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铁门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阴山以南的沃野①是游牧民族的苑囿,②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③占领了这个沃野④他们可以强度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⑤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⑥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⑦要排除从西北方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⑧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⑨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A

    /

    如果

    如果

    只有

    否则

    B

    /

    并且

    只有

    因此

    只有

    否则

    C

    不仅

    只要

    如果

    如果

    否则

    D

    不但

    而且

    只有

    因此

    否则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写出了白家与鹿家在黄土地上几十年的恩怨情仇,对人物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②大学生去农村做社会调查,有助于加深对复杂国情和基层现状的理解和把握,避免枯坐书斋之中形成的独断,防止有人将一孔之见强加于人。

    ③他的母亲病重急需大笔医疗费用,当铺老板得知他这种情况后非但不能雪中送炭,反而落井下石,狠压当品价格。

    ④人流、资金流、物流、知识流等正在伴着虚拟“信息流”而涌向“地球村”的每一个村落,世界范围内的电商经济和分享经济的发展如日中天

    ⑤常言道:欲壑难填。领导干部一旦利欲熏心,就难免利令智昏,将党纪国法置于脑后,腐化堕落,以致葬送自己的前程乃至性命。

    ⑥王老师身体本来就不好,再加上最近一段天天为孩子上学的事情着急上火,结果一病不起,只好离开岗位,久假不归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灵公之贼(治:究治)

    B. 程婴出,谓诸将军日(谬:哄骗)

    C. 不绝赵祀(必:一定)

    D. 以君命(矫:假托)

  • 4、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请柬: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

    D. 回函: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空间站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是重要的太空科普教育基地,蕴含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教育资源,对激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热爱航天事业具有特殊优势。

    B.作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的新月派代表人物闻一多先生,其代表作《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C.未来要在改善需求、优化供给、强化服务,尤其是青年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上下功夫,以解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并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

    D.如果说《中国合伙人》传递的是告别成功学、回归符合现代商业逻辑的合作模式,那么如今新东方靠着账上的足够资金,从容应对转型,则更显得恪守商业诚信和经营底线。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字蕴含的美学

    骆冬青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这种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汉字则不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形声相益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所包含的孳乳义,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完成了一种飞跃。进一步形式化,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逐渐象形化”“文字化。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这里,就产生了一种似乎古怪的现象,那就是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可是,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对应的是西方的。而西方的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其内在原因,则不能不归结为一种文化心态上的诉求。汉字的复杂性,却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中被忽视了。

    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4期)

    【注】孳乳:繁殖、派生。

    【1】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如今还在使用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

    B.《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以”“两种形声相益的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相同。

    C.汉字的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形成这个观点是基于文字发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的观点。

    D.汉字被诟病的一个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推崇、敬仰的思想。

    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字子的形态出现。

    C.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更加形式化、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

    D.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B.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C.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封狼居胥”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5)假日中,同学们来到美丽的乡村。走进村庄,看到家家户户绿树掩映,不禁赞叹:这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景啊!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世人应以历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问答之间交代了主人公忧思的缘由。

    (2)诸葛亮在后世深受推崇,如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就表达了对他由衷的赞叹。

    (3)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只有高飞之鸟才可越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无论老幼均能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句描绘了大鹏鸟的形体庞大。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桑叶之润泽,喻指女子年轻貌美。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主客问答的形式阐述人生哲理,其中“________”两句,客人以物自比,形象地写出了人的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运用鲜明的语言,描写了“山间之四时”中春、夏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______________”是写春天;“_______________”是写夏天;“风霜高洁”是写秋天;“_______________”是写冬天。

    (2)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观点与《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异曲同工。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河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苏轼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唱著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注)①冯京,字当世,时任益州(令成都)知府,平息当地羌人动乱。②东府:为宋代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所在,冯当世曾任参知改事。③西山八国: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羌部落的统称。④子渊新曲:西汉益州刺史王襄为教化百姓,请王子渊作诗教人传唱。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见说”“旋闻”两句,写出了曾经动荡不安的益州如今呈现出安定太平的景象。

    B.西南已经安定,又有长城险关,词人无需为家乡安危忧虑,故而感觉“秋来归梦好”。

    C.下阕谈及“花溪”“药市”以及卓文君当垆卖酒的故事,展现出特色鲜明的地方风情:

    D.“莫负”与“何妨”、“试问”与“空教”两两呼应,使作品气韵流转生动,读来流畅轻快。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此四人者,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迎而致之。四人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自安。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

    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

    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迁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强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强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

    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辱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洁,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自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励俗,近古之逸民也

    《汉书·郑子真、严君平传》

    【1】下列对文章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B.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C.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D.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就是汉代有名的隐士“商山四皓”,隐士就是古代那些居于乡野山林的人,有的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有的是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有的是入仕后辞官归隐山林。

    B.卜筮,古代人民卜筮是为了求吉利,卜一次得不到吉兆,可以再卜几次。但通常情况下卜三次还不是吉兆的话,要进行的事情就暂时中止,待择吉日再卜,这就叫“卜筮不过三”。

    C.蓍龟,指的是蓍草和龟甲,古人以为蓍千岁生三百茎,难能可贵,能预知吉凶;而龟乃长寿之物,古人认为其能通神,所以把它们作为卜筮的理想工具。

    D.益州牧,与《陈情表》中“二州牧伯”的“牧伯”一样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伯者,主一州之长;牧者,言牧养下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君平博览群书,他还根据老子和庄子的理论写下十几万字的著作。

    B.元舅大将军王凤用厚礼聘子真,想要子真辅佐他,郑子真却不愿屈服于他人;杜陵李强也用厚礼聘君平,希望君平辅佐他,严君平也不愿屈服,无声地拒绝了李强。

    C.杨雄很了解严君平的性格,多次对朝廷官吏称赞严君平的品行,还写书称赞他不做苟合之事,不操苟且之业,长久幽居却不改变节操,堪称国家的宝贝。

    D.郑子真、严君平与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同样都是隐士,但后四人在太子恳请下出来辅佐太子,协助政事,而郑子真与严君平不肯当官也不肯出来协助政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2)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25年前的今天,香港回归祖国,一洗百年耻辱。25年后的今天,紫荆绽放香江,五星闪耀特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一国两制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一国原则愈坚固,两制优势愈彰显,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守护好管治权,就是守护香港繁荣稳定,守护七百多万香港居民的切身利益。中央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香港、澳门好,为了港澳同胞好。

    经历了风风雨雨,大家痛感香港不能乱也乱不起,更深感香港发展不能再耽搁,要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谋发展。止暴制乱让香港发展重回正轨,目前,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5年是关键所在,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被寄予厚望。

    今日的香港,“求稳定、谋发展”是主流民意,“同为香港开新篇”成为强烈共识,香港再次站上新的起点,和祖国人民一道共创辉煌,共享荣光。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