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九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 一些城市空气中 PM2.5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__________。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促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 2、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闻道也固先乎吾

    A.皆出于此乎? B.吾未见明也

    C.可怪也欤 D.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3、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②先破秦入咸阳者之③苏子愀然,襟危坐,而问客曰④渔于江渚之上⑤粪土当年万户侯⑥死而肉骨⑦天下应,赢粮而从⑧吏民,封府库⑨六王毕,四海⑩李牧连

    A.①④⑩/②/③⑤/⑥/⑦⑧/⑨

    B.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⑩

    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⑩

    D.①④⑧/②/③/⑤/⑥⑩/⑦/⑨

  •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的这篇文章不落言笙,在不知不觉之中,将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与表面意义组合起来,极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②当灾难来临时,武警官兵、医务人员们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俾昼作夜地展开救援,这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

    ③正所谓小信诚则大信立,为人处世要讲诚信,买卖东西当然要讲诚信,一言九鼎。不讲诚信,必然得不偿失。

    ④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的高尚人品。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⑤因变法而步步高升的李定、舒覃,当然容不得异己之声,一介文人苏东坡在御史的拷问下,受尽凌辱,斯文扫地

    ⑥近日,“为孙振老师投上宝贵的一票”的号召在朋友圈流传。孙老师朝歌夜弦,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⑥

  • 5、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甚至、因为、如果

    B.虽然、或者、除非、只有

    C.即使、或者、除非、只有

    D.即使、甚至、因为、如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地琴声

    李皓

    从丹东回来,我一直在想,一根细细的马尾,在废弃的罐头盒子上抽拉,到底能发出怎样的声音?我甚至在梦里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在坑道里抱着这把胡琴,头上不断掠过敌军的飞机,飞机的轰鸣声淹没了胡琴奏出的乐曲。

    到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是在国庆节的第二天,人很多。穿过形形色色的游客,我径直走向那把两洲三国胡琴。在昏暗的灯光下,在玻璃橱窗内,胡琴不动声色,发出幽幽的光芒。

    与胡琴并排挂在墙上的还有两件乐器,一件是小提琴,另外一件有人说是三弦儿,有人说是土琵琶。这两件乐器都没有文字说明,两洲三国胡琴下面却有一个清晰的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出现如下文字: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充分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战斗间隙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激烈的战斗过后,志愿军战士利用缴获的美军的罐头盒、朝鲜的木材和中国的马尾制作成这把胡琴。战士们给它起名叫‘两洲三国’胡琴。‘两洲’是亚洲和美洲,‘三国’是中国、朝鲜和美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刚从解放战争战场上转战朝鲜战场的志愿军战士,不光战斗经验丰富,还有着无限的想象力,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战士无所畏惧,视死如归,战斗打响,勇往直前;战斗间隙,该唱就唱,该跳就跳,苦中作乐。我们的武器比人家的不知落后多少倍,但中国人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我想,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战而胜之,正是因为志愿军的精神让联合国军知难而退,这大概就是源于正义的力量。对方的乐器想必也比我们的更精致,但他们似乎没有弹奏的心情。而我们,一把把自制的乐器,发出了战场上最柔美的声音,像甘霖,似养分,滋润着志愿军战士的心灵。

    我想起了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一段往事。1951年秋末冬初一个寒冷的夜晚,志愿军12军31师的文工队队员们到银店洞师部为志愿军战士演出,回来时已是半夜。在归营的路上,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仍然兴奋地唱着,跳着,欢笑着,似乎忘了这是前线,这是战场。从师部所在地银店洞到文工队驻地苏谷山沟,中间有一段封锁线,敌人每隔几分钟就要向这里打来排炮。就在大家经过一条浅河,踩着石头通过时,敌人的一排炮弹打来,一阵巨响,霎时天崩地裂,水石飞溅,烟雾弥漫,天昏地暗。文工队伤亡巨大,女队员戴儒品全身都被炸没了,只剩下了两根发辫……在队部后侧的一个小山冈上,战友们将戴儒品那两根又粗又黑的发辫埋葬。如花似玉的生命,顷刻间就被炮火吞噬,怎能不令在场的每一个人五脏俱焚?

    二爷,也就是我爸爸的二叔,他有个绰号:二瘸子。记得我小的时候,屯子里的人都在背后这么叫我二爷,但当面不敢叫,他们都知道我二爷的驴脾气。在生产队里,二爷一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就骂,谁也不敢吱声,就连队长也只能悄悄嘟哝:又耍志愿军的威风……

    二爷从解放战争战场打到朝鲜战场,后来腿部受伤提前回国复员回乡。爸爸告诉我,二爷有个绝活儿;口技。二爷每次喝醉了,必定要讲几段朝鲜战场上的故事,绘声绘色,枪声、炮声、飞机声,二爷都能惟妙惟肖地用口技表演出来,在场的人无不叫好。据说二爷病重时,依然把枪声、炮声、飞机声演奏了一番,随即溘然离世。

    二爷没读过书,更不会什么乐器,但他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口技必然是战场赋予他的一技之长。我想,在冰冷的战壕里,他肯定不止一次给战友们表演自己的口技。从某种意义上讲,二爷的口技与两洲三国胡琴,与文工队表演的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给残酷的战斗生活带来了一丝欢乐的气息,抚慰了战士们受伤的心灵和疼痛的躯体。

    爸爸、叔叔和我,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穿上海军、陆军、空军的军装,在军营里服满了兵役。爸爸、叔叔从军想来是受了二爷的影响,二爷又间接影响了我。我是1989年春天走进空军某雷达兵训练团的,当时的空军司令正是抗美援朝著名战斗英雄王海。

    仔细端详两洲三国胡琴,那个罐头盒子在拉弦处缠了一圈胶布,表面似有松香。在异国他乡的冰天雪地里,在短暂的战斗间隙,他们动情地演奏起祖国各地的民歌小调。优美而熟悉的乐曲给思乡的战士以精神上的慰藉,他们一定想到了祖国,从而坚定了保卫和平、守护家园的决心,增添了无穷的战斗力。这样看来,两洲三国胡琴已经不仅仅是乐器,它更是武器,应该与那些枪炮摆放在一起。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直叙对胡琴的记忆,对胡琴简易的构造进行描写,引发个人联想,同时能够把读者带到特殊的场地,切身去体会胡琴特殊的意义。

    B.文章采用顺叙的叙述顺序,交代了参观的时间、地点、盛况,对不起眼的胡琴着重描写,虽对另外两件乐器也进行了描写,但都一笔带过。

    C.文章题目中的“战地”指朝鲜战场,“琴声”为胡琴的声音,暗示了战争的胜利跟音乐带给战士的精神慰藉密切相关,精神力量不能少。

    D.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拿敌我乐器和武器悬殊进行比较,最后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除了志愿军的宝贵品质,还在于战争的正义性。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含意?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为何用大量笔墨写二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后,表达自嘲自伤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样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3)《登高》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一句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用“______________”一句,既道自身命运困窘,也写国运艰危。

  • 9、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5)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7)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_______。(曹丕《典论》)

    (8)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刘勰《文心雕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借助外力的重要性“____________”,即使不善于走路,也能到达千里之外;“________________”,即使不会游水,也能横渡江河。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认为不必为离别泪洒衣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猿鸣之声,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古诗文中诗人常借“猿”声抒发心中的哀怨、凄怆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阐明了虽然条件优越,却无容身之地,从而说明了不能用心浮躁的道理。

    (2)诗文当中多有对“星宿”的涉及,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多丽·咏白菊[宋]

    李清照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①,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②。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③,似泪洒、纨扇题诗④。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咏 菊

    [清]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⑤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①醉妃、孙寿、韩令、徐娘句:作者以四个历史人物作为反衬,体现白菊既不似杨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其香不似韩寿之香异味袭人,其色不似徐娘傅粉争妍之白。②酴醿(túmí):花名,也作荼蘼、荼糜等,暮春时开花,有香气。③汉皋解佩:心意相投的男女互相赠送礼物,作者以此暗指男子心有别属。④纨扇题诗:汉代班婕妤《团扇诗》(又名《怨歌行》)以“秋扇见捐”自喻受汉成帝冷落的处境。⑤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

    【1】《咏菊》一诗有几联对仗?(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无

    【2】下列关于这两首诗词写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词善用典,上片所引典故均为反衬,而下片均为正衬。

    B.二篇不着一个“菊”字,所赞美的菊花特质与常人不同。

    C.林以菊为知音,暗合“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意。

    D.林诗“秋心”将菊拟人化,凸显菊花高洁、端庄的品性。

    【3】李词和林诗均题为“咏菊”,且都以“菊”自比,请比较分析二者思想情感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时,字宗易,任丘人。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中,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俄以忧归。服除,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帝既定尊亲礼,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以故帝爱其恭顺。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十年七月,四郊成,加太子太保。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兴革。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无龃龉。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十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安之。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推让言,言亦安之。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十七年十二月卒官,太傅,文康。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B.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C.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D.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故常以年号称皇帝,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是年号。

    B. 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表示哀悼。

    C.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地位逐渐升高,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

    D. 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跟“谥”连用,符合“生曰封,死曰赠”的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时颇有才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多次升迁官职。

    B. 李时顾全大局。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尊重论者的意见,为臣的态度恭敬和顺。

    C. 李时学识渊博。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受到皇帝的礼遇。

    D. 李时很有声望。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赢得大臣们的尊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

    (2)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评出2018年十大流行语,其中有: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他们态度热情,服务周到。现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的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

    锦鲤: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现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好运的象征。

    教科书式:在实际中某人或某事完成得非常标准正规的意思,用“教科书式”来形容,说明可以对其进行模仿。

    退群:即退出某个社交平台上的交流小组。后来,含义引申,使用范围扩大,退群也指退出某一群体。

    巨婴:心理滞留在婴儿水平的成年人,可称为巨婴。多指依赖、自私、偏执的成年人。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从中任选两个流行语,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明你的见解。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