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道”,指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取道”中的“祖”就是“祖道",指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B.侯、伯: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从而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C.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如“留侯张良”是封号加姓名的。留,古地名,刘邦得天下后,封张良为“留侯”。再如“左尹项伯”,也是封号加姓名的。
D.古时音乐分为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变徵之声”中的“变徵”,足“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关专家指出:导致此轮房价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扩张速度太快,控制房价必须从收缩货币入手,否则,其他措施只能是扬汤止沸。
②2016年9月,中国政府再次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智能制造正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对于制造业来说,可谓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③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一场中雨猝不及防地突然降临,名为“小远”的安防巡逻机器人却在雨中从容“执勤”。
④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昨日的报告中惊悉,除部署在星州的2台“萨德”系统移动发射架外,还有4台发射架暗度陈仓运抵韩国。
⑤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比过去提高了许多,这一定程度上让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愿望予取予求,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缺乏耐心和吃苦精神。
⑥干这种职务的人大半是带工的亲戚,或者是在地方上有一点势力的流氓,所以在这种地方,他们差不多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A. ①③④ B. ①④⑥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画儿韩尽管由此名声大噪,可是财东不敢再拿钱冒险,来年正月就把这位副经理辞退了。
B. 打倒“四人帮”后,恢复名誉也好,退还存款也好,都没有比让他回到文物商店,干他爱干又能干的工作。
C. 在公私合营后,使得文物书画业要整顿班子,有人提出来调画儿韩。
D. 这人做假画出身,当过当铺的副经理,解放前有一阵生活挺富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B.只有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改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C.关于脂肪对人类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那么脂肪对人类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的。
D.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迟早都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看似与我们不相干的领域的发明创造,不要以为与我们无关。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旧唐书·王维传》云:“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疾。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王维在安史之乱中逃避不及,被迫出任叛军伪职,这一经历成为他终生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
②凯茜·卡鲁斯指出,所谓创伤记忆,“是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的一种无法回避的经历,其中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往往是延宕的、无法控制的,并且通过幻觉或其他侵入的方式反复出现”。在王维的诗文里,创伤记忆的确反复出现,但不是通过幻觉的方式。在直接与己相关的诗文里,王维只悔罪不辩白,在为与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他人所写的表、碑等作品里,他不仅悔罪,而且在对他人当年残酷遭遇的展现中,巧妙为自己辩白。
③陷贼、禄山迫以伪署、被收系狱中,这些创伤记忆在王维诗文中反复出现。如《与魏居士书》云:“偷禄苟活,诚罪人也。”《责躬荐弟表》云:“没于逆贼,不能杀身,负国偷生,以至今日。”作为传统的士大夫,王维十分重视忠诚与名节,其《重酬苑郎中》云:“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草木岂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但君臣大义所负愈重,王维也愈不堪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创伤记忆之煎熬,最后竟至于舍家归佛、归隐,其《叹白发》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不过,细读王维诗文会发现,他在直接涉及自己的诗文中,对创伤事件往往三言两语一笔带过,且只表示戴罪有愧,不作或少作辩白,至多如《谢除太子中允表》云:“当逆胡干纪,上皇出宫,臣进不得从行,退不能自杀,情虽可察,罪不容诛……跼天内省,无地自容。”只有在《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等诗文中,由于这些为之作文的友人与自己有相似相近的遭遇,王维才充分显示出表现创伤记忆的特色。
④如《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王维代被朝廷任命为刺史的薛姓友人作谢表,表文先摆出友人的书生、文吏出身,奉法守文有余,折冲御敌不足,所以在时代的大动荡中,只能在城破陷敌之后,被“戟枝叉头,刀环筑口,身关木索,缚就虎狼”。除了与薛姓友人曾担任陕州地方官的经历稍有不同以外,人们一眼可知所写的一切其实也都是王维的亲身经历。同时正因为写的是友人,王维也大胆、直率地写到当日被刀枪相逼、“偷生厕溷”的屈辱遭遇。这是他在单纯写自己的诗文里所刻意省略的。这种从“对面”迂回而来的自陈与自辩,在另一篇《大唐故临汝郡太守赠秘书监京兆韦公神道碑铭》里犹有过之。王维在“序”里将慷慨赴死的“烈士之勇”、自杀成仁的“智士之勇”,与在灾难、凌辱面前“弃身为饵,俯首入橐,伪就以乱其谋,佯愚以折其僭”的“仁者之勇”相区别——“仁者之勇”虽没有前两者那样舍生忘死,但暂时忍辱事敌,恰是为了以后伺机报主。而在碑文里,王维所陈的遭遇更加惊心动魄:“将逃者已落彀中,谢病者先之死地,密布罗网,遥施陷阱,举足便跌,奋飞即挂。智不能自谋,勇无所致力。”复云:“君子为投槛之猿,小臣若丧家之狗。伪疾将遁,以猜见囚。勺饮不入者一旬,秽溺不离者十月,白刃临者四至,赤棒守者五人。刀环筑口,戟枝叉颈,缚送贼庭。”这些文字写尽友人在恶劣环境及严密防卫之下多日不吃不喝的非人处境,同时也将为他人及自己的辩护巧妙寓于铺陈描叙之中。
⑤“君子”数句,陈铁民先生注云:“皆维自谓……斌陷贼在天宝十四载十二月,维为贼所得在天宝十五载六月长安沦陷后,二事相距半年。”“斌”即这篇碑铭的主人韦斌,陈先生将这几句写韦斌的文字径等于是王维“自谓”,殊为有见,倘能与王维一贯的从对面、从一定距离之外写起的“作法”联系起来理解,当更见其间微妙。
⑥王维诗的这个“作法”,在他为陷贼和出任伪职的经历所深深痛苦的晚年,也在其有关创伤记忆的诗文里被延续下来,得到巧妙运用。这或许不仅是“作法”问题,还表现了王维观察世界与人生的立场和态度。
(摘编自沙红兵《草木岂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是重视忠诚名节的人,安禄山一直很喜欢他,所以王维生病的时候,安禄山派人迎接让他养病。
B.王维后期的归佛、归隐,与士大夫传统及其个人对待自身遭遇的态度都有极大的关系。
C.王维的创伤记忆在为与自己有相似遭遇的他人所写的作品里也会出现,试图替他人作辩白的同时,更替自己作必要的辩白。
D.王维习惯从对面、从一定的距离之外写起,这或许不仅是“作法”问题,还表现了王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层进式结构,先写创伤性记忆是什么,其次写其在王维诗歌中的表现,最后写是如何表现的。
B.文章举例王维为薛姓友人作谢表,论证说明王维诗文“对面”迂回以自陈自辩的特点。
C.本文大量使用引用论证,都意在说明创伤记忆在王维诗文中反复出现,同时增强了本文的文学性。
D.文章分析了王维诗文创作中的习见现象,研究角度独特,逻辑严密清楚,显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和严谨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王维与己相关的诗文作品里,他只悔罪不辩白,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获得他人原谅。
B.安史之乱的经历,和平息后朝廷的不计前嫌,使得王维自身对于陷贼经历难以释怀,晚年诗文创作都围绕这个主题。
C.“仁者之勇”虽没有“烈士之勇”和“智士之勇”那样舍生忘死,但王维为了以后伺机报主,还是选择了前者。
D.作者对其创伤性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对于王维所受的创伤给予了同情,对于他的创作手法给予了肯定。
7、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
酒,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与忧愁相伴。李清照的《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之句,蕴含着国破家亡、天涯沦落中万般难抑的愁戚;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有“_______,_______,化作相思泪”之句,借酒抒发相思之愁;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低吟着“_______,_______”,将自己的苦闷与释然都融在这一杯酒里。当然,也不乏以酒助兴的作品。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把酒临风,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者矣”的超脱通达的态度。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要坚守美德、绝不同流合污的追求。
(2)刘禹锡《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新旧更替、生机勃勃的景象。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慕三国英雄,发出了“_________”的感叹。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2)《赤壁赋》中苏轼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 ,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从师风尚难以恢复。
(4)“比”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诗经·卫风·氓》中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淡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蜀道难》写秦国开发蜀地时流传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把秦始皇享乐时的乐声与百姓的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知顾惜百姓。
(3)《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四个类比,推出了“______,______”的结论。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述自己在艰难时刻受命追随先帝,表明创业的艰难。
(2)《卫风·氓》中,女子将婚期定在秋季后,时时盼望恋人的到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登高之举,传递着她对男子炽热的思念和爱恋。
(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____”一句点明时令,“_______”一句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2)“乌鸦反哺”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李密在《陈情表》中的“___,____”两句,便是借用乌鸦反哺这个典故来表明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3)《逍遥游》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皆忘,并以“____,_____”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13、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________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这首词的词牌是( )
A.踏莎行 B.水调歌头 C.苏幕遮 D.八声甘州
【2】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天空寥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3】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很有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彧①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③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选自《周书•卢柔传》)
注解:①彧,即元彧,字文若,鲜卑族,北魏宗室,太武帝拓跋焘第四子。②魏孝武,名元修,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一位皇帝。③齐神武,即下文的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 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邑,又称食邑,是古代君主赏赐给臣子的封地,以此地的租税作为其俸禄。
B. 牒,有时指古代官府的文书,如“牒文”;有时指官方颁发的证明性文件,如“度牒”。
C. 起居注,是对古代帝王言行的记录,多由专人负责,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 践阼,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冬至日祭祀天地这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文中即此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卢柔文笔出众。他不到二十岁时就懂得写文章,替贺拔胜写的奏表得到武帝的赞美,他有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流传世间。
B. 卢柔为人孝顺。他幼年被叔母收养,虽然叔母待他严苛,但他仍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因此被宗族看重。
C. 卢柔善于出谋划策。他在贺拔胜手下时,参与很多军事要务,后来又给贺拔胜提供了对付高欢的上、中、下三种策略。
D. 卢柔忠于职守。他冒险跟随大军艰难行军,后来迷失道路险些被冻死。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百余件文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
②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大半。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交通不便,何以利运输?机械不良,何以精制作?”——詹天佑《敬告青年工学家》
“当前中国应该加强科技人才在人文学科方面的培养。科技人才如果没有人文学科的基础,工程科学就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加强人文学科的培养有助于形成工程科技人才的人道主义关怀,让他们建造出来的世界更加适宜人类生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军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
“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综合以上材料,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2016年5月30日,阅读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后的读后感。
②2021年2月25日,收看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③2021年7月1日,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后在学校的演讲。
④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代表中国青年的发言。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