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深邃 辫子 相濡以沫 别出心栽
B.霹雳 恍惚 情有可原 莫衷一是
C.斑驳 繁琐 惹事生非 铤而走险
D.孤僻 拼博 卧薪尝胆 瞠目结舌
2、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只有开国的皇帝才能称“祖”,后继者都称“宗”。如宋太祖赵匡胤、明成祖朱棣等。
②“太师”是古代官职。其一,为“三公”之一,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③称呼别人,可以用书斋名,如称呼蒲松龄为聊斋先生;可以用官名,如称呼王维为王右军;可以用籍贯,如称呼柳宗元为柳柳州。
④常用授予官职的动词有:除、拜、授、辟等。常用代理官职的动词有,署、权、假、领等。常用免除官职的动词有:罢、黜、夺等。
⑤秦汉时期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中书侍郎。隋唐时期采用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⑥与别人交谈时,称呼自己的父亲可以用“家父””“家严”,称呼自己的母亲可以用“家母”“家慈”,称呼自己的妻子可以用“拙荆”“内人”。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根据信息化规划,“十三五”时期要继续提速降费,特别是实施宽带乡村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加快农村和偏远地区4G网络覆盖。
B. 近年来,阿联酋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智能政府的发展理念,与中国正积极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不谋而合。
C. 这几年业内虽然一直对票房造假行为颇多非议,但今年电影局真正出重拳整治这种行为,让电影市场有了一个干净的竞争环境。
D. 傅园慧的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迅速占据各大媒体头条,爆红网络,也让中国的体育形象变得更加活泼和生动。
4、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处典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 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 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但又遭小人破坏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 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 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电影《星际穿越》《流浪地球》和小说《三体》等多类型科幻作品的流行,科幻热潮开始在阅读市场上兴起,这也影响到了少年儿童阅读市场。
B.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不仅我们要认识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更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有的放矢的态度”的迫切性。
C.今年以来,我市住建部门围绕改善民生为目标,高质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努力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D.由于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时最优秀的作品。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转场的哈萨克
刘斌立
十月,乌尔达拉克决定辞职了。
父亲三天前的电话,告诉他要转场到冬季牧场去。上百只牲畜,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需要一起完成迁徙,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父亲已经年迈,需要人去帮他。乌尔达拉克是长子,下面只有一个还在读高中的妹妹,他必须回去。哈萨克族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马背民族。他们为了牲畜的生长,要在春夏秋冬辗转于四个牧场。这些年牧场退化,他们转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夏季一个牧场,冬天迁到一个暖和一点的过冬处。
乌尔达拉克今年七月从乌鲁木齐的大学毕业,好不容易在一家经营医疗器材的公司找到了工作。这已经让很多不得已而回到家乡的同学艳羡了。大学时每到转场,乌尔达拉克都请假回家,帮家里打理异常辛苦的转场。可现在刚刚找到工作,马上请那么长时间的假,领导很难理解,更难同意。
乌尔达拉克和父亲在电话中发生了争吵,他觉得现在转场可以租用汽车,不用像以前那样骑马赶着羊群和骆驼。他说很多同学的家里已经用汽车运输物资和牲畜转场了。可是当父亲听到这些时变得异常生气。老人觉得,一个哈萨克人必须尊重传统,乌尔达拉克作为长子必须继承这些。
回到家已经是三天以后的夜晚,乌尔达拉克只跟母亲和妹妹打了招呼,并没有跟父亲说话。为了转场,工作丢了。父亲那晚安排着第二天的工作,要求乌尔达拉克独自完成拆卸毡房、查看病兽的事。乌尔达拉克回答:“以前都是跟着你做,我自己不会干。”父亲大怒:“哪个哈萨克男人不会做这些就是废物!”乌尔达拉克也不示弱:“我不需要靠做这些来生活。”话音刚落,父亲的马鞭就扫过来。乌尔达拉克流着泪,拿起强光手电,走出了毡房。
第二天清晨,父亲宰了生病的羊煮了肉。乌尔达拉克在母亲的协助下拆卸了毡房。
迁徙开始了,女人负责孩子和家当,男人要驱赶并追回跑丢的牲畜。当有大卡车拉着其他转场的人家从他们的身边开过时,父亲则用嘲讽的口气问候车上的族人。乌尔达拉克不多言语,只是在父亲的指挥下扬鞭策马。
五天的迁徙终于完成了。父亲搭建毡房,母亲煮奶茶准备吃食。乌尔达拉克准备宰杀体弱不能过冬的牲畜,用于狂欢、聚会。转场完成,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喝酒庆祝。
狂欢那晚,乌尔达拉克独自走出了毡房。刚才他听到父亲跟族人讲,他不想让女儿高中毕业就回家出嫁,他希望女儿也考上大学到城市里去。乌尔达拉克嘴角嘲讽地抽了一下,心想:“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找到工作不是还得回来转场吗?”
秋夜,乌尔达拉克感觉到孤独、无助。工作已经辞了,父亲难道是真要让他回家放羊吗?“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乌尔达拉克吗?”父亲突然出现在他的身后,扔给他一件羊皮背心,“乌尔达拉克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孤独的人。哈萨克在草原上已经越来越孤独,牧场快养不活我们了。”
父亲坐在一块石头上,示意乌尔达拉克也坐下。“这是我们家最后一次转场,明年春天,我和你母亲就要去定居点了。政府在县城旁边修了很多房子,免费给我们住。你明天就回城做个城里人吧,你妹妹要是考上大学,让她也去。”父亲说着话,点了根烟。寒冷的空气中,白烟缭绕着特别显眼。
他并没有看到乌尔达拉克脸上的意外,继续说道:“我只是想你回来跟我学会如何转场,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老了,草场一年不如一年,在马背上的日子要结束了。我只想我唯一的儿子,虽然进了城,但还是哈萨克,他应该知道怎么在马背上过日子。”
那晚,乌尔达拉克喝了很多酒,第二天独自回城了。回城的路上,他看到了很多定居点的房子星罗棋布在城市的边缘。他想,那里真的是哈萨克的归宿吗?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第24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哈萨克族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马背民族”意思是说牧民们为了牲畜的生长,一年四季总是要辗转不同的牧场。
B.本小说的一大特点是善于综合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C.“乌尔达拉克嘴角嘲讽地抽了一下”这个细节表明了儿子认为父亲所说与所做自相矛盾,表达内心对父亲的不满。
D.乌尔达拉克对父亲让他回家转场这件事经历了不情愿—顶撞—无助—意外—理解的心理过程。
E.小说写了乌尔达拉克家最后的一次转场,说明哈萨克民族已经结束了马背上的日子。
【2】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请简要分析。
【3】文章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写乌尔达拉克在回城的路上,看到了很多定居点的房子星罗棋布在城市的边缘时,想到“那里真的是哈萨克的归宿吗”?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并说说你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7、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并诗(节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1)孔子说《诗》“____________”(《论语·阳货》),认为《诗》有讽谏作用;司马迁说“____________ ”(《史记·屈原列传》),认为《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
(2)陶渊明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李清照的居所“归来堂”就取义于《归去来兮辞》,她的号“易安居士”也取自这篇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词中“群山”“大江”的组合常能描绘出雄浑阔大之境,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里澄江似练,____________”和黄庭坚《登快阁》中“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
(4)古人表达情感往往十分含蓄。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自己梦回故乡,看到妻子“小轩窗,____________”,以日常活动描写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用树的成长传达深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反问句式说明了没有人是天生就能懂得道理的。
(2)古代战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体现了这一点。
(3)登楼远眺,最易牵惹诗情。“楼”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正面描写琵琶声。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崇尚用美好的德行来约束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情感,
(3)《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诸葛亮希望用尽自己的才能来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表现了诸葛亮对汉室的忠贞。
(4)作者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一文借渔人所唱总结三峡高猿长啸、哀转久绝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的末段肯定了李蟠不受时俗限制、主动求师问道后交代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常用“柳絮”“浮萍”来表达动荡、漂泊之意,文天祥就写过这样的诗句:“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元旦假期,小刚跟随家人去登泰山,一路上大雾弥漫,路滑难行,石阶几乎无法攀登,这让他想到了姚鼐在《登泰山记》一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苏轼的《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要做出正确判断,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3)古诗词常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强烈情感,引发读者思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①,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②慵:懒。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词人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B. 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C. 词人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是天帝批准的,可以看出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
D. “几曾着眼看侯王”句是这首词的点晴之笔,也是词人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
E. 这首词语言含蓄蕴藉,风格诙谐风趣,想象力丰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2】从诗歌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诗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骥,字尚德,束鹿人。长身伟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中永乐四年进士。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西按察司副使。宣德初,擢兵部右侍郎,代顾佐署都察院。久之,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二年五月命骥往,许便宜行事。骥疾驱至军,大会诸将,问往时追敌鱼儿海子,先退败军者谁。佥曰“都指挥安敬”。骥先承密旨戮敬,遂缚敬斩辕门,并宣敕责都督蒋贵。诸将皆股栗。骥乃大阅将士,分兵画地,使各自防御,边境肃然。阅军甘、凉,汰三之一。定更番法,兵得休息而转输亦省。俄阿台复入寇。帝以任礼为平羌将军,蒋贵、赵安为副,骥督军。三年春,偕诸将出塞,以贵为前锋,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与贵约曰:“不捷,无相见也。”贵击敌石城,敌走兀鲁乃。贵帅轻骑二千五百人出镇夷,间道兼行,三日夜及之。擒左丞脱罗,斩首三百余,获金银印各一,驼马兵甲千计。骥与礼自梧桐林至亦集乃,擒枢密、同知、佥院十五人,万户二人,降其部落,穷进至黑泉。而赵安等出昌宁,至刁力沟,亦擒右丞、达鲁花赤三十人。分道夹击,转战千余里,朵儿只伯远遁。久之,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骥与谋。赏稍后,上章自讼,言:“臣子祥入南城,为诸将所挤,堕地几死。今论功不及,疑有蔽之者。”帝乃官祥指挥佥事。而命骥仍兵部尚书,理部事,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余如故。数月请老,又三年乃卒,年八十三。赠靖远侯,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王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B.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C.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D.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一般称科举时代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B.辕门,既可指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出入处之门,又可指军营的营门。
C.请老,是古代官吏向君王请求退休养老的婉词,与致仕、致政、告老意思相近。
D.赠,即赠官,指古代朝廷给功臣或其先人追封官爵以表示褒奖肯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骥文武兼备,受到皇帝器重。他善于骑马射箭,有胆有识,通晓军事谋略,永乐年间考中进士,皇帝常委以重任,他也不负重托。
B.王骥体恤士兵,他治理甘、凉的两州的部队时,制定轮番法,使士兵得到休息,同时也省下了一些粮食供应。
C.王骥善于用兵,驱敌辗转千里。他指挥军队攻打敌人,兵分三路,蒋贵担任前锋,任礼率领大军殿后,赵安兵出昌宁,分道夹击敌军,取得胜利。
D.王骥累著功绩,请功不避其亲。他安定边境,追杀敌人,立下功劳;英宗复位后论功行赏,给他的赏赐稍微延迟,他就上奏为他的儿子争得赏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
(2)骥先承密旨戮敬,遂缚敬斩辕门,并宣敕责都督蒋贵。诸将皆股栗。
【5】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这说明了什么?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追求自我价值。而通过投身时代、建功立业来由“小我”走向“大我”,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中,应该秉持什么精神投身时代、建功立业?有人认为,“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缺一不可。
复兴中学团委正利用校报举行“融入新时代,争做新青年”征文活动,请根据材料启示,以“未来路上的有我与无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与同学们共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