宗以侄事姑之礼见献穆大长公主,此事长之法也。”帝曰:“今宫中见行家人礼。”大防曰:“前代宫闱多不肃,宫人或与朝臣相见,唐入阁图有昭容位。本朝宫禁严密,内外整肃,此治内之法也。前代外戚多与政事,常致败乱;本朝母后之族皆不预,此待外戚之法也。前代宫室多尚华侈,本朝止用赤白为饰,此尚俭之法也。前代人君,虽在宫禁,出舆入辇。祖宗皆步自内庭,出御后殿,岂乏人之力哉?亦欲涉历广庭,稍冒寒暑耳,此勤身之法也。前代人主,在禁中冠服苟简;祖宗以来,燕居必以礼。窃闻陛下昨郊礼毕,具礼服谢太皇太后,此尚礼之法也。前代多深于用刑,大者诛戮,小者远窜;惟本朝用法最轻,臣下有罪,止于罢黜,此宽仁之法也。至于虚己纳谏,不好畋猎,不尚玩好,不用玉器,不贵异味,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陛下不须远师前代,但尽行家法,足以为天下。”帝深然之。
乙卯,依都水监所奏,作北流软堰。苏辙奏:“臣尝谓软堰不可施于北流,利害甚明。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北流是大河正流比之东流何止数倍见今河水行流不绝,软堰何由能立!盖水官之意,欲以软堰为名,实作破堰,阴为回河之计耳。”河北转运副使赵偁亦上议曰:“臣窃谓河事大利害有三:北流全河,患水不能分;东流分水,患水不能行;宗城河决,患水不能闭。是三者,去其患则为利,未能去则为害。今不谋此而专议闭北流,止知一日可闭之利,而不知异日既塞之患;止知北流伏槽之水易为力,而不知阚村方涨之势未可并入东流。是见近忘远,以河为戏也。请俟涨水伏槽,观大河全盛之势,以治东流、北流。”于是诏罢软堰。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
【注】伏槽水,是黄河每年农历十月发生的河水暴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北流是大河正流/比之东流/何止数倍/
B.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北流是大河正流/比之东流/何止数倍/
C.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北流是大河正流/比之东流/何止数倍/
D.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北流是大河正流/比之东流/何止数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意思是“登记造册”,与《鸿门宴》中“籍吏民,封府库”的“籍”含义相同。
B.“事”指“侍奉”,与《兰亭集序》中的“情随事迁”的“事”含义不同。
C.大长公主:古代皇亲国戚的封号不同,皇帝的姑母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姐妹称为大长公主。
D.外戚:也称“外家”,指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用山川湖泽为己用,与百姓争利,仁宗是反对这样做的,他认为“山泽之利应与大家共同拥有”。
B.宋朝仁宗以来侍奉母后,都是早晚朝见,改变了太祖太宗以来的五天一朝母后的习惯,事亲倍勤。
C.外戚干政,常常导致败乱,前代多有这样的教训。本朝母后之族都不参预政事,这是对待外戚之法。
D.黄河的主流北流,河水流个不停,比东流大得多,都水监想建设软堰,实际上肯定成破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不须远师前代,但尽行家法,足以为天下。
(2)臣尝谓软堰不可施于北流,利害甚明。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励志学校举行的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用时代金句点燃青春之火”——当代中国杰出青年语录评选活动中,以下两句以高票当选。
①祖国把我放在什么岗位上,就要在什么岗位上建功立业。
——中印边境英勇牺牲的陈红军
②对年轻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不做一个跟随者,而去做一个开创者。
——最美村官秦玥飞
这两句话也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有同学说,当代青年应岗位意识重于开创意识,也有同学认为,青年不能一味定在一个岗位上,而要有开创新领域的意识。
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以上面两句话为话题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当代青年应岗位意识重于开创意识”,反方的观点是“当代青年应开创意识重于岗位意识”,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阐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