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博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学批评的诚信度取决于批评家的人格力量,具备高尚人格的批评家能够在批评实践中坚持独立思想,坚守自己对艺术价值的公正判断。

    B.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不仅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更具有独特的技法和风格面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西汉中叶后,印章基本不用边栏界格,文字逐渐向平方整齐一路发展,端重丰腴,当时也被称为“缪篆”,名字是取其结体稠缪缜密。

    D.《人文地球》一书讲述了人类在认识地球过程中的故事,引领我们用动态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 2、理解下面漫画的主旨,选出概括恰当的一项( )

    A. 做人要有畏惧心,时时掂量自己的言行,否则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B. 经营没有底线,无论什么人,必将受到严惩。

    C. 教育讲究公平,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一定会遭到谴责。

    D. 人为地将人分成等级,这样的制度将最终被唾弃。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目前,移动电子支付在中国越来越普及,有逐步取代现金支付的趋势,甚至有人断言纸币支付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②香港大学校长马斐森将于明年一月离任,港大发言人提出五大严苛要求,向全球公开招聘,港大校长职位虚左以待

    ③巴西苦心孤诣地想加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希望借此吸引外资,以使自己从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

    ④张教授是著名的民间收藏家,他深谙艺术,附庸风雅,搜集了大量的名人字画,部分藏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⑤身处社会转型期,我们要信念坚定,放眼未来: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头脑清醒;越是迷雾重重,越需要目光如炬

    ⑥一年一度的智电汽车投资者大会日前在我市召开,相关行业的精英们齐聚一堂,坐而论道,共论智电汽车发展新趋势。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增加投资活动措施的会议上指出,2020年全球的GDP下降了3.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B.随着疫情渐趋稳定,《风云对话》迎来开年首轮重磅活动——“在那遥远的地方”新疆主题论坛系列活动。论坛于3月1日、5日和9日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举办,分别邀请6位驻华大使参加,广泛在社会中引发了关注和热议。

    C.幸福是真的需要条件的吗?华语圈首席“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幸福与否真的不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人心。

    D.高校美育不仅需要“大楼”这种硬实力,更需要“大师”这种软实力。在“大楼”和“大师”的架构下,宁波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育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校园走向世界。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5000年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

    ②现在人生活压力很大,于是很多人周末纷纷结伴走出家门,到乡野间寻找乐趣,过起了求田问舍的惬意生活。

    ③一群打扮时尚的大妈在火车车厢的过道中互飙广场舞,他们跟着节拍翩翩起舞,而车上的其他乘客也跟随着扭动腰肢,拍手称快,气氛很热烈。

    ④在物联网生态元年即将结束之际,很庆幸能见证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伟大变革,相信2017年物联网生态的发展将迎来更多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⑤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吉光片羽,皆金玉珠贝。

    ⑥数以亿计的共享单车押金确实是一笔庞大资金,不过我们没有必要求全责备共享单车押金以及相应的收取押金行为本身。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读鲁迅

    冯泽舟

    ①我认为,鲁迅作品有两个精神内核:对生命的热切关怀;在孤独、绝望中不断斗争的“战士精神”。鲁迅极其重视生命,痛恨一切残害或漠视生命,尤其是弱者生命的行为。他也在痛斥后面呼唤,呼唤一个对每个人、每个生命有所关爱,每个生命都能自由的世界。同时,鲁迅的文章中又浸透着孤独绝望的味道,他从没有表达过对未来的丝毫希望,他一直在迷茫绝望。然而无论是他小说中的孤独者们,还是他本人,都在一刻不停地向前走并奋斗着,即使他的终点是一片坟墓。

    ②这两个内核,会为个人和民族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读懂了它才算读懂了鲁迅。然而,很多鲁迅读者抓住的不是这两个内核,而是在鲁迅作品中占篇幅很大的“冷嘲”。

    ③“冷嘲现象”在鲁迅作品中极多:在杂文中是直接冷嘲,在小说中是艺术地冷嘲。无论什么话题、什么文章、什么场合,他总是能跳出几句惊天动地的冷嘲。鲁迅式的冷嘲犀利入骨,讽刺极其深刻、正中要害,读来令人震撼。

    ④然而,长期阅读这种冷嘲文字,如果没有抓住鲁迅冷嘲精神的内核,很容易走上歧途。可能有的鲁迅读者,读了整本鲁迅全集,只是骂人功夫进步;更可怕的是,有人读了鲁迅全集后,把自己彻底地变成了一个“冷嘲家”。

    ⑤鲁迅嘲讽国民,不是出于自己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不是为了横眉而指千夫,而是为了给国民做牛马。鲁迅的冷嘲是出于对于国民痛彻的爱,冷嘲的内在并非像表面一样全是冷漠和鄙视。鲁迅不是为了解气、为了冷嘲而冷嘲,他的冷嘲是有目的的、有针对的。鲁迅冷嘲的对象是国民,目的是通过刺激唤醒他们。鲁迅的冷嘲是经过了现实的磨砺的。他一生阅历丰富,博古通今,对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都有深刻的了解。在这些的基础上,他才去冷嘲,而并不是基于一面之词或幼稚肤浅的见识而进行的挖苦。这样,他的冷嘲才深刻。

    ⑥任何时代,有能够看到并站出来讽刺社会病态的青年,是民族的福气 ;可是没能看到“冷嘲”的内核,只学来了冷嘲的姿态,或只是彻头彻尾的“冷嘲家”,这是值得警惕的。很多网络上的“公知”或现实中的“愤青”,动辄对社会大加讽刺批判,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就是其中典例。

    ⑦他们喜爱批判议论。可是他们可真正地了解中国社会隐藏的矛盾,知道中国社会的脆弱?他们能不能想象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的思想状态和生活?他们对西方和自己国家的制度究竟了解到什么程度?他们是否知道中国的历史给了中国怎样的包袱和特殊性?他们能够脱离纸上谈兵,而真正提出像鲁迅一样可实施的方案吗?更重要的是,他们冷嘲,是真正怀着对民众的热爱,还是仅仅不食人间烟火地抱有一个知识精英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为民众奋斗,可是他们本身有资格代表民众吗?

    ⑧这样的冷嘲越多,可能反而更加有害。

    ⑨那么,我们今天究竟应该怎样读鲁迅?

    1鲁迅冷嘲的“深刻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作者是如何看待“冷嘲”的?请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简要回答“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读鲁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2)杜甫《登高》中的“___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通过写岸边的花草,描绘了洞庭湖明丽的自然风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时驰骋疆场、收复失地的英雄气概。

    (3)《琵琶行》中,白居易先写了浔阳山歌、村笛的难以入耳,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琵琶女所弹琵琶曲超凡出尘。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用秦人对待宝鼎金玉等的态度来表现他们用度及其奢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3)《出师表》中诸葛亮陈述自己临危受命之事,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的艰难,也表达了诸葛亮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君臣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浣溪沙》一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惋惜与欣慰交织的感情,蕴含生活哲理。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   ,不思其反。 《诗经·氓》

    5其险也若此,   李白《蜀道难》

    6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7       ,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8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咏梅

    (宋)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诗人借世俗之人对梅花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 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 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 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独坐轩记

    (明)桑悦

    ①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弗肃以入,因名之曰“独坐”。

    ②予训课之暇,辄憩息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濂洛数君子之心①,又次则咀嚼《左传》、荀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加褒贬,以定万世之是非。优哉悠哉,以永终日。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芰荷,地杂植松桧竹柏。

    ③予坐是轩,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而万间之广厦也。且坐惟酬酢千古②,迎圣人则为弟子之位,若亲闻训诲;迎贤人则为交游之位,若亲接膝而语;遇乱臣贼子则为士师之位,若亲降诛罚于前。坐无常位,接无常人,日觉纷挐纠错,坐安得独?虽然,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而天壤之间,坐予者寥寥,不册之独,亦莫予同。作《独坐轩记》。

    (注释)①关闽濂洛:指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②酬酢:宾主相互敬酒。为古礼仪的一种。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加褒贬____________   (2)而万间之广厦也___________

    2桑悦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独坐”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3第②段划线句对独坐轩周围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对第③段“尘坌不入,胸次日拓,又若左临太行,右挟东海”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心无杂念、胸怀开阔是因其将家安置在太行山脚、东海之滨。

    B.如果能够来到太行山、面朝东海,那么就可以摈弃世俗烦扰之事。

    C.作者心中没有俗念,并想象自身处于太行山和东海,故心胸开阔。

    D.作者不想凡俗之事,心胸越来越开阔,就像左靠太行,右对东海。

    5文中说“予之所纷絮纠错者,皆世之寂寞者也”,那么你觉得作者“寂寞”吗?为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请结合材料,以“忙与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