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
B. 至于此次事故的原因,记者昨日上午从贵阳交警大队了解到,初步判断系因事故私家车车速过快,具体调查结果还需准确核实后对外发布。
C. 在当今这个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是否强大直接关联。
D. 《战狼Ⅱ》目前以50亿票房成功登顶,成为国内电影单片票房排行榜第一名,吴京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昨天还在施威的强降雨已经逐渐减弱,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在新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下,又有一场强降雨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孕育。
B.钓鱼岛之争决非简单的领土争端,如果中日双方信马由缰,它将会演变成两国赌上各自实力的新对决,甚至变成两国历史恩怨的全面清算。
C.中国游戏主机市场需求巨大,许多企业对此垂涎三尺,随着竞争企业不断加入,必将打破由微软、索尼和任天堂等几个公司瓜分市场的局面。
D.电动车生产企业认为,在技术攻克尚有难点、市场化举步维艰的背景下,政府超前制定新能源政策,只会让企业失去在传统技术领域中的优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阵闷雷刚过,顷刻间暴雨 似的倾泻而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山洪夹带着房屋泥石顺流而下
②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大赛上,她 ,表演精湛,终于获得了舞蹈界的“奥斯卡”奖。
③假使真有一位 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
A. 翻江倒海翩翩起舞一视同仁 B. 排山倒海翩翩起舞等量齐观
C. 翻江倒海长袖善舞等量齐观 D. 排山倒海长袖善舞一视同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扎扎实实地给浮躁的娱乐圈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B.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C. 土地的长度和面积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来计算,然而在含有国土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5、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总要学会 地去生活。人生的四季,怎能永远都是春天?一季有一季的味道,都是岁月的 与馈赠。学会与时光相互包容、接纳, 地奔着自己的喜好而去,说明内心已成熟。
A.机智 赏赐 删繁就简 B.睿智 赏赐 言简意赅
C.睿智 恩赐 删繁就简 D.机智 恩赐 言简意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 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过半,达到53. 6%。其中,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亡“高度近视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如白内障、视网膜脱落、黄斑裂孔、青光眼等,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会急剧升高,严重者甚至会致盲,且不可逆转。”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赵明威教授如是说。
在近日举行的以“近视防控:国家战略,全民行动”为主题的媒体座谈会上。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瞿佳指出,目前,近视防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中国近视高发、早发,不仅是健康卫生问题,也影响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未来。
(摘编自《高中生近视率超八成 近视防控成国家战略》)
材料二:
“一些家长‘宁愿拿100度换100分’这种短视的错误观念,是近视防控的一大难点。”从事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10多年的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中心主任杨莉华,经常会感到无力。长期在医院工作的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莉,也持相同观点。在她看来,现在学校给孩子减负了,但家长并不愿意给孩子减负。“我现在减负了,将来孩子不优秀、不出色谁负责?”在许多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近视是个小问题”,家长的这种观念常常让李莉觉得头疼。
为了扭转公众,尤其是家长的观念,每年新生入学及放假,家长都会收到武汉市教育局的一封信,向广大家长传递保护学生视力健康的信息。强化家长对学生视力健康的关注意识。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家长会、专业培训与指导等方式,不断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
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视力防控工程专家苏振宇认为,目前中小学校无论规模多大,校医的数量都很少,而且他们还需要承担多项工作,这必然使得他们无法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生近视防控上。再加上目前视力检测手段传统,技术落后,导致学生视力检测效率低,不精确。因此,苏振宇建议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一套智能化的视力监控体系,解放人力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视力的全周期监控,早发现早预防。
(摘编自《如何突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难点》)
材料三:
青少年眼疾占比最大的是“近视”
(摘编自2018年10月17日“新华网”)
材料四: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较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在10%左右。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其他洲际的国家,亚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因而竞争也更激烈,所以很多亚洲孩子在眼睛尚在发育的阶段就过早地进行系统阅读。沉重的课业任务,是导致学生近视率猛增的第一杀手。
新加坡的近视情况与中国相似,近些年新加坡积极开展近视防治项目,降低了近视率,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很多欧美国家社保系统规定,孩子自小就要开始检查视力,包括检查各种眼睛的异常情况,时间是出生后的第1周、第9个月、第24个月。随后,基本是一年一次,在各医疗中心或医院进行。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未实现青少年和儿童视力筛查体系的百分百覆盖,也未完全将视力预防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摘编自《为什么将近一半的中国人都近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视力健康形势不容乐观,近视呈高发、早发的状态,这不仅影响了个人健康,也影响了国家未来的发展。
B.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过半,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因此全民行动、防控近视已是迫在眉睫。
C.电子产品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使用电子产品,人们应该保持正确姿势,并且应定时远眺。
D.校医数量少,且工作繁多,视力检测手段传统,技术落后,这些都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保护视力,武汉市教育局以家长会、专业培训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扭转了家长重成绩、轻视力的短视观念。
B.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与课业负担逐渐加重、学习时间加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C.近视是青少年眼疾中占比最大的,而近视又可能和爱喝含糖饮料、偏好高糖食物有关,所以青少年应合理控制糖分摄入。
D.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口密度大、竞争激烈,他们在眼睛尚发育的阶段就开始了系统阅读。
【3】请结合材料谈一谈要做好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各方应做好哪些工作?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2)鹏之背,____________;怒而飞,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5)____________,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不仅能够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而且还“__________”,他能够确定自我与外物之别,又能“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宋文帝刘义隆想要北伐建功却惨遭失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蜀道山势险峻后,紧接着发出呼唤,劝远行之人不必前往蜀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客”认为人生短暂,犹如“_________”,而苏子却认为,如若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_________”,就没有什么可羡慕的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写投机取巧、违背规矩、模糊是非的黑暗现实使他烦闷失意,走投无路,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他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2)以声喻声,又叫“拟声法”。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运用了此法来描摹音乐,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摹琵琶声的婉转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摹琵琶声的阻塞不畅。
(3)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到一位“贫妇”“抱子在其旁”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妇人提筐拾麦的情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意从师的荒谬心态。
(2)古代诗文中对音乐的描写屡见不鲜,如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蛟龙与人的反应侧面写洞箫的艺术感染力。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合抱之木,________________。(老子《道德经》)
(2)君子矜而不争,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3)子钓而不纲,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4)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________________。(《孟子·离娄上》)
(5)古之王者建国君民,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6)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7)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湖上吟
章甫①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②方去,隔岸青山唤不譍③。
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注)①章甫:宋代隐逸诗人。②麾:同“挥”,驱赶。③譍:同“应”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问句发端,写诗人听闻《杨柳》笛奏和《采菱》歌曲,却未见人影。
B.颔联描摹景物工整,描写湖面起风,风起水皱,天空秋云淡薄,秋雨淅沥。
C.颈联写游湖之趣,着笔细处,描摹眼前之景,白鹭近人,青山隔岸而立。
D.尾联赞叹湖景美妙,诗人却一时词穷,“望疏灯”言尽意不尽,韵味无穷。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中“近人白鹭方去”的“鹭”的用意。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已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歿,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B.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C.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D.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使是宋代开始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
B.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取“绍祚中兴”之义,现今绍兴城的名字也是从此时开始得名。
C.忠义人是当时朝野上下对北方广大沦陷区不堪民族压迫、拿起武器同金人进行斗争的百姓的称呼。
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雄豪英迈,叛徒义端窃印投金,辛弃疾陷于被杀的危险之中,最终辛弃疾斩义端之首,完成壮举。
B.辛弃疾义气干云,耿京被张安国杀害,辛弃疾义不容辞为耿京报仇,直入金营,趁张安国与金将酣饮之际,将其斩杀。
C.辛弃疾对南北时局有着深刻认识,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分析形势的文章,因为当时朝廷的方针问题,最后没被采纳。
D.辛弃疾注重农业生产,他论说南北方的贫富差距问题即是从农业问题入手,他的号“稼轩”也是由此而得名。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开明国语课本》
“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单一而坚硬。”——王安忆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