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徐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02年,德尔惠请来吴奇隆做代言人,从此它走上了休闲体育路线,这在当时可谓______。2003年开始,德尔惠又请来周杰伦代言,事业一度做得______。然而2010年后,弊病显露,在行业寒冬下,整个市场眨眼间______,德尔惠公司目前已经停业。

    A.独树一帜 风生水起 油尽灯枯

    B.匠心独运 风生水起 行将就木

    C.匠心独运 声名鹊起 油尽灯枯

    D.独树一帜 声名鹊起 行将就木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八股文并非一无是处,明清科举的状元试卷中就不乏灵活运用经典、闪现真知灼见的佳篇名作,胶柱鼓瑟的迂腐之作实际上寥寥可数。

    ②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时代的逐渐远去,作为房地产库存的卖方,房地产企业自然不应隔岸观火,应及时调整过时的营销策略。

    ③时光行云流水般静静流淌,白发悄悄地爬上了他的鬓角,三十多年桃李芬芳的教学生涯成为他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④词学家夏承焘用“肝肠似火,色貌如花”八个字来作为对辛弃疾词《摸鱼儿》的评语,指的就是此诃所具有的绵里藏针的艺术风格。

    ⑤如果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摆花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大的危害,但是,一旦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⑥我们不搞无谓争论,但涉及大是大非问题,涉及政治原则问题,决不能闪烁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②⑤⑥   D. ②③⑥

  •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C.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入暮以后,就很有点寒意了,地上铺满了水。   。在黑魆魆的果园深处,出现了一幅童话般的画面,那情景就好似在地狱的一角一般:窝棚旁腾起血红的火舌,而周遭则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寒气逼人的晚霞下,村里人的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

    天色越来越暗

    果园里生起了篝火,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沿着果园的围墙,高高兴兴地走回家去吃晚饭

    我穿过打麦场,尽情地闻着新麦的麦秸和麦糠的香气

    这时又增添了另一种气味

    A⑤④①②⑥③   B⑤④②①③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①④⑤③⑥

     

  •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边巴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

    B.经过大家的劝解,消除了对的误会,二人终于破镜重圆

    C.你做的是为百姓修桥铺路的大好事,我当然会鼎力相助

    D.这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蓝队最终赢得了胜利。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7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浙江两地的首届高中毕业生迎来高考检阅。这一轮试点改革中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六/七选三”模式下的学科失衡问题。

    据初步调查,2016级高中生在2017年选定选考科目时,浙江省某中学近千人中只有7个学生选考物理;某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也只有不到50人选考物理;某县所有中学只有不到100人选考物理;某市2016级约一万名学生,只有不到900名学生选考物理。这些现象虽然仍在动态变化中,但是“惧选物理”的情绪由落后地域向发达地域、由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向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快速蔓延,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选自搜狐网《尴尬的物理:浙江新高考下的学科失衡与制度改进》,2017.9.14)

    材料二:

    “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不是选考,而是新高考为了平衡不同学科的难度和分值,对选考科目采取了赋分制。

    赋分制,即不以卷面实际分数为考生最后得分,而是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在全部成绩中的位置,给出一个相对分数。具体到本次高考,每门选考科目卷面成绩的前1%为100分,2%为97分,以此类推,以每3分为一个分差档设置21个得分档,直至最低分40分。

    “物理学科本身偏难,选考物理的一般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此导致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愿意成为分母。”杭州市一所普通高中副校长对《中国新闻周刊》举例说:比如短跑比赛,一组是10个速度较快的高手,另一组是10个跑得较慢的人,两组的竞技水平并不相同,但都按同样的规则赋分,最后在两组内排名相同的人,成绩就相同了。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新高考改革引争论 “物理遇冷”是无解之题?》,2017.10.27)

    材料三:

    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对选考科目有要求。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如下:

    (选自搜狐网《高考改革后物理到底有多重要?》,2017.7.13)

    材料四:

    怎样针对物理选科问题调整高考改革方案?

    其一,在目前选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物理科目的等级和赋分比例。这并不涉及学生选择学科的公平公正问题,如果各科等级比例在学生选择前就告诉学生,那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政策来选择学科,这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其二,改革选考科目设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3门以及3门以上选考科目,在完成选考之后,自主确定用哪3门分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如果6门(或者7门)选考科目都允许学生参加考试(考试次数限定为1次),要参加高考录取的学生,必须至少选3门,在考试完成后,再自行决定用哪3门的分数去报考大学,这会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能避免功利选科的问题,还有助于实现教招考分离。其三,推进大学招生改革,调整大学专业招生的选科要求。大学必须专门开设高中学习中心,配合高考改革,引导中学生理性选科,需要大学规范专业选科要求。

    目前存在于高考选科中的问题,根源在于高考录取还是实行按总分录取模式,因此,学生选科主要关注的是等级、分数,而非自身的兴趣和长远的学业发展规划。在高考改革中,要真正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学业发展规划选择考试科目,还需要在科目改革基础上,推进录取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这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

    (选自澎湃新闻《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么办》,2017.10.30,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认为新的高考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多积极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选考学科失衡的问题。

    B. 材料二认为“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是众多学生的畏难心理。再加上赋分制所存在的漏洞,最后导致了物理学科的尴尬境遇。

    C. 材料三中的图表数据表明,在所有的选考科目中高校要求选考物理的比例最高,这体现了高校对物理学科的青睐和物理学科的重要性。

    D. 材料四探讨了三种针对物理选科问题的改革方案,并指明选科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考依旧实行按总分录取的模式。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因为“惧选物理”的情绪由落后地域向发达地域、由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向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快速蔓延,所以“物理遇冷”成为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

    B. 赋分制让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产生趋易避难的心理,增强了高考的博弈性。对选考科目的选择成为高考的重要环节。

    C. 大多数高校在招生时毫不掩饰对物理学科的偏爱,这与学生对选考科目选择的实际情况有出入,说明这些高校并不配合高考改革。

    D. 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等选择考试科目,就能推进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E. 尽管高考改革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问题,但改革依旧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这表明,高考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因噎废食。

    3根据材料,分析“物理遇冷”的原因,并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张描写阿房宫殿与宫室之多,将之与天下城池相对比。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中,李商隐借用杜宇的典故,表露自己远大抱负不能实现而徒留一份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众女比喻朝中群小,他们“__________”,诋毁正直的诗人,而荒唐的君王却“_________”,让诗人忧愁痛苦。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祭祀的场景,从侧面表达了北伐的迫切性。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求学时同学和自己穿的衣服不同,表现了自己学习的艰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士人常常从古代先贤身上寻找精神信仰,我们可以从《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到佐证。

    (2)《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客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互文手法写出客人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开门待客来。

  • 10、默写。

    ①彤管有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

    ④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阿房宫赋》中作者指出真正灭秦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归园田居》中写到远离村庄,炊烟袅袅的美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琵琶行》中,作者写五陵年少暴殄天物,花天酒地生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提醒太宗懈怠的时候就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将进酒》结尾作者不惜豪掷千金买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土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原因。

    (2)苏轼《赤壁赋》中先用“_____________”来描写在辽阔江上行船就好像驾风而行的感受,再用“_____________”来描绘飘飘然的自己超脱凡尘。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上阕登高望远,“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长江澄明,逶迤如带的景象;下阁怀古抒情,“_____________”一句,感喟历代登高者空叹历朝兴衰。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述先帝没有嫌弃他的低微出身,反而委屈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他十分感动,因此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和听觉着笔,生动形象地描写战斗场面的激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送别时令,渲染了送别的氛围。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达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遇四首(其二) 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来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1下列诗句当中的重点描述对象,和本诗中菊花的寓意相近的一项是(   )

    A.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B.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C.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闯《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D.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李商隐《流莺》)

    2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分别就本诗、“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菊花意象进行比较,简述三个菊花的涵义。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人臣所当议也。”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权命悬于胡亥,高能得志焉。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

    B.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

    C.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

    D.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而司马迁所写的《报任安书》中的“书”则是书信。

    B.“四夷”是古时华夏族(汉族别称)对中国四方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C.“中车府令赵高兼符玺令事”一句中的“兼”是兼任之意。古代文言文中表兼任官职的常用词语还有“领、行、署、权、判、假、摄、守”等。

    D.“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的统称。先秦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刖、宫、大辟。汉代经过刑制改革,肉刑逐渐废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前往秦国,呈上《谏逐客书》,秦王赏识任用他,李斯逐渐升至丞相。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李斯功不可没。

    B.李斯任丞相,权重天下。其子李由告假归家,李斯在咸阳的家中设置酒宴,文武百官都前来给李斯敬酒庆生,李斯却长叹不已。

    C.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裂地为王,致使李斯被捕入狱。监狱中李斯叹惜秦二世是个无道的昏君,自己为他出谋划策真是可悲。

    D.李斯被判腰斩,绑出牢门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他感叹,想再牵着黄狗和他出去打猎已无望实现了,这让他和中子悲痛万分,不能自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2)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

    5请概括文中划线处李斯“叹息”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时候的玩伴都大我几岁,我常常有事找他们帮忙。后来父母教育我,男生要独立,不要总麻烦别人。我因此渐渐什么事都自己决定,不要他人过问。

    前几年春节,父母喝了点酒对我说:“我们现在老了,对你来说没什么用了……以后你更要靠自己了。”他们的神情落寞,再联想到每次他们联系我都很小心,我才意识到-我的独立让身边的人感到不被需要,这对他们,对我们的感情,都是一种伤害。

    我开始改变。以前想吃家乡特产就自己买,现在会请父母帮我寄;以前工作遇到难题就自己钻研,现在会求助别人,再请他们吃饭答谢……我也陆续收到了他人对我的求助,感到自己与越来越多人有了紧密的联系。

    现代社会强调独立,人人都以不靠别人为骄傲,但一味追求独立有可能误伤关系,令自己陷入孤立。

    既独立又依存是更好的相处方式,而学会麻烦别人,可以帮我们走出这一步。

    -斑马(男,互联网从业者)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