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天下云集响应 (3)却匈奴七百余里
(4)吾从而师之 (5)吾师道也 (6)吞二周而亡诸侯
(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9)上食埃土
(10)填然鼓之 (11)外连衡而斗诸侯 (12)尊贤而重士
A. (1)(10)(12)/(2)(9)/(3)(6)(11)/(4)(5)(7)/(8)
B. (1)(10)(12) /(2)(3)(5)(9)/(6)(11)/(4)(7)(8)
C. (1)(10)/(2)(3)(5)(9)/(11)/(4)(6)(7)/(8)/(12)
D. (1)(5(10)/(2)(9)/(3)(6)(11)/(4)(7)/(8)/(12)
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上汽油资源开发一马当先,对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B. 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 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D. 摆脱“自我”,尽快进入角色,对于许多演员都是个难题,而对于贪官们来说却是驾轻就熟小菜一碟。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视觉错觉,对于大脑来说却是一种真实的感知觉,它反映的是人视网膜物理输入和大脑视皮层感知之间的不一致,是人类大脑通过复杂的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海量神经计算而产生的。人们注视某个图片中心的黑点,( ),然而事实上圆环并没有任何物理转动。
A.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B.图片远离或靠近头部,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
C.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D.两个圆环在分别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以被明显感知,头部靠近或远离图片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信朋友圈中有少数人常把一些不经之谈当作新闻来分享,对某些言论不加分辨就转发到朋友圈,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②“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四期擂主、总决赛亚军彭敏说:“成名所带来的欢乐与烦恼交织在一起,常常让我发扬蹈厉,也让我辗转难眠。”
③日前,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对外宣布:自2017年9月4日起,集团副社长谭道宏先生临危授命,将接替张元新先生,正式出任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④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某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⑤“神舟十一号” 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两名航天员安全返回。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令人对科技的一日千里感叹不已。
⑥老去,尤其是孤独地老去,实在是人生中最最残酷的事情。纵使富可敌国,奴仆环侍,也要落得个孤苦伶灯、芳华凋零的结局,真可谓生荣死哀。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⑥ D. ③⑤⑥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综观历代行草书大家,都有扎实的楷书功底,有的甚至不亚于其行草书,历史因为习惯于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而为行草盛名所掩盖。“二王”、张旭及近现代林散之、于右任等既以绵邈堂皇的行草书名世,又有精微澄明的楷书展现。
A.因为历史习惯于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他们的楷书成就为行草盛名所掩盖。
B.历史因为习惯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他们的楷书成就为行草盛名所掩盖。
C.历史因为习惯于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他们的楷书成就被行草盛名所掩盖。
D.因为历史习惯在一个书家身上聚焦一个高频点,他们的楷书成就被行草盛名掩盖。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药罐
贾平凹
我们村三十户人家共用着一个井,一个碾盘,一个土地庙,也共用着一个药罐。
这药罐年代很久,但一直却是完好的,它最早属老社长私有。老社长已经死去了十五年,大家还记得他的好处。药罐自那时流传,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罐子就放在门楼脑上,等着另一家有人病了来取用。“药罐在这儿吗?我家用用。”只能说用用,不能说借,保存罐儿的人家就十分高兴。因为有这么一用,自己的病就走了。当然,这一家用罐熬完药,病情好了,不能退还回去,罐子主权既不属于哪一家,且风俗里送药罐等于送病,是要忌讳的。便就又放于门楼脑上,等着别一家人病了再来“用用”。
那阵,一般人有个病病灾灾,大都是扛,吃些烧糊的葱根,喝些姜汤,捂被子发汗,用火罐在额上拔一个紫红的印或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放出些黑血就罢。扛不过去了,再往土地庙里供些香火,再将三根筷子在水碗中立柱儿,说谁碰到了某某的鬼魂了,低声下气求饶鬼魂,然后脸色大变,呵斥着鬼魂滚,末了将筷子柱儿猛地砍倒,一碗水从门里直泼出来。这么软硬兼施后,病人还是不好的,就只有说:“这是阳寿到时了,治了病治不了命的。”开始筹划起寿衣寿材,尽一切能力让病人吃上白面条子,磨一升豆子做几方豆腐,却没有想到去上百里的县城医院抓几副中药吃。
上医院是不敢想,抓中药那也是要许多钱的,我们没有钱买更多的粮食吃稠饭,还能买药吃?吃药和买香烟是一样的被认作奢侈,“天神,咱又不是社长!”
社长是吃中药的,因为他是社长,吃公家的净粮,药费可以报销。社长是一个瘦老头,留大背头,穿黑呢子中山服。社长的病似乎很多,气管常发炎,肠胃不好,腰酸,肾也虚亏,有几次病在床上,村人只说他要丢了命了,但后来却又好起来。这便是中药的作用。于是社长说:“得了病怎么不吃药?瞧瞧,还不是几副药就保住一个命吗?”
社长说过这话后,一般人家也开始吃起药来,但往往吃过一副二副,实在是没能力再吃下去,便去社长家门前的十字路口上揽社长吃过的药渣。心想,只要是药,即可治百病的,拿回来再熬一熬,让病人喝。一辈子没有吃过药的身子见药味就生奇效,这倒使社长也惊讶。也由此,村人对社长的药渣有了依赖,对社长家的药罐也有了依赖。我们村里人好多年里,基本上是吃着社长的药渣维持了健康。除了许家的二婶外,竟没有出现过一次危险。许家二婶的一次危险,那是她过日子太节俭的缘故。孩子有时在饭碗里发现一条虫子,倒了胃口,要倒给猪,她说:“拿来”!将虫夹出去,把剩饭吃了。铲完了锅,孩子已将勺子铲子要拿去洗了,她说:“拿来!”伸出舌头将勺子铲子上的饭渣舔了。那一次许家二叔犯了病,拿回社长的药渣熬汤,喝过两次病好了,还剩一碗汤药不喝了。许家二婶身体蛮好的,却想:倒了多可惜,让我喝了。结果喝得她吐了一个晌午,睡倒在床上三天没有起来,亏又熬了一碗绿豆汤喝了才缓醒来,过后令她好后悔糟蹋了那碗绿豆汤。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社的建制不复存在,新设了乡,乡长已不是我们村的人。但自土地分了以后,每家都有可以有些零花钱,三十户人家已发展到三十六户,谁家有个病,也去抓些中药来吃了。这就显得村里的病人多起来,大家都在说:“怪了,现在人怎么不经活了,越来越娇气了?”都这么说着,但身上稍有不对,就去抓中药,也没有谁再去揽别人家的药渣熬汤喝。而药罐还是老社长的那个药罐。
药罐是老社长留给村里的纪念,人们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从你家传到我家,从我家传到他家。药罐熬着苦口的汁水,苦水使全村人团结起来,滋润着生命,就这么活下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标题“药罐”既是写实,又象征着苦难的生活,它作为全文线索串联起一幅幅乡村风俗画。
B.药罐在村中流传的方式,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也暗含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C.小说文风质朴,却意蕴深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民生的同情关怀及对旧社会迷信的有力批判。
D.小说叙事舒缓从容,无波澜起伏的情节,但却能使人在叙述中感受“苦涩药香”,回味无穷。
【2】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不仅塑造了典型的个体形象,而且很注重人物群像的塑造,为何要这样安排?
答:
【3】有人说,“药是不容忽视的民俗意象,因为它关涉着生命前行的轨迹”,为何说药“关涉着生命前行的轨迹”?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答: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赤壁赋》
(2)人生如梦,__________ 。《念奴娇 赤壁怀古》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强调教师职责的句子是“__,______。”
(4)杜甫《春望》中表达诗人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急切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8、根据语境,填写相关古诗文语句。
①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类比,强调“陋室不陋”,并以古贤自况,表达个人志趣和抱负。
②《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白在《蜀道难》中,用连禽、兽都难以越过蜀道中的高山来衬托蜀道难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2)黛玉在教香菱学诗时,指出“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两句诗从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灵感。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栗深林兮惊层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戍边将士的报国宣言。其实,这种家国情怀一直在我们的文化中流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诗人用“____,____”赞颂了将士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2)曹植曾发出“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的感慨,感叹岁月就像天地一样没有终点,而人的寿命之短就像早上的朝露。在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两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描述了阿房宫被烧毁的情形。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一个国家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灭亡。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登岳阳楼》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均写其漂泊天涯的境遇和老病孤愁的心情。
(3)李煜《虞美人》过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承上,写回首中故国物是人非的情景。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2)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_______________”,意在干涉他国内政。《醉翁亭记》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2】作品中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十一年夏,(鲁隐)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虽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 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节选自《左氏春秋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虽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B.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虽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C.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虽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D.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虽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为古代爵位的第一等。其余大国称侯,如齐侯;小国称伯,如郑伯。
B.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意思为寡德之人,指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C.社稷,是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合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泛称国家。
D.贿,文中指用财物买通别人,与《氓》中“以我贿迁”的“贿”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齐郑合力攻下许国后,鲁隐公拒绝齐侯建议没有接受许国的领地,而是把许国的领地让给郑国。
B.周王朝由于失去德政,以致周王室已经衰败下来,周王室的子孙也渐渐失去了尊贵等级的地位。
C.颍考叔因在登城时被子都用箭射中摔死,郑伯让人献出公猪、狗和鸡等祭品诅咒射死颍考叔的凶手。
D.作者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借君子的评论既对郑庄公遵守礼制进行褒扬,又对郑庄公失政刑作出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2)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5】郑伯为什么要派许大夫百里帮助许叔治理许东部边境地区?请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春节,顾氏家族成员从各地回到老宅,欢度新年,畅叙亲情。
大太爷爷一家四代同堂,都住在老宅。大太爷爷早年以画像为业,儿子开照相馆,孙子经营影楼,曾孙女开发了一款美图软件,在网上爆红。
二太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儿子是大庆油田的技术员,孙女改革开放之初到深圳创业,曾孙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三太爷爷年青时到旧金山打拼,儿子在当地开了个小超市,孙子娶了当地的姑娘,曾孙Peter今年18岁,中文名字叫顾念祖,第一次随父亲到中国探亲祭祖。
顾念祖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祖辈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这些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他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他许多温暖和感动,他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
顾氏家族是无数中国家族的缩影。每个人都在谱写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
要求:整体把握材料,选准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卷面整洁美观。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