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故乡的味道,就是红薯的味道。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是红薯养育了我的故乡人。红薯可在春夏两季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加之深秋之后,气温越来越低,红薯很容易霉变坏掉。
①鲜红薯好吃但不易贮存
②红薯是高产作物
③深秋时节,夜长昼短,天气变凉,红薯已停止生长
④所以生产队每收一块地里的红薯,一家都要分得百十斤或者几百斤
⑤特别是在收和分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碰破了红薯皮
⑥这时春红薯和夏红薯都要开始收了
A. ③⑥②④①⑤ B. ③①⑥⑤④② C. ②④③⑥①⑤ D. ②①⑥③⑤④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回溯一百年来的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史上的奇迹。
B.卓玛读大学时,对电影艺术曾沉沦过很长一段时间。
C.尼玛精力充沛,时间充裕,负责班级的体育训练非常合适。
D.雨过天晴,烟雾弥漫了整个拉萨河谷,两岸的树林已经看不见踪影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家园,人人置身于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社会环境中,该有怎样的美妙!
②电子支付逐渐成为潮流,现金社会的发展已到顶点,无现金社会即将到来,纸币可能成为明日黄花。
③2017年的楼市调控,一直在持续进行中。“银十”传统楼市销售旺季过半,全国楼市依然不瘟不火。
④飓风“厄玛”步步逼近,沿线国家和地区都已进入紧急状态,民众拭目以待,准备迎接它的到来。
⑤《朗读者》,一档开播即火的节目,再次让董卿炙手可热,这个端庄大气、满腹诗书的女子已圈粉无数。
⑥个别干部走访慰问群众不过是“走秀”而已,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慰问不仅不能送去党的温暖,反而让群众寒心。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总是向往 和安然的。珍爱生命,尽量避开坎坷,这固然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但笑对人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用心体会快乐,或者在同苦难的不懈 中,锤炼出对生命的明朗而宽厚的认知和 的博大情怀,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坦荡 斡旋 怵惕恻隐 B.平坦 斡旋 怵惕恻隐
C.坦荡 周旋 悲天悯人 D.平坦 周旋 悲天悯人
5、下列各组词语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 沉重的心情 繁重的工作 严重的问题
B. 耐心地等待 艰难地行走 无情地拒绝
C. 改善生活 改正错误 改进质量
D. 斗志昂扬 意志坚定 身心愉悦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危险任务
(美)蒂姆·高特罗
韦斯利载着他的女友博妮塔,将车停在皮坎街坑坑洼洼的车道上。在这辆老旧的庞蒂亚克里,他们争吵了起来。博妮塔绷着脸,声音粗得如锉刀锉物一样让人难以忍受。她想去听特里特的音乐会,要韦斯利去买两张四十元一张的门票。可是,韦斯利却坚持买二十元一张的,他的解释是,这样的票价更适合他们。
韦斯利嘎嘎作响地磕起他的牙齿,发现自己的耐心快要消失殆尽,感觉自己就像酗了酒,在醉眼矇眬的幻境中操起一把椅子正要扔下。博妮塔把双臂叉在胸前,称他为路易斯安那州派因油区最吝啬的约会者。
“你可以回家了,你去等着有人捧着一束玫瑰爬进你的窗口吧!”他嘶喊道,“记住,不要等我了!”
韦斯利转身走进父亲的厨房,父亲正坐在餐桌边,喝着一杯冰茶。
“我想,你应该回来揽下店里斩肉的活。和我以前一样,你这方面是个行家。这远比为砾石公司开车靠谱,你不是做那事的料。”
韦斯利朝窗口走去。“我运砾石已有好一阵子了,我觉得这活不错。”他靠在木制的窗框上,凝视自己破旧的庞蒂亚克,一缕带着油气的黑烟从发动机罩壳的小孔逸出,腾腾升起。
父亲继续喝他的冰茶,没有搭他的腔。
事实上,韦斯利比砾石场里其他司机都要跑得勤快,他每天以飞快的车速运送石头到建筑工地去,他渐渐习惯途中空气突然发出的爆破声,那是因为车底的轮胎遭道路磨损而引起的。他觉得驾驶卡车比摆弄自己那辆庞蒂亚克强多了,由于被重以吨计的碎石压着,车子仿佛是贴着路面飞行,这让他觉得自己开着一辆运输机。要是前面车道上有辆大轿车以六十五码的速度行驶,他会以九十码的速度飞一样冲上前去超越它,让车轮溅起一片水花;而后面的挂车,有五十英尺长,一块松开的油布在它上面狂乱地飞舞着,煞像巫婆的披风。
第二天一早,他像往常一般到公司等活干,然后就看到工头摇摆着他的大肚腩从简易工棚里跑出来,攀到卡车的阶梯上,向窗内探进他那张长满胡须的黑脸。“如果到九点钟你还不能将这鬼东西送到新奥尔良,”他说,“你就别再回来干这行当了,当掉卡车,在乡下待着吧。”
韦斯利迟疑了一下,接着从驾驶座底下抽出一根钢棒,狠命地敲打每只轮胎,检查它们是不是都充足了气。这是一辆超长的拖车,里面堆满潮湿的碎石,韦斯利很快把它开上了弯弯曲曲的两车道柏油路。在每次换挡时,他都会重重地踩下油门。他一点儿也不考虑行车的危险,他将眼前的挡风玻璃当作是一块视频游戏的硕大屏幕,窗外向他呼啸涌来的不过是一些滑向真空显像管的电子图像。他看了看表,八点零五分,新奥尔良的建筑工地在九点钟必须用这些砂砾来混水泥,否则就只好把前来轮班的工人打发回家。“岩石之王”在他脚下跳跃着、奔跑着,就像一头在惊鹿后面穷追不舍的狼。
他的车风驰电掣,在一个斜坡的底部,他为了超过一辆疾驰的灰狗巴士,让车轮打了一个弧线,飞快地插入右边的车道。这时他觉得车轮在快速转动和不规则地跳动,仿佛马上就要飞离路面。“天啊,”他带着惊慌和恐惧大声嚷了起来。但是,当他进入笔直平坦的路段时,他反倒像是在经历一段晦暗平庸的人生,觉得异常空虚、乏味。他打开雷达探测器,心想,这趟运载任务一定得完成,如果能在九点钟之前进入市中心,他就可以获得三倍的报酬。
卡车被加速到八十码。韦斯利急匆匆踩下制动器,从后轮胎冒出一些黑烟。此刻,这个视频游戏必须完美地进行。他驾车的速度无人可以匹敌,这速度简直令他陶然若醉,直到他的车爬上一个红顶小丘的坡峰,他看见倾斜弯曲的下坡路在他脚下蜿蜒而去。他只管驾驭他的机器,如同少年时任意驱驰的单车,完全不关乎铁和岩石。他的车驶入山坡底下的弯道,开到一辆停着的校巴后面,校车前面摆着一块模糊不清的锡皮警示牌,十几个儿童正牵着一根绳子依次过马路。韦斯利卡车的轮胎好像受到了惊吓,发出惊人的嚎叫。那些堆在车上的碎石块纷纷落下,敲在驾驶室顶上,他能够听出,翻新过的轮胎一个个爆脱了外胎。当孩子们一张张小脸从眼前闪过,他似乎刚从“视频游戏”中惊醒过来,双臂上的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腿上的肌肉在痉挛,当卡车向前冲撞要超越校巴时,他不敢正视眼前即将发生的一切,他紧闭双眼喊叫着,终于这辆车像是淘气的孩子在父亲的掌掴下畏缩了。
他睁开眼睛,卡车已经滑出柏油路面,闯入路边一个泥坑里。韦斯利的双臂和双腿就像是没有感觉的橡胶。他转过头对着旁边反射镜里映出的视觉空间,心想那里面一定有后面灾难的缩影。这时候有三四个小脑袋从路边的沟渠里探了出来,朝他的方向张望,这证明似乎没有人受伤。他听到陷在污泥中的轮胎在发出嘶嘶的声响,空气中散着焦物的恶臭。此刻,他恐慌极了,也动弹不得,所能做的就是局促不安地蠕动身体。
(选自蒂姆·高特罗《死水恶波》,原题为《空路不堪望》,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斯利和女友为音乐会门票价而争吵,这表明他生活拮据,这也是他拒绝父亲建议而坚持继续为砾石公司开车的原因之一。
B.韦斯利开车时产生驾驶“运输机”的错觉,这是因为运送的货物过重,而他驾驶速度极快,这一交待也是为展开后面的情节作铺垫。
C.“危险任务”的故事反映了一部分现代人的生活状况,他们试图改变现状,于是只能肩负重担冒险前行,韦斯利的遭遇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D.韦斯利极速行车险些撞向校巴和儿童,卡车最终滑出路面陷入泥坑,这场事故使他无法准时到达目的地,他因为这一点而感到极度恐慌。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韦斯利冒险驾车为中心情节,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节奏紧张,主人公对三倍报酬的憧憬与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形成强烈反差。
B.小说把韦斯利的人物刻画置于和女友、父亲的人物关系中,既交待他的生活现状,也在不同个体的形象比照中突出其性格特点。
C.小说有意渲染韦斯利极速驾驶卡车的“陶然若醉”,把主人公开车过程描述为“视频游戏”,展现人物极端的精神状态。
D.小说中把卡车比作追逐惊鹿的狼,后用“嚎叫”一词写轮胎发出的声音,这些描写手段有助于衬托人物形象,并营造紧张的气氛。
【3】作者在故事的叙述中,多次提到“九点钟”这个时间点,这一细节的安排有什么效果?
【4】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引用了斯蒂文森的一句警语:“我们有成为机器人的隐忧。”请结合这篇小说的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认为学习比思考能让我们进步更快,如在《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__。”
(2)衬托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借鸟、兽的难为让蜀道之难得以突出。
(3)酒是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范仲淹《渔家傲》中就有两句诗表达了借酒浇愁愁更愁的复杂心理,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两句中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敏捷的猿猱都很难越过。
(3)在《赤壁赋》中 ,苏轼用“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4)《登飞来峰》中,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2)遥襟俯畅, 。爽籁发而清风生, 。 (王勃《滕王阁序》)
(3)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长亭送别》)
(4) ,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将进酒》)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落叶和江水,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3)苏轼在《赤璧赋》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小船在广阔的江面上任意漂荡的情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⑴韩愈《师说》中交代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猿啼叫的声音,因其声高急,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故古诗文中常以此意象来表现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名篇名句默写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女主人回忆当年恋爱时的场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2)《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变者角度强调了事物处于绝对运动之中。
(4)《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人心相同:既然秦人爱纷奢的生活,可想而知“____________”,所以不可一方面极力搜刮,另一方面却“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表现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非常欣喜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蒹葭》中写追寻伊人,可道路高险难以攀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表达内心苦闷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①
范仲淹
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③。
【注】①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 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②从:同“纵”,放任。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内涵。
【2】“忧于天下,乐于天下”的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常有体现。你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乐”和“忧”?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表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弃疾斩其首归报,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 论劲直,不为迎合,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曰:“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止拨属[A] 密院[B] 专听[C] 帅臣[D] 节制[E] 调度[F] 庶使[G] 夷獠知[H] 有军威[I]望风慑服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字,也叫字,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B.“游”在这里的意思是交游、交往,与“故国神游”中“游”意思不同。
C.“慷慨”,文中指胸怀大志,充满正气,与“慷慨赴义”中的“慷慨”相同。
D.长短句,宋以后成为词的别称,辛弃疾一向擅长写词,与苏轼合称“苏辛”。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成长于金人入侵的战火之中,他胆识过人,曾经追杀叛逃的义端和尚,耿京认为他是壮士。
B.辛弃疾被宋高宗召见,他论述南北形势,用历史劝说皇帝,但因为当时虞允文擅权,建议未被采纳。
C.辛弃疾在湖南任职时,建议设立飞虎军以平息当地獠人骚扰,尽管遇到阻挠,他最终还是完成任务。
D.辛弃疾不仅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坛上更是以擅长写豪放词而著称,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2)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5】辛弃疾是怎样成功创建飞虎军的?请简要说明。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现场,中国女子铅球32岁老将巩立姣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金牌,给中国田径运动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获得中国田径历史上首枚田赛奥运金牌。人们为冠军喝彩,但是在赛后的采访中,却出现了令人无语的一幕。一名记者采访巩立姣时提问:你是女汉子,打算什么时候做女孩子?巩立姣说,在自己心里自己一直都是小女孩,退役以后就减肥结婚生孩子。记者继续追问,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巩立姣的回答很暖心,她说对方善良就行。接下来,这位记者的追问对巩立姣有些讽刺,她调侃到:他(未来的对象)可能掰腕子掰不过你。这名记者的提问很快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很多网友特别是女性网友,对这名记者的问题表达了不满。
材料二:
近年来,“娘炮形象”在影视界和娱乐圈愈演愈烈,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所谓“油头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一些举止忸怩作态、喜欢撒娇卖萌的“小鲜肉”,经由影视制作机构和经纪公司商业包装和市场运作,成为许多青少年的偶像。而其中有些人因人品艺德不佳,频频爆出负面新闻,触碰道德底线,甚至踩踏法律红线,不仅为大众所唾弃,甚或身陷囹圄。
《光明日报》着眼于当下的热点文化现象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文化评析”专栏开展了主题为“新时代需要健康的审美观”讨论,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评论,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