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巴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会歌,宛如天籁,唱出了全天下孩子“一起向未来”的梦想。

    B.“诗画”是浙江打造多年的旅游品牌,已具有一定知名度。浙江山水风光如诗如画,人文荟萃,诗、画艺术流派纷呈,“诗画”既彰显浙江的人文气质,又展现浙江的生态之美。

    C.在知识普遍数据化的今天,知识昂贵依然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型学术数据库借口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学术资源进行垄断并攫取超额利润的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国知识界。

    D.中国古代典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鲜活见证。时代越是发展,我们越要在古籍中挖掘宝藏,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润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契诃夫不仅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也是现代戏剧的开创者,今年是契诃夫110周年纪念日,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契诃夫戏剧全集》。

    B. 倭蝗,一种生活在1800万至2000万年前、大小相当于玫瑰花刺,主要以苔藓、藻类和真菌为食,这个物种非常不可思议。

    C. 安生世界名校英才遴选暨培育工程是美国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的一个项目,目的是旨在为中国普通高中生提供一个可以申请国际顶尖名校入学资格的平台。

    D.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传播速度很快,被感染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痛、腹泻,最后是体内大出血。

     

  • 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季羡林先生在《八十述怀》中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  !我服从任何人的调遣与指挥,只敢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然而我的脑筋还在,我的思想还在,我的感情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不甘心成为  ,我必须干点事情。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就是在这时候译完的。季老的话让读者感觉到他文章的语言没有八十岁的  ,反而多了一些活泼与生动。

    A. 出人意料行尸走肉老气横秋

    B. 咄咄怪事酒囊饭袋老态龙钟

    C. 咄咄怪事行尸走肉老气横秋

    D. 出人意料酒囊饭袋老态龙钟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俱全

    B.揣          以己

    C.          设身

    D.          寥寥可

  • 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別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虎年春晚《只此青绿》《忆江南》两个节目,以唯美醇厚的方式将中华传统之美悉数展现,其精(suǐ)是华夏儿女融于五千年历史中的家国情怀,是对民族血脉的(gēng)续。

    B.汉魏六朝,赋体盛行,讲究词藻骈(lì)华美、音节铿锵和谐,因此成为文学形式美的极至。但如果作者一味追求(mǐ)丽的形式,就会造成文章思想浅薄和气格下沉。

    C.一段西安男子殴打妻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并引发网友强烈谴责,警方通报夫妻因琐事引发口(jiǎo),男子已被依法拘留:家暴绝不能以一句“家务事”来(huò)稀泥。

    D.历史上种种社会蕃篱和制度(qián)制的弱化,起推动作用的都有技术因素。如近四十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代际、性别、地区、阶层等系列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shū)缓。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南 方

    豪·路·博尔赫斯

    ①胡安·达尔曼,是科尔多瓦街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他的祖父是福音会的牧师,他的外祖父是被长矛刺死的作战步兵,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之间,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死亡的家世。达尔曼省吃俭用,勉强保住南方的一个庄园,那处产业原是外祖父家族的,他经常回忆的是那些香桉树和那幢已经泛白的红色房子。也许是琐碎的事务,也许是懒散,将他一直羁留在城市。年复一年,他满足于以抽象的观念占有这个庄园,确信他在平原的家在等他归去。

    ②一天下午,达尔曼买到威尔版的《一千零一夜》,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便匆匆走上楼梯,却不想谁油漆了窗子,忘了关上,害他划破了头。高烧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一千零一夜》里的插图在他恶梦中频频出现。大夫把他送到厄瓜多尔街的一家疗养院拍X光片,他坚强地忍受了那些极其痛苦的治疗,但是当大夫告诉他,败血症几乎让他送命时,达尔曼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失声哭了。过了不久,他开始好转,医生说很快就可以去庄园休养。难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

    ③达尔曼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列车启动后,他取出《一千零一夜》的第一册,这部书同他不幸的遭遇密切相连,他带这部书出门就是要表明不幸已经勾销,是对被挫败的邪恶力量一次暗自得意的挑战。明天早晨我就在庄园里醒来了,他想道,他有一身而为二人的感觉: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条不紊的摆布。

    ④列车吃力地停住了,没有停在惯常的车站,而是停在达尔曼几乎不认识的稍前面的一个车站,周围几乎是一片荒野,站长告诉他远处的一家铺子里也许能找到一辆车。

    ⑤达尔曼步行前去杂货铺,太阳的余辉把深切阒静的平原映照得更辉煌。店主说可以送他,为了消磨等车的时光,达尔曼决定在这里吃晚饭。 一张桌子旁有几个雇工又吃又喝,闹闹嚷嚷;一个非常老的男人背靠柜台蹲在地下,达尔曼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他,心想像这样的高乔人除了南方之外,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了。

    ⑥达尔曼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就着菜喝了几杯红葡萄酒,突然觉得脸上有什么东西擦过,是一个用面包心搓成的小球,显然是有人故意朝他扔的。另一张桌子旁的人仿佛并没有注意他。达尔曼有点纳闷,当它什么也没有发生,打开《一千零一夜》,似乎要掩盖现实。几分钟后,另一个小球打中了他,这次那几个雇工笑了。达尔曼对自己说,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他大病初愈,被几个陌生人卷进一场斗殴未免荒唐。他决定离开,刚站起身,店主便过来,声调惊慌地央求他:

    ⑦“达尔曼先生,那些小伙子醉了,别理他们。”

    ⑧达尔曼觉得这些排解的话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起初,雇工的寻衅只针对一个陌生人,也可以说谁也不是;现在却针对他,针对他的姓氏,闹得无人不知。

    ⑨那个长相粗鲁的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满口脏话,掏出长匕首胁迫达尔曼同他打斗。店主声音颤抖反对说,达尔曼没有武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事。

    ⑩蹲在角落里出神的那个老高乔人,朝他扔出一把亮晃晃的匕首,正好落在他脚下。仿佛南方的风气决定达尔曼应当接受挑战。达尔曼弯腰捡起匕首,这一几乎出于本能的举动使他有进无退,非打斗不可。然而,这件武器在他手里非但起不了防护作用,反而给人杀死他的理由。像所有的男人一样,他生平也玩过刀子,但他只知道刺杀时刀刃应该冲里面,刀子应该从下往上挑。疗养院里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落到我头上,他想道。

    ⑪“咱们到外面去。”对方说。

    ⑫他们出了店门,如果说达尔曼没有希望,他至少也没有恐惧。他跨过门槛时心想,在疗养院的第一晚,当他们把注射针头扎进他胳臂时,如果他能在旷野上持刀拼杀,死于械斗,对他倒是解脱,是幸福,是欢乐。他还想,如果当时他能选择或向往他死的方式,这样的死亡正是他要选择或向往的。

    ⑬《一千零一夜》孤独地平摊在酒桌上,庄园在稍前面一站远等他归去。达尔曼手里紧紧地握着匕首,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它,就出了门,向草原走去。

    (王永年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胡安·达尔曼在两个家世之间的选择,为其最终选择赴死的决斗作了铺垫。

    B. 《一千零一夜》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是人物命运转折的关键,也衬托了胡安·达尔曼性格天性中的浪漫情怀。

    C. 患败血症几乎送命时,达尔曼的失声痛苦哭显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然而在南方的酒店里他却因为琐事拿起匕首去迎接挑战,这实在是外在境遇的逼迫。

    D. 本文集中体现作者幻想小说的创作风格:一边用详尽的笔墨描写现实细节,一边用梦幻手法构建文字迷宫,让人在真实和现实之间犹疑不定。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达尔曼这一人物形象。

    3请结合全文探究“南方”的深刻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刘禅应当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一句,借孔明的房子以引出自己的陋室;“_____________”一句,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质问语气,谴责秦朝统治者贪婪掠夺天下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不知怜惜的行为。

    (2)荷,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咏荷名句数不胜数。王国维认为《苏幕遮》(燎沉香)中 “______________”两句,“最能得荷之神理者”。

    (3)屈原开创了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美人”这一意象广泛出现在文人创作中,如 “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诗经》为例提出了“发愤著书”的观点。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治学做事要有严谨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 10、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4)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诗经》)

    (7)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定风波》词句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前小序,为后面表现自己不惧风吹雨打的精神张本。

    B.“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莫听”是没有人听之意,风雨“穿林打叶”而“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C.“何妨”是不妨的意思,“吟啸”是吟咏长啸的意思,“徐行”是慢步走。这一句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样徐步前行,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D.“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作者运用了双关语,“雨”是既指自然风雨,也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句写作者任由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表现了词人在潇洒镇静中的倔强、抗争之心。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是怎样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云渊先生传

    黄宗羲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于易历。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毗陵唐顺之慨然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官不果。述学乃撰《中经》,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莫不各有成书,发前人所未发。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赵司马访之边事,述学曰:“今岁主有边兵,应在乾、艮二州,京师可无也。”已如其言。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武林兵变,述学论以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擘画,其功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余,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丙戌乱后,于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历宗述学之《通议》,而掩之为己有也。余读嘉靖间诸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而亦未尝言所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虽然,学如述学,固千年若旦暮,奚藉乎一日之知哉。

    (选自《黄梨洲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易历   邃:精通 B. 官不果   卒:死亡

    C. 京师可无   虞:忧患 D. 谋遂   寝:搁置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历法研究以郭守敬最有名,但他写的历经只讲规律不说方法。

    B. 西域传入中原的经纬历与中原不合,周述学撰写《中经》,用中原算法测量西域占象术。

    C. 周述学在帮助胡宗宪完成征倭之功中多有谋划,但他都归功其主子,因此没有人知道。

    D. 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关于历法的观点来源于周述学这件事。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2)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4请简要概括周述学治学的特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福像一条鱼,非常滑,抓到不容易,滑走却非常容易。有时候,你明明抓在手里了,又觉得这条鱼太小,想抓条大的,结果,连小的也跑了。有时候,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抓到最大的那条,很多小鱼游过你的身边时,你连看都不看一眼。可你并不知道,鱼的价值,与体积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些鱼体积虽然小,但是它们可能比黄金还贵。更多的时候,抓鱼也要有时间概念,时间会沉淀很多金子,也会淘汰很多沙子。一个人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守着一颗金子,却始终觉得那是一颗沙子。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