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下列各项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泥淖(zhuó) 纤维(qiān) 如法炮制(páo)
B.提防(dī) 隽永(juàn) 引吭高歌(háng)
C.莅临(wèi) 沏茶(qì) 叱咤风云(zhà)
D.羸弱(léi) 嗜好(shì) 如火如荼(chá)
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电视节目预告:此次比赛盛况,本台将于明晚20点重播。
B.校庆校友祝福语:请允许我代表历届校友,向母校十年华诞,致以最衷心的祝福。
C.纳凉晚会主持词:虽然没有明星,但我们是绝对的主角,咱们社区卧虎藏龙。
D.社区节能倡议书:希望各家各户率先垂范,自觉落实绿色节能各项措施。
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顺德仕隋为右勋卫,征辽当行,亡命太原,素为高祖亲厚。时群盗并起,郡县各募兵为备。大将军府建,拜统军。俄以受赇为有司劾发,帝曰:“顺德元勋外戚,爵隆位厚至矣……”因赐帛数十愧切之。卒,封邳国公,加赠开府仪同三司。
A.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高祖”的庙号通常是给开国皇帝的。
B.郡县制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
C.外戚指皇亲国戚,即帝王母族、妻族的亲属,其中太后、皇后、嫔妃的兄弟都称国舅。
D.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朝代不同,三司所指部门和职能也不同。
5、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B.由于地势高,能见度也特别高,远近景物历历在目。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经过14年的建设,黄河风情线独具特色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人们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什么是内涝?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害的城市灾害。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干扰,产生的径流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5倍左右。
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路上已经形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灾害。
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每年夏天都是雨水多发的季节,许多地方都会遭到水淹,即便是一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建筑也难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座600多年的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屈指可数。工匠们在每一座宫殿下都修筑了代表帝王权威的须弥石座,避免木质建筑被水浸。整个故宫北高南低的地理坡度,高度相差1.22米,本身具有自留排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水线又因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每年春季工人会重新淘挖渠道,避免沟渠堵塞导致排水不顺畅。另外,故宫的夯土层要做得厚实紧密,就像在地下铺设一块巨大海绵,保持良好的吸水性。而对比普通路面的水泥路,故宫地面铺设的青石砖能够很好下渗雨水,减少雨水淤积。而外部排水,故宫外部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也就是现在北海、中海;第三道是外金水河、筒子河。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
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减缓灾害形成。重视韧性城市①建设,在遇到极端降雨时,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取材于庞无忌、雷晓琳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地下水道然后排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然后再用小水泵将收集到的雨水送往房屋各处,各家用以冲洗厕所、擦洗地板、浇花,甚至还可用来洗涤衣物、清洗蔬菜水果等。瑞士政府还采用税收减免和补助津贴等政策鼓励民众建设这种节能型房屋,从而使雨水得到循环利用,节省了不少水资源。
新加坡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这一切要归功于设计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城市排水系统。预先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雨水疏导,建立大型蓄水池,并建立严格的地面建筑排水标准。
日本千叶县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植物。湿地周边水生植物茂盛,坡面上做了绿化,景色清新自然。在枯水期,景观池维持整个调蓄设施中唯一的亲水区域;在丰水期,当暴雨来临时,警报提醒游人疏散,此时的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在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既保证了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取材于《中国气象报》相关文章)
[注]①韧性城市:指能够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涝是指雨量过多,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城市涝灾。
B.高度城市化区域和自然区域在同等雨量下产生的径流量差异达5倍左右。
C.郑州产生内涝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建设,也有超标准降雨的客观因素。
D.郑州试点海绵城市建设已有段时间,但因范围过小,发挥作用缓慢有限。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故宫常年不被水淹的原因是( )
A.地势由高到低
B.自流能力强
C.排水系统完备
D.夯土层厚实
【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瑞士的雨水利用工程花费小、利用多、实用性强、民众参与度高。
B.新加坡因疏导雨水有方,建筑排水标准严格,所以鲜有内涝发生。
C.德国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既能减少雨水径流又能防止地面的沉降。
D.日本德国都有大容量地下调蓄库,能保障城市水文系统良性循环。
【4】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绵城市不能解决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只能应对设防标准以内的降雨。
B.每到夏季,暴雨频发,设计感十足的现代化建筑都避免不了水患侵袭。
C.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和超前设计思想使北京故宫从未被水淹过。
D.文中列举的国外城市都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
【5】暴雨积涝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顽疾,如何有效减轻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具体措施。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疫情暴发期间,面对危险的形势,无数医务人员勇当“逆行者”,正是对应《孟子•鱼吾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有灾祸并不躲避。
(2)儒家一贯注重内省法,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劝告读书人要在内心不断省察自己以提升自身道德和学识方面的修养。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州赤壁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江水的浩渺和与远方天际相接的壮观景象。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一样,景象旷远,境界沉雄,给人视通万里的感受。
(3)“小楼”是古诗词中的经典意象,人们借助“小楼”,寄寓着思念、闲适、落寞等情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⑴陆游《游山西村》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地思考,却“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眺,却“__________”。
⑶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和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有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忧虑,更有对人们忘却战败的历史的担心。
(3)《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写出星斗可触,让人神色惶恐的情形、突出了蜀道高峻的特点。
(2)朱自清《松堂游记》中写道:“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如果换用诗句表达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阐述学习需要积累的观点时以马作比,警示人们如果只是短时间学习,无法取得好成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
(3)雨是复杂多变的意象,很多诗人从“雨”中获得灵感与情思,如“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雨”寄托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刘朝英进斋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既描摹了刘朝英在书斋中刻苦夜读的情景,又写出了有古琴作陪的雅趣。
B.颔联指出圣门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但让人忧愁的是求道者脚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学问功夫,这是诗人对刘朝英的担忧。
C.尾联告诫刘朝英,要以圣道为心,不要因沉迷功名而虚耗人生,可谓推心置腹、语重心长。
D.杨诗造语力求平易浅近,如本诗中的“莫笑”“不应”,近于口语,如话家常。
【2】杨万里的诗注重以事显理,本诗颈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涧修禊诗序
(明)宋濂
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已,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旁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①之,赤纷绿骇,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而之骤至,仰见青天镜净,始悟为泉,曰飞雨洞。洞旁皆山,峭石冠其巅,辽复幽邃,宜仙人居,曰蕊珠岩,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②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或按纸伏岩石下,欲写复止;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口吻作秋虫吟;或群聚兰坡,夺觚争先;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遣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
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
(注)①辖幅:同“纠葛”,缠绕之状。②髹觞:油漆过的酒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奇石怒出 怒:气势强盛
B.病登陟之劳 病:担心
C.方次第取饮 次第:等第
D.可不勖哉 勖:勉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不乐泉声之独清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
B.①夹水而坐 ②归而求治国之策
C.①或持卷授邻坐者观 ②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①执兰草以祓除不祥 ②谨拜表以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绘声绘色地描述桃花涧四周山水,为修禊雅集构建清雅秀丽的自然背景,也是作者“情与境适”的内心感受的自然流露。
B.贤士大夫在涧边围坐,取壶温酒,把酒杯放在托盘上,让其像雁群一样随水漂浮向下,让人仿佛复见当年兰亭集会的雅况。
C.第三段用九个“或”字句,描写赋诗人构思诗篇时各具特点又相映成趣的情态,与自然景致和谐交融,人情物态各尽其妙。
D.文章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脱略形迹,发舒身心,叙事状物冲淡自然,这正是作者祟尚清虚无为的志趣态度的体现。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为 吾 党 者 当 追 浴 沂 之 风 徽 法 舞 雩 之 咏 叹 庶 几 情 与 境 适 乐 与 道 俱 而 无 愧 于 孔 氏 之 徒 然 后 无 愧 于 七 尺 之 躯 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
(2)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逆”的解释为:①向着相反的方向:②迎接。2020年,不论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还是各个领域,都涌现出大批“逆行者”,他们因责任与大爱逆行奉献,成为中国的最美身影。而在日常生活和个人的成长中,我们也常常需要逆向、逆行、逆战、逆转……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的感悟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